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药治病,边学边用
中药治病,边学边用

中药治病,边学边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褚晨宇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6971134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中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每味中药都有“炒、炙、蜜、酒”等不同的炮制方法,本书对生活中常见的中药的名称、别名、性味归经、用法用量、常见配伍、家用养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满足读者居家使用的需求。
《中药治病,边学边用》目录

第一章 认识中药 2

第一节 中药概述 2

中药的历史渊源 2

中药取名文化 4

中药的分类与作用 6

中药的产地 15

中药的剂型 16

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 19

中药的鲜陈谈 21

中药的炮制与制剂 22

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 23

第二节 中药性味归经学问大 26

中药的四性五味 26

中药的归经药效 28

中药的升降沉浮 30

中药五味宜忌 32

第三节 中药配伍有讲究 34

君臣佐使,搭配有道 34

中药“十八反” 36

第二章 中药治病学问大 38

第一节 如何煎煮中药 38

煎药容器如何选择 38

煎煮前要浸泡 39

煎煮用水选择 40

煎煮的火候 41

不宜煎煮的中药 42

常用的入药方法 43

第二节 中药的日常应用 45

药引的学问 45

服药的时效性 48

中药的用法与用量 50

科学使用补药 54

剂量大不一定效果好 56

第三节 中药养生因时制宜 57

春季滋补养生的中药及药膳 57

夏季消热解暑的中药及药膳 60

秋季滋阴润肺的中药及药膳 62

冬季温润补元的中药及药膳 64

第四节 不同体质的择药方法 68

阳虚体质补阳先补肾 68

阴虚体质滋阴降炎是重点 71

血瘀体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72

气虚体质益气健脾是首选 75

痰湿体质分清内湿、外湿才能对证下药 77

湿热体质多食“甘寒”性食物 79

平和体质调养得当胜进补 83

气郁体质疏肝理气,安定心神 85

特禀体质养血消风,益气固表 87

第三章 一味中药,补养大全 92

第一节 补气药 92

太子参——补气生津润肺燥 92

人参——补气第一圣药 94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虚火 98

党参——补中益气养肝血 102

黄芪——补气升阳健脾胃 105

蜂蜜——补气润燥通大肠 109

山药——益气滋阴养肝肾 112

甘草——调和诸药解百毒 115

白术——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118

第二节 补血药 121

当归——血虚能补,血枯能润 121

何首乌——养血填精补肝肾 124

阿胶——滋阴养血润肺燥 127

鸡血藤——通筋活络,补血养血 131

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髓 134

白芍——补血养肝止泻利 136

桑葚——补血养阴生津液 140

龙眼——补心脾益气血 142

第三节 壮阳药 145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阴阳双补 145

杜仲——安胎强筋补肝肾 148

海马——补肾壮阳滋补温内 150

鹿茸——补肾阳强筋健骨 153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 156

补骨脂——助肾补阳纳气平喘 159

淫羊藿——温肾壮阳祛风湿 162

肉苁蓉——补肾阳润肠通便 165

韭菜子——强筋壮骨,壮阳固精 168

第四节 滋阴药 171

女贞子——补肝滋肾,清热明目 171

银耳——滋阴润肺益肾阴 174

天冬——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177

黄精——补肝滋肾气阴双补 180

玉竹——滋养肺胃阴液 183

黑芝麻——润肠益精补肝肾 186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89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192

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195

第五节 活血化瘀药 198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清心 198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01

益母草——利尿消肿活血调经止痛 204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207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210

月季花——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213

牛膝——活血去瘀引血下行 216

郁金——活血化瘀行气解郁 219

苏木——行血祛瘀消肿痛 221

第六节 清热解毒药 224

金银花——清热解毒 224

罗汉果——清热滑肠润肺咽 227

绿豆——消暑利尿清热毒 22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32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解毒 235

蒲公英——解毒消肿清肝热 237

鱼腥草——利尿消肿清热毒 239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243

第七节 止咳化痰药 246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246

桔梗——润肺止咳排脓痰 249

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52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255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258

紫苏子——止咳化痰降血脂 260

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263

第八节 理气调中药 266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266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269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271

玫瑰花——行气和血解肝郁 274

小茴香——疏肝理气祛寒止痛 276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279

第九节 健胃消食药 282

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开胃 282

麦芽——健脾开胃消肿胀 285

谷芽——消食和中益脾胃 287

乌梅——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289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292

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 294

第十节 利尿泻下药 297

红小豆——利尿消肿解小毒 297

荷叶——清热解毒降血脂 300

薏苡仁——健脾利湿排脓毒 302

车前子——清热明目祛痰湿 305

玉米须——利尿消肿退黄疸 307

冬瓜皮——利尿消肿去烦渴 310

五加皮——补肝强筋祛风湿 312

淡竹叶——清热利尿除心火 315

泽泻——清热利尿消水肿 317

番泻叶——泻热利尿润肠道 319

第十一节 解表发散药 322

薄荷——疏风清热,消暑透疹 322

桂枝——发汗解肌,助阳化气 324

白芷——发汗祛风,消肿止痛 326

葛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 329

柴胡——清热解表,疏肝解郁 331

生姜——散寒解表,温中止咳 333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335

牛蒡子——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338

蝉蜕——利咽解痉,散风除热 340

升麻——升清提阳,清热解毒 342

羌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344

荆芥——解热发汗,消除肿胀 346

细辛——发汗化痰,祛风止痛 348

香薷——解表发汗,利湿消肿 351

第十二节 收涩药 353

芡实——补中益气,健脾固精 353

诃子——收敛止泻,涩肠敛肺 356

覆盆子——益肾固精,养肝明目 358

浮小麦——补虚止汗,退热除烦 360

五味子——敛肺止渴,生津益气 362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364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367

莲子——稼穑之味,百病可祛 369

桑螵蛸——补肾助阳,固本益精 371

第十三节 安神药 374

朱砂——镇静安神,解毒消肿 374

酸枣仁——宁心安神,养肝敛汗 376

灵芝——止咳平喘,补气安神 378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固精 380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382

琥珀——活血散瘀,定惊安神 384

远志——安神益智,散痰消肿 387

珍珠——平肝定惊,清肝明目 389

第十四节 祛风湿药 391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391

桑寄生——养血润筋,祛风通络 393

狗脊——补肝肾,强腰膝 395

丝瓜络——祛湿化痰,舒筋和血 397

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39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