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爵棠,程功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7712443
- 页数:904 页
前言 1
凡例 1
目录 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3.阴阳消长 2
2.阴阳互根 2
1.阳静阳动 2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2
第一章 脏腑辨证必备的理论基础 2
上篇 概论 2
4.阴阳可分 3
5.阴升阳降 3
6.阴阳和失 3
2.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 4
1.用以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4
三、阴阳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4
9.阴阳资生 4
8.阳化气,阴成形 4
7.阴阳转化 4
3.用以概括人体病理现象 5
4.用以指导辨证和用药归类方法 5
5.用以指导治疗 6
6.用以指导预防 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6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6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
1.五行相生相克 7
2.五行相乘相侮 8
三、五行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9
1.用以归类自然气候万物与人体脏腑经络及其相互关系 9
2.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 10
3.用以概括人体病理现象 10
4.用以指导诊断与治疗 11
第三节 经络学说 12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2
二、经络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1.十二经脉 12
5.用以指导预防 12
2.十四经脉 13
3.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14
一、天地一体观 14
第四节 整体观 14
1.用于内联外络,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 14
2.用以运行气血,以保持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活动 14
三、经络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14
3.奇经八脉 14
二、人与天地相应 15
1.人秉天地正常之气而生存 15
2.天地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15
1.用于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作用 16
三、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整体观 16
2.用于认识病因学及作用 17
3.用于认识病机学及作用 17
4.用于防治疾病上的整体观 17
第五节 升降相因论 20
一、升清降浊,斡旋中州 20
二、宣发肃降,气水通调 20
三、肝升胆降,气血冲和 21
四、交通心肾,水火互济 21
五、知常达变,摄其所需,排其所异 21
六、利用药性之偏以调整脏腑气机升降之异 23
第二章 病因概述 24
第一节 外因(六淫疫气) 24
一、风邪 25
二、寒邪 25
四、湿邪 26
三、暑邪 26
五、火(温、热)邪 27
六、燥邪 27
七、疫疠 28
第二节 内因(七情内伤) 28
第三节 不内外因 29
一、饮食所伤 29
二、劳逸过度 29
三、起居无常 30
四、外伤所致 30
第四节 继发性致病因素 30
一、痰饮 30
二、瘀血 31
三、气滞 32
四、内六淫 32
第一节 病机十九条 33
第三章 病机述要 33
第二节 病机约论 34
一、百病皆生于六气 34
二、百病皆生于气 34
三、痰为百病之源 34
四、百病皆因瘀血 34
五、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34
六、火邪致病十之八九 34
