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处方纲要
处方纲要

处方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伦,顿宝生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4202·186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处方纲要》目录

目录 1

总论 处方须知 1

一、掌握处方原则 1

二、明确方剂与辨证施治的关系 3

三、辨清病证特点,明确标本缓急 5

四、熟悉各种治法,做到以法统方 7

五、掌握病变趋势,做到防微杜渐 10

六、用药要精练合证,不宜庞杂 11

七、注意用药宜忌,防止偏执 12

八、注意方土时令与体质强弱 14

九、注意剂量与煎服法 15

十、化裁成方要不离不泥,紧扣病情 17

各论 各类方剂处方法 19

第一章 解表剂处方法 19

一、概说 19

二、解表剂处方原则 21

三、各类解表剂处方法 21

(一)辛温解表剂处方法 21

(二)辛凉解表剂处方法 24

(三)扶正解表剂处方法 27

(一)注意解表药的配伍用法 29

四、组成解表剂应注意的事项 29

(二)注意剂量搭配 30

(四)辨清表证的性质 31

(三)注意煎服法 31

一、概说 32

第二章 泻下剂处方法 32

(一)寒下剂处方法 34

三、各类泻下剂处方法 34

二、泻下剂处方原则 34

(二)温下剂处方法 37

(三)润下剂处方法 38

(四)逐水剂处方法 40

(五)攻补兼施剂处方法 42

(一)掌握泻下药的配伍用法 43

四、组成泻下剂应注意的事项 43

温病下不厌早”之说 44

(三)勿拘“结屎”与“伤寒下不厌迟, 44

(二)注意剂量与煎服法 44

(四)注意泻下宜忌 45

第三章 清热剂处方法 46

一、概说 46

(一)清气剂处方法 48

三、各类清热剂处方法 48

二、清热剂处方原则 48

(二)清营凉血剂处方法 50

(三)清热解毒剂处方法 52

(四)清脏腑热剂处方法 54

(五)清虚热剂处方法 56

四、组成清热剂应注意的事项 58

(一)掌握常用清热药的配伍用法 58

(二)注意清热药的剂量与煎服法 60

(三)辨清里热证的性质、部位与轻重程度 60

(四)掌握清热剂的禁忌证 61

第四章 温里剂处方法 63

一、概说 63

三、各类温里剂处方法 66

二、温里剂处方原则 66

(一)温中祛寒剂处方法 66

(二)回阳救逆剂处方法 68

(三)温经散寒剂处方法 70

(一)掌握时机,明确宜忌 73

四、组成温里剂应注意的事项 73

(二)明确常用温热药的性能与配伍用法 73

(三)注意剂量与煎服法 75

第五章 和解剂处方法 76

一、概说 76

二、和解剂处方原则 78

三、各类和解剂处方法 78

(一)和解少阳剂处方法 78

(二)调和肝脾剂处方法 80

(三)调和胆胃剂处方法 82

(四)调和肠胃剂处方法 85

〔附〕治疟剂处方法 87

四、组成和解剂应注意的事项 89

(一)掌握和解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89

(二)用药要“和而勿泛” 90

(三)注意剂量搭配 90

第六章 补益剂处方法 91

一、概说 91

二、补益剂处方原则 94

三、各类补益剂处方法 94

(一)补气剂处方法 94

(二)补血剂处方法 96

(三)补阴剂处方法 98

(四)补阳剂处方法 102

四、组成补益剂应注意的事项 104

(一)辨清所虚为何,涉及何脏 104

(二)注意气血阴阳之间的关系,脏腑之 105

间的关系 105

(三)注意畅中健胃,有无余邪 105

(四)勿拘泥于“补肾不如补脾”和 106

“补脾不如补肾”之说 106

(五)熟悉补益药的性能与配伍用法 106

(六)注意剂量与煎服法 110

第七章 固涩剂处方法 112

一、概说 112

(一)固表止汗剂处方法 114

三、各类固涩剂处方法 114

二、固涩剂处方原则 114

(二)涩精止遗剂处方法 117

(三)涩肠固脱剂处方法 119

(四)固崩止带剂处方法 120

四、组成固涩剂应注意的事项 123

(一)掌握固涩药的配伍用法 123

(二)辨清滑脱不禁证的病因,亏损物 125

质的种类与涉及的部位 125

(三)注意与它法的配合运用 125

(四)注意固涩剂的使用禁忌 125

第八章 安神剂处方法 126

一、概说 126

二、安神剂处方原则 128

三、各类安神剂处方法 128

(一)重镇安神剂处方法 128

(二)养心安神剂处方法 131

四、组成安神剂应注意的事项 133

(一)掌握安神药的配伍用法 133

(二)注意安神药的用量及煎服法 134

(三)搞清安神剂的适应证 134

(四)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开导 135

第九章 开窍剂处方法 136

一、概说 136

(一)凉开剂处方法 138

二、开窍剂处方原则 138

三、各类开窍剂处方法 138

1.清心开窍剂处方法 139

2.清热涤痰开窍剂处方法 140

(二)温通开窍剂处方法 142

(一)掌握开窍药的配伍用法 144

四、组成开窍剂应注意的事项 144

(四)注意开窍剂的使用禁忌 145

