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伯平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7113168
- 页数:426 页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手足口病的概念与定义 1
一、手足口病的定义 1
二、EV71型手足口病的定义 1
第二节 手足口病的发现与病原体确认过程 1
一、手足口病的发现 1
二、EV71型手足口病的发现 2
三、EV71、 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在手足口病病原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2
第三节 手足口病重大流行事件及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和影响 3
一、全球重大流行事件 3
二、国内重大流行事件 4
三、对婴幼儿和儿童健康的危害 4
四、对家庭、社会、政府部门和经济的影响 5
第四节 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一、现有防控措施及其局限性 5
二、存在问题 6
第五节 展望 7
一、今后研究重点 7
二、对疫苗研究前景与疾病控制的展望 8
第二章 病原学 12
第一节 EV71型的发现与分型 12
一、EV71型的发现 12
二、人类肠道病毒血清分型及EV71与其他肠道病毒的亲缘关系 13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 19
一、EV71型的形态结构 19
二、理化特征 19
第三节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20
一、EV71基因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20
二、EV71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24
第四节 EV71的分离培养 28
一、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优势 28
二、病毒的细胞培养 28
第五节 EV71的免疫学特征 29
一、非特异性免疫 29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30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32
第六节 EV71的致病性和毒力决定结构 33
一、所致疾病 33
二、病毒的毒力决定结构 34
第三章 流行病学 38
第一节 流行概况 38
一、全球流行概况 38
二、国内流行概况 40
第二节 传染源 42
第三节 传播途径 42
一、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 42
二、接触传播 43
三、呼吸道传播 43
四、水源传播 43
五、医源性传播 43
六、母婴传播 43
七、虫媒传播 43
八、特殊交通工具传播 43
第四节 易感人群 44
一、易感人群 44
二、病后的免疫力 44
三、预防和控制 44
第五节 流行特征 45
一、流行季节 45
二、人群分布 46
三、年龄分布 46
四、地区分布 47
五、流行方式 47
六、近年EV71型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48
第六节 影响流行的自然与社会因素 48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 48
二、气候环境的影响 49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9
四、人口因素的影响 50
五、宿主因素 50
六、病毒因素 50
第七节 血清流行病学 50
一、血清流行病学定义 50
二、常用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51
三、血清流行病学的应用 51
第八节 分子流行病学 53
一、EV71基因分型和全球分布 53
二、EV71基因树状结构分析 54
三、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 57
第四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 61
第一节 发病机制 61
一、EV71致病的病原学基础 61
二、EV71致病的宿主因素 65
三、EV71入侵与中枢神经系统致病机制 67
四、EV71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71
五、EV71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 74
第二节 病理变化 76
一、中枢神经系统 76
二、肺脏 78
三、其他主要器官 78
四、分子病理 79
第五章 临床表现 85
第一节 潜伏期 86
第二节 症状和体征 86
一、一般表现 86
二、重症表现 88
第三节 临床特征 92
一、EV71感染的一般临床特征 92
二、重症EV71感染病人的临床特征 92
三、EV71感染中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 96
四、EV71子宫内感染 98
第四节 临床分期 99
一、前驱期 99
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期 99
三、神经系统受累期 99
四、心肺衰竭期 101
五、恢复期 102
六、后遗症期 102
第五节 临床分型 102
一、普通型 102
二、重型 102
三、危重型 102
四、非典型 102
第六章 并发症和后遗症 105
第一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 105
一、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 105
二、间质性肺炎 108
三、支气管肺炎 108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08
第三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110
一、无菌性脑膜炎 110
二、脑炎 110
三、脑干脑炎 114
四、急性弛缓性瘫痪 117
五、吉兰-巴雷综合征 119
第四节 其他并发症 121
一、胃肠出血 121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2
三、宫内感染 123
四、急性肾衰竭 123
五、其他并发症 124
第五节 后遗症 124
一、后遗症的定义 124
二、后遗症的发生率 124
三、后遗症的类型及发生机制 125
四、后遗症的预防 126
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 130
第一节 三大常规检查 130
一、血常规检查 130
二、尿常规检查 132
三、粪便常规检查 132
第二节 生化检查 132
一、肝肾功能检测 132
二、水电解质检查 133
三、心肌酶检测 134
四、凝血、DIC初筛检查 134
第三节 血气分析 134
一、血气分析项目及临床意义 135
二、血气分析的判断步骤 136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138
四、血气分析注意事项 140
第四节 血清学检查 141
一、样本的采集 141
二、血清学检测方法 141
三、采集注意事项 145
第五节 免疫学检查 145
一、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45
二、体液免疫测定 146
第六节 脑脊液检查 146
第七节 病毒分离和培养 147
一、标本的采集 147
二、样本的运送 148
三、病毒的分离鉴定 148
四、生物安全 150
第八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 151
