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东夷文化通考
东夷文化通考

东夷文化通考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富祥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2549344
  • 页数:701 页
图书介绍:古代文献中,一般统称生活于山东及邻境一带的古部族为夷。本书从文化角度切入,并运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人类学等考证方法,研究和探讨了东夷文化的远源和近源,及其文明初兴、分化融合、与夏、商文化的异同,乃至转型期的东夷与文化等问题。探赜索隐,推陈出新,“点”、“面”结合,自成系统。可弥补当前学界东夷文化研究的缺罅。
上一篇:云南精华景点游下一篇:严州史话
《东夷文化通考》目录
标签:通考 文化

第一章 东夷非“夷”——东夷文化引论 1

一 “东夷”释名 1

二 东夷文化界说 10

三 古夷人的生态环境 15

四 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 18

五 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 24

六 新史料·新课题 28

第二章 创辟历程——东夷文化的远源和近源 33

一 沂源猿人与海岱旧石器文化 34

1.沂源猿人与南洼洞遗存 34

2.海岱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38

二 沂沭、汶泗细石器文化 45

1.遗址、地点和特征 45

2.文化内涵分析 49

三 后李文化 57

1.命名与特征 57

2.社会性质与生产关系 62

四 北辛文化 66

1.北辛类型 67

2.苑城类型与大伊山类型 71

3.白石类型 73

五 早期大汶口文化 78

1.大汶口文化 78

2.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地方类型 80

3.墓葬·婚姻·社会形态 84

第三章 文明初兴——太昊、少昊时代的东夷文化 95

一 太昊、少昊时代——兼论太昊、少昊与炎黄的关系及东夷族的形成问题 95

1.太昊、少昊传说 95

2.二昊名号的起源 98

3.“扶桑”的原初地望与两集团的变迁 102

4.太昊、少昊与炎、黄的关系 107

5.海岱历史文化区与东夷族的形成 113

二 少昊集团的鸟图腾机制和部落组织结构 119

1.鸟图腾崇拜与“鸟夷” 119

2.少昊“鸟官”系统及其部落组织结构 121

3.燕—凤形象与相关语音文化丛 127

4.鸟图腾柱及其他 130

三 农耕文化与经济生活 134

1.居处特征 135

2.经济基础 137

3.制陶工艺 140

4.制玉及骨、角、牙器 145

5.酿酒与饮食 149

6.纺织与服饰 153

四 陶器符号与原始历法 154

1.陶器符号 154

2.陶器符号所反映的东夷原始历法 160

3.古夷人的数字观念 165

五 信仰与习俗 167

1.龟甲与占卜 167

2.獐牙与巫医 171

3.骨牙琮与原始礼仪 175

4.几种特殊的习俗 182

六 墓葬制度与社会形态诸问题 186

1.墓葬制度与贫富分化 186

2.社会分工与男女合葬墓 189

3.社会形态推论 192

第四章 分化融合——“五帝”时代的东夷文化 196

一 “五帝”时代与海岱龙山文化 196

二 “五帝”时代东夷部落的发展 199

1.蚩尤部 199

2.颛顼部 202

3.祝融部 204

4.帝喾部 207

5.虞舜部 211

6.皋陶部 218

7.伯益部 222

三 部落战争与夷夏融合 226

1.华夏混一的先声 227

2.部落大联盟的演变 231

3.部族通婚与夷夏融合 237

4.部族图腾的变化 244

四 原始宗教的变革与早期国家政制 250

1.太阳崇拜的兴盛 250

2.“绝地天通”的宗教变革:文本与诠释 258

