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福全,王伟光,陈宝明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337404
  • 页数:1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调研,总结了它的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建议。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目录

第一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1

一、自组织理论 1

(一)耗散结构 1

(二)协同学 2

二、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链理论 2

三、资源依赖理论 3

四、交易成本理论 4

五、技术学习 5

(一)企业技术学习 5

(二)合作中的技术学习 6

六、网络理论 7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 9

一、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及其组织形式相关理论概述 9

二、产业链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12

(一)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12

(二)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12

(三)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13

三、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 13

(一)合作主体的数量 13

(二)合作技术 14

(三)合作目标 14

(四)技术属性 15

(五)势差 16

(六)政府意向 16

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技术联盟 17

(一)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 17

(二)技术联盟的结构 21

(三)产学合作创新成果——产权归属 24

五、经济一体化下的产学研合作新趋势 27

(一)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跨国化 27

(二)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技术融合化 27

(三)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化 28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30

一、基于合作方式视角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30

(一)技术转让模式 30

(二)委托研究模式 32

(三)联合攻关模式 33

(四)内部一体化模式 35

(五)共建科研基地模式 36

(六)组建研发实体模式 39

(七)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模式 42

(八)产业技术联盟 45

二、基于合作主体的数目划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49

(一)点对点模式 49

(二)点对链模式 49

(三)网络模式 52

三、基于政府作用划分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54

(一)市场自发模式 54

(二)政府主导模式 54

(三)政府引导模式 57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运行机制 59

一、文献回顾 59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一种概念框架 62

(一)运行机制的重新划分与概念界定 62

(二)三种机制的作用与关系 63

三、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动态演化 64

(一)产学研合作前期的运行机制及其过程 64

(二)产学研合作中期的运行机制及其过程 67

(三)产学研合作后期的运行机制及其过程 68

四、主要结论 70

第五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绩效评价 71

一、文献回顾 71

(一)绩效评价的方法 71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72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72

(四)指标的评分方法与评价标准 73

(五)综合评价的方法 74

二、产学研联盟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75

三、产学研联盟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78

(一)每位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指标权重 78

(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专家可信度的权重 81

(三)利用群组决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平均综合权重 82

(四)产学研联盟绩效的综合评价 84

四、主要结论 85

第六章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86

一、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 86

(一)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86

(二)产学研结合日益成为各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 87

(三)市场机制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88

(四)产学研结合开始向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推进 89

(五)产学研结合形式呈现多样化 90

二、当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一)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不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 91

(二)产学研结合缺少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 91

(三)产学研结合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92

(四)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 92

(五)产学研结合缺乏系统稳定的金融支持 93

第七章 我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关政策分析 94

一、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演变 94

(一)以改革推动产学研初步结合阶段(1985~1992年) 95

(二)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学研结合新形式阶段(1992~1999年) 95

(三)明确提出探索新型产学研协作机制阶段(1999~2006年) 97

(四)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阶段(2006年至今) 98

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现状 99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 99

(二)国家科技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00

(三)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为特征的专项工程 100

(四)税收优惠政策 101

(五)知识产权制度 102

(六)激励和评价制度 103

三、促进产学研结合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一)产学研结合政策比较分散 104

(二)产学研结合政策内容不完整 104

(三)政策偏重于原则性的规定和指导,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定 105

(四)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加以解决 106

第八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典型做法经验及其启示 107

一、引言 107

二、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108

(一)运用科技计划手段对产学研合作给予直接支持 108

(二)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109

(三)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目标 110

(四)以立法形式奠定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基础 111

(五)建立和完善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 112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宏观协调机制 113

三、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特征及启示 113

(一)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手段 114

(二)研发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 115

(三)制度建设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保障 115

(四)制订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措施 115

第九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计划分析 116

一、产学研合作计划的类型 116

(一)综合科技计划 116

(二)专项科技计划 117

二、产学研合作计划的目标导向 118

(一)以开发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计划 118

(二)以促进技术转移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计划 118

(三)以能力建设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合作计划 119

三、产学研合作计划的承担主体 119

(一)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成立的联合体 119

(二)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成立的研发机构 119

(三)创新网络 120

(四)特色区域 120

四、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的管理 121

(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 121

(二)项目的实施周期 122

(三)费用分担 122

五、产学研合作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 122

六、启示 123

第十章 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建议 125

一、进一步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 125

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126

三、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力度 126

四、加快建设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 127

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127

六、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128

主要参考文献 129

后记 1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