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5·12”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视角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5·12”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视角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5·12”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友,肖红波,王龙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0942038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岷江流域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轴线作用、生态环境与流域心态以及生态保护成本负担博弈分析,基于“灾后生态恢复与重建视角”,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的战略构想。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5·12”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视角》目录

1 引论 1

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2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7

1.2.1国外研究动态 18

1.2.2本书所作的努力 23

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3

1.3.1本书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34

1.3.2基本思路 34

1.3.3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34

1.3.4结构框架与内容布局 36

2 岷江流域界定及战略定位 38

2.1岷江流域概况 38

2.1.1自然概况 38

2.1.2岷江中下游经济概况 39

2.2岷江上游自然生态概况 48

2.2.1岷江上游地区地理地貌 48

2.2.2水文水利 49

2.2.3生态环境 55

2.2.4地质灾害 61

2.3岷江上游的社会经济 66

2.3.1历史文化与社会 66

2.3.2人口与民族 69

2.3.3岷江上游经济与产业 75

2.4岷江流域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学意义 83

2.4.1流域是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 83

2.4.2沿岷江流域走向分布的产业带状况 88

2.4.3水——岷江中下游之“经济血液” 91

3 岠江上游“5·12”汶川地震灾区震前生态环境状况 94

3.1区域范围 94

3.2区域概况 95

3.2.1自然环境 95

3.2.2社会环境 99

3.3生态功能 102

3.3.1生态地位 102

3.3.2主导生态功能 103

3.3.3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105

3.3.4生态景观服务 106

3.3.5保护状况 107

3.4阿坝州区位战略地位 108

3.4.1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108

3.4.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09

4 “5·12”汶川地震岷江上游灾区生态环境受损状况 111

4.1社会经济损失情况 111

4.1.1人员伤亡 111

4.2环境质量影响评估 121

4.2.1对水环境影响评估 121

4.2.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 124

4.2.3对生态的影响评估 125

4.2.4地震灾害对生态影响的评估 130

4.3对资源的影响 132

4.3.1地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32

4.3.2地震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132

4.3.3地震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132

4.4地震山地灾害特点及其重灾区危险性评估 133

4.4.1重灾区震前山地灾害概况 133

4.4.2震后山地灾害发生趋势分析 135

4.4.3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及危害程度评估 136

4.5生态功能受损情况 139

4.6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140

4.6.1地震重灾区生态环境所受影响总体评估 140

4.6.2地震重灾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评估 141

4.7恢复重建意义 141

5 “5·12”汶川地震岷江上游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 143

5.1污染防治工程恢复重建 143

5.1.1饮用水源地保护 143

5.1.2灾区流域水环境保护 144

5.1.3城镇环境保护 144

5.1.4工业污染防治 145

5.1.5农村社区环境质量控制 145

5.1.6污染土壤控制 146

5.1.7面源污染控制 146

5.2人居生态环境恢复重建 146

5.2.1过渡居民安置点生态环境建设 147

5.2.2新建村镇人居生态环境建设 147

5.2.3受损细胞工程恢复重建 148

5.3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 150

5.3.1受损设施恢复重建 150

5.3.2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抢救性恢复 151

5.3.3保护区受损生态服务功能恢复 151

5.4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152

5.4.1关键地段受损生态系统恢复 153

5.4.2受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恢复 153

5.4.3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153

5.4.4受损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 154

5.4.5受损自然植被生态建设示范 154

5.4.6地质灾害生态治理示范 155

5.5监测监管能力恢复重建 155

5.5.1提高重大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155

5.5.2恢复重建受损环境监测体系 156

5.5.3恢复重建受损的生态监测体系 156

5.5.4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157

5.5.5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建设 158

6 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与“5·12”地震灾后产业重构 159

6.1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理论 159

6.1.1什么是耦合 159

6.1.2系统理论 160

6.1.3环境经济学理论 160

6.1.4生态经济学理论 169

6.1.5可持续发展理论 172

6.2岷江流域上游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176

6.2.1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总体特点 176

6.2.2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183

6.3岷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恢复与产业重构 187

6.3.1地震灾害之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恢复 187

6.3.2调整产业结构,重构经济布局 198

6.3.3打破原行政区划经济格局,构建岷江上游经济综合体 211

7 基于上下游生态保护成本负担的博弈分析 219

7.1“流域心态”探微 219

7.1.1什么是流域心态 219

7.1.2上游心态 220

7.1.3中、下游心态 220

7.2博弈论溯源 221

7.2.1什么是博弈论 221

7.2.2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 221

7.2.3博弈论所分析的经济重心 222

7.2.4博弈论的基本组成要素 222

7.2.5博弈论给我们的启示 225

7.3博弈主体与心态 225

7.3.1流域博弈主体构成 226

7.3.2有限理性 226

7.3.3机会主义倾向 227

7.4岷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成本负担博弈模型 228

7.4.1生态环境保护成本负担中的“囚徒困境” 229

7.4.2基本假定 232

7.4.3成本负担博弈机制设计原理 234

7.4.4“囚徒困境”的破解 236

7.4.5岷江流域生态保护博弈论模型 241

8 “短板效应”与岷江中下游可持续发展 247

8.1“木桶理论”与“短板效应” 247

8.1.1“木桶理论”与“短板效应”概述 248

8.1.2木桶理论的外延 248

8.1.3“木桶原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启示 250

8.2岷江流域中下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54

8.2.1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现状 254

8.2.2中下游产生水荒的原因 255

8.2.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259

8.3岷江中下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60

8.3.1发展观新解 260

8.3.2总部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68

8.3.3加大专项投入,普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272

9 构建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274

9.1岷江上游现阶段运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74

9.1.1上游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274

9.1.2现阶段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面临的挑战 277

9.1.3对现阶段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评价 279

9.2建立岷江流域协作机制实现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280

9.2.1构建岷江流域协作机制 280

9.2.2推行岷江上下游水资源补偿机制 283

9.2.3在岷江中、下游建立岷江上游专属经济区 289

9.3退电还水 290

9.3.1退电还水 292

9.4退牧还草 303

9.5退耕还林 304

9.6以中下游产业集群拉动上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05

9.6.1岷江中下游产业集群发展新趋势 305

9.6.2流域协作与产业反哺并举 307

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