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奇玲,罗达尚主编
- 出 版 社: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8007555
- 页数:1446 页
藏医药学 3
第一章 悠久的历史 3
第一节 萌芽时期(远古-6世纪) 3
第二节 奠基时期(6-9世纪中叶) 6
第三节 发展和争鸣时期(9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 12
第四节 繁荣时期(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5
第五节 新生时期(1951年以后 20
第三节 触诊 24
第一节 三因学说 25
第二章 藏医学的理论体系 25
第二节 解剖、生理和病理 26
第三节 病因学说 29
第四节 胚胎学 32
第三章 藏医的诊断方法 36
第一节 脉诊 36
第二节 尿诊 39
第三节 试验诊断法 42
第四章 疾病分类及治疗 43
第一节 “龙”病 43
第二节 “赤巴”病 45
第三节 “培根”病 48
第四节 “培根木布”综合症 50
第五节 痞块症 54
第六节 浮肿病 56
第七节 水肿病 57
第八节 肺痨症 58
第九节 热症 58
第十节 瘟疫症 64
第十一节 不消化症 67
第十二节 心脏病 67
第十三节 肝病 68
第十四节 疝气 69
第十五节 白脉病 70
第十六节 “黄水”病 71
第十七节 虫病 72
第十八节 小儿疾病 73
第十九节 妇科疾病 76
第二十节 产科常见疾病 78
第二十一节 创伤 79
第五章 治疗方法 81
第一节 放血疗法 81
第二节 艾灸疗法 85
第三节 穿刺法 88
第四节 械治 90
第五节 催吐法 91
第六节 擦涂疗法 92
第七节 药浴 92
第六章 藏医的稀世珍宝“曼汤” 94
第一节 “曼汤”的沿革 94
第二节 “曼汤”的内容 96
第三节 “曼汤”的价值 107
第七章 藏医教育 110
第一节 藏医教育的形式 111
第二节 藏医教育的特色 115
第八章 藏药学名著《晶珠本草》简介 116
第一节 《晶珠本草》的内容 116
第二节 《晶珠本草》的历史地位 116
第九章 藏药学的理论体系 119
第一节 历代药物分类法 126
第十章 藏药分类与方剂 126
第二节 现代藏药分类法 127
第三节 具有代表性的药效分类法 129
第十一章 藏药资源概述 132
第一节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 132
第二节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 133
第三节 藏药植物区系成分 135
第一节 矿物药 136
第十二章 藏药资源选介 136
第二节 孢子植物药 143
第三节 裸子植物药 144
第四节 被子植物药 145
第十三章 藏药的采集、加工与炮制 181
第十四章 藏药复合名称简释 187
第十五章 藏医疾病名称简释 189
第二节 蒙医药学的形成发展时期(13世纪初-20世纪初) 193
第一章 蒙医药学发展简史 193
蒙医药学 193
第一节 蒙医药的起源(远古-12世纪末) 193
第三节 蒙医药学的繁荣时期(解放后至今) 195
第二章 蒙医药学著作和名家简介 196
第一节 蒙医药著作 196
第二节 名家 198
第三章 蒙医学理论体系 201
第一节 阴阳、五元学说 201
第二节 人体三素学说 203
第三节 七元三秽学说 204
第四节 人体构成学说 205
第五节 病理 207
第四章 诊断方法 212
第一节 问诊 212
第二节 望诊 213
第五章 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217
第一节 治疗原则 217
第二节 治疗方法 218
第一节 放血疗法 220
第六章 外治疗法(五种疗术) 220
第二节 穴位灸法 223
第三节 罨敷疗法 225
第四节 药浴与热水浴 226
第五节 擦涂推拿法 228
第六节 针刺方法 229
第七节 其他外治疗法 230
第七章 疾病各论 232
第一节 内科疾病 232
第二节 温病 246
第三节 妇科 259
第四节 儿科 263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267
第六节 外科 272
第七节 骨伤科 277
第八章 蒙医药教育 285
第九章 蒙医学名词术语注释 286
第一节 药味 288
第十章 蒙药学理论体系 288
第二节 药物功能 289
第三节 药效 291
第四节 药味的转化学说 292
第五节 配方理论 292
第六节 常用传统剂型 294
第七节 用药方法 295
第八节 药材的采集、加工及炮制 296
第十一章 蒙药资源概况 299
第一节 医治“赫依”症药物 304
第十二章 药物各论 304
第二节 医治“协日”症药物 306
第三节 医治“巴达干”症药物 309
第四节 医治血症的药物 313
第五节 医治“黄水”病药物 317
第六节 驱虫药物 320
第七节 杀“粘”药物 320
第八节 清热药物 323
第九节 利尿、消肿药物 327
第十节 破痞药物 329
第十一节 止咳、祛痰药物 330
第十二节 滋补、强壮药物 332