第三节 百病不离虚实之因 35
一、虚因 35
七、邪归胃腑,则无复传 35
八、百病皆归于肾 35
二、实因 36
第四章 诊断须知 38
第一节 四诊概要 38
一、望诊 38
二、闻诊 49
三、问诊 50
四、切脉 51
第二节 触诊 52
一、腹诊的方法与目的 53
二、腹证及其临床意义 53
第三节 以五脏为中心的诊法 54
一、肝系病证的诊法 54
二、心系病证的诊法 55
三、脾系病证的诊法 57
四、肺系病证的诊法 59
五、肾系病证的诊法 60
第四节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61
一、寒热 62
二、汗证 63
三、咳嗽、咳喘、哮喘 64
四、失血证 64
五、血瘀证 66
六、痛证 67
七、失眠与嗜睡 70
八、饮食异常 71
九、心悸 72
十、水肿 72
十一、耳鸣耳聋 73
十二、阳痿 73
十三、口渴与不渴 73
十四、消瘦与肥胖 73
十五、呃逆与嗳气 74
十六、嗳腐吞酸与吐酸 74
十七、便秘、 74
十八、脱肛 75
十九、乏力 75
二十、抽搐 75
二十二、腹胀 76
二十一、眩晕 76
二十四、失音 77
二十三、黄疸 77
二十五、囊缩 78
二十六、善怒惊骇 78
二十七、健忘 78
二十八、癫痫狂 78
二十九、咽喉肿痛 79
三十、虚劳 79
第五节 其它诊断参考资料 79
第五章 治法述要 81
第一节 防治原则 81
一、未病先防 81
二、从整体出发 81
四、标本缓急 82
五、治病求本 82
三、扶正与祛邪 82
六、间接补泻 83
七、握分寸,察虚实 83
八、知常达变 83
第二节 医门十法 83
一、汗法 84
二、和法 87
三、下法 89
四、吐法 92
五、消法 93
六、理法 95
七、通法 97
八、清法 99
九、温法 101
十、补法 102
第二节 脏腑学说与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的内在联系 107
第一节 脏腑概念 107
中篇 脏腑学说 107
第一章 概述 107
第二章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109
第一节 脏腑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09
一、脏腑学说形成的客观基础 109
二、脏腑学说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中得到发展 110
第二节 脏腑学说在医疗上的作用 111
一、在预防上的作用 111
二、在诊断上的作用 111
三、在辨证上的作用 111
四、在用药上的作用 111
五、在治疗上的作用 112
六、有利于掌握病变规律 112
一、精 113
二、气 113
第三章 精、神、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113
第一节 精、神、气、血、津液的主要功能活动 113
三、血 114
四、津液 114
五、神 114
第二节 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14
一、血与气的相互关系 115
二、血与精的相互关系 115
三、血与津液的相互关系 115
六、气与津液的相互关系 116
四、精与气的相互关系 116
五、精与津液的相互关系 116
七、血与神的相互关系 117
八、精与神的相互关系 117
九、气与神的相互关系 117
十、津液与神的相互关系 118
第四章 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与生理、病理特点 119
第一节 肺大肠系统 119
二、肺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20
一、肺系的源流、形态和位置 120
三、肺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 122
四、肺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123
第二节 肾膀胱系统 125
一、肾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 125
二、肾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26
三、肾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 130
四、肾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132
第三节 肝胆系统 135
