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意识学  生命  欲望  意识  文化与教育:自然主义生命观
意识学  生命  欲望  意识  文化与教育:自然主义生命观

意识学 生命 欲望 意识 文化与教育:自然主义生命观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诣著
  • 出 版 社:北京:团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141421
  • 页数:8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意识学的方法对生命、 欲望、意识等概念进行了分析、阐释、并将这些概念与教育问题相结合进行实践层面地剖析。
《意识学 生命 欲望 意识 文化与教育:自然主义生命观》目录

第1章 生命 欲望 意识 知觉 智力 1

一、生命力 1

1、生命的自然形态 1

2、生理——物理 3

3、生命力的结构形式 4

4、生命王国——皇室成员之喻 10

二、欲望 17

1、利欲 19

2、权欲 24

3、性欲 30

(1)对弗洛伊德的最本能之“性驱力”的看法或批判 30

(2)性欲与利欲的关系 35

(3)性欲本能 36

(4)性冲动的原始动机 40

(5)性爱与情绪 41

4、情欲 43

(1)情欲释放的性质 43

(2)情欲的正面因素 44

(3)情欲的负面因素 45

三、意识 48

1、意识词解 48

2、意识问题与当代社会形态的关系 50

3、意识、智能的生理位置及动能形式 55

4、意识是什么? 64

(1)意识的行为与目的 65

(2)欲望、意识以及利欲、情欲的彼流关系 70

(3)意识流量与上意识、下意识反映 72

(4)从思维模式看上意识与下意识问题 76

(5)上意识与下意识的交融点 78

(6)生命选择欲望时的主动与被动关系 79

(7)警觉——上意识的制高点 82

(8)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 85

(9)如何确立正确的调节点 86

(10)惊恐产生的弊与利 89

(11)悲凄产生的弊与利 93

(12)上意识与下意识反映的差异性 96

(13)关于无意识和潜意识 102

(14)重返朴、实、善、真、美之解读 105

5、对弗朗西斯·克里克之“自由意志”的看法 115

6、对克里克用研究神经元的渠道来认识意识方法的思考 118

(1)意识反映不同于物理的“单一”性反应模式 120

(2)从量子力学到“决定生物意识论”到宇宙两性论的联想 122

四、知觉部分 125

1、视觉 127

(1)视觉唯利特性 127

(2)进化与视觉 131

(3)视觉意识的时空觉 134

(4)视觉的时间盲区 136

(5)视觉与意识、记忆的关系 138

(6)视觉比例——黄金分割律新解 141

(7)视觉色彩的互补效应 145

a/互补——宇宙演绎的规律形式 145

b/视觉残象——“纯粹的”视觉记忆 149

c/视觉反映——生命、存在、概率、演绎 150

(8)视觉色彩的互补效应——印象派视觉分析 152

a/古典主义视觉意识的专一性 155

b/意识开放——印象派时代及后的审美意识 157

c/下意识状态与契机——视觉互补效应的感觉基础 160

(9)意识、文化及个性——印象派视觉心理分析 163

a/马奈 163

b/莫奈 167

c/毕萨罗 170

d/塞尚 172

e/雷诺阿 178

f/德加 180

g/修拉 182

h/凡·高 189

i/高更 196

(10)从视觉解放到多元艺术的形成及其渊源关系 202

2、听觉 217

3、触觉 222

4、嗅觉 227

5、味觉 229

五、智力(思维区) 231

1、记忆力 231

(1)记忆的性质 231

a/直接感性记忆 233

b/重叠理性记忆 236

c/条件反射记忆 240

(2)记忆力的衍生及进化 241

a/群居——意识——亲昵——记忆 241

b/意识与记忆 244

c/群居的亲昵与记忆 245

(3)记忆与智能 247

(4)记忆与神童 248

2、想象力 250

3、注意力 256

4、观察力 257

5、形象思维力 258

6、抽象思维力 260

7、分析力 262

8、逻辑力 264

9、判断力 265

(1)关于判断 265

(2)关于偏见:评美国戈登·奥尔波特等对“偏见”的看法 267

10、统筹力 282

11、数理力 283

12、理解力 286

(1)理解力的性质与特点 286

(2)以抽象记忆为优势的理解力类型 286

