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道德经》解玄  老子是西周历史人单逨
《道德经》解玄  老子是西周历史人单逨

《道德经》解玄 老子是西周历史人单逨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文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0864773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篇,上篇解《道德经》之”迷”:甲《道德经》是本专讲”以德治国”的书;乙《道德经》中圣人是周古公亶父;丙《道德经》奠定了中华文化体系的基础(宇宙观、道德观);丁《道德经》的成书时代;戌 解开”老子身世”之谜;己 ”逨十鼎”解开老子身世之谜;庚 《道德经》的源与流。下篇:对《道德经》81章作通俗的解释。茌正文解释后面开设”讨论与争鸣”专栏,就前人不同观点进行不点名的探讨,争鸣,阐述作者在此问题上的一家之言。
《《道德经》解玄 老子是西周历史人单逨》目录

上篇 《道德经》核心问题解谜 3

甲 《道德经》是“以德治国”专著 3

一、《道德经》中写了些什么 3

二、《道德经》反映出的国家结构是二元社会 4

三、“以德治国”是《道德经》的主题 5

乙 《道德经》中的“圣人”是周古公亶父 8

一、《道德经》中“圣人”说了什么 8

二、《道德经》中的“圣人”就是周古公亶父 10

三、圣人规范了“王德” 14

四、“以德治国”符合天道 20

五、慎重使用武力 25

丙 《道德经》是中华体系文化的基础 27

一、文化与体系文化 27

二、老子解决了中华体系文化的三项必备条件 28

三、中、西两大体系文化的差异与对比 41

丁 《道德经》的成书时代 43

一、西周社会概况 44

二、春秋战国的社会特征 46

三、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与对比 47

四、《道德经》成书时代讨论 48

戊 解开“老子身世”之谜 55

一、2000多年来“老子身世”不明的主因 55

二、查明“老子身世”的困难与办法 57

三、甄别《史记》关于“老子身世”的七种说法 60

四、《道德经》中蕴藏着“老子”的大量信息 65

五、“逨十鼎”最终揭开“老子身世”之谜 72

己 《道德经》的源与流 81

一、《道德经》溯源 81

二、《道德经》的传承——中华体系文化的形成、发展 88

三、探索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文化 97

下篇 《道德经》全文解释 103

前言 103

第一章 109

探索与争鸣 110

关于帛书《老子》为“非恒道”“非恒名”的问题 110

什么是“道”? 110

关于“道”,“常道”与“非常道” 110

关于“有欲”与“无欲” 112

“道”的划时代意义 114

第二章 115

探索与争鸣 117

圣人对待美与丑、善与恶的态度 117

关于“圣人” 117

关于“行不言之教” 117

第三章 118

探索与争鸣 119

本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19

关于智者或知者 120

第四章 120

探索与争鸣 121

“道冲”或“道中” 121

关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不同解读 122

第五章 122

第六章 123

探索与争鸣 124

“谷神”或“欲神” 124

第七章 124

探索与争鸣 125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是沽名钓誉吗? 125

第八章 125

探索与争鸣 126

何谓“上善若水”? 126

第九章 127

探索与争鸣 127

“恃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的直释 127

怎么理解“功遂身退”? 128

第十章 129

第十一章 130

第十二章 131

探索与争鸣 132

本章的内容是否有所指? 132

第十三章 132

第十四章 133

第十五章 134

探索与争鸣 136

“士”是什么人? 136

第十六章 136

探索与争鸣 137

老子自述认识世界事物的方法 137

第十七章 138

探索与争鸣 139

“太上、其次等”是否具体有所指 139

第十八章 139

探索与争鸣 140

关于“仁义” 140

以“道”治国与以“仁义”、以“智”治国的差别 140

第十九章 141

探索与争鸣 142

关于“绝圣弃智” 142

谁是《道德经》中的圣人? 142

第二十章 143

探索与争鸣 145

本章是西周末期君王腐败、王权弱化,众人势力壮大的写照 145

第廿一章 146

探索与争鸣 147

怎样理解“孔德之容”? 147

第廿二章 147

探索与争鸣 148

“曲则全,枉则直” 148

第廿三章 149

探索与争鸣 150

希言自然 150

第廿四章 150

探索与争鸣 151

