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  2018版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  2018版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 2018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2216437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是针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在执行层面编制的企业标准,1965年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院”)的前身,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编制了我院第一本《结构统一技术措施》,1986年作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设计院又出版了《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俗称“小黄本”),统一技术措施的编制为我院结构设计人员的成长和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指引作用。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院结构设计人员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积累、创新和提高,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结构设计技术管理理念和实用设计方法,今天我们将其归纳成册为一本新的《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018)(以下简称“本措施”),以期对结构设计工作以帮助和促进。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 2018版》目录

1 总则 1

1.0.1 (编制原则) 2

1.0.2 (多专业协调) 2

1.0.3 (概念设计) 2

1.0.4 (院评审及外审) 2

1.0.5 (相关规范) 2

2 荷载、作用和效应组合 3

2.1 楼面、屋面荷载 4

2.1.1 (荷载取值的基本原则) 4

2.1.2 (特殊房屋的荷载取值原则) 4

2.1.3 (设备荷载取值原则) 4

2.1.4 (荷载平面布置图) 5

2.1.5 (隔墙及地面荷载) 5

2.1.6 (种植屋面荷载) 5

2.2 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5

2.2.1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 5

2.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消防车荷载取值原则) 7

2.2.3 (消防车轮压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向土压力) 7

2.3 风、雪荷载 8

2.3.1 (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8

2.3.2 (对风荷载敏感结构的风荷载取值) 8

2.3.3 (特殊地形风荷载) 9

2.3.4 (围护结构的风荷载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10

2.3.5 (主导风向及最不利风向) 10

2.3.6 (风荷载异常区的雪荷载) 10

2.3.7 (风洞试验) 10

2.4 其他荷载 10

2.4.1 (锅炉房的爆炸荷载) 10

2.4.2 (人防荷载) 11

2.4.3 (抗浮设计时的压重荷载) 11

2.4.4 (剧场类建筑的工艺荷载) 11

2.4.5 (预应力荷载) 12

2.5 地震作用 12

2.5.1 (重力荷载代表值) 12

2.5.2 (偶然偏心) 13

2.5.3 (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14

2.5.4 (大跨度和长悬臂的竖向地震作用) 15

2.5.5 (填充墙对结构的影响) 15

2.5.6 (底商结构房屋) 16

2.5.7 (特殊地段的地震作用与发震断裂的避让) 16

2.5.8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抗震设防标准) 17

2.6 温度作用 17

2.6.1 (温度应力控制的一般要求) 17

2.6.2 (竖向温度作用) 18

2.6.3 (温度应力计算及构造措施) 18

2.6.4 (控制温度应力的综合措施) 26

2.7 土压力 26

2.7.1 (水、土压力取值) 26

2.7.2 (地下水分项系数) 26

2.7.3 (外墙土压力取值) 27

2.7.4 (主动土压力系数和静止土压力系数) 27

2.7.5 (地下室护坡对土压力的影响) 27

2.7.6 (地下室顶板覆土重量) 29

2.8 效应组合 29

2.8.1 (效应及效应组合) 29

2.8.2 (不上人屋面的荷载及荷载组合) 29

2.8.3 (消防车、地震、温度及人防等效应组合) 29

2.8.4 (消防车荷载的分项系数) 29