(三)辨清神志昏迷的闭证、脱证及寒 145

(二)注意开窍药的剂量及服法 145

热属性 145

一、概说 147

第十章 理气剂处方法 147

二、理气剂处方原则 149

1.疏肝理气剂处方法 150

(一)行气剂处方法 150

三、各类理气剂处方法 150

2.和胃理气剂处方法 152

(二)降气剂处方法 155

1.降逆平喘剂处方法 156

2.降逆止呕剂处方法 158

(一)掌握理气药的配伍用法 161

四、组成理气剂应注意的事项 161

(二)注意理气剂的煎法 163

(三)辨清虚实兼夹,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163

(四)注意理气剂的治疗宜忌 163

第十一章 活血剂处方法 164

一、概说 164

二、活血剂处方原则 166

三、各类活血剂处方法 167

(一)活血祛瘀剂处方法 167

(二)温经祛瘀剂处方法 169

(三)清热活血剂处方法 172

(四)祛瘀行水剂处方法 175

(五)扶正祛瘀剂处方法 177

(一)掌握活血药的配伍用法 181

四、组成活血剂应注意的事项 181

(二)注意活血药的剂量及煎服法 183

(四)注意活血剂的治疗禁忌 184

意处理好活血化瘀与其它治法的关系 184

(三)辨清瘀血证型、标本缓急,并注 184

一、概说 185

第十二章 止血剂处方法 185

二、止血剂处方原则 187

(一)清热止血剂处方法 188

三、各类止血剂处方法 188

(二)温补止血剂处方法 191

(三)逐瘀止血剂处方法 193

四、组成止血剂应注意的事项 196

(一)掌握止血药的配伍用法 196

(二)掌握止血药的剂量、煎服法 197

(三)辨明出血的病因、部位,注意与 198

它法合理配伍 198

(四)注意止血剂的治疗宜忌 199

第十三章 消导剂处方法 200

一、概说 200

(一)消食导滞剂处方法 202

三、各类消导剂处方法 202

二、消导剂处方原则 202

(二)消痞化积剂处方法 204

四、组成消导剂应注意的事项 208

(一)掌握消导药的配伍用法 208

(二)注意消导剂的用量及剂型用法 208

(三)明确消导剂与泻下剂的区别 209

(四)辨证证候,注意与它法配合使用 209

第十四章 祛湿剂处方法 210

一、概说 210

二、祛湿剂处方原则 215

三、各类祛湿剂处方法 216

(一)发汗祛湿剂处方法 216

(二)芳香化湿剂处方法 218

(三)利水渗湿剂处方法 220

(四)清热祛湿剂处方法 222

(五)温化水湿剂处方法 225

(六)祛风湿剂处方法 227

(一)注意湿邪侵犯的部位,涉及的脏腑 229

四、组成祛湿剂应注意的事项 229

(二)注意湿邪是否转化,是否合并它邪 229

(三)注意保护气阴 230

(四)掌握常用法湿药(包括祛风湿药) 230

的配伍用法 230

第十五章 祛痰剂处方法 233

一、概说 233

二、祛痰剂处方原则 236

三、各类祛痰剂处方法 237

(一)燥湿化痰剂处方法 237

(二)清化热痰剂处方法 239

(三)温化寒痰剂处方法 241

(四)润燥化痰剂处方法 243

(五)宣肺化痰剂处方法 245

(六)治风化痰剂处方法 247

四、组成祛痰剂应注意的事项 250

(一)掌握常用祛痰药的配伍用法 250

(二)注意祛痰药的剂量与用法 252

(三)注意调气及肺、脾、肾功能 252

(四)注意痰的性质 253

一、概说 254

第十六章 治风剂处方法 254

(一)疏散外风剂处方法 258

三、各类治风剂处方法 258

二、治风剂处方原则 258

1.平肝熄风剂处方法 262

(二)平熄内风剂处方法 262

2.凉肝熄风剂处方法 265

3.滋阴熄风剂处方法 268

四、组成治风剂应注意的事项 270

(一)掌握治风药的配伍用法 270

(三)辨清风病的类型及兼挟邪气,注 272

意与它法配合运用 272

(二)注意治风药的剂量及煎服法 272

(四)注意治风剂的治疗宜忌 273

第十七章 治燥剂处方法 274

一、概说 274

二、治燥剂处方原则 276

三、各类治燥剂处方法 276

(一)轻宣润燥剂处方法 276

(二)滋润内燥剂处方法 279

四、组成治燥剂应注意的事项 283

气,注意与它法的配合使用 283

(一)辨清燥证的病因、部位、兼挟邪 283

(二)注意用药宜忌 283

【附】常用类方鉴别运用 284

一、分析鉴别方剂的方法 284

(一)分析方剂的方法 284

(二)鉴别类方的方法 289

二、常用类方鉴别运用 293

金匮肾气丸类方鉴别运用 293

四物汤类方鉴别运用 296

四君子汤类方鉴别运用 299

麻黄汤类方鉴别运用 302

桂枝汤类方鉴别运用 306

香薷散类方鉴别运用 310

银翘散类方鉴别运用 313

白虎汤类方鉴别运用 317

清营汤类方鉴别运用 321

犀角地黄汤类方鉴别运用 324

大承气汤类方鉴别运用 327

小柴胡汤类方鉴别运用 331

逍遥散类方鉴别运用 335

半夏泻心汤类方鉴别运用 340

理中汤类方鉴别运用 343

四逆汤类方鉴别运用 347

平胃散类方鉴别运用 351

五苓散类方鉴别运用 355

八正散类方鉴别运用 359

二陈汤类方鉴别运用 363

乌梅丸类方鉴别运用 3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