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八村 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 广西卷](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1/s6adc720.jpg)
![南昆八村 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 广西卷](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11/s6adc720.jpg)
南昆八村 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 广西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翁乃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5046325
- 页数:387 页
壮族村落——那善屯&李富强 1
渭额瑶村社会生活&李土玉 183
瑶村——各烟屯&纳日碧力戈 299
者岩布依村寨&彭雪芳 389
三家寨调查&张晓 515
黔西南的一个汉族山村&翁乃群 602
沙锅寨白彝的经济生活&吴兴旺 721
雾南岗干彝社会文化变迁&薛金玲 901
壮族村落——那善屯&李富强 1
一、西南——岭南出海通道上的壮族村落:那善屯的社区背景 1
(一)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历史考察 1
先秦时期,西南先民与华南、东南亚、大洋洲先民交往频繁 1
秦汉时期,西南——岭南出海通道初成格局 4
三国至唐宋,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大发展及鼎盛时期 7
元至民国时期,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继续发展与变革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西南综合运网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南昆铁路建设: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新纪元 19
结语 21
(二)那善屯的地理位置和建制沿革 21
(三)那善屯所处区域的特点 31
二、那善屯的建立:姓氏与聚落形态 45
(一)罗姓 46
(二)黄姓 52
(三)王姓 56
(四)廖姓 57
(五)苏姓 57
(六)韦姓 58
(七)李姓 58
(八)刘姓 59
(九)唐姓 59
(十)蒙姓 60
(十一)郭姓 60
(十二)洪姓 60
(十三)班姓 61
(十四)冯姓 61
三、那善屯的经济变迁 68
(一)土地制度的变革 68
(二)经济模式的转型 76
耕作制 79
种子 79
生产工具 81
栽培技术 82
田间管理 82
(三)交换模式的变化 86
四、那善屯的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变迁 91
(一)婚姻制度及其变迁 91
婚姻类型 92
婚姻的缔结 96
婚姻地缘 106
(二)家庭制度及其变化 114
五、壮族生活的微形图画:北路壮剧及其变迁 119
(一)北路壮剧:民族文化交流的产儿 120
(二)那善壮族与北路壮剧 127
(三)从人神共娱到大众娱乐:北路壮剧的功能转换 131
六、村政的现代化建设与那善权力结构的变化 138
(一)“波板”·“雅金”·“布魔”·“道公”:那善壮族传统的民间权威 138
(二)民国保甲制:村政规范化与国家力量向村屯的延伸 147
(三)共和新政:村政现代化与国家权力在村屯中的强化 154
七、从“布越”到公民:“国家一体”观念在那善的成长 161
(一)传统社会经济的改造 163
1.税收 163
2.工商管理与改造 165
3.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和对农民贷款 166
(二)对社会—文化的监控 170
(三)“新学”的推广 174
八、南昆铁路建设与那善壮族:若即若离 178
渭额瑶村社会生活&李土玉 183
前言 183
一、渭额屯概况 185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生态 185
(二)人口与民族 187
(三)交通、通讯、信息及圩场 191
二、经济 195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 195
劳动工具 195
劳动力资源的利用 197
生产劳动 201
(二)生活消费 213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 214
消费情况 216
三、社会组织、社会关系 218
(一)社会历史 218
(二)社会组织 220
(三)社会教育 232
(四)婚姻关系 244
(五)家庭制度 248
(六)性别角色 250
家户领域与性别 250
公众领域与性别 253
月经、生育和性关系 253
(七)社会互助 255
四、生活习俗 257
(一)服饰及其制作 257
(二)饮食 261
(三)居住 263
(四)节日和娱乐 269
(五)婚姻礼仪 270
(六)生育习俗 274
(七)丧葬习俗 277
(八)禁忌 281
(九)计时制度 282
五、信仰、仪式 284
(一)安名仪式 285
(二)祖先崇拜及仪式 287
(三)自然崇拜及其仪式 292
(四)鬼魂崇拜及其仪式 293
(五)巫术 293
打卦 293
制敌巫术 293
择吉日 294
看风水 294
六、民间治病偏方 296
结语 297
瑶村——各烟屯&纳日碧力戈 299
一、人口与医疗卫生 300
二、亲属称谓、婚姻、社交 305
三、服装 316
四、住宅 319
五、交通、互动与信息 323
六、买卖和交换 329
七、社会控制 336
八、儿童教育 346
九、节日 355
十、信仰、丧葬、禁忌与仪式 359
十一、农业 365
十二、饮食 375
十三、语言 376
十四、命名制 378
十五、男女角色 379
结语 380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民族舞初级教程》沈莹主编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当代民族声乐与民族之声》曲鹭鹭著 2019
- 《丹砂古寨 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李劲松著 2019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葛树蓉,吴世平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