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新编《资本论》导读  第4卷
新编《资本论》导读  第4卷

新编《资本论》导读 第4卷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远朋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3976764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济科学的发展对高等院校的《资本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研读《资本论》的需要,特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远朋教授编写此书,全书共分4卷,按《资本论》4卷册内容介绍《资本论》的内容体系,发展态势和学习方法。
《新编《资本论》导读 第4卷》目录

《资本论》第四卷介绍 1

一、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 1

二、《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情况 2

三、关于《资本论》第四卷在中国的传播 3

四、《资本论》第四卷的体系 4

五、《资本论》第四卷的方法 5

六、《资本论》第四卷的理论意义 6

七、《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 7

八、《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启示 9

《资本论》第四卷第一册简介 11

第一章 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 16

一、概述 16

二、主要内容 16

三、人物介绍 18

詹姆斯·斯图亚特 18

第二章 重农学派 19

一、概述 19

二、主要内容 19

1.把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把地租看成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 19

2.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这个体系的封建主义外貌和它的资产阶级实质;对剩余价值的解释中的二重性 22

3.魁奈论社会的三个阶级。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资本主义关系作更深入分析的因素 24

4.把价值同自然物质混淆起来(帕奥累蒂) 27

5.亚当·斯密著作中重农主义理论的因素 27

6.重农学派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拥护者 29

7.重农学派政治观点中的矛盾。重农学派和法国革命 30

8.普鲁士反动分子施马尔茨把重农主义学说庸俗化 31

9.对重农学派在农业问题上的偏见的最初批判(维里) 32

三、人物介绍 32

1.维克托·里凯蒂·米拉波 32

2.戴维·布坎南 33

3.安·雅克·杜尔哥 33

4.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33

5.欧仁·德尔 33

6.斐迪南多·帕奥累蒂 34

7.阿道夫·布朗基 34

8.迈尔西埃·德·拉·里维埃尔 34

9.泰奥多尔·安东·亨利希·施马尔茨 34

10.彼得罗·维里 34

第三章 亚当·斯密 35

一、概述 35

二、主要内容 36

1.斯密著作中两种不同的价值规定: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费的劳动量;价值决定于用这个商品可以买到的活劳动量 36

2.斯密对剩余价值的一般见解:把利润、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劳动产品的扣除部分 38

3.斯密将剩余价值的概念推广到社会劳动的一切领域 40

4.斯密不懂得价值规律在资本同雇佣劳动的交换中的特殊作用 40

5.斯密把剩余价值同利润混淆起来。斯密理论中的庸俗成分 41

6.斯密把利润、地租和工资看成价值源泉的错误观点 42

7.斯密对价值和收入关系的看法的二重性。斯密关于“自然价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这一见解中的循环论证 43

8.斯密的错误——把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归结为收入。斯密关于总收入和纯收入的看法的矛盾 44

9.萨伊是斯密理论的庸俗化者。萨伊把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收入等同起来。施托尔希和拉姆赛试图把这两者区别开来 45

10.研究年利润和年工资怎样才能购买一年内生产的,除利润和工资外还包括不变资本的商品 47

11.补充:斯密在价值尺度问题上的混乱;斯密的矛盾的一般性质 54

三、人物介绍 54

1.亚当·斯密 54

2.约翰·洛克 55

3.安德列·卡尔诺维奇·施托尔希 55

第四章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 56

一、概述 56

二、主要内容 56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 56

2.重农学派和重商学派对生产劳动问题的提法 57

3.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见解的二重性,对问题的第一种解释:把生产劳动看成同资本交换的劳动 57

