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明教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明教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明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振坤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3500549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暂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明教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明教程》目录

目 录 1

导论 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1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3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 5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5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8

一、根据新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新的发展 8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11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

第一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14

第一节世界是物质的 14

一、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14

三、空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18

第二节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19

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19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0

三、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0

第三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1

一、物质决定意识 21

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2

第四节一切从实际出发 24

第二章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7

第一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7

一、什么是联系 27

二、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28

三、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 30

第二节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4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发展 34

二、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35

三、发展是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衰亡 36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37

一、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37

二、学习唯物辩证法,掌握新的思维方式 39

第三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42

第一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2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42

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5

第二节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48

一、矛盾的普遍性 48

二、矛盾的特殊性 49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52

第三节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53

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3

三、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 55

二、怎样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5

第四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57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7

一、生产力 57

二、生产关系 59

三、生产方式 60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61

二、上层建筑 63

一、经济基础 63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63

三、社会形态 64

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65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和改革 67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67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8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69

第一节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73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73

第五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73

二、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75

第二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78

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78

二、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 80

第三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84

一、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 84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85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88

第一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8

一、什么是实践 88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90

三、认识对实践的意义、作用 91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92

一、由实践到认识 92

二、从认识到实践 95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96

第三节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98

一、什么是真理 98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 99

第七章 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商品化的社会 103

第一节商品和货币 103

一、商品的二因素 103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05

三、货币是特殊商品 107

第二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108

一、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108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11

第三节 商品货币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化 112

一、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 112

二、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关系无所不包 113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成了金钱关系 114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16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116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实质 116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118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性质 120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各剥削集团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122

一、利润与产业资本家对利润的瓜分原则 122

二、商业资本家、信贷资本家对利润的瓜分 124

三、资本主义土地出租者对利润的瓜分 125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127

第四节资产阶级国家是资本家的总代表 128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 128

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130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35

第一节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135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35

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38

一、资本主义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43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143

二、资本主义创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经验 144

第三节帝国主义的历史趋势 147

一、垄断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寄生和腐朽的趋势 147

二、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49

第十章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153

第一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153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53

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155

三、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没有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157

第二节无产阶级革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 159

一、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 159

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胜利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162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163

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决定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163

二、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65

第一节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 168

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68

第十一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168

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职能 170

第二节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 171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171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172

第三节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75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其实质 175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179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2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性 182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82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84

第二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5

一、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 185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规定性及其长期性 186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使命 187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89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 191

一、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191

二、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191

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191

四、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2

五、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 192

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 192

第四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3

一、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93

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其他内容 196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生产目的 1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依据和特点 19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98

二、不同经济领域和地区的各种所有制经济 200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201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多种形式 201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02

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03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其他形式 204

第三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经济成份 205

一、劳动者个体经济 205

二、私营经济 206

三、“三资”企业 207

第四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两权分离 208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两权分离的必要性 208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210

第五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11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含义 211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211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12

一、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和落后 214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14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21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216

第二节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战略 218

一、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18

二、当前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 220

三、走好第二步的战略抉择 222

第三节实现战略转变必须着重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224

一、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224

二、保持经济的总量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 226

三、从广度和深度上更有成效地扩大对外开放 228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30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形式 230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30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 232

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使命 234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 235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235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238

三、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240

第三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体系 241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必要性 242

二、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243

三、发展多种商品流通形式,建立合理的商业结构 244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和消费结构 246

第一节按劳分配 24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46

二、按劳分配质和量的规定性 247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248

四、按劳分配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实现的特点 250

第二节多种分配方式 251

一、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依据 251

二、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252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和意义 253

一、反对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54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 254

二、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 255

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及调节 256

一、消费的性质、作用和方式 257

二、合理消费和对消费的调节 258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60

第一节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民主的政治制度 260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 260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63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过程 265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265

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268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70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 271

一、实行党政分开,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政治领导作用 271

二、进一步下放权力,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72

用、选拔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273

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使干部的管理、使 273

三、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工作机构 273

五、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275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76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 276

一、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含义 27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崭新阶段 278

第二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8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8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281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 28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8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285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的对外关系 290

第一节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对外关系的总原则 290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291

一、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91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294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297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298

一、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298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00

三、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 301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对外关系 302

第二十章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 305

第一节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纲领 305

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05

二、党的纲领和路线 309

第二节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310

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10

二、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311

第三节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 314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要性 314

二、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