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宗火分册主编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3381876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轨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体系的建构、现代公民素质的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提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的反邪教斗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论》目录

绪论 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基本经验 1

一、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 1

(一)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1

(二)10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

(三)“文革”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5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 6

二、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14

(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5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5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公民的主体性作用 16

(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7

(五)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18

第一章 公民素质及其培育 19

一、公民内涵的演变及我国语境中的公民概念 19

(一)公民内涵的演变过程 19

(二)中国语境中的“公民”含义 21

二、公民素质的内容 23

(一)公民政治素质 24

(二)公民法治素质 29

(三)公民道德素质 32

三、公民素质的培育 39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39

(二)公民教育兴起的原因探析 40

(三)公民教育的重点对象 43

(四)公民教育在公民政治素质培育中的作用 44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46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回顾 46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46

(二)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49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特征 51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51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53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55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及第二课堂作用 55

(二)进行国情教育和加强实践教育 56

(三)开展近现代史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 57

(四)利用网络优势,注重爱校教育 57

四、结合民族区域的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58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58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59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思想基础 63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63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63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64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 67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69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70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1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72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72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74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75

第四章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77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77

(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77

(二)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78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79

(一)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适应 79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84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 86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制度保证 86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88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95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95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95

(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97

二、改革开放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99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99

(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103

三、21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06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107

(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09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及实施 116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沿革 116

(一)思想政治课在高校设立的曲折道路 116

(二)“两课”形成及其改革时期 117

二、“两课”98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118

(一)确定“两课”98方案的依据 119

(二)“两课”98方案实施的效果 121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确定与实施 129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确定 129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及其特点 133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与“两课”98课程方案之比较 137

第七章 “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139

一、网络社会特点与网络“慎独”道德的界定 139

(一)网络的基本特性 139

(二)儒家“慎独”道德及其现实价值 140

(三)网络“慎独”道德的界定、要求和教育意义 142

二、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典型表现及其危害 143

(一)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典型表现 143

(二)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危害 145

三、大学生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根源分析 146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146

(二)网络德育的缺位 147

(三)网络环境的因素 148

四、大学生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149

(一)防止网络“慎独”道德缺失的关键要素 149

(二)网络“慎独”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51

第八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成效 156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和开展 156

(一)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传播 157

(二)心理卫生在我国的开展 159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63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64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67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169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施 17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阶段 172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成效 177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反邪教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82

一、当代中国邪教现象再度出现的原因分析 182

(一)国际背景 182

(二)历史根源 183

(三)社会根源 184

(四)文化根源 186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反邪教斗争的有力武器 188

(一)反邪教斗争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斗争 188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反邪教斗争的有力武器 193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取缔和打击邪教中的作用 196

(一)取缔和打击邪教是反邪教斗争的首要措施 196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取缔和打击邪教中起着重要作用 198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帮教转化邪教受害者中的作用 202

(一)帮教转化邪教受害者是反邪教斗争的难点 202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对邪教受害者的帮教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204

五、思想政治教育在防范邪教中的作用 208

(一)在全社会开展防范邪教的教育是反邪教斗争的根本任务 208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防范邪教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210

(三)筑建起一道坚实的防范邪教的守护线 215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建设的反思及探索 221

一、反思当代西方传统发展模式的文明进程 221

(一)经济发展观及其主要特征 222

(二)综合发展观及其主要特征 223

(三)可持续发展观及其主要特征 224

二、透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样文明共存 229

(一)全球化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229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多样性 230

(三)积极吸纳世界上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235

三、探索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和谐文明的建设 237

(一)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 238

(二)必须明确我们建设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 238

(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基本内容 239

参考书目 244

后记 2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