一、肝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 135
二、肝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36
三、肝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 142
四、肝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143
第四节 心小肠系统 145
一、心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 145
二、心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46
四、心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148
三、心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 148
第五节 脾胃系统 149
一、脾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 149
二、脾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50
三、脾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 152
四、脾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153
第五章 脏腑辨证体系及其依据 155
第一节 脏腑辨证体系的理论实践依据 155
一、理论依据 155
二、实践依据 157
第二节 脏腑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158
一、与六经辨证的同一性 158
二、与三焦辨证的同一性 159
三、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同一性 160
四、脏腑辨证体系的同一性 161
四、病有先后,必先五胜 162
三、位性合参,谨守病机 162
第三节 脏腑辨证论治步骤 162
二、先其所因,定其病性 162
一、特点归类,定位脏腑 162
五、各司其属,定其治法 163
六、治病求本,各有侧重 163
七、发于机先,防患未然 163
下篇 脏腑辨症治疗 167
第一章 肺系统疾病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一、肺系主要发病范围 167
二、肺系病变的基本规律 167
三、肺系病用药法则 167
四、临证要点 168
1)寒邪偏重表实证 169
(一)偏重在表 169
1.风寒束表型 169
一、寒证 169
第二节 辨证治疗 169
2)风邪偏重表虚证 172
3)风寒并重证 177
4)项背强几几表寒证 179
(二)偏重在肺(风寒袭肺,气机不利) 183
(三)兼有内饮(外寒内饮) 184
(四)兼有里热(表寒里热) 187
(五)内伤湿滞(外寒内湿) 188
(六)兼挟外湿(风寒挟湿) 190
(七)内伤生冷(风寒束表,内伤生冷) 191
(八)兼里实证(风寒束表,腑气不通) 193
(九)兼有气滞(风寒束表,内有气滞) 194
(十)风寒郁滞鼻窍 195
2.凉燥犯肺 195
3.湿困卫表 196
4.风湿袭表 197
5.寒饮犯肺 199
6.风水相搏 199
7.表里两感 200
8.大肠寒结 203
9.大肠寒湿 205
10.风寒湿毒,搏于肌腠 205
二、热证 207
1.风邪束表 207
(一)重在肺 207
(二)重在头目 208
2.风热犯肺 209
(一)重在皮毛(温热犯肺,重在皮毛) 209
(二)偏重在肺 211
(三)表邪郁热 212
(五)风热郁肺,湿毒蕴结 213
(四)内有痰热 213
(六)火郁上焦,卫气同病 214
(七)卫气同病,重在气分 214
3.肺热内伏,兼感风邪 215
4.积热上冲 215
5.肺热成痈 216
6.温燥邪袭肺卫 218
7.燥热伤肺 218
9.暑湿热邪,侵袭肺卫 220
8.寒湿困表,暑热内蕴 220
10.风挟疫邪,侵袭肺卫 221
11.温热壅肺 222
12.暑热伤于肺经 227
13.暑热犯肺(暑咳) 228
14.暑伤津气 228
15.湿热郁肺 229
17.寒郁化热,邪重在表 230
16.风热壅盛 230
18.寒郁化热,邪重在肺 231
19.肺热痰盛 232
20.热在胸膈 233
(一)热郁胸膈 233
(二)热灼胸膈 234
21.表里俱热 236
22.风热痰盛,表里俱实 237
23.痰热犯肺 239
(一)痰热犯肺 239
(二)痰热阻肺 240
(三)痰热结胸 241
