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樊泉桂主编;阎维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8318730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结合火力发电厂300MW以上机组的锅炉设备、系统和技术特点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厂锅炉概述,锅炉设备、系统及工作原理,燃料及燃烧特性,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和试验方法,制粉系统及设备,燃烧理论基础,燃烧设备,低负荷稳燃及低反应煤的煤粉燃烧技术,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调节,受热面的磨损、腐蚀、积灰,锅炉机组热力计算,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特性,锅炉给水处理和蒸汽品质控制,锅炉运行调节等。
上一篇:商业首饰设计下一篇:Spark编程基础
《锅炉原理》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锅炉机组的工作过程 1

第二节 锅炉机组的系统及组成部件 1

第三节 锅炉的容量、参数及其分类 2

第四节 大容量锅炉的主要型式 4

第二章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17

第一节 电站锅炉燃料 17

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17

第三节 煤的成分的计算基准 18

第四节 煤的发热量及相关概念 19

第五节 煤灰的结渣和积灰特性判别 21

第六节 煤的分类 23

第七节 煤的燃烧特性 26

第八节 燃油和燃气的特性 27

第三章 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 31

第一节 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 31

第二节 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32

第三节 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34

第四节 烟气分析 38

第五节 燃烧方程式 40

第六节 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41

第七节 空气和烟气的焓 43

第八节 锅炉机组的热平衡 44

第九节 锅炉机组的热平衡试验 52

第四章 煤粉制备及系统 56

第一节 煤粉的一般特性 56

第二节 煤粉细度和煤粉颗粒分布特性 57

第三节 煤的可磨性系数和磨损指数 59

第四节 磨煤机 60

第五节 制粉系统 71

第六节 给煤机和给粉机 76

第七节 煤粉分离器 79

第五章 燃烧理论基础 81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度 81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83

第三节 热力着火 84

第四节 链锁反应 86

第五节 火焰传播 86

第六节 煤粉的燃烧 88

第七节 碳粒燃烧的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 89

第八节 碳粒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机理 92

第六章 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 95

第一节 概述 95

第二节 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96

第三节 旋流式煤粉燃烧器 107

第四节 煤粉炉炉膛 113

第五节 煤粉气流的燃烧 120

第六节 低负荷稳燃及低NOx煤粉燃烧技术 121

第七节 W型火焰燃烧技术 127

第八节 油燃烧器与点火器 130

第九节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 134

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145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和工作特点 145

第二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 146

第三节 典型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及其材料选择 149

第四节 热偏差 153

第五节 汽温变化的静态特性 158

第六节 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 159

第七节 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 160

第八章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166

第一节 省煤器的作用与结构 166

第二节 省煤器的主要参数和启动保护 167

第三节 空气预热器的型式 169

第四节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和热变形 172

第五节 尾部受热面的磨损、积灰和腐蚀 176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187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187

第二节 炉膛辐射换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189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191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193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194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196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197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200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201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203

第一节 概述 203

第二节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203

第三节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205

第四节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 212

第五节 传热温压的计算 214

第六节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 215

第七节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 218

第十一章 锅炉整体设计和受热面布置 225

第一节 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225

第二节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 226

第三节 电站锅炉的整体布置 232

第四节 影响锅炉受热面布置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235

第十二章 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 237

第一节 自然循环原理与基本概念 237

第二节 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的安全运行 239

第三节 蒸发管内的汽液两相流型及传热 240

第四节 汽液两相流体的流动参数 243

第五节 汽液两相流体的流动阻力、重位压降 246

第六节 简单回路的水循环计算和水循环特性曲线 247

第七节 复杂回路的水循环计算 250

第八节 水循环全特性曲线和循环安全性检查 251

第九节 蒸发管传热恶化工况的计算 252

第十节 提高循环安全性的措施 253

第十一节 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255

第十三章 强制流动锅炉 259

第一节 直流锅炉的主要特点和水冷壁型式 259

第二节 直流锅炉的水动力特性 261

第三节 亚临界压力下蒸发管的脉动性流动 268

第四节 直流锅炉的热偏差 271

第五节 超临界压力下水冷壁管内传热 273

第六节 低倍率和复合循环锅炉 276

第七节 控制循环锅炉 278

第八节 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 279

第十四章 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 282

第一节 电站锅炉的蒸汽品质 282

第二节 蒸汽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 284

第三节 给水净化 288

第四节 锅内的蒸汽净化 291

第十五章 电站锅炉的运行与调节 299

第一节 电站锅炉的启动 300

第二节 锅炉的停运 308

第三节 锅炉的变负荷运行方式 310

第四节 锅炉的动态特性 313

第五节 锅炉的燃烧调整与蒸汽压力调节 317

第六节 锅筒锅炉的给水调节 321

第七节 锅炉的汽温调节 325

第八节 直流锅炉的运行调节特点 325

参考文献 3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