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现代社会学
现代社会学

现代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增基,吴鹏森,孙振芳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208150935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华东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老师编写,是一本融合多年社会学成功教学经验、反映国内外社会学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社会实际的大学教材。本书第六版,除了通常的更新资料、更新内容等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引入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论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论述,关于应“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论述等,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现代社会学》目录

第六版序 1

第五版序 1

第四版序 1

第三版序 1

第二版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3

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基本特点 5

一、社会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 5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6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8

第三节 社会学的价值与意义 10

一、社会学的理论价值 10

二、社会学的实践意义 1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15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15

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 18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20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20

一、社会背景与理论前提 20

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与形成 22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 28

第二节 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29

一、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29

二、当代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39

第三节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41

一、社会学在旧中国的产生 41

二、社会学在新中国的发展 44

第三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47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 47

一、社会的含义 47

二、社会有机体 49

第二节 社会结构 52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 52

二、社会结构研究的内容 54

三、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54

第三节 自然环境 55

一、自然环境的概念 55

二、自然环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56

三、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58

四、我国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 61

第四节 社会人口 63

一、人口的概念和内容 63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78

三、我国的人口问题 83

第四章 社会文化 87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构成与特性 87

一、文化的概念 87

二、文化的特性 88

三、文化的构成 89

第二节 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91

一、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91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 94

第三节 文化的运行规律 96

一、文化的积累与传递 96

二、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97

三、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98

第四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99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99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 101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05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107

第一节 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107

一、人的本质 107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08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 109

一、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 109

二、社会化的过程 111

三、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15

四、社会化与个性的形成 118

第三节 社会角色 119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19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20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21

第六章 社会群体 125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125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125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25

三、基本群体 126

第二节 家庭 128

一、家庭的概念 128

二、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129

三、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130

四、家庭的发展趋势 134

第三节 邻里与工作群体 135

一、邻里 135

二、工作群体 137

第四节 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39

一、初级群体的衰落 139

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40

第七章 社会组织 142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类型 142

一、什么是社会组织 142

二、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144

三、社会组织的功能 147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 149

一、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 149

二、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150

三、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 153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运行与管理 155

一、社会组织运行与管理过程 155

二、科层制与社会组织管理 156

三、社会组织的冲突与协调 159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61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161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 161

二、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163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167

第二节 社会阶级 168

一、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168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 171

三、当代中国阶级结构的演变 172

第三节 社会阶层 175

一、社会阶层的概念与类型 175

二、阶层划分的基本方法 176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阶层的变化 177

四、中间阶层的成长及其社会意义 181

五、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186

第四节 社会流动 186

一、社会流动的性质和意义 186

二、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188

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90

第九章 性别的社会平等 192

第一节 性别不平等:一个全球性问题 192

一、性别不平等的认识工具与全球趋势 192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195

三、发展中国家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198

四、当代中国在性别平等问题上所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

第二节 性别不平等的根源 212

一、生物学根源 212

二、文化根源 213

三、经济与制度根源 215

第三节 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视角 217

一、观察性别不平等的不同视角 218

二、走向性别平等的历史路径 224

第十章 社区 229

第一节 社区概述 229

一、社区的概念 229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231

三、社区的分类 232

四、社区研究的意义 234

第二节 农村与城市——社区的两大基本类型 235

一、农村社区 235

二、城市社区 237

三、城乡关系 240

第三节 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 242

一、社区发展 242

二、中国基层社区的群众自治与发展进程 245

第四节 城市化 251

一、城市化概述 251

二、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252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257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 257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257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 259

三、社会制度的分类 261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 263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263

二、社会制度功能的失调 264

三、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265

第三节 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266

一、制度化 266

二、制度改革 267

三、制度创新 271

第十二章 社会生活方式 273

第一节 社会生活方式概述 273

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 273

二、生活方式的研究方法 275

三、生活方式的社会制约性及其对社会过程的反作用 277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278

一、劳动生活方式 279

二、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279

三、精神生活方式 283

四、闲暇生活方式 284

第三节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286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特征 286

二、建立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287

第四节 网络社会的来临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288

一、网络社会的来临 288

二、网络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广泛影响 290

三、迎接网络社会的挑战 294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297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 297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297

二、社会变迁的形式 298

三、社会变迁的动力 300

四、互联网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302

第二节 社会发展 305

一、社会发展的内容和意义 305

二、战后世界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06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 309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与内容 309

二、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 312

三、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314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道路 317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320

一、全球化趋势概述 320

二、西方社会学家关于全球化的理论 323

三、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327

四、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 330

第十四章 社会控制 334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构成和功能 334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334

二、社会控制的构成要件 335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336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 338

一、社会控制的类型 338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339

三、社会舆论 342

第三节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344

一、越轨行为概述 344

二、犯罪行为的社会控制 346

三、聚众行为的社会控制 347

第四节 社会问题及其综合治理 350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351

二、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352

三、社会问题的分类 356

四、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356

第五节 网络社会中的社会控制问题 357

一、网络社会问题 357

二、网络社会对传统社会控制手段提出的挑战 359

三、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的社会控制机制 361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 365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365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点 365

二、社会保障的作用 367

三、社会保障的管理 368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 369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69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371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376

一、社会保险 376

二、社会福利 379

三、社会救济 381

四、社会优抚 38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84

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及其特点 384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向 390

第十六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396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396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396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则 397

三、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398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400

一、选题阶段 401

二、设计阶段 402

三、实施阶段 402

四、总结阶段 403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404

一、观察法 404

二、个案法 405

三、抽样调查法 406

四、问卷法 410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411

一、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412

二、统计分组 414

三、统计分析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