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机制
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机制

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机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思祁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5481771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数字鸿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很广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数字鸿沟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提出了数字鸿沟形成机制模型,分析了数字鸿沟的成因、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对以上问题都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数字鸿沟政策建设、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中国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机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数字鸿沟概念的提出 2

1.1.2 区域数字鸿沟的概念 3

1.1.3 区域数字鸿沟的测度 4

1.1.4 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形成机制问题的提出 5

1.2 研究意义 6

1.2.1 理论意义 6

1.2.2 现实意义 8

1.3 研究内容 9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1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13

第二章 研究综述 15

2.1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16

2.1.1 数字鸿沟研究进展 16

2.1.2 数字鸿沟研究方向的转移 17

2.1.3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方法综述 22

2.2 面板数据分析法研究综述 24

2.2.1 面板数据的概念 24

2.2.2 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综述 25

2.3 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27

2.3.1 系统动力学介绍 27

2.3.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流程 28

2.4 本章小结 30

第三章 区域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 31

3.1 数字鸿沟概念辨析 32

3.1.1 数字鸿沟的复杂性 32

3.1.2 数字鸿沟的动态性 35

3.1.3 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 37

3.2 各政府组织所使用的数字鸿沟概念模型 40

3.2.1 APEC的电子商务准备程度指标体系 40

3.2.2 ICT-OI的概念框架 41

3.2.3 NRI整体框架 42

3.2.4 OECD的三阶段模型 43

3.3 数字鸿沟的层次模型 45

3.3.1 接入层次模型 46

3.3.2 各层次的接入类型 48

3.4 本章小结 54

第四章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概念模型的实证研究 57

4.1 数字鸿沟七大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8

4.1.1 指标体系构建 58

4.1.2 数据处理和指数计算 60

4.2 基于七大指数的区域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63

4.2.1 社会、经济、政策和技术等接入意愿对ICT接入的影响 63

4.2.2 ICT接入、ICT使用和ICT技能的相互影响关系 65

4.3 本章小结 67

第五章 数字鸿沟形成因素的因果关系及静态分析 69

5.1 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实现方法 70

5.1.1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定义 70

5.1.2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适用条件 71

5.1.3 格兰杰因果检验在面板数据中的实现 72

5.1.4 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现步骤 73

5.2 数据平稳性检验 74

5.2.1 平稳检验的方法 74

5.2.2 对ICT使用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76

5.2.3 对ICT技能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78

5.2.4 对ICT接入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80

5.2.5 对社会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81

5.2.6 对经济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83

5.2.7 对政策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85

5.2.8 对技术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87

5.2.9 小结 89

5.3 数据协整检验 90

5.3.1 协整检验的方法 90

5.3.2 协整检验的结果 92

5.4 格兰杰因果检验 94

5.5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的数字鸿沟静态模型构建 95

5.6 本章小结 99

第六章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的动态模型 101

6.1 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回归模型构建方法 102

6.1.1 动态回归模型的构建方法 102

6.1.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构建方法 104

6.1.3 动态面板模型的构建方法 107

6.2 基于面板数据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回归模型 108

6.2.1 ICT使用的动态回归模型 109

6.2.2 ICT接入的动态回归模型 112

6.2.3 ICT技能的动态回归模型 116

6.2.4 政策环境的动态回归模型 119

6.2.5 经济环境的动态回归模型 122

6.2.6 社会环境的动态回归模型 126

6.2.7 技术环境的动态回归模型 129

6.2.8 小结 132

6.3 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133

6.3.1 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133

6.3.2 无调控状态下两地区间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138

6.3.3 无调控状态下全国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143

6.3.4 不同调控状态下两地区间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146

6.4 本章小结 152

第七章 基于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政府ICT投资政策分析 153

7.1 政府ICT投资政策分析模型选择 154

7.1.1 政府ICT投资博弈问题的提出 154

7.1.2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适用性 155

7.1.3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的特征及分类 156

7.2 政府实施ICT投资调控的纵向均衡研究 157

7.2.1 前提假设 157

7.2.2 中央政府的目标 157

7.2.3 地方政府的目标 158

7.2.4 收益函数的建立 158

7.2.5 二人主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模型的建立 159

7.2.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ICT投资的纵向均衡分析 160

7.2.7 小结 161

7.3 政府实施ICT投资调控的横向均衡研究 162

7.3.1 前提假设 162

7.3.2 中央政府的目标 164

7.3.3 地方政府的目标 164

7.3.4 收益函数的建立 164

7.3.5 一主多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模型的建立 165

7.3.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ICT投资的横向均衡分析 166

7.3.7 小结 169

7.4 本章小结 170

第八章 对弥合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综合建议 173

8.1 弥合数字鸿沟应确立的原则 174

8.1.1 平等原则是弥合数字鸿沟的出发点 174

8.1.2 系统有机的原则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 175

8.2 数字鸿沟政策的思维框架 175

8.3 弥合数字鸿沟的宏观政策 177

8.4 本章小结 178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81

9.1 研究结论回顾 182

9.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183

附录 185

附录A 2002—2010年我国31个地区七大指数值 186

附录B 七大指数两两协整检验结果 197

附录C 数字鸿沟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过程 209

参考文献 2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