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松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2033262
- 页数:209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5
一、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进展 5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8
三、历史文化村落旅游研究简述 19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研究思路 22
第四节 研究数据的来源及问卷调查过程 23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区概况 24
第一节 相关概念 24
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24
二、古村落和历史文化村落 27
三、旅游社区和社区旅游 29
第二节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理论 31
一、愤怒指数理论 32
二、社会交换理论 34
三、影响—态度模型 37
四、社会承载力理论 39
五、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39
六、社会表象理论 41
第三节 研究区域概况 42
一、西递、宏村与南屏概况 42
二、西递、宏村与南屏旅游发展现状 45
第三章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48
第一节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8
第二节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维度 49
一、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维度 49
二、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内容 54
三、小结 60
第三节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异及其判别指标分析 61
一、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分异的判别指标分析 61
二、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分异及其判别指标分析 62
三、讨论 70
第四节 基于感知与态度的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地居民类型划分 76
一、聚类方法 76
二、结果分析 77
三、小结 81
第四章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分析 83
第一节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历时性分析 83
一、两次调查的样本基本情况对照 83
二、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时间变化 85
三、不同时间段居民态度比较 90
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 92
五、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92
六、小结 97
第二节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共时性比较 100
一、西递景区和九寨沟景区的比较分析 102
二、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108
三、讨论 114
第五章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社区生活满意度的分析 116
第一节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分析 116
一、历史文化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的总体分析 116
二、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社区生活各组成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117
第二节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20
一、相关分析 120
二、矩阵分析 122
第六章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 127
第一节 模型构建 127
一、模型构建 127
二、假设的提出 131
三、测量指标的选取 132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检验 136
一、旅游利益感知 136
二、旅游成本感知 138
三、地方感感知 140
四、社区生活满意度 142
第三节 确认性因子分析 144
一、旅游利益感知潜变量的确认性因子分析 145
二、旅游成本感知潜变量的确认性因子分析 147
三、地方感感知潜变量的确认性因子分析 148
四、社区满意度潜变量的确认性因子分析 149
第四节 概念模型验证 151
一、测量模型 151
二、拟和指数 156
三、判别效度和聚敛效度 158
四、结构模型验证 158
五、结果分析 160
第七章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与历史文化村落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164
第一节 居民感知研究体系及其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64
一、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体系 164
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166
第二节 关注社区居民感知和态度是历史文化村落遗产保护与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68
一、社区旅游是促进历史文化村落社区发展能力和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168
二、历史文化村落旅游社区特征决定着关注社区居民的重要性 169
三、社区居民感知和态度对历史文化村落遗产保护与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71
第三节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展望 175
参考文献 178
附录 196
后记 204
表1-1 我国主要的历史文化村落 2
表1-2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的历年分布和杂志分布 6
表1-3 近期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方法概况 6
表1-4 近期国外研究者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维度的结论 8
表1-5 国内外旅游地居民类型的比较 13
表1-6 国内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历年文献分布 16
表2-1 传统旅游、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的比较 31
表2-2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理论解释 32
表2-3 改进的愤怒指数模型 33
表2-4 旅游者旅游方式及对当地的适应度 37
表2-5 黟县国内客源市场分布情况 47
表2-6 西递、宏村和南屏的旅游发展背景 47
表3-1 被调查者的空间分布 49
表3-2 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50
表3-3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因子分析结果 52
表3-4 项目—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53
表3-5 皖南古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55
表3-6 不同年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3
表3-7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4
表3-8 不同职业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4
表3-9 不同家庭收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5
表3-10 对旅游业依赖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5
表3-11 与游客接触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6
表3-12 参与村务决策管理能力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6
表3-13 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7
表3-14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8
表3-15 不同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8
表3-16 不同社区归属感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9
表3-17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69
表3-18 不同社区控制旅游状态下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70
表3-19 皖南古村落居民影响感知分异的判别指标体系以及分异特征描述 71
表3-20 西递、宏村村民历年实际分配所得 74
表3-21 不同社区旅游控制状态下的旅游开发效果 75
表3-22 不同类型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均值 77
表3-23 不同类型居民对旅游管理措施的态度 82
表4-1 2002年和2006年底两次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84
表4-2 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的独立样本t检验 86
表4-3 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感知的独立样本t检验 88
表4-4 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感知的独立样本t检验 90
表4-5 不同时间段居民对旅游管理措施的态度 91
表4-6 不同时间段西递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变化 93
表4-7 西递景区和宏村景区旅游发展比较 96
表4-8 西递2001年、2005年全年和“五一”黄金周日均主客比、日均游客密度比较 99
表4-9 西递、九寨沟旅游地基本特征比较 101
表4-10 西递和九寨沟风景区居民调查基本情况比较 103
表4-11 西递与九寨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比较 104
表4-12 西递和九寨沟旅游地居民地方感比较 105
表4-13 西递和九寨沟居民地方感与支持旅游发展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106
表4-14 西递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107
表4-15 九寨沟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108
表4-16 九寨沟沟内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情况 110
表4-17 九寨沟旅游区旅游发展收益的分配机制 112
表4-18 1994-2004西递旅游收入第一次分配结果 112
表5-1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社区生活各组成部分的满意度分析 118
表5-2 三个村落居民对社区生活各组成部分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119
表5-3 社区生活各组成因素与居民社区生活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121
表6-1 旅游利益感知潜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137
表6-2 旅游成本感知潜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140
表6-3 地方感感知潜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141
表6-4 社区满意度潜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143
表6-5 旅游利益感知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效度 146
表6-6 旅游成本感知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效度 148
表6-7 地方感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效度 149
表6-8 社区生活满意度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和效度 150
表6-9 测量模型中5个潜变量的参数估计 153
表6-10 整个测量模型的组合信度和效度 155
表6-11 测量模型整体拟合度指数 157
表6-12 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159
表6-13 模型整体拟合度指数 159
图1-1 居民对旅游开发支持度的结构方程模型 14
图1-2 Kim提出的居民对赌场支持态度的概念模型 14
图1-3 Ko提出的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模型 15
图1-4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22
图1-5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23
图2-1 社会交换理论模型 35
图2-2 游客类型对旅游地产生的影响 38
图2-3 居民感知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41
图2-4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43
图2-5 三个村落历年来游客接待量 45
图3-1 影响和判别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的指标体系 61
图4-1 不同时间段西递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的总体比较 85
图4-2 不同时间段西递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感知的总体比较 87
图4-3 不同时间段西递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感知的总体比较 89
图4-4 形式理性和本质理性对居民感知的影响 94
图4-5 西递景区居民感知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98
图4-6 西递旅游地生命周期示意图 100
图4-7 九寨沟旅游区历年接待旅游者人数 109
图4-8 西递和九寨沟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114
图5-1 历史文化村落居民社区生活满意度分析矩阵 123
图6-1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地方感与社区生活满意度、旅游态度的概念模型 131
图6-2 待验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概念模型 152
图6-3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概念模型 160
图6-4 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概念模型的结果分析 160
图7-1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体系及其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65
图7-2 1992-2005年三个历史文化村落旅游总收入情况 173
图7-3 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对历史文化村落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与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175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膜工业卷 3》(中国)郑祥,魏源送,王志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