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非洲人在广州
非洲人在广州

非洲人在广州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亮,张庆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051439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非洲人在广州:跨国流动与群际接触的口述史》一书聚焦于广州地区的非洲裔跨国流动人口,研究者采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与来穗非洲商会领袖、普通经商者和打工者等不同类型的个案的接触,渐次获取和整合了这个特殊群体在迁移、流动、聚居、商贸、生活、婚恋以及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而在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变迁与重构的背景下勾勒出外国流动人口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图景。同时所呈现的若干微观而具体的个案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则组成了文化互动和族群接触过程中鲜活生动的口述史。
《非洲人在广州》目录
标签:非洲人

故事1 非洲人的中国淘金梦 1

引子 3

1.1 走出非洲,走进中国 4

1.1.1 来华驱动力 4

1.1.2 来华目的 7

1.1.3 中国梦实现的途径 11

1.2 链式嵌入,进入社区 13

1.2.1 居住偏好 14

1.2.2 饮食差异与适应 17

1.3 文化接触:适应与冲突 19

故事2 广州城市印记 23

引子 25

2.1 广州城市影像 26

2.1.1 广州经济环境:最合适的贸易环境 26

2.1.2 广州居住环境:高楼林立的现代化 28

2.1.3 广州影响力:不一样的中国 29

2.1.4 广州饮食文化:丰富美味的中国菜 30

2.1.5 广州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生活 31

2.1.6 广州消费水平:较高的生活成本 32

2.1.7 广州生活氛围:过于安静的生活空间 33

2.2 过客眼中的本土人 34

2.2.1 勤劳的中国人 34

2.2.2 过于精明的中国人 35

2.2.3 有点狡猾的中国人 37

2.2.4 具有手机依赖症的中国人 39

2.2.5 冷漠而又热情的中国人 40

2.3 他者融合的居住地 41

2.3.1 中国人的好奇 41

2.3.2 中国人的友谊 42

2.3.3 生意伙伴的界定 43

2.3.4 友好的邻里关系 44

故事3 “小非洲聚居区”的形成过程 47

引子 49

3.1 聚居的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族裔经济集群 50

3.1.1 广州非洲族裔经济集群的形成过程 51

3.1.2 广州非洲族裔经济集群的特点 52

3.2 流动下的文化混搭——生活方式的移入和再造 55

3.2.1 原有生活方式的移入:固守与张扬 56

3.2.2 新生活方式的再造:适应与调整 59

3.3 重构中的小北——他国土地上的新家园 61

3.3.1 寻梦广州:巧克力城的兴盛与衰落 62

3.3.2 情扎小北:家园的重构 66

3.4 发展中的小北:族裔经济和社会文化共进 68

故事4 族群认同下的社会网络重建 71

引子 73

4.1 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持 74

4.1.1 异国他乡的首要关系网:同乡朋辈间的守望相助 74

4.1.2 来自中国的友善:非同乡关系网络 76

4.1.3 社会交往的多样性:从聚集街区到网络社群 78

4.2 社会支持的类型和特点 80

4.2.1 公益组织支持:薄弱而又必要 81

4.2.2 非正式社会支持:远亲不如近邻 85

4.3 社会网络的奠基性基础 87

4.3.1 同样的语言文化为互助提供沟通基础 87

4.3.2 血缘亲属成为异国他乡最重要的羁绊 88

结语: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网络 90

故事5 身在异国的宗教生活 93

引子 95

5.1 广州的宗教人文 96

5.2 异国他乡的宗教生活 98

5.2.1 宗教习惯的坚持 98

5.2.2 宗教禁忌的信守与突破 100

5.2.3 宗教环境下友谊与商机的发展 102

5.3 特立独行的非洲信徒 105

故事6 你所不知晓的中非跨国恋情 107

引子 109

6.1 念念不忘的跨国恋情 110

6.1.1 相遇相爱 110

6.1.2 相扶相依 111

6.2 中非恋情:跨越的不只是种族 113

6.2.1 文化差异 113

6.2.2 语言障碍 115

6.2.3 地域抉择 117

6.2.4 签证困扰 119

6.3 摇摆的非洲男人 120