4.斯密对问题的第二种解释:生产劳动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 58

5.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庸俗化过程 60

6.斯密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见解的拥护者 61

7.热尔门·加尔涅把斯密和重农学派的理论庸俗化 62

8.沙尔·加尼耳关于交换和交换价值的重商主义观点。把一切得到报酬的劳动都纳入生产劳动的概念 65

9.加尼耳和李嘉图论“纯收入” 66

10.收入和资本的交换 68

11.费里埃对斯密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反驳的保护关税性质 70

12.罗德戴尔伯爵辩护论观点 71

13.萨伊对“非物质产品”的见解 71

14.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关于利润起源的庸俗见解 72

15.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的反驳的一般特点 73

16.昂利·施托尔希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关系问题的反历史态度 74

17.纳骚·西尼耳宣称对资产阶级有用的一切职能都是生产的 75

18.佩·罗西对经济现象的社会形式的忽视 76

19.马尔萨斯主义者查默斯为富人浪费辩护的论点 77

20.关于斯密及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看法的总结性评论 78

三、人物介绍 79

1.查理·戴韦南特 79

2.金·格雷哥里 79

3.加尔涅·热尔门 79

4.沙尔·加尼耳 80

5.费里埃·弗朗斯瓦·路易·奥古斯特 80

6.詹姆斯·罗德戴尔 80

7.德斯杜特·德·特拉西 81

8.罗西·佩勒格里诺 81

9.查默斯·托马斯 82

第五章 奈克尔试图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描绘成贫富之间的对立 83

一、概述 83

二、主要内容 83

三、人物介绍 84

雅克·奈克尔 84

第六章 魁奈的经济表(插入部分) 85

一、概述 85

二、主要内容 85

1.魁奈表述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的尝试 85

2.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流通 87

3.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货币流通问题 87

4.《经济表》上租地农场主和工业家之间的流通 89

5.《经济表》上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90

6.《经济表》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意义 91

三、人物介绍 91

弗朗斯瓦·魁奈 91

第七章 兰盖对关于工人“自由”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观点的最初批判 93

一、概述 93

二、主要内容 93

三、人物介绍 94

兰盖·西蒙·尼古拉·昂利 94

《资本论》附录一 95

一、概述 95

二、主要内容 96

1.霍布斯论劳动、论价值、论科学的经济作用 96

2.历史方面:配第对非生产职业的否定态度。劳动价值论的萌芽。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工资、地租、土地价格和利息的尝试 96

3.配第、达德利·诺思爵士、洛克 99

4.洛克从资产阶级自然法理论观点来解释地租和利息 99

5.诺思:作为资本的货币,商业的发展是利率下降的原因 100

6.贝克莱论勤劳是财富的源泉 102

7.休谟和马西 102

8.对论重农学派的各章的补充 103

9.重农学派的追随者毕阿伯爵对土地贵族的赞美 105

10.从重农学派的观点出发反驳土地贵族(英国的一个匿名作者) 105

11.关于一切职业都具有生产性的辩护论见解 107

12.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108

13.《资本论》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计划草稿 114

三、人物介绍 115

1.托马斯·霍布斯 115

2.威廉·配第 115

3.达德利·诺思 115

4.约翰·洛克 115

5.乔治·贝克莱 116

6.大卫·休谟 116

7.约瑟夫·马西 116

《资本论》第四卷第二册简介 117

第八章 洛贝尔图斯先生。新的地租理论(插入部分) 122

一、概述 122

二、主要内容 122

1.农业中的超额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比工业慢 122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作为农业中的不变资本要素的农业原料价值 124

3.农业中的价值和平均价格。绝对地租 125

4.洛贝尔图斯关于农业中不存在原料价值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129

5.洛贝尔图斯的地租理论的错误前提 132

6.洛贝尔图斯不理解工业和农业中平均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平均价格规律 133

7.洛贝尔图斯在决定利润率和地租率的因素问题上的错误 135

8.洛贝尔图斯所歪曲的规律的真实含义 141

9.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关系。地租的历史性。斯密和李嘉图的研究方法问题 142

10.地租率和利润率。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农业生产率和工业生产率的关系 146

三、人物介绍 147

1.约翰·卡尔·洛贝尔图斯 147

2.尤里乌斯·海尔曼·基尔希曼 147

3.约翰·威德 147

4.威廉·弗兰西斯·纽曼 148

5.托马斯·查理·班菲尔德 148

6.克里斯托夫·约瑟夫·亚历山大·马蒂约·德·东巴尔 148

7.亨利·查理·凯里 148

8.乔治·奥普戴克 148

第九章 对所谓李嘉图地租规律的发现史的评论。对洛贝尔图斯的补充评论(插入部分) 149

一、概述 149

二、主要内容 149

1.安德森发现级差地租规律。安德森理论的剽窃者马尔萨斯为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歪曲安德森的观点 149

