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徐州市水利志
徐州市水利志

徐州市水利志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滕雅元主编;王开林,王保乾副主编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708864
  • 页数:700 页
图书介绍:
《徐州市水利志》目录
标签:主编 水利

概述 1

第一章 自然概况 16

第一节 地貌地质 17

一 地形地貌 17

二 区域地质 19

三 水文地质 20

四 工程地质 22

第二节 土壤和植被 23

一 土壤 23

二 植被 24

第三节 水系 26

一 古代水系 27

二 南宋后水系 29

三 当代水系 33

第四节 水文特征 35

一 降水 35

二 蒸发 39

三 水位 39

四 流量 40

五 地表径流 41

六 泥沙 42

第五节 水资源 42

一 水资源量 43

二 可供水资源 44

三 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46

四 水质 47

第二章 沂沭泗防洪 51

第一节 沂河 53

一 古代治理 54

二 建国后治理 56

三 河道现状 58

第二节 总沭河 60

一 治理 61

二 河道现状 63

三 跨河建筑物 65

第三节 邳苍分洪道 67

一 治理 67

二 河道现状 70

三 跨河建筑物 71

第四节 中运河 73

一 治理 73

二 河道现状 78

三 跨河建筑物 79

第五节 南四湖西大堤 80

一 大堤建设 82

二 湖西支河堤防加固 85

三 采煤塌陷地段堤防加固处理 86

四 大堤现状 87

五 蔺家坝 87

六 湖腰扩大和西股引河 88

第六节 骆马湖 89

一 历史演变 90

二 治理 91

三 工程现状 93

第七节 黄墩湖滞洪区 97

一 滞洪设施建设 98

二 滞洪运用 101

第八节 废黄河 102

一 治理规划 103

二 河道治理 105

三 开辟分洪道 106

四 建库蓄水 111

五 梯级控制 111

六 建站调水 113

七 河道现状 114

第三章 区域除涝 115

第一节 湖西地区 116

一 大沙河以西地区 117

二 大沙河以东地区 121

第二节 运西地区 131

一 不牢河 133

二 房亭河 136

三 民便河 138

四 彭河和邳洪河 141

五 小阎河 143

第三节 邳苍和郯新地区 144

一 邳苍地区 146

二 郯新地区 153

第四节 濉安河地区 157

一 濉河水系 159

二 安河水系 161

第五节 沂北地区 165

一 淋头河 167

二 大沙河 168

三 虞姬沟 168

四 泥墩沟 169

五 时集截水沟 169

第四章 江淮水北调 171

第一节 京航运河输水线 173

一 输水河道 173

二 梯级枢纽建设 173

第二节 徐洪河输水线 177

一 河道开挖 178

二 续建配套 180

三 工程现状 183

第三节 郑集河输水线 187

一 河道治理 187

二 闸站建设 191

第五章 水库工程 196

第一节 中型水库 197

一 庆安水库 197

二 云龙湖水库 203

三 崔贺庄水库 212

四 阿湖水库 220

五 高塘水库 225

第二节 小型水库 229

一 设计施工 230

二 除险加固 230

三 工程现状 231

四 管理与效益 231

第六章 灌溉供水 244

第一节 河湖灌区 246

一 洪泽湖灌区 247

二 骆马湖一级灌区 249

三 骆马湖二级灌区 254

四 下级湖一级灌区 256

五 下级湖二级灌区 257

六 上级湖灌区 258

第二节 水库灌区 258

一 阿湖水库灌区 258

二 高塘水库灌区 259

三 崔贺庄水库灌区 259

四 庆安水库灌区 260

五 小型水库灌区 260

第三节 节水灌溉 261

一 工程节水 261

二 灌溉制度节水 266

三 管理节水 267

第四节 乡镇供水 267

一 供水服务内容 268

二 供水系统类型 268

三 供水系统结构 269

第七章 农田水利 270

第一节 治理规划 272

一 制定规划 272

二 修订规划 274

三 提高规划标准 276

第二节 分类治理 278

一 平原坡地 278

二 低洼圩区 281

三 丘陵山区 282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83

一 调查、监测和试点 284

二 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285

三 平原缓坡沙土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 291

第四节 中低产田改造 292

一 治理标准 293

二 改造措施 293

三 投入渠道 297

第五节 配套建筑物 301

一 小型水闸和涵洞 302

二 闸站结合 305

三 农桥 305

四 田间配套建筑物 306

第六节 管理 308

一 社队集体管理 308

二 依法管理 310

三 产权制度改革 311

第八章 机电排灌 314

第一节 机电站排灌 314

一 泵站建设 316

二 泵站改造 320

三 泵站管理 323

四 流动机组 325

第二节 机井灌溉 327

一 水井建设 327

二 地下水源和水质 331

三 井灌配套 334

四 井灌管理 335

第九章 建设管理 338

第一节 施工管理 338

一 施工组织 339

二 施工队伍 342

三 施工技术 343

第二节 工程监理 347

一 机构人员 347

二 监理业务 348

三 监理实绩 350

第三节 财务管理 352

一 管理体制 353

二 基本建设经费管理 354

三 事业经费管理 356

第四节 审计 362

一 工程预决算审计 363

二 经营成果审计 363

三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64

四 专顶审计调查 364

第五节 物资供应 365

一 管理机构 367

二 管理制度 367

三 物资供应 368

四 机具设备供应 370

五 仓储管理 371

第十章 防汛防旱 373