2.8.5 (重力荷载与温差作用的效应组合) 30

3 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31

3.1 一般要求 32

3.1.1 (重要性系数、地震作用及活荷载调整系数) 32

3.1.2 (抗震设防分类) 32

3.1.3 (嵌固部位) 33

3.1.4 (山区工程) 35

3.1.5 (坡地建筑) 36

3.1.6 (防震缝的设置) 37

3.2 结构概念设计和抗震性能化设计 38

3.2.1 (概念设计要求) 38

3.2.2 (传力路径) 39

3.2.3 (不规则判别) 39

3.2.4 (抗震性能化设计) 42

3.2.5 (少墙框架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42

3.2.6 (单跨框架结构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43

3.2.7 (中震和大震承载力设计) 43

3.3 结构布置的规则性 43

3.3.1 (结构布置要求) 43

3.3.2 (凹凸平面) 44

3.3.3 (门厅楼板大开洞) 45

3.3.4 (角部重叠和细腰) 45

3.3.5 (平面收进) 46

3.3.6 (不规则项的合并) 47

3.3.7 (避免同一楼层既是薄弱层又是软弱层) 47

3.3.8 (大底盘多塔楼的质心距) 47

3.4 结构计算分析 48

3.4.1 (结构计算与概念设计) 48

3.4.2 (计算模型) 48

3.4.3 (穿层柱) 50

3.4.4 (坡屋顶及错层的扭转位移比) 51

3.4.5 (扭转位移比限值) 51

3.4.6 (塔楼结构整体指标的计算模型) 52

3.4.7 (复杂结构的倾覆力矩比) 53

3.4.8 (弹塑性验算) 53

3.4.9 (单建式地下室) 54

3.5 装配式结构 55

3.5.1 (装配式结构分类) 55

(Ⅰ)一般规定 57

3.5.2 (适用高度) 57

3.5.3 (抗震等级) 57

3.5.4 (结构分析) 57

3.5.5 (底部加强部位) 58

3.5.6 (中震设计要求) 58

(Ⅱ)预制竖向构件及其连接设计 58

3.5.7 (接缝要求) 58

3.5.8 (钢筋连接) 58

3.5.9 (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 59

(Ⅲ)预制水平构件及其连接设计 59

3.5.10 (叠合板) 59

3.5.11 (剪力墙结构的叠合板) 60

3.5.12 (现浇楼盖) 60

(Ⅳ)外挂墙板及其连接设计 60

3.5.13 (外挂墙板) 60

3.5.14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61

3.5.15 (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61

3.5.16 (外挂墙板的变形缝) 61

3.6 结构耐久性设计 62

3.6.1 (一般要求) 62

3.6.2 (混凝土保护层) 62

3.6.3 (外挂石材及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62

3.7 围护结构 62

3.7.1 (围护结构设计分工) 62

3.7.2 (索幕墙) 63

3.7.3 (疏散楼梯填充墙) 63

3.7.4 (外挂石材及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 63

3.7.5 (高大填充墙) 64

3.7.6 (无装饰混凝土填充墙) 64

4 混凝土结构 67

4.1 一般要求 68

4.1.1 (混凝土结构阻尼比) 68

4.1.2 (后浇带封带时机) 69

4.1.3 (特殊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69

4.1.4 (防火隔墙下混凝土梁板) 69

4.2 框架结构 70

4.2.1 (框架结构房屋的适宜高度) 70

4.2.2 (单跨框架和单跨框架结构) 70

4.2.3 (强柱弱梁) 72

4.2.4 (框架结构楼梯) 73

4.2.5 (填充墙对结构的影响) 74

4.2.6 (异形柱框架结构) 75

4.2.7 (少墙框架结构) 75

4.3 剪力墙结构 79

4.3.1 (剪力墙分类) 79

4.3.2 (短肢剪力墙) 80

4.3.3 (墙肢的规则化处理) 81

4.3.4 (连梁设计) 82

4.3.5 (双连梁设计) 83

4.3.6 (连梁的计算模型) 85

4.3.7 (避免连梁作为楼面梁的支承梁) 85

4.3.8 (超筋连梁的处理) 86

4.3.9 (小墙肢及无效翼墙) 86

4.3.10 (剪力墙轴压比及边缘构件) 87

4.3.11 (带端柱的剪力墙的计算模型) 88

4.4 框架-剪力墙 90

4.4.1 (剪力墙布置要求) 90

4.4.2 (二道防线要求) 90

4.4.3 (框架部分设计原则) 90

4.4.4 (短肢墙的设计规定) 91

4.4.5 (框架剪力调整) 92

4.4.6 (楼梯设置) 92

4.4.7 (连梁) 92

4.5 筒体结构 92

4.5.1 (平面布置) 92

4.5.2 (筒体要求) 93

4.5.3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承担的剪力要求) 93

4.5.4 (柱与核心筒的差异沉降) 94

4.5.5 (梁与墙的连接) 94

4.5.6 (增加建筑使用净高的措施) 94

4.5.7 (梁开洞构造) 94

4.5.8 (变截面梁) 95