一、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2
二、注意事项 156
第九节 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标准 156
第八章 影像学及特殊检查 159
第一节 影像检查技术及方法的选择 159
一、中枢神经系统MRI检查方法 159
二、胸部X线检查方法 160
三、胸部CT检查方法 160
四、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的优缺点 160
五、影像学检查技术的选用 160
六、儿科放射学中的防护 161
七、放射科的防护和隔离 162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MRI表现 162
一、发病机制与病理 163
二、临床表现 163
三、MRI表现 163
第三节 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 167
一、胸部并发症X线表现病理基础 167
二、胸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 168
第四节 胸部CT表现 171
一、神经源性肺水肿CT表现 171
二、肺出血CT表现 172
第五节 典型影像表现病例介绍 173
一、病例1 173
二、病例2 176
第六节 影像学鉴别诊断 182
第七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 184
一、儿童超声心动图的基本测量方法 184
二、超声心动图表现 186
三、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 193
第八节 心电图检查 199
一、儿童心电图检查方法 199
二、心电图表现 201
三、动态心电图表现 206
第九节 脑电图检查 218
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儿童脑电图监测的基本方法 219
二、正常儿童脑电图表现 219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脑电图表现、变化过程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220
四、鉴别诊断 225
第九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1
第一节 临床诊断 231
一、诊断依据 231
二、典型临床病例诊断 232
三、非典型、散发性临床病例的诊断 232
四、确诊依据 232
第二节 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预测因素 233
一、重症病例的定义 233
二、重症病例的诊断 233
三、危重病例的诊断 233
四、极危重病例的诊断 233
五、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234
六、重症病例的预测因素 235
七、合并心功能衰竭的诊断 236
八、合并胃肠功能衰竭的诊断 237
九、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诊断 237
十、并发血液系统异常的诊断 238
第三节 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的诊断 238
一、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238
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238
三、脑干脑炎的诊断标准 239
第四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的诊断 239
第五节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诊断 240
一、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 240
二、神经源性心脏损害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关系 241
第六节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 241
第七节 临床分期 241
一、前驱期 242
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期 242
三、神经系统受累期 242
四、心肺衰竭期 242
五、恢复期 242
六、后遗症期 242
第八节 临床分型 242
一、普通型 242
二、重型 243
三、危重型 243
四、非典型 243
第九节 实验室诊断标准 243
第十节 鉴别诊断 243
一、EV71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的不同病原所致的手足口病鉴别 244
二、EV71手足口病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 244
三、EV71手足口病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244
第十一节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的鉴别诊断 246
一、乙型脑炎 246
二、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 248
三、其他 249
第十二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的鉴别诊断 253
一、肺水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53
二、肺水肿临床表现 253
三、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与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 254
四、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与ARDS的鉴别 254
第十三节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与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254
第十四节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257
一、水痘 257
二、丘疹性荨麻疹 257
三、不典型麻疹 257
四、口蹄疫 257
五、过敏性皮炎 258
六、上呼吸道感染 258
第十章 治疗 261
第一节 治疗的基本原则 261
第二节 对重症患者实行分期管理的原则 262
第三节 隔离与消毒 263
一、家庭隔离 263
二、医院隔离 263
第四节 家庭观察 264
一、家庭隔离观察的病例标准 264
二、家庭观察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264
第五节 门诊治疗与留观 265
一、留观病例标准 265
二、留观病例处置 265
三、解除留观标准 266
第六节 住院标准与转诊 266
一、住院指征 266
二、转诊指征 266
第七节 监测与护理 267
一、监测 267
二、护理 268
第八节 一般治疗 269
一、休息 269
二、营养 269
第九节 对症支持治疗 271
一、控制体温 271
二、开放气道、给氧 271
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71
四、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 271
五、镇静镇痛 272
六、各器官系统对症支持治疗 272
第十节 抗病毒治疗 274
一、利巴韦林 274
二、干扰素 275
三、pleconaril 275
