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伟礼,戴雪梅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307631
  • 页数:4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感同身受祖国三十年的巨变,主动探求“中国崛起”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形态原因和文化动因而写成的一本书。分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目录

前言 社会主义不是成衣,而必须度身定做 1

总论 1

第一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 3

第一章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3

第一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3

一 非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4

二 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5

三 民权思想的崛起 6

四 社会主义思潮的涌动 8

第二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10

一 “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 10

二 以社会主义政策“防止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11

三 “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 14

四 “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 15

五 “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 17

六 “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19

七 “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 21

八 “社会主义将治愈中国的疾苦” 23

第三节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意义 24

第二章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 28

第一节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29

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9

二 “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31

第二节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32

一 “政治离心主义”取代“政治向心主义”的世界潮流 33

二 离开特有的史观去考社会主义简直不可能 34

三 社会主义“就是反对现在经济组织的精神和运动” 35

四 “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 37

五 社会主义者“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38

六 对“第三之文明”的企盼 39

第三节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意义 41

第三章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 43

第一节 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44

一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需要 44

二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理论需求 45

三 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思想武器 47

第二节 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49

一 “二十世纪劈头第一个大问题” 49

二 消灭私有财产制的“平民社会主义” 51

三 唯物史观:区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54

四 “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中国人民的贫乏” 56

五 “说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将误尽天下后世” 58

第三节 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意义 61

第四章 苏俄社会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 6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俄国革命 63

一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的设想和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63

二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革命行动条件和方向 67

三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与俄国革命道路 69

四 俄国革命及其后果 73

第二节 苏俄东方战略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 74

一 从世界革命战略到东方战略 75

二 在中国寻找革命盟友和推动国民革命 78

第三节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83

一 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84

二 抗战时期的共产国际与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87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93

第一章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 93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背景 94

一 “三民主义可以满足中国现在和将来的一切要求”的舆论环境 95

二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狭隘的圈子,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 96

第二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内涵 97

一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97

二 “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100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03

四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05

第三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106

一 “新民主主义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107

二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08

三 “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110

四 “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一个新的问题” 112

五 “一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113

六 “用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对“既得利益者”不利 115

第二章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 117

第一节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 117

一 从农村到城市的工作重心转移 118

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119

三 经济建设必须反对资本主义的倾向和冒险主义的倾向 121

第二节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122

一 和平消灭资产阶级 122

二 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的具体过程 124

三 城市工作中的劳资政策和剥削问题 127

四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的地位和权益 128

五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工人与剥削问题 129

六 劳资问题中的“左”与右 133

七 农村工作中的合作社经济与新富农问题 134

八 新富农问题 136

九 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评以及对农民自发势力的思考 138

第三章 陈云的经济思想 141

第一节 陈云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经济思想与实践 141

一 历史背景与任务 141

二 根据地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142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财经工作 147

一 历史背景 147

二 主要内容 148

第四章 张闻天的经济思想 151

第一节 张闻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151

一 坚持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151

二 提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构想 152

三 农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性质的和平过渡 153

第二节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 155

一 国内外历史背景 155

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论探索 156

第五章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 158

第一节 邓小平在抗战时期的党建思想 158

一 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建立党组织 159

二 反对“以党治国”,初步提出党内外监督的民主思想 159

三 党政分开 159

第二节 初步形成执政党建设思想 160

第三节 初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 162

一 必须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162

二 正确评价领袖在历史中的作用 16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 162

四 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思路:“猫论” 163

第六章 模仿、反思、强化: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165

第一节 “以俄为师”——斯大林模式 166

一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推行的历史条件 166

二 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全面学习苏联的运动 168

三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69

第二节 “以苏为鉴”——反思斯大林模式 171

一 苏共对斯大林的重新评价,推动了“以苏为鉴”思想的提出 172

二 苏共二十大成为由全面学习苏联走向反思苏联经验的转折点 173

三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起点 174

第三节 “反修防修”——斯大林模式 180

一 中苏论战严重干扰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80

二 1964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由反思走向全面维护斯大林模式的转折点 182

三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强化 183

第四节 “斯大林模式”强化的原因 186

一 未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86

二 未搞清楚“什么是修正主义,什么是教条主义”的问题 188

三 对斯大林模式的再肯定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189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193

第一章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3

第一节 领导思想路线拨乱反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思想基础 196

一 初步反对“两个凡是” 198

二 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驳斥“两个凡是”,倡导“实事求是” 199

三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5

四 对思想路线作用认识的深化 207

五 领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思想路线拨乱反正 209

第二节 领导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 211

一 倡导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为党的政治路线 213

二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216

第三节 领导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常青常新 224

一 倡导恢复和健全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制原则 225

二 倡导恢复群众路线 231

三 确立领导干部选拔标准,推动领导干部年轻化 233

第四节 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38

一 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239

二 探索和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43

三 领导创立邓小平理论 270

第二章 陈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76

第一节 在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拨乱反正方面的贡献 276

一 支持邓小平复出 276

二 提请中央处理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277

三 关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277

第二节 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280

一 风格稳健 280

二 重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 280

三 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86

第三章 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89

第一节 国内政治风波危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之际,江泽民临危受命 289

第二节 积极应对各种经济风险,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290

一 成功治理通货膨胀 290

二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293

三 慎重处理“好”与“快”、“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94

四 全面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5

五 及时做好经济发展风险防范工作,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303

第三节 锐意创新,全面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5

一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低潮,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305

二 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 307

三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08

第四章 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启示 318

第一节 反思的基础:改革成就与思想困惑 3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24

第三节 既防“左”,又防右 327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332

第五节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35

第六节 关于党的建设 339

一 思想建设方面 340

二 组织建设方面 342

三 党风建设方面 344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349

第一章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49

第一节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349

一 催生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背景 349

二 60年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特别是30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354

三 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和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时代背景 356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和意义 359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359

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64

三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365

第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68

第一节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369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371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和意义 375

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79

第一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时代背景 380

一 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 380

二 当前我国的价值观状况 381

三 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 3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38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38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诞生于新时期 3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拓了新思路 3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塑造了新农民 39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蕴含了新的历史意义 398

第五章 创新型国家 401

第一节 世界潮流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402

第二节 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403

第三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系的几个重点环节 405

第六章 和谐世界:共建共享 407

第一节 “和谐世界”思想提出的背景探析 408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基础 410

第三节 和谐世界:共建共享 411

第七章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5

第一节 “后社会主义”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5

一 “后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以创造性的方式反思社会主义 416

二 “后社会主义”是带有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417

三 与资本主义的妥协并非是对社会主义的背离,而是使中国回到历史前进道路上的必要一步 419

四 随着全球资本主义的变革,社会主义已经扩展到整个世界 421

第二节 “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2

一 制度扩张和全新商品生产:当代资本主义克服危机的两个基本策略 422

二 晚期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消费主义取得文化主导权 424

三 苏联解体、乌托邦的意义、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 426

四 对于市场经济的社会权力结构,乌托邦的集体理想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 428

第三节 “北京共识”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30

一 “北京共识”更多地由内部动力决定,而不是靠外国因素推动 431

二 “北京共识”的三大定理 432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 434

跋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435

后记 4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