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彩娟等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367407
  • 页数:148 页
图书介绍:银行文化和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也是一种运用这些规律传播信息、协调关系、广结人缘、塑造形象、促进事业成功的艺术。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领域的文化现象和内在联系,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著作。
《生态小康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3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4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4

二、生态经济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5

三、小康社会的国内外研究 6

四、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国内外研究 8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创新点 10

第二章 经济小康——生态小康:21世纪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3

第一节 生态小康的经济学含义 14

第二节 生态小康的理论依据 16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16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理论 19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建设物质文明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理论 22

四、生态需要理论:强调生态需要是现代人类最基本需要的理论 25

五、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理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的理论 26

第三节 生态小康的实践依据 28

一、山区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中的地位 28

二、生态小康是山区走出“富饶的贫困”的必然选择 31

第三章 追求生态小康:咸宁山区兼顾生态与经济的选择 37

第一节 山区农业大市走向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 37

一、自然资源富饶与经济发展不快的矛盾 38

二、基本生产要素丰富与高等生产要素短缺的矛盾 40

三、无偿占有、使用环境与自觉保护环境的矛盾 41

四、重视资源的生产价值与轻视资源的生态价值的矛盾 42

第二节 追求绿色产业是追求生态小康的中心环节 43

一、“四乡六业”是咸宁发展的支柱产业 44

二、“四乡六业”是咸宁发展的绿色产业 44

三、“四乡六业”确立了咸宁发展的“绿色市场观” 48

第三节 生态大市咸宁在武汉城市圈的特色定位 49

一、武汉城市圈:“十一五”咸宁加快发展,实现生态小康的重要机遇 49

二、大武汉“后花园”:生态大市咸宁的特色定位 51

三、生态大市咸宁以“青山绿水蓝天”走向全国和世界 53

第四节 “四乡六业”与咸宁发展:基于1998~2006年的实证分析 55

一、“四乡六业”对咸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测算 55

二、“四乡六业”各产业对“四乡六业”总产值的贡献测算 57

三、“四乡六业”的实际总产值与各项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65

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68

第四章 良好生态系统:山区实现生态小康的基础 70

第一节 山区生态系统 70

一、山区生物多样性 71

二、山区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73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不优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76

一、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 77

二、山区文化环境脆弱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0

第三节 良性生态系统目标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 83

一、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 83

二、发挥资源优势与发挥市场优势的协调 86

三、近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 88

第五章 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山区生态小康指标体系的核心 91

第一节 几组相关概念 9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91

二、绿色增长与绿色发展 93

三、GDP与绿色GDP 95

第二节 生态小康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97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 97

二、生态小康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98

第三节 建立以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山区生态小康指标体系 102

一、生态小康指标体系是实行绿色GDP核算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103

二、建立山区生态小康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要求 105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实现山区生态小康的主线 115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生态小康 115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115

二、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关系 116

三、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17

第二节 温州山区农民与咸宁山区农民的比较 118

一、市场观念上的差距比较 119

二、由观念支配的投资方式的举例比较 122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123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 123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文化教育 127

三、难点:培养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开放观念 133

参考文献 14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