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树广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07049625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目录

导言 1

前言页 1

第一章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时代背景 20

第一节 《资本论》与晚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动机 20

一、《资本论》的预言与19世纪70年代后欧洲现实的反差 20

二、晚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动机 24

第二节 俄国革命成为欧洲革命的信号 29

一、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9

二、对土地所有制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晚年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关键因素 33

三、民粹派与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 39

一、人类学的历史及其在19世纪的新进展 45

第三节 人类学的发展对晚年马克思的影响 45

二、马克思对人类学的改造和发展 56

第二章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理论准备 63

第一节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63

一、从旧唯物主义和思辨历史哲学到实践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 63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是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理论前提 69

第二节 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 78

一、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 78

二、单线论和代价论形成原因的进一步思考 88

一、多线发展的思想 97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中包含着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直接理论来源 97

二、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中确定了新的方法论 99

三、马克思创立了全新的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思想 102

第三章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理论凸现 108

第一节 马克思对古代日耳曼社会历史跳跃式发展的研究 108

一、古代日耳曼社会封建化的特殊发展道路和日耳曼公社 108

二、《历史学笔记》中对日耳曼跳跃式发展的研究 114

第二节 原始公社发展的一般模式和多线发展 118

一、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对马克思的影响 118

二、摩尔根的研究对揭示农业公社的历史地位和原始公社一般发展模式的意义 122

三、日耳曼农业公社和俄国农业公社各自的独立发展 128

第三节 亚细亚社会的停滞和发展问题 130

一、跳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 130

二 马克思亚细亚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32

三、跳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条件 136

第四节 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发展观变革的初步反思 142

一、一些理论对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发展观认识上的不足 142

二、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历史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144

三、社会形态发展观是关于社会历史表现形态的科学 154

一、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变革研究不够 163

第四章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深层意蕴 163

第一节 马克思之后对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研究的不足和启示 163

二、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晚年思想研究中的失误 168

三、史前社会研究中关于血缘关系研究的争论 175

第二节 双重社会支配法则的发现 188

一、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实质 188

二、晚年马克思对血缘社会支配法则的确证 193

三、晚年马克思从自由人的联合出发来揭示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演变的双重可能 199

一、青年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个人和社会冲突的真相 202

第三节 马克思对血缘社会和农业公社的研究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02

二、唯物史观创立时期,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劳动,马克思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个人和社会统一的思想 209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人的自由个性出发,对原始社会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制度的比较 220

四、晚年马克思进一步揭示和确证了原始社会生产的特点,论证了农村公社可以成为向共产主义跳跃式发展的起点 237

第四节 能动实践观的发展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243

一、马克思一生的思想追求是共产主义自由 243

二、马克思强调追求普遍个人自由的社会革命必须建立在一定具体条件之上 249

三、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255

四、马克思的自由观不是所谓的抽象理性自由 271

第一节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深层意蕴与当代世界 290

一、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中的深刻内容是现时代精神的体现 290

第五章 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当代回响 290

二、当代生活面临的问题呼唤晚年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中的哲学精神 294

第二节 普遍交往走向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全面关系 299

一、对真正交往关系的探索 299

二、当代交往理论是在批判决定论和分析理性的过程中形成的 305

三、当代交往理论对晚年马克思血缘关系研究的意义认识不足 312

四、当代交往行动理论的内在缺陷 315

五、走向作为个人自由发展的人的全面关系 321

第三节 人文科学话语方式的困境和后结构主义向反形而上学的回归 324

一、血缘关系支配的社会和血缘关系的本质 324

二、萨特人学辩证法的辩证理性对意识与自然关系的破坏 332

三、结构人类学保守的社会理论对辩证法和分析科学关系的解释 337

四、后结构主义对辩证法的重新认识 344

第四节 技术的本质与资本主义批判 353

一、技术决定论的工具主义和意识形态终结论 353

二、对技术决定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反思 360

三、对现代科学技术理性本质的批判 363

四、马克思在批判科学技术工具论中的人学思想 367

结语 383

参考文献 418

后记 4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