第十三节 医治脑患、“白脉”病药物 333
第十四节 止腐敛疮药物 334
第十三章 方剂 337
第一节 治疗“赫依”症方 337
第二节 治疗“协日”症方 338
第三节 治疗“巴达干”症方 339
第四节 治疗血症方 340
第五节 治疗“黄水”症方 341
第六节 消“粘”驱虫方 342
第七节 治疗瘀症方 344
第八节 破痞方 345
第九节 消浮肿方 345
第十节 清热解毒方 346
第十一节 导泻方 347
第十二节 治疗五官科病方 347
第十三节 治疗脏腑病方 348
第十四节 治疗儿科病方 352
第十五节 治疗妇科病方 352
第十六节 治疗“白脉”病方 353
第十七节 治疗腐疮、骨外伤方 354
第十八节 解毒方 355
第十九节 滋补方 356
第十四章 蒙药科研概况 358
第一章 维吾尔医药学简史 369
维吾尔医药学 369
第二章 维吾尔医基础理论概述 375
第一节 “艾尔康”(四大物质)学说 375
第二节 “密杂吉”(气质)学说 377
第三节 “合力提”(体液)学说 378
第四节 “艾扎”(器官)学说 379
第五节 “库外提”(力)学说 381
第六节 “太比艾提”(素质)学说 382
第七节 “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形神)学说 383
第八节 “赛艾提”(健康)学说 383
第九节 “买热孜”(疾病)学说 385
第十节 “塔西合斯”(诊断)学说 387
第十一节 “依拉吉”(治疗)学说 389
第三章 维吾尔医药物学 393
第一节 维吾尔医常用药物 393
第二节 维吾尔药剂型 413
第四章 维吾尔医特色疗法简介 414
第一节 白癜风的治疗 414
第二节 接骨疗法 414
第三节 埋沙疗法 415
第五章 维吾尔医药教育 416
傣医药学 419
第一章 傣医药发展简史 419
第一节 傣医学的起源 419
第二节 傣医药学文献 419
第三节 傣医药学的发展 420
第二章 傣医学理论体系 421
第一节 四塔 421
第三节 暖 424
第二节 五蕴(巴咱夯等哈) 424
第四节 脏腑 425
第三章 傣医学诊断方法 427
第一节 望诊 427
第二节 问诊 428
第三节 摸诊 428
第四章 傣医常用治法及方剂 429
第一节 常用治法 429
第二节 常用方剂 429
第一节 热病类(傣语:西里凹类) 437
第五章 傣医常见疾病分类证治 437
第二节 斑疹类(傣语:咪响灰类) 445
第三节 痹病类(傣语:阿麻巴类) 450
第四节 毒病、血病类(傣语:拢少聋类) 463
壮医药 479
第一章 壮医药发展简史 479
第一节 壮医的萌芽时期(远古-周) 479
第二节 壮医的经验积累时期(秦-隋) 481
第三节 壮医的形成时期(唐-元) 484
第四节 壮医的发展时期(明-清) 488
第二章 壮医内科 490
第三章 外科 497
第四章 壮医皮肤科 500
第五章 妇科 505
第六章 其它治疗法 509
第七章 壮药选编 515
第一章 苗医药学源流 539
苗医药 539
第二章 苗医理论体系 541
第一节 苗族生成哲学 541
第二节 生灵学 541
第三节 生病学 543
第四节 看病(诊病) 544
第五节 整病(治病) 545
第三章 苗药理论体系 546
第四章 十七病候议治 549
第五章 十七病候医方 569
第六章 十七病候议治重点苗药名物考 578
?医药 587
第一章 概述 587
第二章 ?医基础理论 591
第一节 清浊二气 591
第二节 人与天地同 592
第三节 五行及其配属关系 593
第四节 气血与经络 595
第五节 脏腑生理 595
第六节 病因与发病 596
第七节 预防理论 596
第三章 ?医治疗学 600
第一节 内科 600
第二节 外科 613
第三节 妇科 619
第四节 产科 621
第五节 儿科 624
第一节 植物药的起源 628
第四章 ?药发展简史 628
第二节 动物药的起源 629
第三节 矿物药的起源 629
第四节 药物加工的起源 630
第五节 动、植物的原始分类 631
第五章 ?医药史籍简介 633
第一节 医算与《医算书》 633
第二节 《造药治病书》的内容和特点 641
第三节 《滇南本草》中的?药 643
第四节 《双柏?医书》的内容与价值 644
第五节 《双柏?医书》与《滇南本草》之关系 648
第六章 常用植物药 651
第七章 矿物药 675
第八章 ?医药研究进展 681
第一节 医药史的研究 681
第二节 动物药的研究 682
第三节 植物药的研究 682
第四节 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应用 683
第二节 早期冲傩医学 687
第一节 古代社会时期的侗医药 687
第一章 侗医简史 687
侗医药 687
第三节 近代侗医学 688
第二章 侗医基础理论 689
第一节 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 689
第二节 气和水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 689
第三节 气和水与人体病理的关系 689
第五节 对疾病的命名与分类 690
第四节 对致病因素的认识 690
第三章 疾病的诊断与治则 691
第一节 诊法 691
第二节 治则与治法 691