(四)痰热内结 242
24.温热遏表 243
28.热毒上攻 244
27.热灼肺络 244
26.寒湿闭暑 244
25.暑湿困表 244
29.肺热壅塞鼻窃 246
30.肺热移于大肠 246
31.温热在肠 247
(一)大肠热结 247
(二)热结肠腑,阴液素亏 251
(三)热结肠腑,气阴两虚 252
(四)热结肠腑,兼有阴伤 254
(五)热结肠腑,兼痰热壅肺 254
(六)热结肠腑,兼痰热结胸 255
(七)热结肠腑,兼小便赤痛 256
(八)热结肠腑,兼三焦火热 256
32.大肠湿热 257
33.大肠热毒 261
34.大肠湿热,伤及血络 263
36.肺痈 264
35.湿滞大肠 264
37.脏毒 266
38.湿热阻肺 266
三、虚证 267
1.肺气虚 267
2.肺阳虚 267
3.肺阴虚 268
(一)肺阴虚 268
(二)肺气阴两虚 269
(三)肺阴虚内热(虚热) 271
(四)肺阴虚火旺 271
(五)阴虚肺热 272
(六)阴虚肺燥 274
4.卫虚不固 275
5.肺痿 276
(一)虚热肺痿 276
6.肺燥肠闭 277
(二)虚寒肺痿 277
7.大肠津枯 278
8.肠虚不固 279
9.大肠虚寒 279
四、实证 280
1.痰湿阻肺 280
2.痰饮渍肺 284
3.痰浊壅肺 285
4.饮停胸胁 287
5.瘀阻肺络 289
6.瘀结咽喉 290
7.肠道蛔虫 291
五、兼证 292
1.肺脾合病 292
(一)肺脾气虚 292
(二)脾肺气虚,营血不足 294
(三)邪热已退,肺胃阴伤 295
(四)胃肠湿热挟滞 296
(五)肺胃湿热 297
(六)肺胃邪热,兼有时疫 297
(七)肺胃热毒,兼感风热 298
(八)暑秽卒中肺胃 299
(九)胃热肠寒 300
(十)胃肠燥热伤津 307
(十一)肺脾气滞水停 308
(十二)内伤饮食,复感寒湿 309
(十三)寒湿束表,表里同病 310
2.肺肾合病 311
(一)肺肾气虚 311
(二)肺肾阴虚 311
(三)肺肾气阴两虚 312
(五)肺肾阴虚火旺 313
(六)肺实肾虚(上实下虚) 313
(四)肺肾阴虚,兼有痰湿 313
3.肺心合病 314
(一)肺心气虚 314
(二)风寒外束,水射心肺 315
(三)心肺两虚,气阴亏损 316
4.肝火犯肺 318
(一)肺肾心虚,痰浊内阻 319
(二)肺脾肾虚,气血不足 319
5.多脏合病 319
(三)气阴不足,心肺肾俱虚 320
(四)肺胃积热,腑气不通,热毒上冲 321
6.体虚外感 321
(一)体虚气弱,外感风寒 321
(二)素体阳虚,复感风寒 322
(三)素体血虚,复感风寒 323
(四)素体阴虚,复感外邪 324
三、肾系病用药法则 325
二、肾系病变的基本规律 325
第二章 肾系统疾病 325
一、肾系主要发病范围 325
第一节 概述 325
四、临证要点 326
第二节 辨证治疗 327
一、寒证 327
1.肾虚兼表寒偏虚 327
2.肾虚兼表寒偏实 329
3.少阴寒化症 329
4.寒盛阳抑 330
5.寒湿伤骨痛痹 331
6.肾虚寒湿 332
7.暴寒中肾 333
8.寒湿痹证 333
9.寒湿伤及肾阳 335
10.燥从寒化 335
11.下元虚寒,肾气不固 336
12.肾经寒湿 337
13.寒疝(寒邪犯肾) 338
14.石水(实寒) 338
15.肾着证(寒湿着肾) 339
16.奔豚证(肾气冲气) 340
17.寒结膀胱 341
18.冲任虚寒 341
(一)胞宫虚寒 341
(二)冲任虚寒,寒凝血瘀 342
(三)冲任虚寒,瘀阻胞宫 344
(四)血寒瘀阻胞宫 344
(五)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345
二、热证 347
1.肾病兼表热证 347
(一)兼表热偏虚证 347
3.肾气阴虚,湿热痿厥 348
(二)兼表热偏实证 348
2.肾中湿热下注 348
4.湿热伤肾,累及血分 349
5.肾阴虚火旺 350
(一)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350
(二)阴虚火旺,内蒸盗汗 350
(三)阴虚火旺 352
(四)水亏火炎 353
(五)阴虚火炎齿痛 354
(六)阴虚火炎舌咽 355
(七)阴虚火扰精室 355
(八)阴虚火扰溺窍 355
6.肾火妄浮 356
(一)龙火欲动 356
(二)阴虚阳亢,火不归原 356
7.格阳之火 357
(三)上热下寒,吐衄失血 357
8.戴阳之火 358
9.肾病血热 358
(一)血热痰动 359
(二)血热病淋 359
10.热化里实 359
11.热结癃闭 360
12.水热相搏,邪热伤阴 361
13.少阴客热,肾经虚燥 364
14.阳郁热厥 364
15.邪在冲任 371
(一)冲任血热 371
(二)阴虚血热 373
(三)瘀热阻滞 374
(四)热伏冲任 374