(3)以形象记忆为特点的理解力类型 287

(4)以抽象思维性为理解力的类型 288

六、意识力群体(觉悟反馈区) 288

1、感悟力 289

2、建设性 291

3、虔诚性 294

(1)虔诚性词解 294

(2)虔诚的意识形态 294

(3)虔诚——执着——成果 296

(4)虔诚——爱——付出——淡欲 296

(5)虔诚与宗教 298

(6)虔诚——道德——文化 300

(7)虔诚——意识的回绕、完备、开凿、领悟 302

(8)虔诚的唯美与纯粹 305

4、协调性 305

5、创造性 309

6、安全感 316

7、满足感 320

(1)满足感——欲望需求的平衡心理 320

(2)满足感的意识定位——世界现实象 324

(3)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生命观——路遥与老队长之死 333

(4)满足感的适从性 339

(5)文化类别的利欲观和满足感 342

8、理性 362

(1)理性概述 362

(2)理性的自然属性 363

(3)理性与经验 367

(4)理性与知识 367

(5)理性的拟定目标与方法 370

(6)理性、理智与上、下意识的关系 371

(7)理智获取的偶然“成果”——痛苦与惊吓 372

a/痛苦 374

b/痛苦与精神分裂症 375

c/精神分裂症与疗养关系 376

d/我的惊吓体验和感想 377

e/惊吓与痛苦——负面中的正面作用 380

(8)理智的动力——危机与警觉 382

9、耐力 385

10、顺应性 387

11、放弃觉 388

12、跳跃性 392

13、急躁性 395

14、破坏性 397

15、逆反性 400

(1)对逆反性的判断与定位 400

(2)逆反性的价值取向 403

(3)逆反性与耐力的关系 409

16、悖向性 410

七、语言力与行为力 412

1、语言力 412

(1)语言性质 412

(2)语言与听觉的关系 415

(3)间接的媒介语言 415

(4)语言与文字 417

(5)关于口吃 423

a/口吃的原因 423

b/口吃的心理、生理因素 427

c/口吃——听觉——记忆——理性 429

d/口吃矫正的方法 432

e/口吃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436

f/口吃负面的正面因素 437

2、行为力 438

第2章 意识与文化 444

一、意识与环境 444

1、意识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46

(1)非洲的环境与意识 448

(2)欧洲的环境与意识 450

(3)亚洲的环境与意识 452

(4)日本个性的由来 457

(5)中国意识——黄河环境与农耕意识 461

二、中国意识与文化 467

1、宗法制形式及社会形态 467

2、周朝的德政意识与文化 470

(1)《尚书》与西周文化 478

(2)《易经》与西周文化 482

(3)《诗经》与西周文化 486

3、春秋战国诸子的意识与文化 493

(1)管子 496

(2)老子 504

a/老子思想与先前文化的关系 505

b/最为超脱的思想境界 507

c/最为灵巧的意识方法 507

d/最为淡然的利欲形态 509

e/最为本源的揭示事物 512

f/最为广泛的影响力 512

g/最为延续的精神价值 513

(3)孔子 514

a/孔子的价值观念 515

b/孔子思想体系的博大和影响力 516

c/孔子与农耕意识 517

d/孔子的意识特性 521

e/封建主义意识与现实民主意识的根源比较 522

f/儒学思想与未来世界的关系 526

(4)孙武 527

(5)墨子 534

(6)商鞅 536

(7)韩非子 546

4、西汉时代的意识与文化 557

(1)西汉文化的特点 557

(2)前汉文化的缔造者——刘邦的意识形态 562

(3)“无为而治”与“文景之治” 570

(4)汉武帝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 574

(5)主观的董仲舒 579

(6)客观的司马迁 583

(7)西汉——道家文化的试验地与儒家文化的分水岭 588

5、唐代意识与文化 591

(1)李世民的意识与文化心理 593

(2)唐朝文化的浪漫情结——儒家思想发展的顶端 596

(3)李白与杜甫 601

(4)从朴素的现实观上看诗歌艺术之“游戏” 606

6、宋代意识与文化 612

(1)宋太祖与宋太宗 613

(2)宋词与歌曲发展中的节律形式及渊源关系 625

(3)苏轼 631

(4)王安石与朱熹 636

