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鲁枢元,刘锋杰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3953805
  • 页数:7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研究”的结项成果,同时响应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要求,梳理了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为当前和未来的文艺批评及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份材料详实、论证充分、体系严密的历史总结和参考资料。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目录

绪论 时代长河的文学倒影 1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分期、基本特征与历史定位 14

第一节 何谓“新时期”的文学与文论? 14

一、从“新时期”到“新时期文学” 15

二、从“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 19

三、“新世纪文论”与“文学理论三十年” 29

四、关于“时期”问题的辨析 35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 39

一、拨乱与反正(1976—1989年):重释文学的特性 40

二、受困与固本(1990年代):文论话题的重建 63

三、分途与坚守(2000年后):再询文学的意义 88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105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型 116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三种范式 117

一、社会政治范式 118

二、审美范式 123

三、文化研究范式 127

第二节 从社会政治范式到审美范式的转型 132

一、文学理论与批评中的范式转型 133

二、社会政治范式的危机 137

三、审美范式的建立 153

第三节 从审美范式到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 161

一、审美范式的危机 162

二、文化研究范式的建立 176

第四节 范式转型的原因 185

一、1980年代的思想背景:审美范式兴起的原因 185

二、1990年代的知识状况:文化研究范式兴起的原因 192

第三章 文学性质的多维认知 198

第一节 反思阶段:文学性质论争 199

一、“写本质”与“写真实”之争 201

二、《论文学的主体性》与文学性质问题 215

三、《历史无可避讳》和文学性质论争 234

第二节 建构阶段:多维度尝试 244

一、“系统论”与文学的基本性质 245

二、“向内转”同文学性质的认知 255

三、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基本性质 271

第三节 调适阶段:关系主义与文化研究 280

一、观念的调适 282

二、关系主义的提出 290

三、文学本质的多维认知 295

小结 29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30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再出发 303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 303

二、译介与研究情况综述 306

三、教学与教材情况概观 311

第二节 从“阶级论”到“人性论”的文学观 314

一、阶级性与人性 315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318

三、人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322

第三节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326

一、意识形态 327

二、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争 332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337

第四节 文学生产 343

一、发生与创构 344

二、深化与细化 348

三、成绩与问题 353

第五节 实践存在论 355

一、实践及实践美学 356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 359

三、对文学观念的启示 366

第六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370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建构 371

二、中国化路径的探索 373

三、现实主义问题的深化 377

四、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结合 381

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385

六、与形式主义文论的结合 388

第五章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 397

第一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意义 398

一、古代文论之现代价值 398

二、西方理论的意义 406

三、从比较到“打通” 413

四、内容与形式 423

第二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定位 428

一、主体性的崛起 428

二、承载意义之“舟” 433

三、文化研究 437

第三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出路 443

一、从建构到解构 443

二、多元、跨学科与对话 450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465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内涵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466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467

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472

三、新时期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分析 476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形态 482

一、文艺心理学:“人学”旗帜下的文艺学跨界 483

二、文艺学的科学主义探索:科学新方法论的借鉴与拓展 501

三、文学人类学: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 526

四、生态批评:全球生态危机的文艺学思考 551

第三节 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争议与辨析 574

一、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合法性和可能性问题 575

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与文学本位问题 578

三、中国文学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及其修正方略 581

第七章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实践 586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主体的自觉 587

一、方法论与主体意识的觉醒 587

二、关注艺术形式的意味 592

三、开掘批评理论的资源 595

第二节 大众传播对批评空间的重构 599

一、传媒力量楔入批评空间 599

二、批评空间的多层结构 602

三、传媒规则制导批评实践 605

四、批评功能的转换与迷失 615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批评话语 623

一、新闻对批评的僭越 623

二、面对大众文化的两难 628

三、文化研究的兴起 632

第四节 女性主义批评 636

一、女性主义浮出地表 636

二、对女性批评的批评 641

三、女性主义批评的理性趋向 643

第五节 1990年代文学现象批评 645

一、王朔现象折射的批评主体情境 645

二、围绕“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争议 651

三、“另类”写作对批评的挑战 658

第八章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艺批评领域拓展 665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 666

一、众说纷纭的“大众文化” 667

二、“范式”转型与重编“文化地图” 671

三、“典范”转移与大众审美文化崛起 677

第二节 文化消费的流行 687

一、“文化”商品化及其价值偏向 688

二、经典在“延异”中解构 695

三、知识传媒化与“趣味性”讲评 698

四、“媚俗化”:知识意义的消解 702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705

一、后现代议程与审美文化转向 705

二、审美日常化的话语困境及人文批判 717

第四节 大众文化崛起与文艺批评的维度拓展 728

一、文艺发展的多样性 728

二、文艺批评领域的维度拓展 731

第五节 大众文化的价值重估与重建 769

一、描摹大众文化价值的实然图景 770

二、规划大众文化价值的应然愿景 781

后记 790

主要参考文献 792

中文参考文献 792

外国(文)参考文献 7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