关于“吹者不立”“跂者不立,跨者不行”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51

第廿五章 151

探索与争鸣 153

关于“有物混成”? 153

什么是“道”? 153

老子是不是“宇宙循环论”者? 154

是“王法地”还是“人法地”? 154

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4

第廿六章 155

第廿七章 156

探索与争鸣 157

“善行无辙迹” 157

第廿八章 157

探索与争鸣 158

“知其雄,守其雌”老子辩证治国的概括 158

为什么本章从三个版本中选择了不同于众的陈光柱本? 159

第廿九章 160

探索与争鸣 161

天下神器 161

第三十章 161

第三十一章 162

第三十二章 163

第三十三章 164

探索与争鸣 165

是“知人者智”还是“知人者哲” 165

关于“死而不亡者寿” 165

第三十四章 166

第三十五章 167

探索与争鸣 168

关于“乐与饵,过客止” 168

第三十六章 168

探索与争鸣 169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阴谋权术吗? 169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69

第三十七章 170

第三十八章 171

探索与争鸣 172

怎么解读“上礼为之而莫能应,则攘臂而扔之” 172

老子与孔子“治国之道”的探讨 173

“上德不德(得)……下德不失德(得)”的意义 174

第三十九章 175

探索与争鸣 177

关于“得一” 177

第四十章 177

探索与争鸣 178

关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78

作者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解 178

是“气中以为和”还是“气冲以为和”哪个更接近本章内容? 179

“道生一”中“一”指的是什么? 179

陈本对本章内容调整的合理性? 180

第四十一章 180

探索与争鸣 181

《建言》说明了什么? 181

第四十二章 182

探索与争鸣 183

“失与得”“损与益”的辩证关系 183

第四十三章 184

第四十四章 185

第四十五章 186

探索与争鸣 187

另一类的对待统一 187

第四十六章 187

第四十七章 188

探索与争鸣 189

老子不是“唯心主义”者 189

谁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者 189

第四十八章 190

探索与争鸣 191

有人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视为老子主张愚民的理论依据 191

第四十九章 191

第五十章 192

第五十一章 193

探索与争鸣 194

老子的“生成观” 194

第五十二章 195

探索与争鸣 196

“塞其兑,闭其门”鼓吹不与外界接触,是客观唯心主义吗? 196

第五十三章 196

第五十四章 197

第五十五章 198

第五十六章 199

探索与争鸣 200

白居易没读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00

第五十七章 201

探索与争鸣 202

本章是《道德经》“以德治国”或“无为而治”的核心 202

第五十八章 202

探索与争鸣 203

怎么理解“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203

第五十九章 204

第六十章 205

探索与争鸣 205

怎么理解“其鬼不神” 205

第六十一章 206

第六十二章 207

第六十三章 208

第六十四章 209

第六十五章 211

探索与争鸣 212

老子主张愚民吗? 212

第六十六章 212

探索与争鸣 213

关于《道德经》传授宫廷权谋之术 213

第六十七章 214

探索与争鸣 216

关于“不敢为天下先” 216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的普遍含义 216

第六十八章 216

第六十九章 217

第七十章 218

第七十一章 219

第七十二章 219

第七十三章 220

探索与争鸣 221

为什么选择陈光柱本,去掉“是以圣人犹难之”? 221

第七十四章 221

第七十五章 222

第七十六章 223

第七十七章 224

第七十八章 225

探索与争鸣 226

怎样理解柔弱胜刚强 226

第七十九章 227

第八十章 228

探索与争鸣 229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鼓吹历史倒退复古吗? 229

第八十一章 229

后记 231

附录1:《道德经》中的几个概念 233

附录2:专家点评 235

附件1:周宣王四十二、四十三年逨鼎与铭文 2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