7、元代意识与文化 642

(1)元代文化的演绎形式 642

(2)成吉思汗的少年时代 643

(3)游牧民族的强悍意识 645

(4)速度——快感——视野 647

(5)对既定价值的挥霍与洒脱 648

(6)食物性质与获取方式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649

(7)元朝的政治与文化 652

8、明代意识与文化 663

(1)明太祖、元太祖、宋太祖利欲意识的比较 663

(2)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世 666

(3)明太祖及后世执政中的意识形态 667

9、清代的意识文化 678

(1)民族文化交融的心理 678

(2)时代意识的大变迁 681

(3)民众意识的转变与西方列强的侵略 683

(4)满清家族的意识形态 686

(5)异族的谨慎与谨慎的祖训 692

(6)封建主义王朝的性质与现实性的民主意义 694

(7)慈禧——封建主义王朝的最后一个守护者 697

10、关于“甜食文化” 698

(1)“甜食文化”的概念 698

(2)“甜食文化”的属性 700

(3)“甜食文化”与“健康文化”之比较 704

(4)“甜食”概念的相对性 705

第3章 意识与教育 710

一、意识学的形式与方法 711

1、意识学概念与方法阐释 711

2、教育意识的概述 714

二、国内教育现状之分析 715

1、理想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差距 716

2、唯美课文的弊端——形式主义的帷幔 720

3、文化传统的负面性 723

4、审美建立的被动性 725

5、教与学的“对接”关联的迷朦 726

三、教育改进的新措施 726

1、意识教育法 727

(1)认识意识、编纂意识、应用意识 727

(2)意识的经验反馈式与回敛塑成式 732

(3)意识教育的“支点”参考 734

(4)《一个也不能少》的意识“导演”观 736

(5)塑造意识的调节式——利欲、情欲的编纂关系 737

(6)警觉——上意识的触发式 739

(7)没有天才,只有方式——春秋战国诸子智能分析 742

2、理性意识的早开发 752

(1)尽早建立审美意识与相对观念 752

(2)审美建立的过程 753

(3)审美确立的引导 756

(4)审美、辨证与利欲、情欲的关系 757

四、教育人生的三部曲 759

1、早期教育 760

(1)胎儿教育 762

(2)一岁前的教育 763

(3)一至三岁教育 765

(4)三至六岁教育 768

2、少年教育 786

(1)一至二年级阶段 787

a/搭建宏观意识,填充精细内容 788

b/巩固强化“五觉”,依据意识特性调整“五觉”关系 790

c/宗教文化于教育中的作用 792

(2)三至四年级阶段 796

a/开展“意识”课程,学习和觉悟到自我存在的理喻样式 796

b/爱——责任——付出 798

c/培养初级审美观 800

(a)激情报答——“疯狂英语” 800

(b)利欲、情欲的能动性 802

(c)物理性锻炼 803

(3)五到六年级阶段 803

a/自控编纂利欲、情欲关系 803

b/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课程对比 807

c/主导常规性辩论 811

(4)初中阶段 813

a/即日自我意识的动向与把控 813

b/形式、唯美的适度评说 814

c/重复关注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差异性 814

3、青年教育 815

(1)高中阶段 815

a/社会成人审美评鉴 815

b/阐述利欲关系,明确生命目的 816

(2)大学教育 817

a/认清意识根本,平衡利欲观念,建立辨证方法 818

b/谐调、矫正审美观与世界观的完整性确立 819

c/专业教学中的现实观与具体性 820

d/景观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的办法 821

e/体育训练的机械性——篮球投篮方式的意识规导式 830

第4章 世界趋势:发展——危机——结果 835

1、欲力——智能——物质 836

2、新物欲主义与生存危机 840

3、彻悟生命形式把控意识行为 849

4、意识变应的“临界点”——彻悟的理性光芒产生 850

5、新自然主义的纯粹性——伤痕心理的后人类 859

后记——写作状态及宇宙演绎观 8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