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树逊,刘荣主编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158910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暂缺《邓小平理论概论》简介
《邓小平理论概论》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0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1

四、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 45

第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5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5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59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64

第二节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6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68

二、从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71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一以贯之 7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7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 79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83

三、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重大意义 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91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91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96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9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0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10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12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 115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政治保证 116

四、改革开放是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 117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12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意义 12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24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4

一、正确选择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124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25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内容 129

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131

第二节 以重点带动全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35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方向 135

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37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 138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40

第三节 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44

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44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145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47

第四节 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50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150

二、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52

三、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54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8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6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0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62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6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68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68

一、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重要意义 168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172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75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75

二、国有经济及其地位和主导作用 176

三、集体经济及其地位和作用 178

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181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182

一、个体经济 182

二、私营经济 183

三、外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 18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87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87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18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189

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90

第二节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92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192

二、“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94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95

四、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197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98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 198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200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主要途径 20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5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205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05

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07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210

四、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212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14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214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16

三、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 218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20

一、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22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221

三、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223

四、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 225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226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226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227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229

四、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 232

第八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 23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3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34

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37

三、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239

第二节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41

一、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 241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42

第三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45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245

二、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248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 251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51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51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253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259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62

一、人民民主专政 26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6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8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1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74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74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 277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81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81

二、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85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8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8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94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党在新时期的战略方针 2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内容 30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303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05

三、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11

第三节 精神文明要重在建设 316

一、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316

二、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 317

三、重在建设,要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 318

四、重在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320

五、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讲求实效 321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23

第一节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323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323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32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方针政策 329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333

一、香港和澳门胜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333

二、坚持“一国两制”,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337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4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 340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实践意义 343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34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47

一、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 347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351

三、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354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57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357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 360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62

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362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64

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367

四、中国处理国际事物的战略方针 36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7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73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73

二、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76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78

四、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81

五、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383

第二节 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88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88

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389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92

四、坚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 395

五、坚持“三个代表”,搞好“三讲”教育 397

第三节 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400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400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 404

第四节 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405

一、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重要性 405

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07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08

第五节 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409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409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任务和特点 411

三、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412

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414

后记 4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