16.邪伏阴分 375
(一)实热蕴滞 376
17.邪在膀胱 376
(二)膀胱热郁 377
(三)膀胱血热 377
(四)湿热下注膀胱 379
(五)膀胱结石 380
(六)膀胱积热,伤及血分 382
三、虚证 383
1.肾阳虚衰 383
(一)肾阳亏虚 383
(二)命门火衰,精血不足 386
(三)阳虚水泛 388
(四)命门火衰,水泉不止 392
(五)肾阳虚衰,冲任不调 393
(六)肾阳虚浮肿夹湿 394
(七)肾阳虚黑瘅 394
(二)肾气虚衰,气不摄纳 395
(一)肾气虚衰,气化失司 395
2.肾气虚衰 395
(三)肾气虚衰,精关不固 396
(四)肾气虚衰,五劳七伤 398
(五)肾虚腰痛 398
3.肾阴虚亏 399
(一)肾阴虚证 399
(二)阴虚及精 404
(三)阴虚不固 405
(四)阴虚烦热 405
(五)真阴耗损 406
(六)亡阴失水 406
(七)阴衰阳结 408
(八)肾病咯血 409
(九)肾阴虚夹湿 409
(十)肾阴虚黑瘅 409
(一)阴阳两虚,气血衰败 410
(十一)肾虚耳聋 410
4.肾阴阳两虚 410
(二)阴阳两虚,五脏俱损 411
(三)阴阳两虚,阴浮风生痰起 412
(四)阴阳俱虚,外风入中 413
5.肾精亏虚 414
(一)肾阴不足,精衰血少 414
(二)血海虚亏 414
(三)精亏髓空 415
(四)精亏血枯 415
(五)精虚髓空 416
(六)肾虚精亏 417
(七)精血亏损 417
6.气精两虚 418
(一)气精亏虚,气虚为重 418
(三)精气大虚,阴虚偏重 419
(二)精气两虚 419
(四)气阴两虚 420
(五)阳虚髓空 420
7.肾虚欲脱 420
(一)阴虚欲脱 421
(二)阳虚欲脱 421
(三)阴阳两脱 422
8.肾虚胎动 424
9.肾虚痿证 425
10.膀胱气虚 426
四、实证 426
1.肾水泛滥 426
(一)风水表虚 426
(二)风水表实内热 428
(三)湿热兼表 429
(四)肌表水气 432
(五)下焦水湿壅盛 433
2.燥瘀黄疸 439
3.水血互结 440
4.膀胱蓄水 444
5.膀胱蓄血 444
(一)腑病蓄血 444
(二)瘀热搏结,瘀血偏重 448
6.湿滞膀胱 450
7.瘀阻胞宫 450
(一)寒凝瘀阻 450
(二)瘀血内结 452
(三)气滞血瘀,症瘕积聚 454
(四)瘀浊阻滞 458
(五)瘀血阻滞 458
(一)脉络瘀阻 462
8.瘀阻肾经 462
(二)外伤胎动 463
五、兼证 463
1.肺肾合病 463
(一)阳浮冲气上逆 463
(二)湿阻大肠,病及膀胱 464
(三)肺肾亏虚,气阴不足 464
(四)肺伤肾燥 465
(五)血热肺病,百脉不安 465
(六)肺肾阴虚气弱 465
(七)肾阴亏虚,火动犯肺 466
(一)湿伤脾肾 467
(二)脾湿肾燥 467
2.脾肾合病 467
(三)脾肾阴阳俱虚,风邪鸱张 468
(四)后天不济先天,脾病及肾 468
(五)先天不济后天,肾病及脾 471
(六)阴虚湿热 472
(七)脾肾阳虚 474
(八)脾肾阳虚,阴寒凝滞 475
(九)脾肾气虚 478
(十)脾肾阴虚 478
(十一)肾阴不足,胃热上蒸 479
(十二)肾元不足,湿热下注 480
(一)肝肾阴虚 481
(二)阴虚动风先兆 481
3.肝肾合病 481
(三)肾液被劫,厥阳上冒 482
(四)水亏风动,下虚上实 482
(五)肝伤肾燥 482
(六)肝肾阴虚,肝气不舒(阴虚气滞) 483
(七)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485
(八)阴虚血热 485
(九)肝肾阴虚,瘀血内结 485
(十)肝肾阴虚,目失所养 486
(十一)肝肾亏损,痰湿凝结 486
(十二)肝肾两虚,风寒湿侵 487
(十三)肝郁肾虚 489
(十四)肾不养肝,虚风内动 489
(十六)肝肾不足,发失所养 490
(十七)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490
(十八)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491
4.心肾合病 492
(一)火旺水亏,心肾不交 492
(十九)肾阴亏损,冲气上逆 492
(二)水火逆乱,两走其端 494
(三)心肾不交,内障心悸 495
(四)情志所伤,心肾不交 495
(六)温热消渴 496
(七)心肾阳虚 496
(五)水火不济,心虚及肾 496
(八)精血虚损,心肾不足 497
(九)血虚肠燥,湿热下注 497
(一)三阴同损 498
(二)肝肾阴虚,瘀阻心络 498
5.三脏合病 498
(四)脾肾阳虚,水气凌心 499
(五)肾阳不足,脾肺亏损 499
(三)脾肾阳虚,肝气将绝 499
(六)肝脾肾阳虚,瘀血兼湿 500
一、肝系主要发病范围 502
第一节 概述 502
