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星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521820X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
《法律是什么? 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 17

一、法律是一种命令 18

1.命令、义务和制裁 20

2.历史中的法律 22

3.法律的连续性 24

4.对立法者的法律约束·法律制裁 26

5.法律的自愿内容 29

6.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31

7.主权者和强暴者 34

二、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 37

8.法律的存在与功过 38

9.实证观念 39

10.自然法观念 40

11.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 42

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 48

12.法律科学 49

13.经验分析 50

14.如何确定“法律制度” 51

15.法律结构、特征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实践意义 52

四、小结 55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 59

一、疑难案件 61

16.疑难案件的特征及原因 62

17.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论 66

18.法院判决的最终性 68

二、法律与法律的渊源 70

19.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即为法律 71

20.法律的渊源 72

21.法律适用者解释的效力 72

22.法律规则和法律的具体判决 73

三、法律是一种预测 74

23.“律师”的预测 74

24.坏人的视角 76

25.预测的约束作用 77

26.好人·法官·预测 77

四、行动中的法律 80

27.虚构的法律规则 81

28.作为具体判决的法律 82

29.行动中的法律及其不确定性 83

30.疑难案件与法律适用者的复杂推论 84

31.法律适用者的态度 86

32.法律适用者的推论与法律规则 87

33.具体判决·强制·法律规则 88

34.法律具体判决的最终性 89

35.法律的阅读与理解 92

五、实用主义精神 94

36.法律与社会的需要 95

37.实用主义和法律的正当性 96

六、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 98

38.实然与应然·法律社会学 98

39.内容不确定的法律知识 99

七、小结 101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 105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 108

40.习惯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被迫行为模式 108

41.规则的内在方面和规则的存在 110

42.内在方面·法律权利·积极义务·法律规则 111

43.对待规则态度的种类 112

44.内在方面与义务 114

45.义务与规则 115

二、次要规则 117

46.法律规则的种类 118

47.三种次要授权规则 119

48.承认规则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 120

49.次要规则的法理学意义 121

50.承认规则与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 123

51.区别法律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要素 125

52.法律适用者的实践与承认规则 127

53.制定法及判例中蕴含的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形成机制及运用·承认规则 130

54.法律的存在与官员 133

三、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136

55.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 136

56.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137

57.“意思中心”·规则的存在·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38

58.“意思中心”与法律适用者的争议 139

四、法律与道德的分野 141

59.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 142

60.广义的法律观念和狭义的法律观念 143

61.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和观念上的联系 144

62.道德选择的困境与两种法律观念 146

63.法律理论的研究 148

五、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 150

64.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151

65.“出处”、“形式”、“结构”与“目的” 153

六、小结 155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 159

一、“理论争论” 161

66.法官的不同意见 161

67.理论争论” 164

68.“理论争论”的法理学问题 164

69.“理论争论”存在的实践前提 166

70.“理论争论”·识别功能的标准·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167

71.“隐含法律”的特点及理论渊源 168

72.“隐含法律”概念的功效 170

73.隐含法律·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171

74.隐含法律·法治·正当性 172

75.隐含法律·法律的矛盾·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173

76.隐含法律存在的理论根据 174

77.隐含法律存在的现实根据 175

78.“理论争论”表现的是“实然”还是“应然”? 177

79.“理论争论”与疑难案件 180

二、法律的解释性质 182

80.解释的微观形态—“建构性的解释” 183

81.解释的宏观形态—解释的“树形结构” 184

82.解释的历史形态—解释的链条 186

83.法律的解释性质 187

84.“解释”概念的作用 188

85.解释·法官的义务·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 190

86.前解释阶段·法律的一般性质和结构 191

87.解释的确证·恶法 193

88.解释的概念·法律的概念 195

89.法律·解释者 196

三、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197

90.实践中的一般理论和理论中的一般理论的同一性 198

91.一般法律概念理论的“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范性(normative) 199

92.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200

93.内在参与者观点的意义及理由 201

94.内在参与者的观点·外在参与者的观点 204

四、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207

95.外在观察者与内在参与者眼睛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208

96.能否获得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212

五、小结&. 214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 217

一、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 219

97.两种形式的内在矛盾 220

98.分析法律形式内在矛盾的目的 223

99.观察法律的姿态 225

二、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 227

100.原则的冲突 227

101.法律原则的矛盾·法律原则的统一·法律原则的互补 230

三、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 233

102.法律本文本身无意义 234

103.外在“解构阅读”的目的·开放结构 236

104.解构语言学·交流的意义·解释共同体 237

四、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 240

105.“法理迷津” 240

106.内在解构阅读·法官的责任姿态 243

五、法律与意识形态 245

107.法律政治学 246

108.意识形态的概念 247

109.意识形态·法律的多元化 248

110.意识形态·统治者意志 249

111.意识形态与边缘话语 250

112.法律的多元化·法治 252

113.意识形态·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视角·法律与政治 254

六、小结 256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259

一、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 260

114.法律实践者所说的“我们” 261

115.“主体”(如“我”、“我们”)观念的实际构成 261

116.主体“消亡”论的理论来源 263

117.主体提出的“理论”的实质 265

118.知识进步·知识异同·主体存在 266

119.道德判断·主体存在 268

二、法律知识的“地方性” 270

120.法律知识的“地方性”(local) 270

121.后现代社会·权力知识·话语·逻辑中心的解构 271

122.法律的地方性·法律的不确定性 274

123.“地方性”法律知识·法律的权威·自我解构 275

124.后现代认同·姿态选择 277

125.法律政治学·统治阶层的“霸权” 277

三、小结 279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 281

一、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 283

126.主体性的信念 284

127.对话的客观性 284

128.对话客观性的获得 286

129.相互对话的法律实践者和自我确证的法律实践者 287

130.科学中的标准与政治中的标准 288

131.对话客观性的可能性 288

二、效果中的法律 289

132.普遍原则指导·效果探索尝试 290

133.法律实践效果的思考·工具主义 291

134.实际效果·道德是非 293

三、需求语境中的法律 294

135.语境中的衡量 294

136.一般约束的思考和具体需求的语境思考 295

137.知识的语境与价值的语境 297

138.需求语境论的实用主义和基础中心论的实用主义 299

139.需求语境论和原则统一论 300

140.需求语境的“理性”·绝对怀疑论与相对怀疑论·法治 302

141.需求语境中的法律知识·“邪恶要求”和“恶法”·法律简明适用过程 305

四、小结 306

结语 309

注释书目 321

后记 331

附录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