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过程与实在
过程与实在

过程与实在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怀特海著;李步楼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0136693
  • 页数:549 页
图书介绍: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一书强调“能动的过程”,而将其思想理论称为“有机哲学”,他把世界视为一个能动的过程,认为进化、发展、过程乃构成实在的本质。他主张基于自然世界的发展演变和现代科学方法来探究时间湍流的意义,基于作为能动过程的世界来把握实在,弄清其本质,由此来体认和领悟宗教信仰中的上帝。为此,他指出实在绝非静止的本质,而乃能动的过程。根据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见解,怀特海认为思想家亦不可能两次进行同一种思维,人也不会两次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在流动之过程中乃时时更新,其每一瞬间都具有以往瞬间所没有的新内容﹑新变化。因此,世界不是重复、回返,而是演进﹑创新;实际或现实之事态乃在事态之流中彼此依存﹑相互关联和前后呼应。每一事态都面对一种“创新目标”,具有自我创造性,而事态之流则被上帝所终极地把握,上帝并不脱离事态,而是参与其形成的过程,由此揭示其为构成世界过程整体的“永恒实体”。
《过程与实在》目录
标签:过程

前言 1

第一部分 思辨体系 9

第一章 思辨哲学 9

第一节 思辨哲学;融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观念体系;对经验的说明 9

第二节 领悟和语言的缺陷;观察条件;严格的经验主义;想象,概括;融贯和非融贯;创造性,终极性 11

第三节 理性主义和独断主义;作为基式的体系架构,错误命题和真命题,基式的使用;试验性探险 16

第四节 哲学和科学,普遍性层次;数学的独断论的影响;哲学的进步 19

第五节 语言的缺陷;命题及其背景;形而上学的预设前提;对语言的过度信任;形而上学与实践;形而上学和语言表达 21

第六节 思辨哲学和过高的期望;过高期望,独断论和进步;说明和形而上学;更高级的经验要素,主体性和形而上学的修正;与哲学相联系的道德、宗教、科学;宗教与科学的对比;结论 25

第二章 范畴体系 31

第一节 四种观念,即现实实有,包容,结合体,本体论原则;笛卡尔和洛克;哲学解释抽象而不是解释具体 31

第二节 四组范畴;终极性范畴;合与分;创造性,新颖性原则,创造性进展;共在,合生;八种存在范畴;二十七种说明性范畴 35

第三节 九种范畴性要求 43

第四节 初步说明;自相矛盾的完全抽象;不息原则和相对性原则;现实实有永远不变;机缘的消逝及其客体的不朽性;终极因和动力因;多样性;实体 46

第三章 一些派生的概念 50

第一节 上帝的原初本性;关联,神道;上帝的后继本性;创造性及其获得属性;创造物,客体的不朽性,欲望,新颖性,关联,欲望和精神,概念性包容,纯粹包容和混合包容;同义词和类比,即概念性包容,欲望,直觉,物理性目的,洞察,想象 50

第二节 社群秩序,确定的特征,实体形式;个体秩序,连续承传,持续客体;粒子性社群 54

第三节 古典的时间概念,单一的连续性;生成的连续性,连续性的生成,芝诺;原子论和连续性;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56

第四节 意识,思想,感官一知觉是经验事例中非本质因素 58

第二部分 讨论和运用 63

第一章 事实与形式 63

第一节 诉诸事实,欧洲的传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内在的合理性;对柏拉图的脚注;这种柏拉图式的宇宙论;分有形式;神道;本体论原则;事实乃唯一的理由;事实是过程;包容,满足 63

第二节 理性主义是一种信仰,希望的历险;理论的局限,既定性,A.E.泰勒教授论柏拉图;决断,本体论原则;实有与过程,现实实有和决断;顽强的事实 67

第三节 柏拉图主义的形式,理念,本质,永恒客体;潜在性与既定性;既定性的独特性;主体-超体,生成与存在;合生中不确定性的消失,确定性的和唯一性的满足;合生的两极;潜在性,既定性,不可能性;持存 70

第四节 现实机缘是内在被决定的、外在自由的;历史进程并非必然,没有圆满;动力因和终极的反作用;上帝的原初自由;确定的自由起始和确定的自由终结之间的每一种合生,前者是宏观世界的,后者是微观世界的 75

