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入门
中医基础入门

中医基础入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6285681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中医基础入门,阐述了中医学的概论、脏象、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法则等中医的最根本的内容,说明了其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中医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导引。
《中医基础入门》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概论 1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一)整体观念 1

(二)辨证论治 4

二、中医治病的三大原则 5

(一)审察内外 5

(二)辨证求因 6

(三)四诊合参 6

第二章 脏象 10

一、五脏 10

(一)心 11

(二)肺 15

(三)脾 19

(四)肝 22

(五)肾 26

二、六腑 32

(一)胆 33

(二)胃 34

(三)小肠 35

(四)大肠 36

(五)膀胱 36

(六)三焦 37

三、奇恒之府 38

(一)脑 38

(二)骨与髓 39

(三)脉 40

(四)女子胞 40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41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42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47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48

第三章 气血津液 51

一、气 51

(一)气的生成 51

(二)气的分类与分布 52

(三)气的功能 55

(四)气的运动与运动形式 56

(五)气与脏象学说的关联 58

二、血 58

(一)血的生成 59

(二)血的功能 61

(三)血的循行 61

(四)血与脏象学说的关联 62

(五)血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63

三、津液 64

(一)津液的生成 64

(二)津液的分类 64

(三)津液的功能 66

(四)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66

(五)津液与脏象学说的关联 68

(六)津液与阴液的关联 69

四、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70

(一)气与血的关系 70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72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 72

(四)气、血、津液相互的病理关系 73

第四章 阴阳五行 75

一、阴阳学说 75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6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9

二、五行学说 80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80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3

三、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86

第五章 病因与病机 89

一、病因 89

(一)六淫 89

(二)疠气 96

(三)七情 98

(四)饮食所伤 101

(五)劳逸损伤 103

(六)外伤 104

(七)寄生虫 105

(八)痰饮、瘀血 106

二、病机 109

(一)邪正盛衰 109

(二)阴阳失调 111

(三)升降失常 113

第六章 诊法 116

一、望诊 116

(一)大体望诊 117

(二)局部望诊 131

(三)望皮肤 140

(四)望小儿示指络脉 141

(五)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142

二、闻诊 150

(一)听声音 150

(二)嗅气味 153

三、问诊 154

(一)问寒热 157

(二)问汗 160

(三)问疼痛 162

(四)问饮食口味 167

(五)问二便 169

(六)问经、带、胎、产 172

(七)问睡眠 174

(八)问小儿 175

(九)问常见其他不适 175

四、切诊 177

(一)脉诊 177

(二)按诊 188

五、舌诊 189

(一)舌诊的原理与方法 189

(二)舌诊的内容 192

(三)舌色与苔色的综合观察及意义 200

第七章 辨证防治法则 203

一、脏腑辨证 203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05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13

(三)脾与胃病辨证 223

(四)肝与胆病辨证 23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39

(六)脏腑兼病辨证 245

二、气血津液辨证 256

(一)气病辨证 257

(二)血病辨证 261

(三)津液病辨证 269

三、八纲辨证 277

(一)表里 278

(二)寒热 283

(三)虚实 288

(四)阴阳 291

四、辨证方法与纲领的选择 294

(一)辨外感与内伤 294

(二)定病位与病性 295

(三)辨体质之虚实 295

(四)察病势而知传变 295

第八章 防治法则 297

一、未病先防 297

(一)锻炼身体,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 297

(二)调摄精神,提高对情绪刺激的适应性 298

(三)起居有常,注意生活的正常规律 298

(四)药物预防,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298

二、既病防变 298

(一)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99

(二)务应先安未受邪之地 299

三、治病求本 299

四、标本缓急 301

(一)急则治其标 301

(二)缓则治其本 302

(三)标本兼治 302

五、三因制宜 304

(一)因时制宜 304

(二)因地制宜 304

(三)因人制宜 305

六、布阵用药 305

(一)汗法 305

(二)吐法 306

(三)下法 306

(四)和法 307

(五)温法 307

(六)清法 308

(七)消法 308

(八)补法 3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