4.5.9 (筒体与外框柱中距较大时的处理) 95

4.5.10 (墙肢拉应力控制) 95

4.5.11 (核心筒角部边缘构件) 95

4.5.12 (内筒偏置的处理) 96

4.5.13 (框架—双筒结构) 96

4.5.14 (筒体内部楼板) 96

4.5.15 (楼面采用平板体系) 96

4.6 板柱-剪力墙结构 96

4.6.1 (适用范围) 96

4.6.2 (布置要求) 97

4.6.3 (抗风设计要求) 97

4.6.4 (楼板开洞限制) 97

4.6.5 (板柱节点设计) 97

4.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98

4.7.1 (部分预应力结构) 98

4.7.2 (大跨度、大悬挑、超长混凝土结构) 98

4.7.3 (预应力钢筋的设置) 99

4.8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99

4.8.1 (基本类型) 99

4.8.2 (概念设计和抗震性能化设计) 100

4.8.3 (9度时的限制) 100

4.8.4 (计算分析) 100

4.8.5 (带转换层的结构) 100

4.8.6 (底部带转换层的B级高度筒中筒结构) 101

4.8.7 (个别框支转换的剪力墙结构) 101

4.8.8 (转换结构构件) 102

4.8.9 (高位框支转换) 103

4.8.10 (避免转换梁受扭) 104

4.8.11 (转换层楼板的抗剪承载力验算) 104

4.8.12 (带加强层的结构) 104

4.8.13 (错层结构) 105

4.8.14 (错层结构的房屋高度) 106

4.8.15 (错层的处理措施) 106

4.8.16 (连体结构) 106

4.8.17 (连接体的处理) 106

4.8.18 (连体结构的关键构件处理) 107

4.8.19 (仅地下室顶板相连的地上多栋塔楼结构) 107

5 钢结构 109

5.1 一般要求 110

5.1.1 (钢结构材料与选用) 110

5.1.2 (钢结构工地连接) 111

5.1.3 (钢结构在地下室的做法) 113

5.1.4 (钢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113

5.2 楼、屋盖结构 115

5.2.1 (楼板形式) 115

5.2.2 (楼板跨度及厚度的要求) 116

5.2.3 (栓钉) 116

5.2.4 (楼、屋盖钢梁的布置) 117

5.2.5 (钢梁截面的选择) 118

5.2.6 (钢结构舒适度要求) 118

5.3 钢框架结构 118

5.3.1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118

5.3.2 (钢柱承载力计算) 120

5.3.3 (风作用下钢框架水平位移容许值) 121

5.3.4 (钢梁截面形式) 121

5.3.5 (钢柱截面形式) 121

5.3.6 (钢结构梁柱节点) 121

5.3.7 (柱腹板节点域的抗剪设计) 122

5.3.8 (柱脚设计) 122

5.4 钢框架-支撑结构 125

5.4.1 (支撑分类) 125

5.4.2 (支撑的应用) 126

5.5 大跨度结构 126

(Ⅰ)分类与适用范围 126

5.5.1 (结构分类、结构形式) 126

5.5.2 (结构选型) 127

5.5.3 (材料) 127

5.5.4 (平面桁架) 127

5.5.5 (屋面) 127

(Ⅱ)整体计算分析 128

5.5.6 (计算分析) 128

5.5.7 (风洞试验) 128

5.5.8 (合拢温度) 128

5.5.9 (计算模型及阻尼比) 128

5.5.10 (施工模拟) 128

5.5.11 (卸载及监测) 129

(Ⅲ)结构设计要点 129

5.5.12 (长细比) 129

5.5.13 (应力比) 129

5.5.14 (节点形式) 129

5.5.15 (相邻构件搭接焊) 129

5.5.16 (管桁架计算模型) 130

5.5.17 (铸钢节点) 130

5.5.18 (强节点验算) 130

5.5.19 (支座) 130

5.6 钢结构制作、运输和安装 131

5.6.1 (钢结构制作) 131

5.6.2 (钢结构运输) 131

5.6.3 (钢结构安装) 131

5.7 钢结构防腐、防火及维护 131

5.7.1 (钢结构防腐) 131

5.7.2 (钢结构防火) 133

5.7.3 (钢结构的维护) 134

6 混合结构 135

6.1 一般要求 136

6.1.1 (混合结构定义) 136

6.1.2 (平面布置) 136

6.1.3 (竖向布置) 136

6.1.4 (其他要求) 136

6.2 结构平面布置 137

6.2.1 (总体要求) 137

6.2.2 (居中布置) 138

6.2.3 (钢梁布置) 138

6.2.4 (有斜柱时的布置) 138

6.2.5 (楼板开洞) 138

6.2.6 (耐火极限) 139

6.3 结构竖向布置 139

6.3.1 (总体要求) 139

6.3.2 (框架柱) 139

6.3.3 (斜柱) 139

6.3.4 (核心筒) 139

6.3.5 (加强层) 139

6.4 构件设计 140

6.4.1 (构件选用) 140

6.4.2 (柱截面) 140

6.4.3 (钢管混凝土柱) 141

6.4.4 (柱的过渡层) 142

6.4.5 (梁柱节点箍筋) 142

6.4.6 (梁截面选择) 142

6.4.7 (钢框架梁) 142

6.4.8 (双梁布置) 142

6.4.9 (多梁汇交) 142

6.4.10 (内筒) 143

6.4.11 (墙的拉筋) 143

6.4.12 (连梁内置型钢) 143

