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  第1卷  1919-1949
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  第1卷  1919-1949

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 第1卷 1919-1949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剑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1998071
  • 页数:4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记述了1919年至1949年间,株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 第1卷 1919-1949》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的创建和在大革命时期(1919.5-1927. 7

第一章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诞生的社会环境 3

第一节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诞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3

一、帝国主义的侵入 3

二、残酷的封建剥削压迫 6

三、军阀混战频繁不断 9

四、株洲人民的反抗与斗争 11

第二节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诞生的政治思想条件 12

一、五四运动对株洲的影响 12

二、进步青年外出求学,探求革命真理 16

三、马克思主义在株洲的传播 19

第三节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诞生的阶级基础 23

一、株洲产业工人队伍的诞生和发展 23

二、先进知识分子组建革命社团 24

第二章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的建立 28

第一节 株洲第一个工人党支部的建立 28

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对株洲的影响 28

二、株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30

三、株洲第一个工人党支部——中共株洲转运局支部的建立 32

第二节 株洲农村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 33

一、八叠农民开展平粜斗争和株洲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 33

二、各县党组织的建立 35

三、全省最早的农会之一——八叠乡农民协会的创立及其影响 38

四、汪先宗被害与驱赵运动 40

第三章 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和支援北伐战争 43

第一节 实行国共两党的合作 43

一、帮助组建国民党县党部 43

二、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45

第二节 建立和发展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 46

一、建立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 46

二、建立团的组织 49

三、建立各界妇女联合会 50

四、建立学生联合会和商民协会 52

第三节 发动工农支援北伐 53

一、协助叶挺独立团首战攸县渌田 53

二、协助北伐军攻克泗汾、占领醴陵 55

三、工农运动与北伐军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58

第四章 领导株洲农村大革命 61

第一节 组建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 61

一、组建各级农民协会 61

二、开办农讲所,培训农运骨干 65

三、建立农民武装 67

第二节 打击农村反动势力 69

一、摧毁旧政权,建立公法团联席会议 69

二、惩治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 72

第三节 开展经济斗争 73

一、组织清算 73

二、实行减租减息减押“阻禁”和“平粜” 74

三、“吃大户”、“罚款”与“规定工价” 75

第四节 横扫封建宗法势力,破除陈规恶习 76

一、推翻族权、神权 76

二、禁赌禁烟(鸦片) 77

三、打破封建礼教,实行男女平等 78

第五节 兴办公益事业开展文化建设 81

一、成立公卖处与兴办公益事业 81

二、改革兴办教育,发展文化事业 82

第六节 毛泽东考察醴陵农民运动与株洲农运走向新阶段 84

一、毛泽东考察醴陵农民运动 84

二、领导农军讨伐罗定 91

三、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 95

第五章 为挽救革命而斗争 99

第一节 “马日事变”后党组织的应变行动 99

一、组织指挥数万农军准备围攻长沙 99

二、组织“请愿活动” 105

三、组织转移隐蔽,保存革命实力 106

第二节 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与株洲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 108

一、工农运动惨遭反动派血腥镇压 108

二、株洲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 111

三、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及其深刻影响 115

第二编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 7

第六章 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以醴陵为中心的湘东革命斗争 120

第一节 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 121

一、恢复发展党的组织 121

二、掌握和组建革命武装,准备武装斗争 122

第二节 组织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24

一、毛泽东在株洲部署秋收起义 124

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126

三、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工农革命军攻占醴陵 129

四、起义受挫,工农革命军向南转移 135

第三节 醴陵革命斗争的兴起 138

一、秋收起义后,醴陵党组织的复兴与反“清乡”斗争 138

二、建立工农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41

三、工农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武装斗争的广泛开展 144

第四节 工农武装两次攻打醴陵县城与中共湘东特委的建立 147

一、发动年关暴动,第一次攻打县城 147

二、中共湘东特委的建立与第二次攻打县城 150

第五节 攸县农民暴动与株洲残梅会议 153

一、攸县农民暴动 153

二、株洲残梅会议和组织工农骨干上井冈山 157

第六节 醴陵苏维埃运动的逢勃发展及其失败 158

一、醴陵区、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58

二、开展土地革命 162

三、醴陵苏区遭血洗 165

四、醴陵革命斗争失败的原因 170

第七章 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172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72