第四章 侗医常见病症的诊治 694
第一节 吓谬 694
第二节 宾罢米 696
第三节 宾蛾 698
第四节 宾隋帕 700
第五节 宾毒雷 700
第六节 宾办乜 703
第七节 宾宁乜 705
第八节 朗鸟证 708
第九节 兜隋啃 711
第十节 降万·降吆 713
第十一节 惊证 716
第十二节 痧证 718
第五章 侗药资源选介 736
朝鲜医药 747
第一章 朝鲜医药的历史渊源 747
第二节 阴阳论 750
第二章 朝医基础理论 750
第一节 “天、人、性、命”整体观 750
第三节 四行论 751
第四节 脏腑论 752
第三章 病理学 755
第一节 朝医强调“四淫”的病因作用 755
第二节 “四情”的发病机理 755
第三节 “四淫”的发病机理 756
第四节 四伤 756
第一节 辨象及分型 757
第四章 诊断学 757
第二节 临床辨证 759
第五章 临床学 760
第一节 四象人外感“局限病” 760
第二节 四象人内伤易患病证 761
第三节 辨象施治“异病同象同治”,“同病异象异治” 761
第四节 疾病分类 762
第六章 朝医方剂学 765
第一节 方剂概论 765
第二节 常用方剂 766
第七章 朝药学 777
第一节 药学理论 777
第二节 体质用药 778
第三节 常用朝药 779
土家医药 787
第一章 土家医药起源与发展 787
第一节 土家医药的起源 787
第二节 土家医药教育的发展 788
第一节 人体结构与功能 790
第二章 土家医基础 790
第二节 病因、病理 794
第三节 诊法 797
第四节 治法 803
第三章 土家药 810
第一节 药物命名特点 810
第二节 药物性能 811
第三节 药物分类 813
第四节 药物的炮制、剂型 852
第四章 土家医学名词术语解释 856
瑶医药 861
第一章 瑶医药简史 861
第二章 瑶医常见病的诊治 864
第一节 内、儿科 864
第二节 外科 869
第三节 妇产科 872
第四节 五官科 874
第二节 痧症的临床主要症状 876
第三章 瑶医对痧症的诊疗 876
第一节 瑶医对痧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876
第三节 几种试验诊断法 877
第四节 常用的外治疗法 877
第五节 常见的几种痧症及其治疗 878
第四章 瑶医常用的外治法 881
第一节 药浴疗法 881
第二节 敷脐疗法 882
第四节 敷百会疗法 883
第三节 敷足心疗法 883
第五节 火灸疗法 884
第六节 拔罐疗法 886
第七节 挑治疗法 887
第八节 刮疗 888
第九节 捶击疗法 888
第十节 点刺疗法 888
第五章 瑶医传统用药精选 889
第一节 五虎 889
第二节 九牛 890
第三节 十八钻 891
第四节 七十二风 893
畲医药 901
第一章 畲医药现状与特点 901
第一节 畲医药的现状 901
第二节 畲医药的特点 903
第二章 畲医特殊疗法 907
第一节 畲医诊治痧症技术 907
第二节 畲医正骨与治伤技术 918
第三节 畲医食物疗法 924
第四节 畲医治疗“小儿风症” 926
第三章 畲医单验方选辑 929
第一节 内科疾病 929
第二节 外科疾病 938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 943
第四节 小儿科产病 947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949
第一节 苔藓类 952
第二节 蕨类 952
第四章 畲医常用植物药 952
第三节 裸子植物 958
第四节 被子植物 959
水医药 993
第一章 水医药史 993
第一节 医药学的起源和经验积累 993
第二节 巫与医是同生共步的产物 993
第三节 水医药的发展历程 994
第二节 疾病命名原则 996
第二章 水医药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996
第一节 病因 996
第三节 诊病方法 997
第四节 治疗大法 998
第三章 水医药单验方选 1000
第一节 内科 1000
第二节 外科 1005
第三节 妇科 1009
第四节 儿科 1010
第五节 五官科 1011
第四章 水医药物 1013
第一节 概述 1013
第二节 药物 1014
拉祜医药 1037
第一章 医药根源与发展 1037
第一节 独特的人体结构及病因、病机 1039
第二节 诊断方法 1039
第二章 基本理论 1039
第三节 对疾病的命名和分类 1041
第三章 治疗方法和预防 1042
第一节 药物疗法(内服与外用) 1042
第二节 非药物疗法 1043
第四章 用药原则及治疗 1048
第五章 拉祜医常用成方、处方 1051
第六章 拉祜医祖传单、验方选编 1055
第七章 拉祜医传统药 1065
第一章 回族的一般情况 1091
第一节 名称由来、源流及发展简况 1091
回医药 1091
第二节 回族的聚居地及分简况 1092
第三节 独特的回族风俗习惯 1092
第二章 回医学发展史 1095
第一节 阿拉伯医学体系的形成 1095
第二节 中阿医学文化交流及回医学的形成 1096
第三节 记载中国回医药学的书籍史料 1098
第三章 回医药学理论体系 1102
第四章 中国回族医疗机构 1105
第一节 外治法 1107