2.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李嘉图评价经济现象的基本原则。马尔萨斯为统治阶级最反动的分子辩护。达尔文实际上推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50

3.罗雪尔歪曲地租观点的历史。李嘉图在科学上公证的例子。投资于土地时的地租和利用其他自然要素时的地租。竞争的双重作用 151

4.洛贝尔图斯关于产品变贵时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关系问题的错误 153

5.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他的价值理论中的错误的后果 153

6.李嘉图关于谷物价格不断上涨的论点。1641—1859年谷物的年平均价格表 155

7.霍普金斯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之间的区别的猜测。用土地私有权解释地租 155

8.开垦费用。谷物价格上涨时期和谷物价格下降时期(1641—1859年) 156

9.安德森反对马尔萨斯。安德森对地租的理解。安德森关于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它对级差地租的影响的论点 157

10.洛贝尔图斯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批判不能成立。洛贝尔图斯不懂资本主义农业的特点 158

三、人物介绍 160

1.詹姆斯·安德森 160

2.大卫·李嘉图 160

3.爱德华·威斯特 161

4.约瑟夫·唐森 161

5.托马斯·图克 161

6.罗伯特·华莱士 161

7.克劳德·雅克·埃尔伯 161

8.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161

9.成廉·科贝特 162

第十章 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的费用价格理论(批驳部分) 163

一、概述 163

二、主要内容 163

A.李嘉图的费用价格理论 163

1.重农学派理论的破产和地租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163

2.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是李嘉图理论的基本论点。作为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阶段的李嘉图研究方法及其缺点。李嘉图著作的错误结构 164

3.李嘉图在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问题上的混乱。他不懂价值形式 166

4.李嘉图对利润、利润率和平均价格等的解释 166

5.平均价格或费用价格和市场价格 170

B.斯密的费用价格理论 172

1.斯密的费用价格理论的错误前提。李嘉图由于保留了斯密把价值和费用价格等同起来的观点而表现出前后矛盾 172

2.斯密关于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自然率”的理论 173

三、人物介绍 175

1.休耳曼·卡尔·迪特里希 175

2.托马斯·罗伯特 175

第十一章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176

一、概述 176

二、主要内容 176

1.安德森和李嘉图发展地租理论的历史条件 176

2.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同他对费用价格的解释的联系 178

3.李嘉图的地租定义不能令人满意 179

第十二章 级差地租表及其说明 182

一、概述 182

二、主要内容 182

1.地租量和地租率的变动 182

2.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各种组合 183

3.对表的分析 187

第十三章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结尾) 194

一、概述 194

二、主要内容 194

1.李嘉图关于不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前提。向新的土地推移取决于土地的位置和肥力 194

2.李嘉图关于地租不可能影响谷物价格的论点。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原因 195

3.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农产品的“自然价格”的见解 196

4.李嘉图对农业改良的看法。他不懂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变化的经济后果 196

5.李嘉图对斯密的地租观点和马尔萨斯某些论点的批判 198

第十四章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201

一、概述 201

二、主要内容 201

1.斯密在地租问题提法上的矛盾 201

2.斯密关于对农产品的需求的特性的论点。斯密地租理论中的重农主义因素 202

3.斯密关于各种土地产品的供求关系的论述。斯密对地租理论的结论 203

4.斯密对于土地产品价格变动的分析 204

5.斯密关于地租变动的观点和他对各社会阶级利益的评价 206

第十五章 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207

一、概述 207

二、主要内容 207

A.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与他对利润和地租的见解的联系 207

1.李嘉图把剩余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混淆起来 207

2.利润率变动的各种不同情况 209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上的彼此相反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210

4.李嘉图在他的利润理论中把费用价格同价值混淆起来 211

5.一般利润率和绝对地租率之间的关系。工资下降对费用价格的影响 212

B.李嘉图著作中的剩余价值问题 214

1.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劳动与资本的交换问题按照李嘉图的提法无法解决 214