第五节 共相与殊相,有错误内涵的不合适的词语;来自笛卡尔的也来自休谟的解释;笛卡尔的另一种理论,客观实在性、内省、直观、判断;世界不可能通过主词和谓词、实体和性质、殊相和共相来描述;普遍的相对性 77

第六节 洛克的《人类理智论》,有机哲学与它一致之处;“经验”代替“理解”;观念和包容;洛克的两种观念学说,特殊事物的观念;知觉的表象理论;逻辑的简单性和发生的先在性不能等同;实体、外在事物,社群;宇宙的协同性 82

第七节 洛克的能力学说,能力和实体;因果的客体化和表象的客体化;变化意味着永恒客体的历险;实在本质,抽象本质;有机论和现实实有的生成理论 91

第二章 广延连续体 97

第一节 由现实机缘粒子化的连续体和实在的潜在性;连续体如何被经验到,表象的直接性,感觉质;实在的椅子和椅子意象;感觉质的复合进入 97

第二节 一般潜能和实在潜能;现实机缘的观察点,由起始阶段的主体性目的所决定;广延性关系;时间的时期理论,芝诺,威廉·詹姆士 103

第三节 牛顿的《批注》 110

第四节 牛顿的《批注》,与有机哲学相比较以及与笛卡尔相比较;“身体的使用”,身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对牛顿、笛卡尔和有机哲学来说,空间的本体论地位 115

第五节 实体的无差别的持续性和被动性,错误的根源 123

第六节 总结 126

第三章 自然的秩序 131

第一节 秩序与既定性的对比;秩序的四个特征;目的的达成,对感觉的诱导;自因 131

第二节 对“社群”的界定,确定的特征和发生学的承传;环境,社群的和自由的;宇宙时期,社群的等级 140

第三节 社群的进化,衰变,混沌,《蒂迈欧篇》,《批注》,密尔顿 145

第四节 这一宇宙时期的社群;广延性社群,几何社群,电磁社群;波,电子,质子 151

第五节 持续客体,粒子性社群,结构性社群 155

第六节 稳定性、专门化 157

第七节 稳定性问题,细节的排除,概念的能动性,生命 158

第八节 生命的无机的器官 161

第九节 生命对社群的反作用,原创性 162

第十节 生命与食物,虚空空间中的生命、催化剂 165

第十一节 有生命的个体,生命的流向,只是局部的,支配性的人格 167

第四章 有机体与环境 173

第一节 环境对现实机缘的反作用;宽度与窄度,依赖于社群,有序的因素;混沌,琐碎、秩序,深度;模糊性、宽与窄;不相容性,对立;过度的分化;模糊性,过度同化;结合为一;模糊性、狭窄性、深度;混沌,模糊性、狭窄性、宽度的协调 173