第十一节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75
第十二节 静脉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276
第十三节 氧疗和机械通气治疗 277
一、氧疗 277
二、机械通气治疗 277
三、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279
第十四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280
一、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的治疗 280
二、脑干脑炎的治疗 284
三、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 284
四、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治疗 285
第十五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的治疗 286
一、一般治疗 286
二、氧疗及机械通气治疗 287
三、控制颅内高压症 287
四、心血管保护 287
五、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288
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88
七、镇静镇痛 288
八、控制高血糖 288
九、控制感染 289
十、保护胃肠功能 289
十一、其他 289
第十六节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治疗 289
一、监测 290
二、一般处理 290
三、心律失常的治疗 290
四、心肌营养和保护 290
五、心力衰竭的治疗 291
第十七节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293
一、一般治疗 293
二、液体复苏和液体限制 293
三、针对心源性休克病因的治疗 293
四、体外机械辅助装置 294
五、针对颅内病变的治疗 294
第十八节 胃肠出血的治疗 295
治疗原则 295
第十九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296
第二十节 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297
一、继发感染的预防 297
二、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 298
三、常见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 298
四、继发感染抗生素应用原则 299
第二十一节 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301
一、急性肾衰竭的治疗 301
二、宫内感染及其他感染的治疗 302
第二十二节 出院标准及随访 302
一、一般病例出院标准 302
二、重症病例出院标准 302
三、出院健康指南 302
四、出院后随访 302
第二十三节 康复治疗 303
一、高压氧治疗 303
二、康复治疗 304
第十一章 典型病例介绍 307
第一节 病例1 307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07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07
三、实验室检查 307
四、病原学检查 309
五、影像学检查 309
六、心脏辅助检查 309
七、脑电图检查 309
八、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10
九、经验总结 310
第二节 病例2 312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12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12
三、实验室检查 312
四、病原学检查 313
五、影像学检查 313
六、心脏辅助检查 313
七、脑电图检查 314
八、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14
九、经验总结 314
第三节 病例3 315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15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15
三、实验室检查 315
四、病原学检查 316
五、影像学检查 317
六、心脏辅助检查 318
七、脑电图检查 318
八、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18
九、经验总结 320
第四节 病例4 321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21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21
三、实验室检查 321
四、病原学检查 322
五、影像学检查 322
六、心脏辅助检查 322
七、脑电图检查 322
八、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22
九、经验总结 322
第五节 病例5 323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23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23
三、实验室检查 323
四、病原学检查 324
五、影像学检查 324
六、心脏辅助检查 324
七、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25
八、经验总结 325
第六节 病例6 325
一、一般资料和流行病学 325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326
三、实验室检查 326
四、病原学检查 327
五、影像学检查 327
六、心脏辅助检查 327
七、治疗经过和病情转归 327
八、经验总结 328
第十二章 预后 330
第一节 预后与转归 330
一、全球EV71型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330
二、中国EV71型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331
三、转归 331
第二节 影响预后的因素 332
一、病毒的因素 332
二、重症病例的预测因素 333
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 335
四、神经源性肺水肿对预后的影响 335
五、宿主免疫因素 336
六、早期干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336
第十三章 中医诊疗与预防 339
第一节 病因病机 339
一、病因学说 339
二、病机演变 340
三、发病特点 340
第二节 证候研究 341
一、证候特点 341
二、辨证要点 342
第三节 治则治法 343
一、立法思想 343
二、治则治法 344
第四节 辨证论治 344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 345
第六节 中医外治法 347
一、中药外洗 347
二、内外合治 348
三、穴位敷贴与光照疗法 348
第七节 对症处理 348
一、发热 348
二、惊厥 349
三、疱疹 349
四、咳嗽 350
五、呕吐 350
六、腹泻 351
第八节 并发症治疗 351
一、心肌损害的治疗 351
二、心功能衰竭的治疗 353
三、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的治疗 354
四、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的治疗 354
