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志文,方玲主编;杨艳艳,谷媛媛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261036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全书共九章,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实践等三个版块。第一章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并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方法进行说明;第二章分析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立足于产品市场考察国民收入的形成;第三章介绍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IS—LM模型,集中说明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进一步分析在价格可变的基础上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第五章论述了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使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第六章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两个现代经济中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第七章论述国际经济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开放经济中相互交易的基本宏观经济变量;第八章考察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趋势,分析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第九章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与理论经济学较为密切的八个经济学学科发展情况,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宏观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简介 1

一、宏观经济学的界定 1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

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5

第二节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 6

一、两部门收入-支出循环流程模型 7

二、三部门收入-支出循环流程模型 8

三、四部门收入-支出循环流程模型 8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9

一、主要核算指标 9

二、其他核算指标 11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5

一、支出法 16

二、收入法 18

三、新增价值法 19

四、产出、支出和收入的关系 21

第五节 国民收入恒等式 22

一、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23

二、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23

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23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7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与有效需求原理 28

一、均衡国民收入 28

二、萨伊定律与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 29

第二节 凯恩斯消费原理 30

一、消费与消费函数 30

二、储蓄与储蓄函数 33

第三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发展 35

一、相对收入假说 36

二、生命周期假说 37

三、持久收入假说 38

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9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42

一、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42

二、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44

三、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45

四、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46

第五节 乘数原理 48

一、投资乘数 48

二、政府相关乘数 50

三、进口乘数和出口乘数 52

四、自发性消费支出乘数 53

五、乘数效应发挥的条件 54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57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57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58

二、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 59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61

四、预期收益与投资 62

五、存货投资 63

第二节 IS曲线 65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65

二、IS曲线的经济含义 66

三、IS曲线的移动 67

四、IS曲线的斜率 68

第三节 利率的影响因素 69

一、利率取决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69

二、货币的需求 69

三、货币的供给 72

四、货币市场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74

第四节 LM曲线 75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75

二、LM曲线的经济含义 77

三、LM曲线的斜率 78

四、LM曲线的移动 79

第五节 IS-LM分析 81

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81

二、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 82

三、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变动 83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84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88

第一节 AD-AS模型——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桥梁 89

第二节 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 91

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 91

二、总需求曲线 91

第三节 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 97

一、总供给与总生产函数 97

二、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量的决定 98

三、总供给曲线的形成 99

四、总供给曲线的形态 99

五、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04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105

一、AD-AS模型均衡的形成 105

二、AD-AS模型均衡的变动 106

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109

一、萧条与高涨 109

二、滞胀 109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11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原理 113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13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原理 1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15

一、财政收支及财政政策工具 115

二、自动调节和主动调节 117

三、“逆风向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措施 118

四、功能财政的思想 119

五、赤字与公债 121

六、财政政策的实践 122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23

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123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126

三、货币政策工具 128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131

一、财政政策效果 131

二、货币政策效果 134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136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139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43

第一节 西方经典失业理论回顾 144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 144

二、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 144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 145

四、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理论与供给管理政策 146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黏性理论与就业对策 147

六、发展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 148

第二节 失业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类型 149

一、失业的概念 149

二、失业的衡量标准 149

三、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150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治理 153

一、失业的影响 153

二、失业的治理 154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与分类 155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155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155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57

第五节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159

一、货币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 159

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60

三、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61

四、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162

五、结构性通货膨胀 162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影响 165

一、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165

二、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166

三、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 167

四、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67

第七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167

一、货币供应控制政策 167

二、总需求调节与控制政策 168

三、总供给改善政策 168

四、经济结构调整政策 168

五、收入政策 168

六、货币制度改革政策 169

第八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70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170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171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172

第七章 国际经济概述 178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述 178

一、绝对优势理论 178

二、比较优势理论 180

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82

四、规模经济理论 182

五、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 183

第二节 国际贸易组织简介 185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185

二、欧洲联盟 186

三、世界贸易组织 186

第三节 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187

一、物品的流动: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 187

二、金融资源的流动:资本净流出 188

三、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相等 189

四、储蓄、投资及其与国际流动的关系 190

五、总结 190

第四节 国际交易的价格 191

一、名义汇率 191

二、真实汇率 191

第五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193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 193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 193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194

第六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195

一、金本位制 195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6

三、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 196

第七节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 197

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197

二、外汇市场干预 197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20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0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01

二、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202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202

第二节 增长核算 203

一、增长核算方程 203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204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05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206

一、固定系数的生产函数 206

二、有保证的增长率 208

三、自然增长率与一致性条件 213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214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214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216

三、稳态分析 217

四、储蓄率的增加 218

五、人口增长 220

六、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220

七、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222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223

一、基本模型 223

二、两部门模型 224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26

一、鼓励技术进步 226

二、鼓励资本形成 227

三、增加劳动供给 227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概念 228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228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229

三、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 231

第八节 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周期理论 231

一、纯货币理论 231

二、投资过多论 231

三、消费不足论 233

四、创新论 233

第九节 对经济周期的解释:投资和储蓄的动态关系 234

一、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 234

二、均衡产出的决定 235

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236

第十节 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237

一、萨缪尔森的分析 237

二、希克斯的分析 240

第九章 20世纪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243

第一节 20世纪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概述 243

第二节 经济管理学和经济计量学 244

一、经济管理学 244

二、经济计量学 246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 248

一、发展经济学 248

二、比较经济学 253

第四节 人口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 255

一、人口经济学 255

二、信息经济学 258

第五节 演化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 261

一、演化经济学 261

二、实验经济学 265

参考文献 2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