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回顾与前瞻  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回顾与前瞻  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回顾与前瞻 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水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75996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书共30万字,分为绪论、历史论、范畴论、走向论四个部分。总结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反思问题是为了开拓创新。总结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就与问题,探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走向,对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与前瞻 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目录

序&曾繁仁 1

绪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反思 1

第一节 历史的选择:中国现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接受 1

一 三途并行向一途独进 2

二 三足鼎立到一家称雄 3

三 历史的选择与选择中的失误 7

第二节 当代的发展:新中国55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9

一 经典著作译注期 9

二 理论体系探讨期 10

三 当代形态建构期 11

第三节 价值的追寻: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意义与问题 13

一 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与研究的意义 13

二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上篇 历史论 21

第一章 经典著作译注期(1949—1979) 21

第一节 继往开来:50年代至60年代的马列原著译注与研究 21

一 翻译评注:理论武器的储备 21

二 学习研究:思想转变的历程 23

第二节 离经叛道:“文化大革命”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之异化 25

一 从批判武器到斗争工具: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与“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25

二 从对比方法到突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对比方法与“三突出”、“三陪衬”创作原则 29

三 从无产者到高大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对象论与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 31

第三节 基本估价: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存 33

一 积极作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与转型 33

二 消极影响: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排他性和研究的保守性 36

第二章 理论体系探讨期(1980—1988) 38

第一节 横向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构成 38

一 断简残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 38

二 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41

第二节 纵向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发展 43

一 通史体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发展的逻辑延伸 43

二 专题结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发展的重点展示 44

三 交叉融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发展的史论确证 45

第三节 当下之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研究的意义与提问 46

一 检讨审视:不可低估的意义 46

二 体系再思:意犹未尽的话题 49

第三章 当代形态建构期(1989—2003) 53

第一节 宏观视野:构筑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54

一以“生产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 54

二以“人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 57

三以“掌握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 58

第二节 聚焦难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 60

一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的必然要求和当代际遇 60

二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环节 61

三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的历史转变与当代趋向 64

第三节 发展完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时代课题 66

一 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问题 66

二 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构中的难题 67

中篇 范畴论 7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 71

第一节 典型与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核心命题 71

一 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高度概括性、鲜明时代性与独特个性的统一 72

二 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是典型塑造和典型理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5

三 现实主义的充分表现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78

第二节 回顾与反思:新中国55年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的历史进程 82

一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文艺学基本原理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 83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 101

第三节 方向与思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的当代课题 108

一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与现实主义论的历史性与适用性 108

二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与现实主义论的现代变革与现代发展 110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研究 113

第一节 人性、异化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系统构成 113

一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独特角度 114

二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经济视野 127

三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现实关怀 135

第二节 总结、追问与探讨:新中国55年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 145

一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苦难历程 146

二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曲折展开 153

三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尴尬处境 158

四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追问 166

第三节 创新、发展与走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实践 172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73

二 尊重人性的企业文化观 175

三 维护人权的法制价值观 176

四 人文精神的文艺目的观 177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艺术生产论研究 179

第一节 艺术生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崭新命题 179

一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基本含义 181

二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主要内容 183

三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鲜明特点 189

第二节 历史之思:新中国55年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 191

一 艺术生产论诞生时间的争鸣 192

二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讨论 193

三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研究 201

第三节 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重大影响 204

一 接受美学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借鉴与转化 205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继承与发展 208

三 中国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阐释与建构 213

下篇 走向论 221

第七章 走向多元对话思维 2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221

一 从一元论思维到二元论思维的历史回顾 221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思维的变革吁求 22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元对话思维的历史必然性 225

一 回归辩证思维的难题 225

二 走向多元对话思维的必然 22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关注焦点 229

一 充分重视中介的复杂构成与动态过程研究 229

二 充分重视平等性、交往式的对话关系研究 232

三 充分重视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理性等可变因素的研究 23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主要特点 241

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复杂性特点 241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243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非线性特征 245

四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元对话思维的过程性特征 248

第八章 走向多重资源整合 2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重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251

一 资源贫乏的历史与理论形态的封闭 251

二 走向多重资源整合的必然与理论创新的需要 25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重点对象 255

一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丰富的人学思想资源 256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批判理论思想资源 257

三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 258

四 中国儒学传统中的情礼和谐思想资源 25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260

一 主导性原则 261

二 转换性原则 262

三 系统性原则 26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重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 264

一 回到马克思 264

二 面向新问题 266

三 超越旧格局 267

第九章 走向多种方法综合 2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种方法综合的历史必然性 269

一 当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走向多种方法综合 270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综合化构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走向多种方法综合 271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要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种方法综合 27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种方法综合的基本原则 274

一 系统辩证法的指导性原则 274

二 对象与方法一致的适应性原则 275

三 有机构成的协同性原则 27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种方法综合的核心要素 277

一 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方法 278

二 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方法 279

三 社会学与心理学结合的方法 280

四 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方法 282

参考文献 284

后记 2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