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
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

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3670607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丛书 第一辑》中的一册。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认知、流于表层知识学习,未内化为人格培养,缺乏实践的分层与多元路径等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构建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本位“一枝四叶”创新模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五步骤。旨在践行国家当前的教育计划,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经实践检验、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及时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为正在或准备开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各层次教育者提供参考;总结升华已有成果,为后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与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3

一、百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多维度认识 3

二、作为国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10

三、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3

第二节 实践本位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6

一、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案 16

二、一枝四叶:实践与创新 17

第二章 评价与认知:走出误区、实践创新 19

第一节 对于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思考 21

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历史意义 21

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指导性意义 21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24

一、源头活水 24

二、认同与创新 25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27

一、基本障碍 27

二、核心挑战 28

第四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30

一、文化、知识与价值 30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 33

第五节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使命与提升之道 35

一、求精:精选、精读、精解 35

二、求博:学科之博、视野之博 36

三、求活:教学资源撷取、教学方法灵动、知识回归生活 36

第三章 分层与路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方略 39

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分层设计 41

一、小学阶段 42

二、中学阶段 44

第二节 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模型与因地制宜的特色创建 46

一、童蒙养正,毓德树人:儿童德育模式 47

二、文化立心,诗意育人:校本化的乐学模式 51

三、立己达人,家国情怀:中学的实践 61

第四章 跨出围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新思路 65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 67

一、必要性 67

二、实施途径 68

三、科目渗透 69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化——校本课程的建设 70

一、基于传统经典的校本课程建设 70

二、基于地方文博资源的校本课程建设 86

三、基于传统技艺与风土习俗的校本课程建设 91

第三节 《章太炎故居分级手册》的研发详例 91

一、分级教程研发前的调研 91

二、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反思 96

三、《章太炎故居分级手册》的教程内容 99

第五章 传统文化的教法之一:以传统经典校本课程与语文科目为例 103

第一节 吟诵教学不止于吟诵 105

一、吟诵教学的传承 105

二、吟诵教学的提升 106

第二节 古诗文写作的拓展训练 107

一、现行教材古诗文内容与编排特点的分析 108

二、从仿写到自由创作 109

三、古诗文读写结合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14

第三节 教学实例举隅 115

一、“笠翁对韵·六鱼”(三年级) 115

二、“天籁”(五年级) 120

三、“长相思”(五年级) 135

四、“枫桥夜泊”(五年级) 150

五、“将相和”(五年级) 176

六、“孔子游春”(六年级) 183

七、“相约拱宸桥”(五、六年级) 206

第六章 传统文化的教法之二:以地方文博课程与历史科目为例 219

第一节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田野考察与研学旅行教法 221

一、田野考察的运用 221

二、萧山南片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233

三、地方传统文化类文博课程的教法 235

第二节 历史科目中的传统文化的教法 238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变化与重构 238

二、教学实例举隅:“融入校史内容,创设人文课堂” 240

三、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历史课的实践 243

四、利用文物资源开展历史课的实践 254

第七章 传统文化的教法之三:寓教于戏,寓教于艺 257

第一节 传统技艺校本课程的教法 259

一、渗透课程模式 259

二、教学科目的实践 259

第二节 教学实例举隅 260

一、“七巧板”(三年级) 260

二、“造一张纸”(三年级) 265

三、“中华扇子”(六年级) 270

第八章 从课堂到日常:以“化育”与“浸润”为目标 275

第一节 境教营造:会说话的隐性教科书 277

一、传统元素的“园文化”建设 277

二、作为传统文化学习场所的“室文化” 281

三、节日庆典的参与化育 289

第二节 礼仪学习:主于敬与君子品格的养成 290

一、澄清有关儒家礼仪的两个误会 290

二、国民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292

三、教学实例举隅:“小学生的入学礼” 297

结语 301

附录 305

附录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本位创新模式研究的获奖证书 307

附录二:澎湃新闻访谈课题组负责人 309

附录三:项目组研究成果选登 315

附录四:学生优秀作品选登 317

附录五:田野考察教学优秀案例推荐阅读——香港新界访古 324

后记 3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