二、肝系病变的基本规律 502
第三章 肝系统疾病 502
三、肝系病用药法则 503
四、临证要点 503
一、寒证 504
1.寒凝肝脉 504
第二节 辨证治疗 504
2.肝寒浊阴上逆 506
3.肝寒血凝经脉 509
4.寒热错杂 515
(一)寒热错杂 515
(二)寒热错杂,肝气瘀滞 516
(三)寒热错杂,郁火伤阴 516
5.寒湿黄疸 518
6.肝郁挟寒 518
7.风寒痰瘀,痹阻经络 519
1.肝火 520
(一)肝郁化热 520
二、热证 520
(二)肝郁化火 521
(三)气火内郁 523
(四)肝胆火郁 524
(五)肝胆实火 524
(六)肝火动血 526
(七)血热动血 527
(八)肝火上炎清窍 529
(九)肝火内扰胸脘 529
(十)肝火扰魂 530
(十一)肝火充斥三焦 530
(十二)肝火上扰目窍 538
2.肝胆湿热 539
(一)湿热在肝 539
(十三)肝经风热上扰 539
(三)湿热黄疸 540
1)湿热郁蒸 540
(二)湿毒凝结 540
2)湿重于热 544
3)热重于湿 545
(四)湿热伤阴黄疸 546
3.疫毒黄疸 547
4.肝火动风 547
(一)气热动风 548
(二)营热动风 548
(三)血热动风 549
6.痰热内扰 551
(一)痰热内扰 551
5.湿热动风 551
(二)痰热上扰 558
(三)痰热内扰,气郁不伸 559
(五)痰热内扰,阴虚阳亢 560
(六)痰热内扰,肝风内动 560
(四)痰热内扰,阴虚已显 560
(七)痰热内扰,胃失和降 561
(八)痰热内扰,互结胸脘 562
7.外邪客胆 564
(一)邪客胆之经腑,位居半表半里 564
(二)邪郁胆腑,热结在里 573
(三)热郁胆经 580
(四)湿郁蕴结胆腑 580
(五)风袭少阳 583
8.湿热瘀阻经络 584
9.肝郁气滞,湿热下注 586
10.肝经血热 586
11.风热上扰,气血失和 587
12.肝胆湿热 588
13.肝郁湿热 588
14.胆实热 588
15.胆石 589
三、虚证 589
1.肝血不足 589
2.肝阴不足 591
4.肝气虚衰 592
3.阴损及阳 592
5.肝阳虚衰 593
6.肝阴血两虚 594
(一)肝阴不足,血不养筋 594
(二)血虚阴亏,目失所养 599
(三)肝血不足,阴虚内热 599
7.肝胆不宁 600
8.肝火自伤肝阴 600
9.肝虚欲脱 601
10.阴虚风动 602
(一)血虚风动 602
(二)阴虚风动 603
(三)阴脱风动 603
(二)水不涵木,下虚上实 604
(一)风阳上冒 604
(三)阴虚阳亢 604
11.肝阳上亢 604
(四)阳亢风动 605
1.肝气郁结 606
四、实证 606
(一)肝气抑郁 606
12.胆虚热 606
2.肝郁挟痰 608
(一)肝郁挟痰 608
(二)肝气郁逆本脏 608
(二)痰气交结,阻遏咽喉 609
(三)痰气交结,凝结颈项 610
5.肝气迫及冲任 611
4.肝郁挟湿 611
(一)冲气上逆 611
3.肝郁挟食 611
6.肝郁挟瘀 612
(一)肝血瘀滞 612
(二)冲任失调 612
(二)瘀血阻膈 613
(三)瘀阻少腹 615
(四)瘀阻胁下 617
(五)瘀阻胸胁 618
(六)瘀血阻络 624
(七)气血凝滞 625
(八)气滞血瘀 627
(九)瘀血痹阻 629
(十)肝血内结 632
7.肝血瘀而有腹水 634
(一)水结互瘀 634
(二)阳虚气滞,血瘀水停 635
(三)阴虚内热,血瘀水停 635
(一)络实证 636
(二)络虚证 636
8.肝络不和 636
10.肝风挟痰 637
(一)风痰交炽 637
9.肝着 637
(二)风痰壅盛 638
(三)风痰阻络 639
(四)风痰上扰 641
11.肝血黄疸 642
(六)风痰内盛 642
(一)瘀血黄疸 642
(五)风痰痹阻 642
(二)血热发黄 643
(三)热入营血发黄 643
12.肝病黑疸 644
13.风湿痹阻筋脉 645
14.三气痹阻筋脉 647
15.痰湿流注 648
16.瘀阻经络,复感风湿 648
17.气虚瘀阻 649
18.风邪中络 654
19.胆道梗阻 655
20.邪在少阳,痰饮内阻 656
21.胆道蛔虫 656
(一)肝气冲心 657
1.肝心合病 657
(二)肝火扰心 657
五、兼证 657
(三)邪陷少阳,内扰心神 658
(四)心虚胆怯 660
2.肝肺合病 661
(一)肝气犯肺 661
(五)肝风内动,窜犯心包 661
(二)肝火犯肺 662
1)肝气及肾,肾阳衰微 663
(一)肝气及肾 663
2)肝气及肾,肾阴不足 663
3.肝肾合病 663
(三)肝火下迫大肠 663
(二)肝火灼肾 664
(三)肝火下伤肾阴 665
(四)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665
(五)肝肾阴虚,风痰内扰 666