第二节 强度,狭窄性;有机哲学,康德,洛克 177

第三节 感觉质,永恒客体的最低范畴,定义;感觉质,与强度对比;高低范畴,模型的对比;永恒客体,简单性、复杂性;情绪上体验到的感觉质 179

第四节 传递,多种多样的途径,抑制,强化;向量性质,能量形式;物理科学 181

第五节 知觉中的环境材料;视觉知觉,最复杂的形式;由动物身体的先在状态产生的,休谟;动物身体与外部环境,放大器 184

第六节 知觉与动物身体,因果效验 188

第七节 因果效验,内在感觉;表象的直接性,虚妄的知觉,第二性的质,广延;身体的使用;休谟,康德 189

第八节 知觉揭示的位域;同时性区域,因果性过去,因果性的未来;直接的现在,生成的一致,合生的一致,绵延;直接的现在和呈现的绵延的区分;呈现的位域 193

第九节 呈现的位域和生成的一致;呈现的位域,对动物身体的系统关系,张力,外在同时性事件的独立性,直线,测度;生成的和谐,绵延 198

第十节 总结 201

第五章 洛克和休谟 203

第一节 休谟,知觉,实体,结合原则;观念,印象的摹本,想象的自由 203

第二节 休谟与“重复”,原因与结果;记忆,能力与生动性 208

第三节 时间,休谟,笛卡尔,连续机缘的独立性;客体的不朽性 212

第四节 主—谓观念的影响;休谟,笛卡尔,洛克,特殊的存在 216

第五节 休谟与洛克,过程与形态学;情绪性感觉的错误由来;感觉主义学说;桑塔亚那 220

第六章 从笛卡尔到康德 226

第一节 笛卡尔,三种实体:广延的,精神的,上帝的。三种变化:偶然的变化,创生性变化,终极性变化。偶然性关系,表象观念;外部世界的非本质性的经验 226

第二节 洛克,经验主义,合适性,不一致性;特殊的存在物,实体,能力;相对性,永久的消逝 228

第三节 与有机哲学的相同与不同 231

第四节 休谟与过程,康德、桑塔亚那 237

第五节 有机哲学与康德不同的方法 240

第七章 主体性原则 246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与感觉主义原则;感觉主义理论把二者联系起来;洛克、休谟和康德,对这两种原则的陈述;主体性原则的三个前提;有机哲学否定这两个原则和三个前提;笛卡尔;“石头为灰色的”,实体与性质,感觉器官;笛卡尔的主体性的修改;感知“石头为灰色的”;不能提供修正的范畴;休谟 246

第二节 知识,和它的不同的样式,模糊性;否定性知觉,一般情形,意识是对否定的感觉,新颖性;意识是一种主体形式,仅仅存在于复杂性整合的后期派生阶段;意识只是说明各种派生类型的客体性材料,被清楚、明白所误导的哲学 251

第三节 初级类型的物理性经验是情绪性的;感觉的向量传递,情绪的脉动,波长;人类的情感是经过解释了的情感,不是纯粹的情感 254

第四节 决断控制永恒客体的进入,旧的遇到新的;感觉的三个阶段:适应性阶段、概念性阶段、比较性阶段;永恒客体与主体形式;诸阶段的连续性;客体的统一性范畴 256

第五节 修改了的主体性原则是对相对性原则的另一种陈述;过程是经验的生成;接受了休谟原则,这种方法只是在细节上有错误;“规律”无助于“因果性”;现代哲学使用了错误的范畴,两种误见:(1)空虚的现实性,(2)实体固有性质 260

第八章 符号性指涉 263

第一节 两种纯粹知觉方式,符号性指涉;共同基础,整合,原初的自由,错误;共同基础,呈现位域,因果效验知觉方式的几何的不确定性;动物身体,身体的使用 263

第二节 共同基础,共同的感觉质;现代经验论,假装,休谟;从身体效验产生的感觉质;投射 267

第三节 错误地把表象直接性当成首要的,讨论,因果效验是基本的 271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因果性与感官知觉 274

第五节 两种知觉方式的比较;符号性指涉中的整合 278

第六节 符号论原则。语言 282

第九章 命题 287

第一节 通过整合纯粹概念性包容和纯粹物理性包容产生的混合性包容;物理性目的和命题的区分;理论,对判断并非首要的,对感觉的诱导;客体性诱导;终极原因;一般命题和单称命题;逻辑主体,复合谓词;命题的真假;新颖性的诱导;感到“对立”就是萌芽中的意识;判断与接纳;不同层次的设想 287

第二节 真与假,命题与事实在经验上的共在性;符合论与融贯论;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不正确的或悬置的判断;直觉的判断或推导性的判断;逻辑涉及推导性判断;错误 295