第一节 水旱灾害 373

一 黄泛灾害 373

二 洪、涝、旱灾 374

第二节 组织机构 380

一 市防汛防旱指挥机构 380

二 县、乡组织 381

三 防汛防旱责任制度 382

四 抢险组织 382

第三节 防汛防旱信息 383

一 气象信息 383

二 水文信息 383

三 抗灾信息 384

四 信息传递 384

第四节 防汛预案 385

第五节 水情调度 386

一 洪涝调度 386

二 用水调度 391

第六节 物资和经费 393

一 防汛物资供应管理 393

二 经费负担 394

第十一章 工程管理 396

第一节 机构体制 397

一 河道堤防 397

二 涵闸 400

三 抽水站 402

第二节 观测检查 404

一 常规观测 404

二 水下检查 404

三 流量测试 404

四 三查三定 405

第三节 防汛岁修工程 406

一 工程安排 406

二 技术措施 407

第四节 清障工作 408

一 拆除河道内人为设障 409

二 清除行洪滩面植物障碍 410

三 制止湖荡内擅自圈圩 410

四 处理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物 411

第五节 确权发证 412

第十二章 水政水法规 41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14

第二节 政策法规 416

一 水利建设政策 416

二 规范性文件 418

第三节 水政执法 421

一 执法队伍 422

二 水事案件查处 424

三 行政执法责任制 427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 428

一 管理体制 428

二 监测、调查、规划 429

三 管理制度 430

第十三章 经营和水费 431

第一节 综合经营 431

一 机构设置 433

二 产业结构 433

三 经营管理 440

第二节 水费 442

一 机构设置 442

二 收费政策 443

三 收费办法 445

四 管理使用 447

第十四章 基础工作 449

第一节 水文 449

一 水文体制 450

二 水文站网 451

三 水文测验 453

四 水文报告 458

五 资料整编 460

第二节 勘测、规划和设计 462

一 勘测 463

二 规划 466

三 设计 469

第三节 科研 472

一 科研机构 473

二 获奖科技成果 474

三 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 483

第四节 教育培训 487

一 徐州水利学校 487

二 职工教育培训 487

三 培训基地 488

第十五章 机构人物 489

第一节 水利机构 490

一 国家和省驻徐州市水利机构 490

二 地(市)水利机构 491

三 县(市)水利机构 500

四 乡(镇)水利机构 501

五 职工队伍 502

第二节 党群组织 507

一 中国共产党水利局组织 507

二 共产主义青年团水利局组织 510

三 工会 512

四 水利学会 513

第三节 治水人物 514

一 历史治水名人 515

二 治水“三老” 518

三 群众治水模范 521

四 表彰先进 524

第十六章 人文景观 528

第一节 徐州“三洪” 528

一 吕梁洪 528

二 百步洪 529

三 秦梁洪 530

第二节 徐州河患与古城变迁 531

一 徐州古城 531

二 水患毁城 532

三 城下城奇观 533

第三节 古代水事景点 536

一 苏轼与徐州黄楼 536

二 潘季驯与徐州云龙山诗碑 538

三 刘仁师与陕西省高陵县“彭城堰” 540

第四节 云龙湖国家水利旅游风景区 541

一 周边景点 542

二 湖内风光 543

三 滨湖公园 545

大事记 548

尧舜时期 548

周代 548

春秋时期 548

战国时期 548

秦代 549

汉代 549

三国时期 550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 551

唐代和五代时期 551

宋代 552

元代 553

明代 553

清代 557

中华民国 561

中华人民共和国 562

附录 601

附录一 水旱灾害 601

一 黄河泛滥成灾 601

二 建国前水旱灾害 609

三 建国后水旱灾害 621

附录二 规范性文件(选录) 630

一 徐州市京杭运河不牢河段工程管理暂行规定 630

二 徐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 631

三 徐州市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暂行规定 635

四 关于贯彻执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638

五 关于加强河道采沙管理的意见 640

六 关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641

七 徐州市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642

八 关于贯彻执行《江苏省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实施细则》的通知 645

九 关于进一步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通知 650

十 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650

十一 关于调整地下水资源收费标准的通知 651

十二 关于徐州市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意见 652

十三 转发江苏省物价局、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通知》的通知 654

十四 徐州市堤坝管理条例 657

附录三 省际边界水事 661

一 徐州与安徽边界水事 661

二 徐州与山东边界水事 664

附录四 统计资料 670

《徐州市水利志》编纂始末 691

索引 6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