(六)肝肾亏损,气血不足 666
(七)湿热久羁,肝肾阴虚 667
(八)肝肾阴虚,目失所养 667
(一)肝火伤脾 669
(二)肝火中伤胃阴 669
4.肝脾合病 669
(三)肝木克土,肝气内动 671
(四)肝脾失调 672
1)肝气克脾 672
2)肝强脾弱 673
3)肝郁脾虚血少 675
(五)肝气乘胃 677
1)肝气犯胃 677
2)肝气犯胃阻膈 678
3)胃虚肝乘 678
(六)脾虚风动 679
(七)肝热脾寒 679
(八)上热下寒 680
(九)肝胃热毒,壅阻肢端 681
(十)肝脾之积 682
1)阴虚之热,气血凝滞 682
2)湿热伤肝,血瘀成症 683
3)寒热错杂伤肝,血瘀成症 683
4)燥淫伤肝,血瘀成症 684
5.肝脾肾阳虚 685
一、心系主要发病范围 687
三、心系病用药法则 687
二、心系病变的基本规律 687
第一节 概述 687
第四章 心系统疾病 687
四、临证要点 688
第二节 辨证治疗 689
一、寒证 689
1.寒邪阻络 689
2.寒凝瘀阻 689
3.寒郁心阳,心络痹阻 690
4.寒闭 690
5.寒伤心阳 691
6.寒痰壅阻,蒙闭心包 694
7.血脉空虚,风寒湿阻 694
8.小肠气痛(疝气) 695
二、热证 696
1.心火上炎 696
2.心火炽盛 696
3.热入心包 697
(一)热入心包 697
(二)热陷心包,兼瘀血阻络 699
(三)热陷心包,兼有腑实 700
4.暑热卒中,内窜心包 701
5.痰火扰心 701
7.痰火内扰,心阴虚损 704
8.气营两燔 704
6.痰火邪结,内扰心神 704
9.卫营合邪 705
10.邪热入营 706
(一)热伤营阴 706
(二)营热动风(暑风、暑痫) 708
(三)热伤营阴,小便赤痛 708
11.心阴不足,火热攻心 709
12.邪郁窍闭 709
(四)温邪伤营,心阴虚损 709
13.风湿困表,内侵及心 710
14.血虚风毒 710
15.火郁三焦 712
16.湿热弥漫三焦 717
17.风邪热毒,壅遏三焦 717
18.湿热内停,抑遏胸阳 718
19.心小肠火 718
20.心包三焦火 720
三、虚证 722
1.心阴虚 722
(一)心阴虚 722
(二)心阴不足,心火有余 723
(一)心血虚 724
(三)心阴血虚 724
2.心血虚 724
(二)血虚风燥 725
3.心气虚 726
(一)心气虚衰 726
(二)心气不敛 727
4.心阳虚 727
(一)心阳虚微 727
(二)心阳不振 728
1)心阳不振,血瘀络脉 728
2)心阳不振,痰浊痹阻 729
(三)心阳欲脱 729
5.阴阳两虚 731
(一)心阴阳两虚 731
(二)心阳气虚,气滞瘀阻 731
6.气阳两虚 732
7.心阳气虚,瘀血内阻 732
8.气阴两虚 733
(一)气阴两虚,心血不足 733
(三)气阴两虚 736
(四)气阴两虚,阴虚内热 736
(二)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736
9.心气不足,痰浊阻窍 737
10.血虚脏燥 737
11.心衰 741
四、实证 741
1.心血瘀阻 741
2.痰迷心窍 742
3.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742
4.瘀血壅滞,内扰心神 743
5.气滞窍闭 744
6.胸阳痹阻 745
7.饮停心下 745
8.水停心下 746
11.痰浊瘀阻 747
9.水气凌心 747
10.气虚血瘀 747
12.血虚饮阻 748
13.三焦水湿泛滥 749
14.似癃非癃,壅滞三焦 749
15.气血失调,三焦不和 750
16.小肠气结 750
1.心脾合病 751
(一)心脾亏虚,气血不足 751
五、兼证 751
(二)心脾气虚 753
(三)心脾阳虚,气滞血瘀 754
(五)心脾蕴热,湿热上攻 755
(六)心脾积热,热毒外发 755
(四)心脾受损,阴液不足 755
(七)气血亏虚,脓熟不溃 762
(一)心肺停饮 763
(二)心肺郁热,气阴两虚 763
2.心肺合病 763
(一)心肾不交 764
(二)心火上炎,肾阴不足 764
3.心肾合病 764
(三)营血不足,心肾失调 765
(四)心热肾虚 766
(五)心肾两虚 766
(六)心肾阳虚 767
(七)心肾气虚 767
(九)暑伤心肾 768
(十)时疫侵袭,内扰心肾 768
(八)心肾阴虚 768
(一)心肝血虚 770
(二)心肝不足,血虚气浮 770
4.心肝合病 770
(四)阴虚阳亢,血脉瘀阻 771
(五)阴虚阳亢,气血痹阻 771
(三)心肝热盛,外感挟惊 771
(七)肝火上炎,灼伤心阴 772
(八)肝火挟痰,上扰心神 772
(六)心火肝热 772
(一)风湿化热,伤及心阴 773
5.三脏合病 773
(二)燥犯清窍 773
(九)心肝气郁 773
(三)中上二焦邪热炽盛 774