6.4.13 (构件含钢率) 143

6.5 连接、节点设计 144

6.5.1 (梁柱节点) 144

6.5.2 (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 144

6.5.3 (斜柱的连接) 144

6.5.4 (钢梁与内筒连接) 144

6.5.5 (梁腹板的螺栓连接) 144

6.5.6 (加强层节点) 144

6.5.7 (钢柱脚) 144

6.5.8 (与楼板的连接) 145

6.5.9 (钢筋与型钢) 146

6.5.10 (型钢牛腿与梁钢筋的连接) 146

6.5.11 (墙体留洞) 147

6.5.12 (空腔处理) 147

7 消能减震与隔震结构 149

7.1 消能减震结构 150

(Ⅰ)金属消能器 150

7.1.1 (适用范围) 150

7.1.2 (金属消能器种类) 150

7.1.3 (布置要求) 151

7.1.4 (金属消能器设计要求) 152

7.1.5 (防屈曲支撑设计要求) 152

7.1.6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设计要求) 153

(Ⅱ)黏滞阻尼器 154

7.1.7 (适用范围) 154

7.1.8 (速度指数) 155

7.1.9 (结构分析) 155

7.1.10 (设防目标) 155

7.1.11 (优化设计) 155

7.2 隔震结构 156

(Ⅰ)适用条件 156

7.2.1 (适用范围) 156

7.2.2 (计算模型) 157

7.2.3 (结构布置) 157

7.2.4 (阻尼器布置) 157

7.2.5 (隔震装置) 157

(Ⅱ)控制参数 159

7.2.6 (房屋高宽比) 159

7.2.7 (隔震支座应力) 159

7.2.8 (支座位移) 159

7.2.9 (水平隔震系数及竖向地震作用) 159

7.2.10 (抗震措施) 160

7.2.11 (最小剪重比) 160

(Ⅲ)设计要点 161

7.2.12 (地基基础) 161

7.2.13 (隔震层布置) 161

7.2.14 (风作用) 162

7.2.15 (抗风验算) 162

7.2.16 (隔震层弹性恢复力) 162

7.2.17 (抗倾覆验算) 162

(Ⅳ)连接构造 162

7.2.18 (隔震层楼盖) 162

7.2.19 (隔震缝) 163

7.2.20 (楼电梯) 163

7.2.21 (支座和阻尼装置的连接) 163

7.2.22 (支座更换) 164

8 地基基础 165

8.1 一般要求 166

8.1.1 (标准规范) 166

8.1.2 (地基基础方案) 166

8.2 场地与勘察报告 166

8.2.1 (地质灾害评估) 166

8.2.2 (勘察报告) 167

8.2.3 (勘察报告的审查) 167

8.2.4 (抗浮水位) 167

8.2.5 (防腐蚀措施) 167

8.2.6 (施工勘察) 168

8.3 地基设计 168

8.3.1 (地基基础计算内容) 168

8.3.2 (地基承载力计算) 169

8.3.3 (地基变形特征) 170

8.3.4 (支挡结构) 170

8.3.5 (大面积填土) 170

8.3.6 (软弱下卧层) 172

8.3.7 (特殊地基) 172

8.3.8 (地基处理) 172

8.3.9 (地源热泵) 173

8.4 基础设计 173

8.4.1 (基础选型) 173

8.4.2 (基础埋深) 173

8.4.3 (相邻基础) 174

8.4.4 (基础底面积) 174

8.4.5 (刚性基础) 174

8.4.6 (独立基础) 175

8.4.7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 178

8.4.8 (条形基础) 178

8.4.9 (筏板基础) 179

8.4.10 (变厚度筏板) 179

8.4.11 (主楼与裙房整体式基础) 180

8.4.12 (筏板的挠度及差异沉降控制) 180

8.4.13 (基础构件设计) 182

8.4.14 (筏板施工措施) 183

8.4.15 (地下室分缝) 183

8.5 桩基设计 183

8.5.1 (桩基设计内容) 183

8.5.2 (桩的选型) 184

8.5.3 (桩基设计) 184

8.5.4 (桩的布置) 185

8.5.5 (预制桩的选型与施工) 185

8.5.6 (桩承台设计) 187

8.5.7 (桩顶嵌入承台长度) 187

8.5.8 (承台拉梁) 187

8.5.9 (基础肥槽) 187

8.6 挡土墙 187

8.6.1 (地下室外墙) 187

8.6.2 (室外场地挡土墙) 189

9 附录 191

附录A 开合屋盖结构 192

附录B 改造与加固设计 196

附录C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的相关参数 203

附录D 混凝土连梁的超筋处理 208

附录E 结构专业技术条件编制要点 214

附录F 建筑工程项目勘察技术要求 233

附录G 风洞试验技术条件 235

附录H 结构专业方案设计说明编制要点 243

附录J 结构专业初步设计说明编制要点 248

附录K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258

附录L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294

附录M 结构专业后续设计及施工配合控制要点 307

10 编审大事记 311

参考文献 3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