第三节 每一命题预设的系统背景;关系,指示性关系系统;命题与指示性系统;说明,词语的不足 301

第四节 形而上学命题;一加一等于二 307

第五节 归纳,或然性,统计理论,根据,取样,有限数 310

第六节 归纳中隐含的前提,一定类型的现实要求一定类型的环境的预设;广义归纳的无效;相关环境中的统计性概率 316

第七节 客体化从环境中取样 319

第八节 另一种非统计性根据;逐级发展的欲望,上帝的原初本性;非宗教的上帝功能概念 321

第十章 过程 323

第一节 流变性与永恒性;生成与实体;空间化;两种流变:宏观的和微观的,从一个机缘到另一机缘的流变和在每一机缘内的流变 323

第二节 合生,新颖性,现实性;微观合生 327

第三节 微观合生的三个阶段;向量性质表示宏观的转变;情绪以及一般的主体形式,在微观起源中一般说来是非向量的,是为宏观转变提供的材料 329

第四节 微观合生的更高阶段 331

第五节 总结 333

第三部分 包容理论 337

第一章 感觉理论 337

第一节 发生学分析和形态学分析;发生学研究是对合生的分析,现实实有的形成;形态学分析是对现实实有具体的、空间化的、客体性的分析 337

第二节 有限真理,分成种种包容;连续相继的不同阶段,形成中的整合性包容;五种因素:主体,初始材料,消除、客体性材料,主体形式;感觉是确定的 339

第三节 感觉不能脱离它的主体;旨在成为感受者的主体,终极原因,自因 341

第四节 主体的统一性范畴,客体的同一性范畴,客体的差异性范畴 342

第五节 主体的统一性范畴;同一个主体是决定每种感觉自我形成中每一事件的最终目标;前定和谐,命题的自洽性,主体性目的;客体的同一性范畴,一事物只有一种角色,没有两重角色,不相容性的一种根据;客体的差异性范畴,没有具有同一功能的不同要素,不相容性的另一种根据 344

第六节 世界作为传递媒介;解释;具有主体形式的否定性包容 347

第七节 范畴的运用 349

第八节 范畴的运用(续) 351

第九节 结合体 353

第十节 主体形式;按照材料对感觉的分类;简单物理性感觉,概念性感觉,转变的感觉;不是由材料决定主体形式,而是材料受主体形式的制约 356

第十一节 主体形式,质的模式,量的模式;强度,对声音的听觉 359

第十二节 包容不是原子性的,包容的相互感应性;无数的包容;包容作为满足中的成分以及包容的发生学的生长;对满足分析的合理性,第八和第九个解释性范畴 362

第二章 原初感觉 364

第一节 简单物理性感觉,初始材料是一个现实实有,客体性材料是这一现实实有所获得的一种感觉;因果作用,客体性材料是原因,简单的物理性感觉是结果;作为同义语的“因果感觉”;最初的感知活动,初始材料是被感知的现实实有,客体性材料是这种视角下的现实实有,一般说来不是有意识的知觉;这种“视角”的理由;感觉的向量性传导,重演,一致性;时间的不可逆性;洛克;关系性的永恒客体,两种作用方式,向量性转移,再造,永久性;感觉的转移量,物理学中的量子论,物理性记忆;原子论,连续性,因果性,记忆,感觉,质,量,广延 364

第二节 概念性感觉,肯定性包容与否定性包容,创造性冲动的两极;材料是一种永恒客体;永恒客体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排他性,确定性,不相容性 368

第三节 概念性包容的主体形式是评价;整合把评价引入非纯粹感觉,强度;评价的三个特征:(1)主体形式的相互感应性;(2)评价决定整合的步骤;(3)评价决定强度的着重 370

第四节 意识是主体形式;需要其特殊材料;回忆,柏拉图、休谟;意识性感觉总是混合性的,需要物理性感觉和概念性感觉的整合;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比;并非所有混合性感觉都是意识性的 372

第三章 感觉的传递 376

第一节 本体论原则,对感觉起始的决定;合生的阶段;上帝,不可抗拒的评价,主体性目的,处于想象的自我决定的起源,重演 376

第二节 纯粹的物理性感觉,混合的物理性感觉;混合的感觉转变为纯粹的物理性感觉;避免了身心的灾难性分离;休谟的原则,来自上帝的混合性感觉作为材料 378

第三节 第一种范畴性要求的应用;来自概念性起源的补充阶段;第四种、第五种范畴性要求的应用;概念性回复;同一性根据,要求对比的目的 380

第四节 转变;感觉结合为统一体,转变了的物理性感觉;同等无偏的概念性感觉在转变中的作用,对转变范畴的进一步说明;概念性感觉对物理性感觉的修改;否定性包容的重要性 385

第五节 主体性和谐,第七种范畴性要求 391

第四章 命题与感觉 393

第一节 意识,命题性感觉并非必然是意识性的;命题性感觉是整合物理性感觉与概念性感觉的产物;永恒客体并没有揭示现实机缘的秘密。命题陈述的是逻辑主体可能的情况;命题无论真假都不能说明自身,而是需要有理由;概念性感觉提供谓词模型,物理性感觉提供逻辑主体,整合;陈述逻辑主体,真假所需要的既定的要素 393