(四)心肾两虚,脾失健运 775
(五)心肾脾虚,痰浊上扰 775
(六)温毒侵袭,燔灼内外 776
(七)肺气不足,心肾阳虚 778
(八)肝肾阴虚,瘀阻心络 778
第一节 概述 780
二、脾系病变的基本规律 780
一、脾系主要发病范围 780
第五章 脾系统疾病 780
三、脾系病用药法则 781
四、临证要点 782
第二节 辨证治疗 783
一、寒证 783
1.寒湿困脾 783
2.寒湿中阻 783
3.阳虚中寒 784
4.寒痰脾湿 785
5.寒热互结,胃失和降 785
6.胃寒气滞 790
7.寒饮停胃 790
8.寒邪犯胃 791
9.胃寒气逆 791
二、热证 792
1.湿热蕴脾 792
10.外邪犯胃 792
2.湿热郁蒸,胃失和降 793
3.湿热内蕴 793
4.积热夹湿,蕴结于里 794
5.脾胃伏火 795
6.脾胃湿热,气机壅阻 796
(二)湿重于热,郁于表里 797
(一)湿重于热,兼挟食滞 797
(三)湿邪酿热 797
7.中焦湿热,湿重于热 797
(四)湿热郁蒸,外发白瘖 798
(五)湿热伏于募原(湿热疫) 799
8.湿热并重 800
(一)湿热中阻 800
(二)湿热挟痰,痞阻心下 802
(三)湿热胶着 802
(四)湿热秽浊,郁阻蕴蒸 803
9.热重于湿,胃热脾湿 805
10.胃火上攻 805
11.胃经气分热炽 806
(一)气分热盛 806
(二)气分热盛,气津两伤 809
12.胃火灼络 810
13.胃热气逆 812
14.胃有郁热 813
15.胃经风热 813
16.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814
17.积滞内停,郁而化热 816
18.湿热食积,内阻肠胃 817
19.暑湿内阻,伤及脾胃 817
20.暑热伤津 818
21.湿热郁阻脾胃 818
三、虚证 819
1.脾气虚弱 819
2.脾阳虚弱 820
(一)脾阳虚弱 820
(二)脾阳不足,冷积内停 823
(三)脾胃阳虚,水饮内停 825
(四)脾胃虚寒 829
(五)脾胃虚寒,阴阳不和 830
(六)脾胃虚寒,寒痰内盛 831
(七)脾胃虚寒,阴血不足 832
(八)脾胃虚寒,中州不运 832
(九)脾胃虚寒,兼少阴阳虚 833
3.胃虚寒盛 834
4.胃气虚弱,痰结气逆 835
5.脾阴亏虚 837
6.脾血虚 838
7.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840
8.脾不统血 849
9.脾虚水肿 852
10.脾虚腹胀 852
11.脾胃虚弱 853
(一)脾胃不和 853
(二)中阳不足,湿浊停滞 853
(三)脾胃虚弱,气滞不畅 854
(四)脾虚气滞,痰湿内结 856
(五)脾虚气滞,水湿停留 856
(六)脾胃虚弱,饮食内伤 857
(七)脾胃虚弱,久病成疳 858
(八)中气不足,风热上扰 858
(九)气血两虚 860
(十)脾胃虚弱,火郁脾土 862
12.胃阴不足 863
14.气虚阳微 864
15.胃气虚 864
13.阴津枯竭 864
16.脾虚不摄,气血亏虚 865
17.阴虚下陷 865
18.邪热已退,气阴两伤 866
19.瘥后调理 867
四、实证 868
1.湿滞脾胃 868
20.湿热久羁,脾阳不足 868
2.湿痰壅盛 870
3.食积胃脘 870
4.伤冷停积 871
5.食积痰壅 871
6.食积湿滞 872
7.虫积成疳 872
8.瘀阻胃络 873
9.痰饮内阻 873
10.痰气瘀阻 874
11.脾虚湿疽 874
12.脾胃不和 875
13.胃内停水 875
14.脾胃虚寒,气滞血瘀 876
15.胃虚肠热,气结成痞 877
17.湿毒浸淫 879
五、兼证 879
16.湿浊中阻 879
1.脾肺合病 880
(一)湿热郁阻,表里同病 880
(二)肠胃燥热,气血两虚 881
(三)胃肠不和,寒热失调 882
(四)胃肠阴虚,瘀血阻滞 883
(五)肠胃阴虚津亏 884
(一)肝胆及脾,脾湿肝热 885
(二)湿滞经络 885
2.肝脾合病 885
(三)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886
(四)脾胃虚弱,肝风内动 886
3.脾肾合病 887
(一)肾虚胃燥 887
(五)阴虚肝胃不和 887
(二)脾胃虚寒,肾阴不足 888
(三)脾肾虚弱,肾虚不固 888
4.脾心合病 889
(一)脾虚湿聚,阻遏心络 889
5.诸脏合病 890
(三)暑湿弥漫三焦 890
(一)肺脾肾三脏气阴两亏 890
(二)心脾阳虚,痰浊阻络 890
(二)肝胃不和,表里同病 891
(三)热邪入里,气血两燔 893
附录:方剂索引 895
(十五)肾不养肝,风痰壅阻 448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