第五章 回医民间疗法及医药知识 1107
第二节 偏方验方 1109
第四节 回医食疗 1110
第六章 回医药物 1112
第一节 回医药物的性能与气味 1112
第二节 回医药物分类与功效 1114
哈萨克医药 1121
第一章 哈萨克医药发展简史 1121
第一节 阿勒特吐格尔(六元)学说 1124
第二章 特甫跌灭(总论)论六元 1124
第二节 吾孜叶克·科孜叶克(阴阳)学说 1135
第三节 热阿依(气候)学说 1139
第四节 阿勒玛期木(转化)学说 1141
第五节 吾什奴木达尔学说 1145
第六节 苏勒(体液)学说 1146
第七节 胡瓦提(气)学说 1149
第八节 斯尔哈提斯别甫克叶尔(病因)学说 1151
第九节 特吾热拉吾勒托热拉吾勒托热阿甫(经络)学说 1153
第三章 吉克跌灭(各论)论人体 1155
第一节 有机整体 1155
第二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阿勒特吐格尔(六元)的关系 1158
第三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吾孜叶克·科孜叶克(阴阳)的关系 1159
第四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阿勒玛斯木(转化)的关系 1159
第五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胡瓦提(气)的关系 1159
第七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朱勒得孜(星辰)的关系 1160
第八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吾什奴木(情感)间的关系 1160
第九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热阿依(气候)的关系 1160
第六节 人体脏器器官与十二生肖的关系 1160
第一节 望诊 1162
第四章 诊断学 1162
第二节 切诊(切脉) 1167
基诺医药 1171
第一章 基诺医药概述 1171
第一节 基诺医药的产生与发展 1171
第二节 基诺医对人体结构及生理功能的认识 1172
第三节 基诺医对疾病的认识 1173
第四节 基诺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173
第二章 方剂 1174
第一节 传染病 117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1176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1176
第四节 循环及血液系统疾病 1178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 1179
第七节 妇科疾病 1180
第六节 神经系统疾病 1180
第八节 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 1181
第九节 创伤性疾病 1182
第十节 肿瘤 1184
第三章 基诺药物 1185
第三节 回族民间歌谣医谚 1190
普米医药 1203
第一章 概况 1203
第二章 传染性疾病 1204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1213
第四章 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 1215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1221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1226
第七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1229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1231
第九章 妇产科疾病 1236
佤医药 1245
第一章 佤药方剂 1245
第一节 概论 1245
第二节 方剂选录 1248
第二章 佤医约物 1263
羌医药 1275
第一章 羌医药发展史 1275
第一节 植物药类 1277
第二章 羌医药物 1277
第二节 动物药类 1286
第三节 矿物药类 1288
土医药 1291
第一章 土医药体系 1291
第二章 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 1292
第一节 疾病分类 1292
第二节 诊断方法 1292
第三节 治疗方法 1293
第三章 常见病治疗 1294
第四章 药物资源概况 1301
第一节 品种与分类 1301
第二节 产量(蕴藏量) 1301
第三节 资源分布和质量 1301
第五章 药物及其分类 1303
第一节 地产主要药物 1303
第二节 部分地产药物 1309
第三节 调入药物 1310
第二节 药物的炮制 1311
第六章 药物的采集加工、炮制 1311
第一节 药物的采集加工 1311
第七章 药物制剂 1312
第一节 散剂 1312