第二节 命题并非必然被判断,命题性感觉并非必然是意识性的;新命题的产生;“在一个命题范围”内可能的感知主体 397

第三节 命题性感觉的产生,四个(或五个)阶段,指示性感觉,物理性识别,谓词模型(谓词),谓词性感觉;命题性感觉整合指示性感觉和谓词性感觉 399

第四节 命题性感觉的主体形式,取决于创生的阶段;指示性感觉与物理性识别、知觉性感觉之间同一性的实例;想象性感觉,差异性的实例;区别并非必然是截然分开;知觉性感觉的种类:真实的,直接真实的,间接真实的,非真实的;受约束的想象力 401

第五节 想象性感觉,指示性感觉和物理性识别之间的不同,自由的想象;主体形式取决于创生、评价而不是取决于意识;对创造性显现的诱导;对物理性感觉的批判,批判的条件 404

第六节 语言及其功能;必然的感觉系列的创生 406

第五章 经验的更高阶段 408

第一节 比较性感觉,意识性知觉,物理性目的;物理性目的比命题性感觉更原始 408

第二节 理智性感觉,在一个包含逻辑主体的结合体中对命题性感觉与物理性感觉的整合;客体的同一性范畴,肯定-否定的对比;意识是一种主体形式 409

第三节 信念,确定性,洛克,直接的直觉 410

第四节 意识性知觉,对来源的概述;直接真实的和间接真实的感觉,非真实的感觉;转变;知觉性错误,新颖性;检验,能力与生动性;对创生过程的分析;检验是可错的 411

第五节 判断,肯定形式,否定形式,悬置形式;肯定形式中同一性的模式,否定形式中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悬置形式中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直觉性判断,意识性知觉 415

第六节 肯定的直觉性判断类似于意识性知觉,对差异的解释;推论性判断;与洛克用语的差别;悬置的判断 419

第七节 物理性目的,初始类型的物理性感觉;保持评价和目的,消除复杂永恒客体的不确定性;反应性的重演;决断 422

第八节 第二种物理性目的,包含着反转;第八种范畴性要求,主体性强度;直接主体,相关的未来;平衡,对比的条件;反转作为平衡对比的条件;节奏,振动;范畴条件;物理性目的与命题性感觉的比较 425

第四部分 广延理论 433

第一章 配位划分 433

第一节 发生性划分是对合生过程的划分,配位性划分是具体的划分;物理时间发生在对满足作配位性分析中;发生性过程不是时间上前后相继;广延量中的空间和时间要素;这种量是广延区域;配位的可分性;主体的统一性是不可分的;主体形式产生于主体性目的;世界作为一种广延可分的介质;对于选择的广延量的非决定性 433

第二节 配位性划分和感觉;精神极是不可分的“一”;配位性划分的主体形式依赖于精神极,不可能作另外的解释;一种配位性划分就是一种对比,一个命题,虽然是错误的,但是有用的基式 435

第三节 配位性划分,世界是一个不确定的多样性的世界;广延性秩序,传递的路径;外在的广延性关系,内在的广延性划分,一个基本的关系体系;虚假的次级机体,虚假的超级机体,德拉格纳教授的“广延性联系” 437

第四节 广延性联系是感觉传递与视角传递所依据的关系体系;制约的条件;笛卡尔;广延性条件的不同层次、维度 440

第五节 自然的二分;公共性和私自性 442

第六节 永恒客体的分类;数学形式,感觉质 444

第七节 对经验主体的排除,合生的直接性 447

第二章 广延性联系 449

第一节 广延性联系,一般描述 449

第二节 一个演绎系统的设定,即公设,公理和命题 450

第三节 广延性抽象,几何元素,点,线段 454

第四节 点,区域,位域;与维度无关 458

第三章 平直位域 461

第一节 欧几里德的“直线”定义 461

第二节 欧几里德定义的弱点;作为最短距离的直线,依赖于测度;对直线、椭圆的新定义 462

第三节 直线定义,平直位域、维度 465

第四节 连续性 468

第五节 简要概述 471

第四章 张力 473

第一节 张力的定义,感觉,在客体性材料的确定性形式中包含平直位域;张力的“位置”;张力和物理行为;电磁机缘包含张力 473

第二节 表象直接性包含张力;身体的运用,投射,焦会区域;物体张力的传递、转变,最终感知者,着重;感觉质的投射,因果效验转变为表象直接性;重要的简化;能量类型;休谟;符号的传递,物理性目的 475