一、毛泽东在酃县水口主持连队建党 172

二、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和第一次占领茶陵城 175

三、工农革命军二占茶陵城与中共茶陵县委、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 178

四、湖口肃反与“三大任务”的制定 182

第二节 酃县“三月暴动”和土地革命实践 186

一、组织发动酃县“三月暴动” 186

二、毛泽东在中村给工农革命军上政治课 190

三、中村插牌分田 192

第三节 朱毛两军在酃县会师 195

一、毛泽东、朱德互派代表联络 195

二、毛泽东率部出击湘南,朱德、陈毅率部来到酃县 196

三、朱毛两军胜利会师 199

第四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株洲境内的革命斗争 202

一、高陇战斗和茶陵县委改为特别区委 202

二、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重建中共酃县县委 205

第五节 井冈山根据地“八月失败” 210

一、红四军主力开往湘南 210

二、根据地和红军同遭失败及其原因 213

第六节 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井冈山根据地被敌占领 215

一、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15

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218

三、加强军事根据地的建设 220

四、红四军主力开往赣南,井冈山根据地被敌占领 221

第八章 湘东南根据地的创建 225

第一节 井冈山失守后湘赣边界特委领导的斗争 225

一、成立临时特委,指导各县工作 225

二、酃县临时县委的成立和茶陵游击队重返九陇山 227

三、红五军返回湘赣边界,特委召开二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 229

第二节 三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和茶陵、酃县县委的恢复 231

一、“二七”陂头会议,三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 231

二、茶陵、酃县县委的恢复和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233

第三节 重建湘东特委和湘东革命斗争的恢复 235

一、重建湘东特委和湘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235

二、醴陵革命斗争的恢复 236

三、攸县、株洲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241

第四节 红一方面军进入株洲和株洲革命斗争的发展 243

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洲召开扩大会议 243

二、毛泽东在醴陵召开湘东特委会议 245

三、株洲各县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247

四、组建湘东独立师 253

第五节 成立湘东南特委,巩固扩大湘东南根据地 255

一、组成湘东行动委员会,发动湘东南总暴动 255

二、湘东南根据地得到大发展 257

三、撤销湘东南行动委员会,成立湘东南特委 258

四、迎接红七军和茶陵将军山战斗 260

五、湘东南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土地分配 263

第九章 中共湘赣省委领导下株洲各县的革命斗争 267

第一节 株洲各县成为湘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67

一、中共湘赣省委的成立和湘赣根据地的形成 267

二、株洲人民积极配合红军开展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271

第二节 湘赣省委领导下株洲各县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 273

一、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和加强党的建设 273

二、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276

第三节 党领导的群团组织 278

一、各级共青团(少共)组织的建立和青运工作的开展 278

二、建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运工作 280

三、各级妇运组织的建立和妇运作用 283

四、建立贫农团组织 286

五、建立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 287

六、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组织的建立 289

第四节 地方武装的发展及红军在株洲各县的作战 291

一、地方武装的建立和发展 291

二、攸县官田和茶陵沙子岭战斗 295

三、茶陵九渡冲战斗 298

四、茶陵塘下战斗 301

五、茶陵雪花坳战斗 303

六、茶陵五佛岭战斗 306

第五节 湘赣根据地内株洲各县的土地革命 307

一、重新分配土地运动 307

二、查田运动及其后果 310

第六节 湘赣根据地内株洲各县的经济建设 316

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316

二、积极发展工业生产 318

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商业贸易 320

四、废除旧的税收制度,建立新的税收体制 323

五、成立工农银行,统一货币制度 326

六、开辟财源,加强财政管理 330

