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铸就城市之魂  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
铸就城市之魂  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

铸就城市之魂 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薇,田根胜,夏辉等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8059587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阐述了在双转型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建议文化新城、锤炼城市精神、创建学习型城市、塑造现代市民的理念,并从繁荣社会文化、创新公益文化、发展产业文化、推进制度文化,彰显环境文化等方面对东莞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了论述。
《铸就城市之魂 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目录

导论 提升文化软实力:面向新时代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第一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时代发展的大势 3

一、文化的含义、作用及文化软实力 3

二、文化软实力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新态势 7

第二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12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综合” 13

二、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15

第三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推动东莞双转型的关键 18

一、“东莞模式”要在双转型中华丽转身 18

二、东莞经济转型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推动 22

三、东莞社会转型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25

四、东莞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8

第一章 建设文化新城:转向新发展模式的文化自觉 33

第一节 建设文化新城是提升东莞软实力的战略选择 35

一、文化新城:东莞新发展模式的战略载体 35

二、东莞实施文化新城战略的现实依据 37

三、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目标图景 39

四、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战略路径 40

五、实施文化零距离行动:东莞建设文化新城的战略举措 43

第二节 深入拓展对文化内涵的认识 45

一、文化内容:作为知识的文化 47

二、文化本质:作为精神的文化 48

三、文化手段:作为艺术的文化 49

第三节 集中打造富有个性的文化品牌 50

一、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价值 50

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要素 51

三、“三城一都”:彰显东莞城市文化品牌的个性 52

四、对东莞“三城一都”品牌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56

第四节 不断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和魅力 57

一、城市的魅力在于城市的文化特色 58

二、东莞城市文化的特色定位 60

三、对增强东莞城市文化特色的战略思考 62

第二章 弘扬传统文化:整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65

第一节 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67

一、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身份” 67

二、传统文化为东莞城市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8

三、传统文化能增强文化发展的生命活力 68

第二节 东莞传统文化的脉络 69

一、东莞爱国主义传统 69

二、东莞传统民俗文化 75

三、东莞传统人文地理 78

四、东莞传统节庆文化 81

五、东莞学人群体文化 85

第三节 东莞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89

一、传统文化奠定现代东莞人的精神构建与人格塑造 90

二、传统文化为当今东莞增添文化厚重感与美感 91

三、传统文化提升东莞城市境界和城市品格 91

第四节 弘扬东莞传统文化的着力点 93

一、深入挖掘东莞的文化特质 93

二、精心打造“中国近代史之窗” 94

三、兴建以袁崇焕为代表的东莞名人园 95

四、擦亮民俗和节庆文化品牌 96

第三章 培育塑造城市精神: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97

第一节 城市以精神定兴衰 99

一、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精神 99

二、国内主要城市群的城市精神 101

三、东莞应不断塑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102

第二节 东莞城市精神的讨论和凝练 103

一、以植根历史为基础 105

二、以立足现实为首要 107

三、以引领时代为坐标 109

第三节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城市精神的诠释 110

一、包容兼容精神 111

二、纳新创新精神 113

三、厚德尚德精神 116

四、求实务实精神 119

第四节 东莞城市精神的弘扬与实践 121

一、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 121

二、用鲜活的典型来引领 122

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现 125

四、用城市的物化载体来传承 127

第四章 塑造现代市民:促进人的素质升级 131

第一节 塑造现代市民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133

一、社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 133

二、经济社会转型要靠人的素质转型来支撑 134

三、建设现代城市文明要着力培育市民的城市意识 135

第二节 现代市民的素质要求 137

一、现代人的内涵 137

二、现代人的特征 138

三、现代市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139

第三节 东莞持之以恒塑造现代市民 140

一、坚持每年开展一个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 141

二、以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约束人的行为 144

三、在文明创建中注入现代城市文明行为的要求 151

四、以优质教育提升人的发展能力 153

第四节 突出实施全民素质升级工程 155

一、把公务员塑造成知识型和创新型干部 156

二、把企业经营管理者塑造成现代型和国际型企业家 157

三、把传统农民塑造成现代市民 158

四、把新莞人塑造成新型产业工人 159

五、把未成年人塑造成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60

第五章 繁荣群众文化:共享文化阳光 163

第一节 繁荣群众文化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165

一、群众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165

二、营造群众文化绿洲 166

第二节 建设一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67

一、建设市级重点文化设施 167

二、建设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 168

三、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向基层延伸 168

第三节 搭建广场文化活动大舞台 170

一、“文化周末” 171

二、“绚丽大舞台” 174

三、“都市彩虹” 177

四、“粤韵金声” 179

第四节 打造标识性文艺精品 182

一、聚集创作人才 182

二、构筑专业化的创作基地 183

三、锻造音乐剧艺术精品 184

第六章 创新文化发展机制: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原动力 187

第一节 东莞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的驱动力 189

一、文化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189

二、改革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是现实所迫 190

三、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是群众所盼 191

第二节 东莞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的探索与突破 192

一、创新社会办文化机制 193

二、创新政府管文化机制 198

三、创新文化事业单位管理运作机制 203

第三节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209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量化指标体系 209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决策机制 211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212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市场运作机制 214

第七章 壮大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 217

第一节 文化产业战略正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本战略 219

一、国际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发展战略 219

二、国内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路向 222

三、广东部分城市文化产业规划与思路 224

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东莞双转型的战略突破口 224

第二节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226

一、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27

二、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234

第三节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36

一、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236

二、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38

第四节 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241

一、东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241

二、东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42

第五节 加快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243

一、东莞文化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243

二、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246

三、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252

第八章 彰显环境文化:提升城市生态文明 265

第一节 东莞环境文化的审视 267

一、环境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267

二、东莞环境文化的底色 269

第二节 东莞环境文化建设的方向 271

一、欧洲城市环境建设的启示 272

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75

第三节 提升和丰富东莞环境文化含量 278

一、城市建设新理念:生态优先 278

二、城市建筑新内涵:人与环境和谐 281

三、城市景观新风尚:塑造生态空间 284

第四节 全面培育生态文化 286

一、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 286

二、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 289

三、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 291

第九章 创建学习型城市:锻造持续发展能力 295

第一节 学习能力是城市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 297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97

二、建设学习型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竞争的潮流 298

三、东莞大兴学习型城市之风 299

第二节 以“图书馆之城”构筑学习型城市的文化宫殿 299

一、创建以总分馆制为模式的图书馆覆盖体系 300

二、构建复合式的功能格局 300

三、实行集群化管理 301

第三节 精心打造“学在东莞”系列品牌 302

一、东莞学习论坛:领导干部充电的新平台 302

二、市民学堂:平民教育和知识传播的窗口 303

三、东莞“读书节”:全民读书的盛会 304

第四节 创建特色鲜明的学习型组织 305

一、让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常态 305

二、以学习力提升企业创新力 307

三、在社区普及学习培训 308

四、营造“学习之家” 309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5

丛书后记 3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