3.原始历法改革与“巫政”的变化 267

4.《舜典》所反映的早期国家政制 272

五 东夷龙山城与区域文化共同体 280

1.东夷龙山城 281

2.东夷龙山城所展示的早期方国图景 290

3.日趋整合的海岱区域文化共同体 300

六 “蛋壳陶”、玉器和铜器 306

1.精美的“蛋壳陶” 306

2.成批出土的玉器 310

3.铜石并用的推测 314

七 丁公陶文与东夷乐舞 316

1.丁公陶文 316

2.东夷乐舞与舜乐 322

3.古夷人的发明创造 338

八 宫室、墓葬与卜骨 339

1.宫室建筑 339

2.墓葬制度 342

3.卜骨与宗教 347

九 祭祀风俗 352

1.考古所见祭祀建筑与社祭 352

2.东夷立石为社及相关遗迹 357

3.观社之俗与高禖之祀 365

十 史前东夷文化与中国早期文明 368

1.华夏文明的初始结构 368

2.史前东夷文化对四方的影响 373

第五章 华夏同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 378

一 夷夏交争与夏王朝的建立 378

1.夷夏交争 378

2.部落大联盟蜕变为夏王朝 387

二 夏与“九夷”的关系 392

三 夏文化与夷文化 396

1.“舜贡”和“禹贡” 397

2.羲和主夏历 399

3.车服与祭器 401

4.夏后氏尚黑 404

5.夏乐源出夷乐 406

6.夷俗尚仁与夏道尚忠 407

四 岳石文化 412

五 “华夏”考 418

第六章 商夷东兴——商文化与东夷文化 429

一 商先与东夷的关系 429

1.商部族源出东夷 429

2.商部族在东方的发展 436

3.成汤灭夏建商 444

二 东夷西播:畎夷与秦 448

1.畎夷的西迁 448

2.秦与东夷 450

三 淮夷南润:徐夷与淮夷 453

1.商末征东夷 453

2.徐夷和北淮夷 457

3.徐夷的南迁与淮夷的发展 463

四 夷商文化遗存 469

五 莱夷与“麦文化” 477

1.莱夷史略 477

2.“麦文化”的起源与莱夷 485

3.“麦文化”的传播 494

4.“牟文化” 499

六 薄姑氏与齐地文化 500

1.先齐古史与斟氏、逢氏 500

2.薄姑氏与齐地文化 507

七 商奄与奄地文化 513

1.奄国历史源流 513

2.关于“大龟”图徽与“龟文化” 518

八 泰山崇拜与东夷文化的海洋色彩 526

1.泰山岩岩 526

2.面向海洋 533

第七章 齐鲁新变——西周转型期的东夷及其文化 544

一 齐鲁立国与区域文化转型 544

1.周公东征与齐鲁立国 544

2.两大封邦的分封模式 557

3.区域文化转型的意义 564

二 周初齐鲁两条文化路线问题平议——侧重于齐、鲁两国文化与传统东夷文化的关系 566

1.相关史料与问题的提出 566

2.周人治鲁采取“因”“变”相权之法 573

3.“因”“简”政策体现齐文化传统 583

三 西周王朝对东夷、淮夷地区的经略 590

1.康王平定东夷大反 591

2.穆王对徐淮夷的羁縻与征伐 597

3.懿王反击淮夷入侵 599

4.厉王南征淮夷 601

5.宣王伐徐夷与淮夷 603

四 多元并立的东夷方国文化 608

1.滕国、薛国和邾国 609

2.莒国 611

3.谭国、逢国及其他 613

五 “大东”歌诗所反映的民情风俗 615

1.《大东》诗与东土民情 616

2.《齐风》《曹风》中的风俗史料 621

六 附论一:鲁国纪年与西周王年的比较考察 626

1.有关鲁国纪年的三种记录 627

2.真公纪年与厉王纪年 629

3.厉公纪年与懿王纪年 632

4.魏公纪年与穆王纪年 633

5.伯禽在位年数及其卒年 634

6.西周始年与鲁国始年 639

7.西周鲁年与王年对照表 643

七 附论二:昭穆制新探 648

1.昭穆史料与近世的解释 648

2.商代宗法与庙制:日名制的说明 656

3.西周宗法与庙制:昭穆制的缘起 669

4.君统与宗统:后世有关昭穆制的争议 691

后记 6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