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监管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
财政监管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

财政监管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晓虹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148228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分别为:导论、监管与财政监管的基本范畴探析、财政监管的理论分析、财政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典型国家财政监管模式:比较与借鉴、我国财政监管制度体系及财政监管功能定位、我国财政模式转换与财政监管的总体考察、财政监管、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
《财政监管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财政监管问题的切入点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4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9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9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9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22

1.4.1 研究方法 22

1.4.2 创新与不足 24

第2章 监管与财政监管的基本范畴探析 27

2.1 监管理论一般分析 27

2.1.1 监管的经济学释疑 27

2.1.2 监管的形成机制:自由市场秩序与政府干预 31

2.1.3 监管理论:“捕获论”、“公共利益学说”与“经济监管理论” 34

2.2 财政监管的理性辨析 42

2.2.1 财政监管内涵界定 42

2.2.2 财政监管行为基本分析 52

2.2.3 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57

2.3 财政监管基本要素 62

2.3.1 财政监管的目标选择 62

2.3.2 财政监管的主体范围 64

2.3.3 财政监管的客体范围 64

2.3.4 财政监管的职责权限 65

2.3.5 对财政监管职能的重新认识 67

第3章 财政监管的理论分析 70

3.1 国家、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 70

3.1.1 市场失灵导致的政府行为与财政监管 70

3.1.2 公共产品的提供与公共预算 71

3.1.3 国家、政府管制下的公共受托责任 72

3.2 公共产权中的政府“委托—代理”理论 75

3.2.1 财政监管中的博弈分析 75

3.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80

3.2.3 政府代理“激励不足”的动因考察 91

3.3 财政监管民主化的理论分析 93

3.3.1 财政监管的宪政经济学视角 93

3.3.2 林达尔均衡与财政监管 95

3.3.3 公共选择理论再分析 97

3.3.4 从官僚主义透视预算监管 99

3.3.5 预算原则与预算监管 102

第4章 财政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 104

4.1 财政监管成本—效益的基本分析 104

4.1.1 财政监管成本分析 104

4.1.2 财政监管收益分析 109

4.1.3 财政监管成本与效益分析 111

4.2 我国财政监管绩效评估实践考察 117

4.2.1 财政监管绩效评估概述 118

4.2.2 财政监管绩效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119

4.2.3 我国财政监管绩效评估的实践 125

4.2.4 解决财政监管绩效评估现实问题的基本途径 128

第5章 典型国家财政监管模式:比较与借鉴 135

5.1 典型国家财政监管模式综述 135

5.1.1 财政监管模式划分的理论依据 135

5.1.2 财政监管模式综述 136

5.2 典型国家财政监管模式探究 139

5.2.1 美英模式:立法型财政监管制度 139

5.2.2 法德模式:司法型财政监管制度 148

5.2.3 瑞典东欧模式:行政型财政监管制度 154

5.2.4 日本模式:独立型财政监管制度 159

5.3 典型国家财政监管模式比较分析 163

5.3.1 财政监管职责的比较分析 163

5.3.2 财政监管权限的比较分析 167

5.3.3 财政监管基本程序以及监管方式比较分析 169

5.3.4 财政监管机构的设置比较分析 171

5.3.5 财政监管人员配备比较分析 173

5.3.6 典型国家财政监管经验反思 174

第6章 我国财政监管制度体系及财政监管功能定位 178

6.1 政府结构与财政监管体系 179

6.1.1 横向政府结构与财政监管 179

6.1.2 纵向政府结构和财政监管 180

6.2 我国财政监管制度体系及其监管内容 180

6.2.1 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管理活动的监管及主要内容 181

6.2.2 审计机构对财政管理活动的监管及主要内容 182

6.2.3 税务机构对税收管理活动的监管及主要内容 184

6.2.4 财政各部门对财政管理活动的监管及主要内容 185

6.2.5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管及主要内容 190

6.3 财政监管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192

6.3.1 财政监管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192

6.3.2 我国财政监管与其他经济监管关系的深层次分析 202

6.4 我国财政监管职责的决定因素及重新定位 207

6.4.1 不同历史时期财政监管职责的变化 207

6.4.2 财政监管职责的决定因素 208

6.4.3 划分财政部门监管职责的方法 210

6.4.4 对我国财政监管职责的再分析 213

第7章 我国财政模式转换与财政监管的总体考察 221

7.1 财政监管与财政制度、分配模式转换的关系 221

7.1.1 财政监管功能与财政制度变迁的关系 221

7.1.2 财政模式转换与财政监管 225

7.2 我国财政监督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效应 227

7.2.1 中国古代财政监管制度的历史演变 228

7.2.2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结束时期的财政监督管理体制 238

7.2.3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监督管理体制的变革 240

7.2.4 公共财政建设对财政监管改革的推动 246

7.3 现行财政监管制度体系的缺失评判 250

7.3.1 对我国现行财政监管制度体系的透析 250

7.3.2 现行财政监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 254

7.3.3 现行财政监管运行系统实施机制的缺陷 263

7.3.4 现行财政监管制度环境因素分析 266

第8章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管制度体系设计的创新 268

8.1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管制度体系设计的约束机制 268

8.1.1 公共财政监管体制建立和实施的约束条件 268

8.1.2 建立我国公共财政监管体制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市场化程度 270

8.2 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财政监管模式架构 275

8.2.1 公共财政对财政监管制度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275

8.2.2 构建财政监管模式的原则 277

8.2.3 公共财政框架下复合型财政监管制度体系总体设计 280

8.3 财政监管技术模型设计探讨 300

8.3.1 财政监管模型设计的实质 301

8.3.2 财政监管模型设计方案 302

8.3.3 关于研究与建立财政监管模型的几个问题 311

第9章 财政监管: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 314

9.1 监管风险与风险监管 314

9.1.1 监管风险 314

9.1.2 风险监管 316

9.2 财政监管风险识别与预警 318

9.2.1 财政监管风险及认识上的误区 318

9.2.2 财政监管风险的诱导因素分析 321

9.2.3 财政监管风险预警 323

9.3 财政监管质量控制分析框架 328

9.3.1 财政监管质量控制的一般描述 328

9.3.2 财政监管的质量控制方法 330

9.3.3 财政监管的全面质量控制、日常监管质量控制和单项质量控制 332

9.3.4 搭建我国财政监管质量化管理考核平台 335

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