第七节 湘赣根据地内株洲各县的文化卫生邮政事业 333

一、革命宣传和文化教育 333

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337

三、建立新的邮政交通 340

第八节 开展革命竞赛活动 342

一、第一次革命竞赛活动 342

二、第二次革命竞赛活动与茶陵模范县的产生 345

第九节 地下交通的建立和白区工作的开展 347

一、建立地下交通站 347

二、组建武装交通队 349

三、开展白区工作 351

四、中共长湘区委的成立及其活动 354

五、中共攸(县)衡(阳)潭(湘潭)醴(陵)边委的成立 356

六、湘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359

第十节 “左”倾错误的全面贯彻与苏区的全部丧失 359

一、“肃反”斗争的开展及其严重后果 359

二、为保卫根据地而斗争 364

三、攸县、酃县苏区被敌占领,中共酃遂中心县委的组建 366

四、茶陵苏区被敌占领,中共茶宁县委的组建 369

第十章 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371

第一节 湘赣根据地丧失后株洲各县的形势 371

一、敌人对根据地人民的疯狂报复 371

二、湘赣红军反“清剿”失败 374

三、省委机关转移至攸县 376

第二节 组建湘赣临时省委和转变斗争策略 378

一、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投敌 378

二、谭余保力挽危局组建临时省委 379

三、转变对敌斗争策略 382

第三节 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游击根据地 385

一、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385

二、建立游击根据地 386

三、开展统战策反,建立两面政权 390

第四节 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391

一、发动群众护粮和反“移民并村” 391

二、开办“曾隆茂杂货店” 393

三、下山“吊羊”,一箭双雕 395

第五节 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398

一、严惩坐探,捣毁皮家、大陇敌碉堡 398

二、游击队出击茶陵高陇、腰陂 400

第六节 中共湘南工委和湘粤赣特委领导的游击战争 401

一、中共茶(陵)安(仁)酃(县)永(兴)边委的建立及领导下的游击战争 401

二、中共湘粤赣特委和游击支队司令部领导下的游击战 402

三、湘南军政委员会的成立及茶安酃永边委的解体 404

第三编 中共株洲地方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7-1949. 10

第十一章 恢复发展党的组织领导抗日救亡活动 409

第一节 湘赣游击队下山整编 409

一、陈毅来到湘赣边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409

二、湘赣游击队垄上整编 412

第二节 中共湘赣特委的成立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413

一、中共湘赣特委的成立及其领导的党组织 413

二、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国共合作形成 415

第三节 组织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416

一、各县纷纷建立抗日团体 416

二、开展抗日宣传 418

三、开展抗日捐款捐物运动 424

第十二章 株洲人民的抗日斗争与抗战在株洲的最后胜利 426

第一节 国共合作形势的逆转和党组织遭破坏 426

一、中共攸醴萍中心县委遭破坏 426

二、中共攸县中心县委的建立及遭破坏 429

三、中共湘赣特委和茶攸莲中心县委遭破坏 431

第二节 日军在株洲的暴行和八路军南下支队途经株洲 432

一、日军在株洲的暴行 432

二、株洲人民的抗日斗争 434

三、八路军南下支队途经株洲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37

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组织的恢复、发展及领导的民主运动 441

第一节 恢复发展党组织 441

一、中共醴陵地方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441

二、中共攸县地方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445

三、酃县党、团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448

四、株洲、茶陵地下党支部的建立 450

第二节 建立地下武装 452

一、醴陵游击队与地下武装的组建 452

二、攸县人民警卫大队的组建 454

三、酃县武工队的组建 455

第三节 开展爱国民主运动,进行“三抗”斗争 456

一、各县师生进行反内战、反迫害示威请愿 456

二、开展抗丁、抗租、抗税斗争 458

第十四章 迎接解放建立人民政府 461

第一节 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发动武装起义 461

一、调换醴陵、攸县反动县长 461

二、策动“雄狮”部队起义 464

三、策动株萍路警和国民党旧部起义 466

四、策动张佐夏、陈修农部起义 469

五、协助民主党派组织武装起义 472

第二节 开展政治宣传与反破坏斗争 474

一、开展政治宣传,传播胜利消息 474

二、开展护厂、护桥、护校斗争 477

第三节 株洲解放,建立人民政府 480

一、株洲全境解放 480

二、南北会师,建立新的县委、县人民政府 484

结束语 489

后记 4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