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文晖,马胜杰,姚晓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1783069
- 页数:406 页
第1章 循环经济概述 3
1.1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3
1.2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4
1.3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6
1.3.1概念及内涵 6
1.3.2特征 8
1.4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0
1.4.13R原则 10
1.4.23R原则的排序 12
1.5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特点 13
1.5.1西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 13
1.5.2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特点 14
1.6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9
1.6.1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9
1.6.2国内循环经济推进模式 21
1.6.3国内区域循环经济实践的战略转型模式 24
1.7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6
1.8循环经济的基本结构 27
第2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31
2.1国内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31
2.1.1我国现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31
2.1.2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现状 38
2.2国外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39
2.2.1国外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发展 39
2.2.2欧盟物质流的指标体系 44
2.2.3日本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47
2.3国内外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48
2.4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 50
第3章 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 57
3.1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内涵和研究思路 57
3.1.1综合评价的内涵 57
3.1.2综合评价的研究视角 57
3.1.3综合评价的研究思路 59
3.2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目标 60
3.3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特点 61
3.3.1系统性 61
3.3.2原则性 62
3.3.3动静结合性 62
3.3.4评价标准的分期性 62
3.3.5科学性 63
3.3.6可行性 63
3.3.7稳定性 64
3.4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64
3.4.1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 64
3.4.2客观与公正的原则 65
3.4.3总体与个体协调的原则 65
3.4.4时间点与时间线相融合的原则 66
3.5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66
3.5.1理论依据 66
3.5.2方法依据 71
3.6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程序步骤 77
第4章 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83
4.1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功能 83
4.1.1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83
4.1.2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84
4.1.3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86
4.2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87
4.3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1
4.3.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91
4.3.2指标选取方法 93
4.4各种发展评价指标的借鉴 95
4.4.1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95
4.4.2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96
4.4.3循环经济特征指标 97
4.4.4其他单项指标体系 98
4.5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98
4.6不同层面循环经济的一般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99
4.6.1企业层面的指标体系 100
4.6.2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 101
4.6.3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 103
4.6.4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05
4.7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可获得性分析 107
第5章 循环经济发展监测评价方法 111
5.1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设置方法 111
5.1.1层次分析法(AHP)的权重系数设置方法 112
5.1.2求平均值的权数确定方法 114
5.1.3系统动力学的权重设置方法 115
5.1.4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权重计算 116
5.1.5人工神经网络定权法 117
5.1.6小结 118
5.2综合评价的模型方法 119
5.2.1层次分析法(AHP) 120
5.2.2系统动力学方法 123
5.2.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125
5.2.4主成分分析方法 127
5.2.5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128
5.2.6小结 130
5.3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131
5.3.1常用方法 132
5.3.2其他方法 133
5.3.3小结 133
第6章 循环型企业综合评价 137
6.1国内外循环型企业研究概况 137
6.1.1国外循环型企业研究概况 137
6.1.2我国循环型企业研究概况 139
6.2循环型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141
6.2.1循环型企业的概念 141
6.2.2循环型企业的内涵 142
6.2.3循环型企业的特征 143
6.3清洁生产 143
6.4发展循环型企业的意义 145
6.4.1发展循环型企业是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必然选择 145
6.4.2发展循环型企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46
6.4.3发展循环型企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147
6.4.4循环型企业从不同层面上将企业的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 148
6.5循环型企业的指标体系 148
6.5.1指标应有的特点 148
6.5.2指标的功能 150
6.5.3指标选取的原则 151
6.5.4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153
6.5.5指标的解释 154
6.6循环型企业评价方法 161
6.6.1评价模型的建立 161
6.6.2评价方法的确定 162
第7章 循环型产业指标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 167
7.1循环型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167
7.1.1循环型农业 167
7.1.2循环型工业 168
7.1.3循环型第三产业 170
7.2国内外循环型产业研究概况 171
7.2.1循环型农业研究状况 171
7.2.2循环型工业研究状况 173
7.3循环型产业理论评价指标体系 176
7.3.1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 176
7.3.2循环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 179
7.3.3循环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 181
7.4循环型产业发展模式 182
7.4.1国外循环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182
7.4.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84
7.4.3循环型工业发展模式 186
7.4.4第三产业发展模式 191
7.5循环型产业发展对策 193
第8章 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199
8.1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199
8.1.1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 199
8.1.2生态工业园区理论基础 201
