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的需求和供给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毅夫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109043401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会计模拟实验下一篇:实用工业会计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的需求和供给分析》目录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 1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 3

一、经济发展中的农业问题 3

二、现代技术进步是农业高速增长的来源 6

三、中国当代粮食生产增长的来源 10

第二节 诱导性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12

一、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13

二、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15

三、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16

四、市场受到限制条件下的技术进步理论 17

五、关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理论 19

六、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实际运用 20

第三节 优先序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21

一、研究资源配置分析方法的评述 21

二、优先序研究的基本框架 23

三、可操作的产量差模型计 24

四、诱导性科研投入的假说检验 26

五、科研优先序的建立 28

第四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 32

一、关于技术需求的调查设计 33

二、关于技术供给的调查设计 38

三、关于科研成功可能性的调查设计 42

第二篇 关于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性限制因素的研究 45

第二章 资料说明 47

第一节 水稻 47

第二节 小麦 54

第三节 玉米 62

第三章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 70

第一节 水稻 70

一、水稻最高单产 70

二、大田(理想条件下)最高可能平均单产 75

三、大田实际平均单产 76

第二节 小麦 80

一、小麦最高单产 80

二、大田(理想条件下)最高可能平均单产 85

三、大田实际平均单产 87

第三节 玉米 90

一、玉米最高单产 90

二、大田(理想条件下)最高可能平均单产 95

三、大田实际平均单产 97

第四章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性限制因素 100

第一节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性限制因素 100

一、产量差—限制因素分析 101

二、产量差二限制因素分析 103

第二节 小麦技术性限制因素 107

一、产量差—限制因素分析 108

二、产量差二限制因素分析 110

第三节 玉米技术性限制因素 114

一、产量差—限制因素分析 114

二、产量差二限制因素分析 116

第五章 关于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性限制因素的小结 120

第一节 水稻 120

第二节 小麦 129

第三节 玉米 136

第三篇 我国农业科研的有中国有中国历史、现状及其对农业技术需求的满足程度 145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研制度的历史沿革 147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技术变迁及对现代农业研究制度的需要 148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技术变迁 148

二、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及其制度基础 151

第二节 中国现代农业科研体制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152

一、清末中国农业科研制度的滥临 153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继续发展 153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和变动 154

第三节 建国后农业科研体系的恢复和创建 154

一、大区农业科研机构 155

二、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 155

三、相关行业、大学和推广系统 156

四、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157

第四节 “大跃进”冲击与随后的调整 158

一、大“跃进”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冲击 158

二、农业科研组织制度的恢复 159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 160

三、推广体系、相关产业和地方机构 160

一、“文革”初期的全面破坏 161

二、“文革”后期的稳定和恢复 161

三、地方农业科研机构 162

第六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163

一、统一认识与确立原则 163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恢复和发展 164

三、地方研究面构及其他 164

第七节 农业科研体制动荡的经验教训 165

一、现代农业技术对科研组织制度的基本要求 165

三、农业科研政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166

二、我国农业科研政策体制的基本设计 166

四、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以经验错代替科学实验 167

第八节 建设我国农业科研制度新秩序的基本原则 168

第七章 农业科研体系的资源总量与结构 174

第一节 农业科研体系的概况 175

第二节 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 178

一、职工总数 179

二、科研人员 180

三、离退休人员 182

四、学位结构 183

第三节 经费资源总量与结构 185

一、经费来源与使用的时间序列 186

二、经费来源与使用的地区结构 188

三、经费来源的结构分析 189

四、经费使用的结构分析 196

第四节 科研手段的总量和分布 200

第五节 对中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基本评价 202

一、完整体系 202

二、人员众多 203

三、经费不足 203

四、结构落后 203

五、体制变动 204

第八章 农业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206

第一节 科研项目的概况 207

第二节 农业科研活动的地区分布——农业科研密度 209

一、理论研究与有关命题 209

二、中国的农业科研制度 211

三、回归分析结果及有关解释 213

第三节 农业科研活动的类型特征 216

一、投入分布 216

二、收入效益 217

第四节 农业科研活动的人员使用 218

一、人员配置的专业职称 218

二、课题主持人的职务职称 219

一、总体特征 221

第五节 农业科研活动的经费来源 221

二、分类结构 223

第六节 农业科研活动的成果推广 225

一、成果形态 225

二、推广范围 227

三、经济效益 231

第七节 对我国农业科研活动的基本评价 231

一、经济行为 231

二、农业特性 232

三、科研本质 232

四、多元管理 232

五、高效产业 233

第九章 农业科研投入的诱导性假说检验 238

第一节 可检验假说的数学推导 239

一、基本定义 239

二、要素相对稀缺性 240

三、产品市场需求 242

第二节 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诱导性假说检验 244

一、理论假说 244

二、方法与数据 245

三、计量检验 247

第三节 分作物产品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检验 248

一、假说与限制 248

二、数据与方法 249

三、回归结束 251

第四节 对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基本评价 256

第四篇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优先序研究 259

第十章 本篇研究资料说明 262

第一节 水稻 262

第二节 小麦 268

第三节 玉米 275

第十一章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预期成功的可能性 281

第一节 水稻 281

第二节 小麦 286

第三节 玉米 291

第一节 水稻 295

第十二章 育种科研可能挽回的单产损失 295

第二节 小麦 306

第三节 玉米 314

第十三章 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整合程度 322

第一节 水稻科研投入与技术需求的比较 323

一、技术需求与科研投入的结构 325

二、产量差二中的技术性限制因素 327

第二节 小麦科研投入与技术需求的比较 332

一、技术需求与科研投入的结构 333

二、产量差二中的技术性限制因素 337

第三节 玉米科研投入与技术需求的比较 340

一、技术需求与科研投入结构 342

二、产量差二中的技术性限制因素 345

一、方法 348

第四节 序相关的“弗里德曼检验” 348

二、检验 349

第十四章 育种科研投资预期纯收益率 351

第一节 水稻育种科研投资预期纯收益率 351

第二节 小麦育种科研投资预期纯收益率 362

第三节 玉米育种科研投资预期纯收益率 370

第十五章 本篇小结——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优先序 378

第一节 小稻育种科研优先序 378

第二节 小麦育种科研优先序 383

第三节 玉米育种科研优先序 388

第十六章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优先序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含义 393

第五篇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393

第一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潜力 394

第二节 我国粮食作物单产的潜力之所在 397

第三节 实现单产潜力的可能性 404

第四节 育种科研投资纯收益率与科研优先序 409

第五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育种科研优先序研究的政策含义 416

一、粮食增产政策的技术含量 416

二、农业科研资源模 419

三、农业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 421

四、几点说明 424

参考文献 4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