6.3.1 家族规模的取舍 120

6.3.2 择偶欲望与困境 122

6.4 中国配偶的从容与焦虑 124

6.4.1 黑人丈夫 125

6.4.2 家庭观念 125

6.4.3 经济条件 127

6.4.4 社会支持 128

故事7 成长路上的挑战 131

引子 133

7.1 跨国留守儿童成长记 134

7.1.1 教育受限 136

7.1.2 迷茫的职业规划 137

7.1.3 发展接地气友情 138

7.1.4 生活习惯逐步本土化 138

7.2 辍学青少年的困惑 140

7.3 异国生活更像一个惊喜 142

7.3.1 两国间的教育差异 142

7.3.2 社交融入有困境 143

7.3.3 异国的生活差别 146

7.3.4 未知的蓝图 147

故事8 移动中的都市过客 153

引子 155

8.1 中非跨境流动:形式、特征与问题 156

8.1.1 中非跨境流动形式 156

8.1.2 中非跨境流动特征 160

8.1.3 中非跨境流动问题 162

8.2 流动中的群体:预期与诉求 166

8.2.1 流动群体的预期:留下还是离开 167

8.2.2 流动群体的诉求:舒适与平等 169

8.3 高流动条件下的现代性获得 172

8.3.1 物质收获:金钱与高端产品 172

8.3.2 精神收获:情感满足与知识扩展 173

故事9 我的求学故事 177

引子 179

9.1 留学中国的目的和动机 180

9.1.1 走出来,大多是自己的选择及个人的追求 182

9.1.2 走下去,离不开亲友的鼓励、支持和耳濡目染 183

9.1.3 继续走,背后涌动着对未来的期盼 185

9.2 中国大学的印象与收获 186

9.2.1 学业的繁重 187

9.2.2 自我的经历 188

9.3 留学生涯中的别样体验 189

9.3.1 听、说、读、写:英雄难过“语言”关 189

9.3.2 “签证”:跨境流动者的别样烦恼 190

9.3.3 贵、贵、贵:生活成本与签证限制带来的“经济压力” 192

9.3.4 学校还是小北:别样选择带来别样体验 194

结语:踽踽前行,慢慢融入 196

故事10 经商 201

引子 203

10.1 繁华的中国商业 205

10.1.1 中国商品的魅力:物美价廉,种类齐全 205

10.1.2 中国社会的优势:社会安全 208

10.1.3 繁华中的迷思:文化、资金的关口 209

10.2 多变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国际小贩还是跨国老板 212

10.2.1 市场环境的变化:成本与竞争 212

10.2.2 国际小贩的经商策略:合租办公室 215

10.2.3 跨国老板的现实困难:注册门槛、时差与签证 217

10.3 族群认同下的中国“过客” 219

10.3.1 聚居的商贸繁荣:小北街区 219

10.3.2 族群认同:异国他乡的定心药 220

10.3.3 签证与管理:当前管理的忧思 221

结语:“过客”的未来——何去何从 222

故事11 中国人眼中的非洲人 225

引子 227

11.1 褒贬不一的印象与评价 228

11.1.1 日积月累而成为的“麻烦”代名词 228

11.1.2 保持客观,发现非洲人的亮点 233

11.2 商业往来中的非洲人 235

11.2.1 潮汕老板的跨国友谊 235

11.2.2 物流小哥的非洲印象 238

11.3 生活中的非洲人 240

11.3.1 生活:聚居小北 240

11.3.2 性格:直爽且热心 241

11.3.3 处境:边缘而弱势 243

11.3.4 联结:不被看好的中非婚姻 244

结语:不同的肤色并非判断是非的标准 245

故事12 涉外人员服务平台 249

引子 251

12.1 中文学堂:以服务之心,行牵线之道 252

12.1.1 求学方式:殊途同归,只为学习中文 252

12.1.2 服务人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254

12.1.3 社交平台:牵桥搭线,共筑社交基石 255

12.1.4 伦理价值:言传身教,用理念影响 257

12.2 社工介入引导社区融入 259

12.2.1 兴趣导向的融入:同一个足球,同一个世界 259

12.2.2 以商贸资讯为手段的融入:“淘金梦”的起跑点 261

12.2.3 社区活动促融入:社区“小灵通” 262

12.2.4 本地社区的开放助融入:老广的接纳与认同 263

12.2.5 结语 265

12.3 涉外服务中的救助案例 266

后序 中非友好背景下广州对来华非洲人的管理的探索 270

一、遵循党和国家关于涉外人员管理的指导 270

二、践行驻南非前大使的建议:以服务促管 272

三、越秀区外国人服务管理办:做好顶层设计,规范服务管理 272

四、越秀区民政局:引导社工机构参与涉外人员的服务与管理 274

五、广州市出入境管理局:依法把好签证和出入境管理 275

六、越秀区公安分局:依据我国法律,依法管理 276

七、越秀区登峰街道办:搭建涉外管理平台,夯实涉外管理 277

八、民办社工机构:以专业服务促科学管理 278

后记 2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