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刑事法评论:第23卷(2008)
刑事法评论:第23卷(2008)

刑事法评论:第23卷(2008)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1146125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刑事法评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刑事法连续出版物,并已成为CSSCI的来源集刊。本卷在延续以往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收录的文章也多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并兼有交叉学科的研究。随着刑事法评论成为核心集刊,纳入正规的学术评价体系,本出版物在刑法学界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刑事法评论:第23卷(2008)》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1

[刑法知识论研究] 1

刑法学知识的引入与运用—以违法性认识的研究为例&刘孝敏 1

一、导言 1

二、刑法学知识的引入 2

三、刑法学知识的运用之一 6

四、刑法学知识的运用之二 10

五、结语 16

社区矫正研究的实证分析&崔会如 17

一、社区矫正研究的现状分析 17

二、社区矫正研究状况的原因分析 23

三、社区矫正研究的前景设想 36

[理论前沿] 46

社会学视野下的刑罚:刑罚社会学研究&江溯 46

一、引论 46

二、刑罚研究的三种路径 47

三、社会团结、集体意识与刑罚:涂尔干的刑罚社会学 54

四、政治经济学、阶级斗争与刑罚:马克思主义刑罚社会学 64

五、权力的技术与刑罚:福柯的刑罚社会学 73

六、刑罚的理性化:马克斯·韦伯的刑罚社会学 85

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刑罚:大卫·加兰德的刑罚社会学 91

八、结论:迈向多元化的刑罚社会学 106

论刑法适用的言外语境—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例&王政勋 112

一、导论 112

二、样本及研究方法 116

三、样本分析之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政治任务与法院任务 123

四、样本分析之二:报告中提及的政治领袖、政治术语 130

五、样本分析之三:对审判经验特别是刑事审判经验的总结 134

六、样本分析之四: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内容 140

七、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146

论刑法的真善美&马荣春 150

一、问题的提出 150

二、刑法之真 151

三、刑法之善 154

四、刑法之美 158

五、结语 166

[刑事程序研究] 169

对抗式刑事审判考&李昌盛 169

一、决斗式审判—原始的对抗式审判 169

二、陪审团审判的诞生—抵制纠问制入侵的堡垒 171

三、英国近代早期的争吵式审判:无律师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 174

四、1696年《叛国罪审判法》:辩护律师在叛国罪审判中的出现 178

五、18世纪初期控诉制度的变化:辩护律师在重罪审判中的出现 180

六、对抗式刑事审判的全面确立 183

七、对抗式刑事审判确立的历史条件 196

论禁止重复追诉的机理&谢进杰 200

一、禁止重复追诉的理路 200

二、禁止重复追诉的限度 203

三、禁止重复追诉的再审视 206

[域外传译] 219

故意犯的客观和主观归责&〔德〕沃斯·金德霍伊泽尔 文 樊文 译 219

一、导论 219

二、客观归责的目标和追求 221

三、关于所谓的不容许的风险 224

四、回溯禁止(Regressverbot) 226

五、风险联系(Risikozusammenhang) 227

六、风险联系和主观归责 230

七、总结 231

刑事诉讼的四种模式&〔加〕肯特·罗奇 文 陈虎 译 232

一、导论 232

二、帕克的刑事司法二模式说 235

三、帕克模式学说的时代背景 240

四、对帕克模式学说之批评 243

五、被害人权利的新模式理论 251

六、结论 259

[域外视野] 262

死刑在印度&蔡桂生 262

一、破题:研究印度死刑的必要性 263

二、取经:印度死刑制度的法律架构 266

三、探索:印度死刑观的理论基础 292

四、认识:关于印度死刑的两个调查及分析 303

五、视野:日薄西山的死刑 309

附录一 废除和保留死刑国家/地区的人口比重 311

附录二 死刑存留国—美国各州死刑存废情况 314

附录三 “印度死刑的中国公众认识”的调查问卷 315

德国刑事庭审询问方式改革:司法对立法的背反及启示&肖晋 318

一、交叉询问和一般发问:《德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复合式询问方式 318

二、轮流询问的兴起:德国诉讼实践对立法的背反 319

三、德国轮流询问兴起的原因 321

四、德国刑事庭审方式的流变对我国的启示 326

美国场域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论争:理论立场与改革取向—他域话语资源的反思性解读&林喜芬 330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立场:质疑与赞成 330

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取向:废弃与修订 335

三、构筑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知识储备:一个反思性解读 346

[专题研究] 351

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诠释的标准与方法&王昭振 351

一、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诠释的标准 351

二、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诠释的规则 354

三、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诠释的原则限制 368

论结果防止行为的程度要求&吴大伟 371

一、因果关系与可归责性 371

二、机会开启说 373

三、最佳行为说 376

四、介于机会开启说和最佳行为说之间的观点 380

五、我国的理论与实践状况 384

六、本文的观点 387

监督过失理论研究&李蕤宏 392

一、监督过失的界定 393

二、监督过失与一般过失理论 403

三、监督过失的构成要件 410

四、监督过失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421

共犯处罚根据论&陈洪兵 433

一、理论清理 433

二、必要的共犯的可罚性探讨 443

三、共犯的处罚根据与共犯与身份的处理 454

四、总结 462

刑法法条竞合理论的比较研究&吕英杰 464

一、法条竞合的基本理论 464

二、法条竞合类型的比较分析 472

三、结论:我国刑法“法条一罪”理论的应然状态 485

我国死刑制度发展走向分析—以人权为视角的观察&刘芹 487

一、我国当前死刑制度概况 487

二、人权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死刑制度变迁的参与 491

三、我国死刑制度存废的人权分析 493

四、我国死刑制度限制的人权分析 500

五、结论:人权与死刑的中国命运 504

犯罪化的整体思考&何庆仁 506

一、犯罪化的理论思考 506

二、犯罪化的立法思考 511

三、犯罪化的司法思考 521

四、结语 525

论刑事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汪明亮 526

一、引言 526

二、刑事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 527

三、治理、善治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启示 530

四、犯罪预防中的公民参与 534

五、刑法适用中的公民参与 537

六、拓展刑事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措施 540

论侦查认识活动的本质&杨立云 550

一、侦查认识的对象 550

二、侦查认识活动实际上是什么活动 555

三、侦查认识活动和其他认识活动的区别 564

四、结语 569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5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