第九节 后遗症的中医药治疗 356
一、运动功能障碍 356
二、呼吸功能障碍 357
三、认知功能障碍 357
第十节 抗病毒中药 358
一、白芍 358
二、板蓝根 358
三、大黄 358
四、柴胡 359
五、虎杖 359
六、黄芩 359
七、黄芪 359
八、苦瓜 360
九、苦参 360
十、甘草 360
第十一节 中医预防与调护 361
一、“治未病” 361
二、中药预防 361
三、生活调护 361
第十四章 临床护理 364
第一节 手足口病门(急)诊的护理管理 364
第二节 病区护理管理 365
一、环境管理 365
二、“三区”、“两通道”和“缓冲间”的管理 366
三、人员管理 367
四、消毒隔离管理 367
五、安全管理 368
第三节 基本防护措施 369
一、标准预防 369
二、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方法 369
三、患者的管理 370
四、常用操作的防护流程 370
第四节 一般病人护理 370
一、消毒隔离 370
二、对症护理 371
三、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71
四、药物治疗护理 372
五、心理护理 372
六、安全管理 372
七、预防和健康教育 372
第五节 重症病人的护理 372
一、病情观察和护理 373
二、病情监测和护理 374
三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 374
第六节 有创、无创通气的护理 376
一、一般护理 377
二、临床观察及护理 377
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377
四、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 378
五、呼吸道湿化、吸痰 378
六、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379
七、机械通气治疗时的护理 379
八、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380
第七节 临床心理护理 380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及应用 380
二、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380
三、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源 381
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381
五、心理护理措施 382
第八节 出院指导及康复护理 383
一、出院指导 383
二、康复护理 383
第十五章 预防 386
第一节 预防控制的基本策略 386
一、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体系 387
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早干预 388
三、加强临床救治,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治疗水平 388
四、分级救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388
五、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388
六、分级管理,明确职责 389
七、加强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 389
八、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联系 389
九、信息分析、反馈和发布 389
十、应用性研究 390
第二节 疫情监测、预警 390
一、疫情的监测 390
二、疫情预警 391
第三节 疫情报告 391
一、手足口病报告 391
二、手足口病疫情报告 391
三、深圳市开展手足口病报告的情况 392
第四节 传染源的管理与控制 392
一、传染源的管理与预防 392
二、预防控制措施 393
第五节 疫点疫区控制 394
一、手足口病疫源地、疫点和疫区的定义 394
二、手足口病疫源地的划分 395
三、手足口病疫源地的处理 395
四、手足口病疫源地的解除 395
第六节 接触者的管理 396
一、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396
二、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接触者的管理 396
三、人群中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396
第七节 切断传播途径 396
第八节 保护易感人群 397
第九节 疫苗的研究 397
一、EV71病毒灭活疫苗、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397
二、EV71病毒样颗粒疫苗 398
三、EV71病毒口服疫苗 399
四、EV71病毒植物疫苗 400
五、EV71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00
第十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 401
一、控制感染的基本方法 401
二、基本防护技术 401
三、院内感染控制技术 401
第十一节 医疗废物的管理 403
第十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403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中的作用 403
二、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 405
三、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价 406
第十三节 监督执法 408
一、目的和职责 408
二、监督执法准备工作 408
三、监督执法内容 408
四、行政处罚 411
附录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通知 415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415
附录2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419
附录3 手足口病中医诊疗指南 423
- 《柏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描摹本 第2册 头手足结构》杨建飞主编 2019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防控》任菁菁主编 202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护理手册》胡少华,刘卫华主编 2020
-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流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写 2020
- 《痘病毒学及痘苗病毒实验操作指南 2012》(美)斯图亚特·N.艾萨克斯 2019
- 《肠道健康与功能性食品》侯俊财 2019
- 《我身体里的恶作剧 肠道无难事》(美)尼克·塞鲁克,低音出品 2020
- 《花冠病毒》毕淑敏著 202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控手册》方邦江,齐文升,黄烨 2020
- 《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 彩绘本》白鳍豚童书绘制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