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丽华,郑雅莲,张世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617798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北京市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系列丛书之一,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整理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通州区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最新成果编写而成。全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市通州区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物理属性及其空间分布、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障碍因素改良、配方施肥和土壤信息化管理等土壤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技术。该书兼具资料性、科普性和学术性,为县域尺度土壤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适合于土壤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生产、技术推广人员使用。
《通州土壤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目录

第一章 通州区基本情况 1

第一节 通州区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一、通州区地理位置 1

二、通州区行政区划 2

第二节 通州区自然资源概况 3

一、气候特征 3

(一)气温 3

(二)降水 4

(三)日照 4

(四)风速 4

二、地形地貌 4

(一)洪积冲积扇平原 4

(二)冲积平原 5

(三)洼地 5

(四)沙丘 6

三、植被 6

四、水文 7

五、成土母质 8

(一)冲积物 8

(二)洪积冲积物 9

(三)风沙沉积物 9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10

一、人口状况 10

二、经济状况 11

第四节 农业生产概况 13

一、农业种植体系 13

二、农业区划 13

(一)盐潮土低平洼地宜农牧区 13

(二)永定河冲积平原宜粮区 14

(三)低平洼地宜稻麦区 14

(四)城近郊永定河洪冲积平原宜菜区 15

(五)潮白河冲积平原宜农林区 15

三、土地利用 17

(一)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 17

(二)种植模式和地力评价单元 18

第二章 通州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21

第一节 土壤分类原则和依据 21

一、土壤形成及分类原则 21

二、划分土种的依据与指标 22

第二节 通州区土壤类型特征与空间分布 28

一、潮土主要亚类及分布特点 28

(一)普通潮土亚类 29

(二)褐潮土亚类 34

(三)湿潮土亚类 35

(四)盐化潮土亚类 36

二、褐土主要亚类及特征 37

(一)潮褐土亚类 38

(二)普通褐土亚类 40

(三)褐土性土亚类 40

三、风沙土类型与分布 42

四、沼泽土类型与分布 43

第三章 土壤物理属性及其空间分布 45

第一节 土壤质地 45

一、通州土壤质地类型和空间分布 46

二、土壤质地空间预测和特征分析 48

(一)样点土壤质地统计特征 49

(二)土壤颗粒组成地统计分析 51

(三)土壤质地空间分布成分克里格法预测 52

第二节 质地构型 58

第三节 土壤容重 62

第四章 通州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5

第一节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66

一、取样、调查与分析方法 66

(一)样点布设 66

(二)调查内容 67

(三)分析测定项目 68

二、土壤养分评价方法 68

(一)评价因素的确定 69

(二)评价等级的确定 69

(三)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 70

(四)土壤养分综合等级划分 70

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71

(一)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 71

(二)通州区土壤养分含量的趋势分析 73

(三)半方差函数分析 75

(四)通州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76

(五)通州区各乡镇土壤养分状况 84

(六)通州区各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 85

(七)通州区各土地利用土壤养分状况 86

(八)土壤养分与母质类型 86

(九)土壤养分与质地类型 87

(十)通州区各土壤养分等级数量统计结果 88

四、通州土壤养分变化 89

(一)土壤养分含量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 90

(二)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 91

第二节 种植结构调整对通州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99

一、通州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 100

二、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02

(一)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102

(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103

(三)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104

(四)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全氮含量的影响 105

(五)种植结构调整对粮田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105

三、不同种植体系养分投入和盈余分析 106

(一)不同种植体系养分投入量分析 106

(二)不同种植体系养分盈余及平衡指数分析 112

第三节 通州耕地地力评价 117

一、确定评价体系 117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 117

(二)耕地地力评价方法 117

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122

第四节 通州磷素流失风险评估 126

一、磷素流失风险评估方法 127

二、土壤磷流失风险评估指标获取 127

(一)磷源因子 127

(二)迁移因子 127

三、单因素指标评估 130

(一)土壤有效磷含量 130

(二)施肥因子 131

(三)潜在污染源距河流的距离 132

(四)地表径流潜力 133

(五)土壤侵蚀潜力 134

四、磷素流失风险评估 135

第五章 耕地土壤资源利用与改良 137

第一节 耕地土壤限制类型划分 137

一、耕地土壤限制类型划分标准 137

二、耕地不同土壤限制型空间分布 138

(一)瘠薄限制型土壤 138

(二)砂性限制型土壤 140

(三)黏重限制型土壤 141

(四)碱性限制型土壤 142

(五)缺硫限制型土壤 143

(六)缺硼限制型土壤 144

(七)缺锰限制型土壤 145

三、限制因素分析 146

(一)土壤瘠瘦限制的原因 146

(二)耕地土壤碱性限制的原因 146

(三)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硫、硼、锰缺素限制的原因 146

第二节 土壤改良培肥核心技术 149

一、使用有机肥培肥土壤 149

(一)现代农业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意义 149

(二)有机肥合理使用技术 150

二、种植绿肥改良培肥土壤技术 153

(一)绿肥的作用 153

(二)绿肥种类 155

(三)绿肥的种植方式 155

(四)适宜北京地区的绿肥种植模式 156

(五)种植绿肥注意事项 160

三、土壤连作障碍治理技术 161

(一)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 161

(二)土壤连作障碍治理措施 163

四、土壤盐分障碍治理技术 165

(一)使用有机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 165

(二)科学合理施肥 166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栽种的蔬菜 166

(四)休闲期生物除盐 167

(五)地膜覆盖或秸秆覆盖 167

(六)作畦方式 168

(七)深耕 168

(八)使用改良剂 169

(九)灌溉洗盐 169

(十)客土 169

第六章 通州区养分资源高效管理 171

第一节 养分资源管理政策和手段 171

一、不同种植体系氮肥过量投入风险控制措施 171

二、不同种植体系磷肥过量投入风险控制措施 172

三、鼓励使用有机肥措施 172

四、基于GIS平台的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 173

五、基于地力评价和作物需肥特征的土壤配肥分区与肥料定制 176

(一)通州区小麦配肥分区 176

(二)通州区玉米配肥分区 179

第二节 主要作物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 182

一、小麦施肥 184

二、夏玉米施肥 185

三、春玉米施肥 186

四、番茄施肥 187

五、黄瓜施肥 188

六、茄子施肥 189

七、甜椒施肥 190

八、西葫芦施肥 191

九、西瓜施肥 192

十、大白菜施肥 193

十一、结球甘蓝施肥 194

十二、芹菜施肥 195

十三、结球生菜施肥 196

十四、花椰菜施肥 197

十五、草莓施肥 198

十六、葡萄施肥 199

十七、桃树施肥 200

十八、樱桃树施肥 201

第七章 通州区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03

第一节 通州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04

一、系统设计目标、原则和流程 204

(一)系统设计目标 204

(二)系统设计原则 204

(三)系统设计流程和结构 205

二、数据库的建设 206

(一)数据库类型 206

(二)数据库标准化 207

(三)模块设计 208

三、系统功能结构与模块 208

(一)系统功能结构 208

(二)专业版系统功能模块 209

四、网络版系统建设和WebGIS的开发与发布 214

第二节 县域土壤配肥分区与肥料定制系统 215

一、系统建立思路 215

(一)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215

(二)肥力等级、需肥、配肥分区原理 217

二、思路模块和功能 217

(一)系统主界面(图7-17) 217

(二)地图操作 218

(三)肥力分等定级 222

(四)需肥分析(图7-25) 223

(五)配肥分区 223

附表 225

参考文献 2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