第二节 糊(膏)剂、酒剂、熏(洗)剂 1312
裕固医药 1315
第一章 裕固医药发展简史 1315
第二章 裕固医药理论体系 1316
第二节 诊断方法 1317
第一节 疾病分类 1317
第三章 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 1317
第三节 治疗方法 1318
第四章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1319
第一节 常见病的治疗 1319
第二节 预防 1325
第五章 药物资源概述 1326
第一节 品种与分类 1326
第二节 药材蕴藏量 1326
第三节 药材的分布特点 1327
第六章 药物分类 1328
第一节 地产药物 1328
第二节 调入药物 1333
第七章 药物制剂及剂型 1335
第一节 水煎剂 1335
第二节 散剂 1335
第三节 酒剂 1336
第四节 糊(膏)剂、搽剂、滴耳剂和点眼剂 1336
第二节 药物现状与展望 1337
第一节 药物特点 1337
第八章 药物特点与展望 1337
东乡医药 1341
第一章 民族和医药发展简史 1341
第一节 民族简介 1341
第二节 医药简史 1341
第二章 医药体系、著作和名人简介 1343
第一节 医药理论体系 1343
第二节 医药著作和名人简介 1343
第二节 诊断方法 1345
第三章 疾病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 1345
第一节 疾病分类 1345
第三节 治疗方法 1346
第四章 常见病的治疗 1348
第五章 药物资源概况 1353
第一节 品种与分类 1353
第二节 产量(蕴藏量) 1353
第三节 资源分布和质量 1353
第一节 地产药物 1355
第六章 药物 1355
第二节 调入药物 1362
第七章 药物的采集加工和炮制 1366
第一节 药物的采集加工 1366
第二节 药物的炮制 1366
第三节 药物制剂 1367
第八章 药物发展现状与展望 1369
第一节 药物的记载 1369
第二节 药物的发展与现状 1369
第二节 景颇药物和疾病分类 1373
第一节 景颇医药历史 1373
其它医药 1373
第一章 景颇医药 1373
第三节 诊断方法 1375
第四节 药物采集与制剂 1376
第五节 药物资源 1377
第二章 布依医药 1379
第一节 民族概况及医药简史 1379
第二节 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 1379
第四节 事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381
第三节 药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1381
第三章 纳西医药 1383
第一节 民族概况及医药简史 1383
第二节 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 1383
第三节 药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385
第四节 事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386
第四章 黎医药 1387
第一节 民族概况及医药简史 1387
第二节 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 1389
第三节 药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390
第四节 事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391
第五章 白医药 1392
第六章 毛南医药 1395
第七章 仫佬医药 1401
第八章 高山医药 1409
第九章 锡伯医药 1412
第一节 民族的由来、源流及发展概况 1416
第二节 满人入关前后的医学 1416
第十章 满医药 1416
第三节 满医学的发展 1418
第四节 满族的医疗机构 1420
第五节 满族民间医学家简介 1420
第十一章 达翰尔医药 1422
第十二章 鄂伦春医药 1424
第一节 民族概况 1424
第二节 诊疗特色 1424
附录一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大事年表 1426
附录二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部分论著目录索引 1433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民族舞初级教程》沈莹主编 2016
- 《花样民游 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与指导》刘娟 2019
- 《中国传统京剧故事绘本 追韩信》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四川众木文化著;小狐仙动漫绘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