2.劳动能力的价值。劳动的价值。李嘉图把劳动同劳动能力混淆起来。关于“劳动的自然价格”的见解 215

3.剩余价值。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李嘉图把工作日看作一个固定的量 217

4.相对剩余价值。对相对工资的分析是李嘉图的科学功绩 218

三、人物介绍 220

休谟·詹姆斯·迪肯 220

第十六章 李嘉图的利润理论 221

一、概述 221

二、主要内容 221

1.李嘉图把利润和剩余价值区别开来的个别场合 221

2.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或者说“普通利润”)的形成 222

3.利润率下降规律 224

三、人物介绍 235

威廉·布莱克 235

第十七章 李嘉图的积累理论。对这个理论的批判。从资本的基本形式得出危机 236

一、概述 236

二、主要内容 236

1.斯密和李嘉图忽视不变资本的错误。不变资本各部分的再生产 236

2.不变资本的价值和产品的价值 237

3.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固定资本的折旧及其在积累过程中的作用 238

4.积累过程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不变资本是农业和机器制造业中积累的特点 238

5.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转化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40

6.危机问题(引言)。发生危机时资本的破坏 240

7.在承认资本过剩的同时荒谬地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 241

8.李嘉图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商品和货币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242

9.李嘉图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错误观点 244

10.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表现 245

11.危机的形式问题 246

1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 247

13.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李嘉图关于消费增长和国内市场扩大有无限可能性的见解 248

14.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关于普遍生产过剩不可能的理论的辩护论实质 249

15.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各种方式和积累的经济效果的观点 250

三、人物介绍 253

1.詹姆斯·威尔逊 253

2.约翰·富拉顿 253

第十八章 李嘉图的其他方面。约翰·巴顿 254

一、概述 254

二、主要内容 254

A.总收入和纯收入 254

B.机器。李嘉图和巴顿论机器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影响问题 255

1.李嘉图的观点 255

2.巴顿的见解 260

三、人物介绍 262

约翰·巴顿 262

《资本论》附录二 263

一、概述 263

二、主要内容 263

1.关于农业中供求经常相符的论点的最初提法。洛贝尔图斯和18世纪经济学家中的实践家 263

2.纳萨涅尔·福斯特论土地所有者和工业家之间的敌对关系 264

3.霍普金斯对地租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264

4.凯里、马尔萨斯和詹姆斯·迪肯、休谟论农业改良 264

5.霍吉斯金和安德森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65

6.利润率的下降 265

三、人物介绍 266

福斯特·纳萨涅尔 266

《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册简介 267

第十九章 托·罗·马尔萨斯 273

一、概述 273

二、主要内容 273

1.马尔萨斯把商品和资本这两个范畴混淆起来 273

2.马尔萨斯所解释的庸俗的“让渡利润”见解。马尔萨斯对剩余价值的荒谬观点 274

3.19世纪20年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和李嘉图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他们在对待工人阶级的立场方面的共同点 275

4.马尔萨斯片面地解释斯密的价值理论。他在同李嘉图论战中利用斯密的错误论点 275

5.马尔萨斯对斯密关于不变的劳动价值这一论点的解释 275

6.马尔萨斯利用李嘉图关于价值规律的变形的论点反对劳动价值论 276

7.马尔萨斯的庸俗的价值规定。把利润看成商品价值附加额。马尔萨斯对李嘉图相对工资见解的反驳 276

8.马尔萨斯的生产劳动和积累的观点同他的人口论相抵触 277

9.马尔萨斯所理解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78

10.马尔萨斯的价值理论(补充评论) 278

11.生产过剩。“非生产消费者”等等。马尔萨斯为“非生产消费者”的挥霍辩护,把它看成防止生产过剩的手段。 279

12.马尔萨斯同李嘉图论战的社会实质。马尔萨斯歪曲西斯蒙第关于资产阶级生产的矛盾的观点。马尔萨斯对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的原理所做的解释的辩护论实质 280

13.李嘉图学派对马尔萨斯关于“非生产消费者”的观点的批判 281

14.马尔萨斯著作的反动作用和剽窃性质。马尔萨斯为“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的存在辩护 282

15.匿名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对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原理的阐述 282

三、人物介绍 283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283

第二十章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284

一、概述 284

二、主要内容 285

1.罗·托伦斯 285

2.詹姆斯·穆勒解决李嘉图体系的矛盾的不成功的尝试 287

3.论战著作 291

4.麦克库洛赫 296

5.威克菲尔德在“劳动价值”和地租问题上对李嘉图理论的局部反驳 298

6.斯特林用供求关系对资本家的利润作庸俗解释 298

7.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直接从价值理论中得出李嘉图关于利润率和工资量成反比的原理的徒劳尝试 299

