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
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

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萍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522836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多学科最新的理论成果和方法论,系统地研究了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初步探讨了人与组织匹配的方法论。
《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一、研究的目的 3

二、研究的意义 5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一、国外研究现状 7

二、国内研究现状 11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一、研究内容 13

二、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人与组织匹配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第一节 人与组织匹配研究的理论来源 16

一、组织行为学 16

二、人力资源管理 22

三、心理学 26

四、协同学 29

第二节 人与组织匹配研究的理论模型 31

一、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1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与组织匹配 33

三、人与组织匹配的测度、方法和评价 34

四、组织绩效 34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人与组织匹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6

第一节 人与组织匹配的界定 36

一、人与组织匹配的概念 36

二、区别人与组织匹配与其他的人与环境匹配 54

第二节 人与组织匹配的基本原理 64

一、人与组织匹配的目标导向原理 64

二、人与组织匹配的整体优化原理 66

三、人与组织匹配的双向适应原理 67

四、人与组织匹配的动态调整原理 69

本章小结 73

第四章 人与组织匹配的测度 75

第一节 人与组织匹配测度的方法 77

一、主观匹配 77

二、知觉匹配 78

三、客观匹配 79

第二节 人与组织匹配测度的形式 81

一、直接测度 82

二、间接测度 83

第三节 人与组织匹配测度数据的处理方法 88

一、差异分数法 88

二、多元回归法 93

本章小结 99

第五章 人与组织匹配的方法与程序 100

第一节 人与组织匹配的方法 100

一、系统分析法 100

二、人工神经网络法 105

三、方案比较法 112

四、试配法 115

第二节 人与组织匹配的程序 118

一、计划阶段 119

二、执行阶段 120

三、检查阶段 120

四、评价阶段 120

五、改进阶段 121

第三节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与组织匹配的管理举措 121

一、新成立企业的特征以及人与组织匹配的管理举措 122

二、成熟期企业的特征及人与组织匹配的管理举措 124

本章小结 126

第六章 人与组织匹配对组织功效的影响与评价 127

第一节 人与组织匹配对组织功效的影响 127

一、人与组织匹配对雇佣过程的影响 127

二、人与组织匹配对个体层次的结果变量的影响 134

三、人与组织匹配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140

四、人与组织匹配对构建和谐组织的影响 145

第二节 人与组织匹配的评价 148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48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与组织匹配评价的指标体系 152

三、人与组织匹配的综合评价 156

本章小结 160

第七章 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61

第一节 从个体角度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61

一、个体进入组织前的工作搜寻与工作选择策略 161

二、个体进入组织后的个体社会化与学习策略 166

三、个体在组织内和组织间的流动策略 169

第二节 从组织角度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71

一、在员工进入组织前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71

二、在员工进入组织后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82

三、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以优化人与组织匹配的策略 194

本章小结 201

第八章 高科技企业人与组织匹配的实证研究 203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 203

第二节 研究的假设与模型 20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208

一、研究样本 208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210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212

一、人与组织匹配中一致匹配和互补匹配的差异检验 212

二、人口统计学特征、人与组织匹配与结果变量的相关分析 213

三、人口统计学特征、人与组织匹配与结果变量的回归分析 216

第五节 讨论 218

第六节 实证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222

一、实证研究的贡献 222

二、研究的局限 223

本章小结 224

第九章 全书总结与展望 228

第一节 全书总结 228

第二节 研究展望 229

参考文献 232

致谢 2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