8.2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分类 204
8.2.1按原始基础分 204
8.2.2按产业结构分 205
8.2.3按区域位置分 206
8.2.4按技术特征分 206
8.2.5根据共生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划分 207
8.3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 208
8.4我国生态工业示范园概况 209
8.5我国生态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211
8.5.1国家环保局定义的指标体系框架 211
8.5.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定义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13
8.5.3国内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标准 214
8.6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6
8.6.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6
8.6.2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217
8.6.3指标体系的类型 218
8.6.4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219
8.6.5部分基本指标阐释 221
8.7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对策 223
8.7.1各级各类生态工业园区分类实施循环经济建设 224
8.7.2各级各类生态工业园区分步实施生态工业链建设 227
8.7.3建立生态产业孵化机制 229
8.7.4建立生态管理体系 229
8.7.5制订旨在引导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规范和标准 230
8.8生态工业园评价的实证研究——以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 230
第9章 循环型城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237
9.1循环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37
9.1.1构建原则 237
9.1.2指标体系框架 238
9.1.3指标体系结构阐释 240
9.1.4部分指标计算说明 242
9.2循环型城市衡量标准 246
9.2.1各子目标和单项指标参考标准的确定 246
9.2.2各类评价指标标准确定的依据 249
9.2.3定量指标数据采集 250
9.3循环型城市综合评价方法 250
9.3.1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250
9.3.2计算各目标层的实现程度 252
9.3.3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253
9.4循环型城市阶段性建设水平监测 253
9.4.1循环型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255
9.4.2各阶段指标标准值和权重计算 256
9.4.3阶段性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方法 258
9.5循环型城市评价方法探讨与实证研究 261
9.5.1银川市建设循环经济城市的AHP评价 261
9.5.2各类循环型城市发展评价对比分析 272
9.5.3各类循环型城市建设对策 275
第10章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与实证研究 285
10.1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285
10.2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原则 286
10.2.1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286
10.2.2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87
10.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空间布局 288
10.3.1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288
10.3.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 290
10.4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290
10.4.1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目标 290
10.4.2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292
10.4.3评价指标体系 293
10.4.4评价方法的选择 295
10.5区域循环经济阶段性建设水平评价 296
10.5.1试点阶段 296
10.5.2发展阶段 297
10.5.3成熟阶段 297
10.5.4阶段性建设水平评价方法 298
10.6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299
10.6.1从个性化与一体化双重角度发展区域经济 299
10.6.2大力实施清洁生产 299
10.6.3促进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299
10.6.4推进资源生产化管理、市场化配置和循环化利用 300
10.7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300
10.7.1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301
10.7.2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概况 304
10.7.3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 308
10.7.4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措施 319
10.8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327
10.8.1西部大开发机遇下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与资源所在区域互动模式展望 327
10.8.2构建互动模式的动力机制分析 331
10.8.3构建互动模式的运行机制 340
第11章 推进循环经济综合评价适用度的对策 355
11.1加强对循环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 355
11.2建立多元化、指标综合化和可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56
11.2.1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356
11.2.2改进指标选取方法 357
11.2.3建立系统完整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58
11.2.4加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358
11.3完善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 360
11.3.1各种方法比较 361
11.3.2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改进 362
11.4循环经济的总体评价 365
11.4.1目前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366
11.4.2评价方法的完善 367
11.5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评分方法 368
第12章 循环经济保障体系 373
12.1西方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 373
12.1.1加强立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73
12.1.2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75
12.1.3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376
12.1.4分层推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377
12.1.5通过公众参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77
12.1.6其他途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378
12.2国外循环经济实践对我国的借鉴与启迪 380
12.2.1以法律政策为基础,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80
12.2.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重点抓好资源的减量化工作 381
12.2.3探索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 381
12.2.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381
12.2.5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382
12.2.6推动资源节约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82
12.2.7要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企业和公众各个主体的作用 382
12.3循环经济运行的支撑体系 383
12.3.1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383
12.3.2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384
12.3.3循环经济的伦理保障 389
12.3.4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391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