第三节 排除无关因素,着重关注系统性秩序;目的性对比;同时性独立的重要性;对持续客体有利的结果 484

第四节 结构性系统,排除个体性变异;物理性事物包含张力位域 486

第五节 所包含的种种位域:因果的过去,因果的未来,同时性,绵延,部分绵延,绵延的未来,呈现的绵延,张力位域 487

第五章 测度 491

第一节 张力位域与绵延只是近似的相等;定义的比较;张力位置,投射线;张力位域与表象的直接性 491

第二节 张力位域完全由经验者决定;位置和投射线决定焦会区域;动物身体是唯一决定者;同时性世界的实在潜能的生动展示;对直线的新定义说明了这种理论;说话方式,对直接观察的说明;笛卡尔的省察,客观实在性,判断 493

第三节 关于现代私人心理场的理论;第二性的质,感觉质;抛弃笛卡尔的客观实在性;科学理论的困难,一切观察都在私人心理场中;说明,休谟;结论,数学形式,表象直接性在一种意义上是贫乏的,在另一种意义上则具有巨大的意义 496

第四节 测度依赖于计数和恒定性;被计数的,就是恒定的,码尺是恒定的,直的;无穷小量没有解释;近似于直,因而便预设为直;被计数的英寸是非重合的;现代理论认为重合是可能的,对理论的批评;重合是对相等性的检验,而不是相等性的意义;对测量仪器的使用预设其自身全等;一切测度最终都依赖于对未经检验的仪器恒定性的直接直觉;私人心理场理论使科学测度变得毫无意义 499

第五节 从直线几何学来看全等的意义;几种几何学体系;公理集合,等价集合,不相容集合;三种重要的几何学:椭圆几何学,欧几里德几何学,双曲线几何学;平面的两种定义;三种几何学特征的区别;全等依赖于系统的几何学 502

第六节 物理的测度,最小作用量,取决于几何的测度;受个体的特殊性干扰;物理测度可以用微分几何表达;对整个论证的总结 506

第五部分 终极说明 511

第一章 理念的对立 511

第一节 哲学的危险就在于选择的狭隘性;种种对立:清教徒式的自我约束和审美的愉悦,悲哀和欢乐;宗教的狂热与怀疑论的批判,直觉与理性 511

第二节 恒定与流变,时间与永恒 512

第三节 秩序是追求卓越的条件;秩序也是抑制卓越的因素;单调乏味,秩序需要进入新颖之境;支配性的有生命的机缘是动物身体的新颖器官 513

第四节 悖论:追求新颖,又怕失去过去;最终的宗教问题;终极的恶在于时间是“永恒的消逝”:最终的对立:欢乐与悲哀,善与恶,合与分,流变与恒定,伟大与渺小,自由与必然,上帝与世界,这些对子,除了最后一对是说明性的以外,都是在直接直觉中给出的 515

第二章 上帝与世界 518

第一节 恒定与流变,上帝是不动的推动者;上帝的概念:至上的统治者,道德的精神;哲学的原则 518

第二节 休谟的《自然宗教对话录》的另一对话人;原初的本性不完全是现实的,对现实性既不是爱又不是恨,对亚里士多德的引证 520

第三节 上帝本性的两极,概念性的和物理性的;这种物理本性来自世界;两种本性的比较 522

第四节 上帝的后继本性,创造性进展保持直接性一致,永久性;进一步分析,仁慈、智慧,宽容;世界的诗人,对真、美、善的洞察 524

第五节 恒定与流变,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一组对立:上帝与世界各自都是为对方创造新颖性的工具 525

第六节 宇宙得以自行表达其对立方面 530

第七节 作为天国的上帝;客体的不朽性获得永久持续性,直接性与客体的不朽性的一致 531

索引 5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