8.结束语 302

三、人物介绍 302

1.托伦斯·罗伯特 302

2.詹姆斯·穆勒 303

3.普雷沃·吉约姆 303

4.德·昆西·托马斯 303

5.贝利·赛米尔 303

6.麦克库洛赫·约翰·雷姆赛 304

7.威克菲尔德·爱德华·吉本 304

8.斯特林·帕特里克·詹姆斯 304

9.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304

第二十一章 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无产阶级反对派 305

一、概述 305

二、主要内容 306

1.小册子《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306

2.莱文斯顿把资本看成工人的剩余产品。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对抗形式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由此产生的对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否定态度 312

3.霍吉斯金 313

4.政治经济学家的反对派布雷 321

三、人物介绍 322

1.莱文斯顿·皮尔西 322

2.霍吉斯金·托马斯 322

3.约翰·弗朗西斯·布雷 323

第二十二章 拉姆赛 324

一、概述 324

二、主要内容 324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尝试。关于资本是不重要的社会形式的观点 324

2.拉姆赛关于剩余价值和价值的观点。剩余价值归结为利润。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变动对利润率和利润量的影响问题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明。资本的有机构成,积累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325

3.拉姆赛论“总利润”分为“纯利润”(利息)和“企业主利润”。在他关于“监督劳动”、“补偿风险的保险费”和“超额利润”等观点中辩护论因素 328

三、人物介绍 330

乔治·拉姆赛 330

第二十三章 舍尔比利埃 331

一、概述 331

二、主要内容 331

1.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由机器和原料构成的部分以及由工人的“生活资料基金”构成的部分 331

2.关于工人人数同不变资本量相比不断减少的问题 332

3.舍尔比利埃关于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猜测;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舍尔比利埃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占有规律” 332

4.关于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积累问题 334

5.舍尔比利埃的西斯蒙第主义因素。关于资本有机构成问题。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可变资本绝对减少。在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情况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比例的变动。资本的有机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不同比例。资本周转的差别及其对利润的影响 335

6.李嘉图和西斯蒙第的见解在舍尔比利埃著作中的折衷主义的结合 336

三、人物介绍 336

1.舍尔比利埃·安都昂·埃利泽 336

2.让·沙尔·列奥尔·西斯蒙第 336

第二十四章 理查·琼斯 338

一、概述 338

二、主要内容 338

1.理·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税收的源泉》,第一部分:《地租》,1831年伦敦版。地租历史观的因素。琼斯在地租理论的个别问题上胜过李嘉图之处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错误 338

2.理·琼斯《1833年2月27日在伦敦皇家学院讲述的政治经济学绪论。附工资讲座大纲》1833年伦敦版。(“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概念以及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的不同类型的尝试。关于“劳动基金”的混乱思想) 340

3.理·琼斯《国民政治经济学教程》1852年哈特福版 341

三、人物介绍 344

理查·琼斯 344

《资本论》附录三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 345

一、概述 345

二、主要内容 345

1.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的拜物教化。生息资本是这种拜物教的最充分的表现。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论资本利息 345

2.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更为古老的形式。派生的形式 347

3.剩余价值的各个部分独立化为不同形式的收入。利息和产业利润之间的比例。收入的拜物教形式的不合理性 348

4.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硬化过程以及这些形式同它们的内在实质即剩余劳动日益分离的过程。生息资本是这个过程的最终阶段。把产业利润看成“资本家的工资”的辩护论观点 349

5.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利息和地租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构成要素。庸俗经济学家企图赋予利息和地租的不合理形式以合理的外观 350

6.庸俗社会主义反对利息的斗争(蒲鲁东)。不理解利息和雇佣劳动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354

7.关于利息问题的历史。路德在进行反对利息的论战时胜过蒲鲁东。对利息的观点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354

三、人物介绍 355

1.威廉·格奥立格·弗里德里希·罗雪尔 355

2.让·巴蒂斯特·萨伊 355

3.弗雷德里克·巴斯夏 356

4.纳骚·威廉·西尼耳 356

5.蒲鲁东·比埃尔·约瑟夫 356

6.马丁·路德 357

附录 洪远朋有关《资本论》论著目录 3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