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危害公共安全罪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选国,任卫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099268
  • 页数:7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六部分:刑法条文及释义,包括刑法罪名及其对罪名的理解;刑事司法规范及其理解与适用,包括人大的决定、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规范性文件等;刑事判例,收录了一些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裁判文书;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附录。
《刑法罪名适用指南 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录

【刑法条文及释义】 3

一、放火罪 3

(一)“放火”的含义及认定 3

(二)“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 3

(三)关于放火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

二、决水罪 5

(一)“决水”的含义及认定 5

(二)“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 5

(三)关于决水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

三、爆炸罪 7

(一)“爆炸”的含义及认定 7

(二)“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 7

(三)关于爆炸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8

四、投放危险物质罪 9

(一)危险物质的含义及认定 9

(二)“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 9

(三)关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10

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1

(一)“其他危险方法”的含义及认定 11

(二)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11

六、失火罪 13

(一)失火罪的主观方面及认定 13

(二)失火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13

(三)关于失火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14

七、过失决水罪 15

(一)过失决水罪的主观方面及认定 15

(二)过失决水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15

(三)过失决水罪与决水罪的界限 15

(四)关于过失决水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16

八、过失爆炸罪 17

(一)过失爆炸罪的主观方面及认定 17

(二)过失爆炸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17

(三)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界限 18

(四)关于过失爆炸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18

九、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19

(一)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19

(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19

(三)关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20

十、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1

(一)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及认定 21

(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21

(三)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22

(四)关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22

十一、破坏交通工具罪 23

(一)“交通工具”的含义,即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 23

(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23

(三)关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24

十二、破坏交通设施罪 25

(一)“交通设施”的含义,即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犯罪对象 25

(二)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客观方面及认定 25

(三)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未遂认定 27

(四)关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27

十三、破坏电力设备罪 28

(一)“电力设备”的含义及认定 28

(二)破坏电力设备的表现形式及认定 29

(三)“危害公共安全”的含义及认定 29

(四)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0

十四、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31

(一)“易燃易爆设备”的含义及认定 31

(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表现形式及认定 31

(三)关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2

十五、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33

(一)“严重后果”的含义及认定 33

(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 33

(三)关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3

十六、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34

(一)认定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34

(二)关于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4

十七、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35

(一)认定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35

(二)关于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5

十八、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36

(一)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主观方面 36

(二)认定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36

(三)关于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6

十九、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37

(一)“恐怖活动组织”的含义 37

(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客观表现及认定 37

(三)关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8

二十、资助恐怖活动罪 39

(一)资助恐怖活动罪的含义 39

(二)资助恐怖活动罪的客观表现 39

(三)注意区分资助恐怖活动罪与实施恐怖活动犯罪 39

(四)关于资助恐怖活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0

二十一、劫持航空器罪 41

(一)“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的含义 41

(二)“航空器”的范围,即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对象 41

(三)关于劫持航空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2

二十二、劫持船只、汽车罪 43

(一)“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的含义及认定 43

(二)“船只、汽车”的范围,即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犯罪对象 43

(三)关于劫持船只、汽车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3

二十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44

(一)“飞行中”的含义及认定 44

(二)“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认定 44

(三)关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4

二十四、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46

(一)“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范围 46

(二)“破坏”的表现形式 46

(三)“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 47

(四)“严重后果”的认定 47

(五)关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7

二十五、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48

(一)“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范围 48

(二)认定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48

(三)关于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48

二十六、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49

(一)“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含义及范围 49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的含义 49

(三)认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49

(四)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51

二十七、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53

(一)危险物质的含义 53

(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客观表现 53

(三)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54

二十八、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55

(一)“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的含义 55

(二)违规制造、销售枪支行为的认定 55

(三)关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56

二十九、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57

(一)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客观行为的认定 57

(二)关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57

三十、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59

(一)“抢劫”的含义及认定 59

(二)关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59

三十一、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60

(一)“非法持有”、“非法私藏”的含义 60

(二)认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60

(三)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0

三十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62

(一)“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的含义 62

(二)“非法出租”、“非法出借”的含义 62

(三)关于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3

三十三、丢失枪支不报罪 64

(一)“枪支”的范围 64

(二)“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 64

(三)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4

三十四、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65

(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客观方面 65

(二)“情节严重”的认定 65

(三)关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5

三十五、重大飞行事故罪 67

(一)“航空人员”的范围 67

(二)“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 67

(三)关于重大飞行事故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7

三十六、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68

(一)“铁路职工”的范围 68

(二)“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含义 68

(三)关于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68

三十七、交通肇事罪 69

(一)“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情形 69

(二)“重大事故”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认定 69

(三)“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69

(四)“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70

(五)“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认定 70

(六)“公私财产”的范围 71

(七)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范围 71

(八)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71

三十八、重大责任事故罪 72

(一)“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的表现 72

(二)“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认定 72

(三)“情节特别恶劣”的认定 73

(四)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73

三十九、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74

(一)“强令”的含义及认定 74

(二)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客观方面 74

(三)关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75

四十、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76

(一)“安全生产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含义 76

(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表现形式 76

(三)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修订内容 76

(四)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77

四十一、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78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形式 78

(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 78

(三)关于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79

四十二、危险物品肇事罪 80

(一)危险物品的范围 80

(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含义 80

(三)危险物品肇事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81

(四)危险物品肇事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81

四十三、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82

(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82

(二)“违反国家规定”的具体表现 82

(三)“重大安全事故”和“后果特别严重”的含义 82

(四)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83

四十四、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84

(一)“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的范围 84

(二)“不采取措施”、“不及时报告”的具体表现 84

(三)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85

四十五、消防责任事故罪 86

(一)“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的含义 86

(二)“造成严重后果”和“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 86

(三)消防责任事故罪同失火罪的界限 86

(四)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86

四十六、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88

(一)“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的范围 88

(二)“不报”、“谎报”的含义 89

(三)“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 89

【刑事司法规范及其理解与适用】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节录)(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4号公布)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黄太云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节录)(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 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黄太云 99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节录)(2001年6月4日 法释〔2001〕19号) 105

《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节录)&聂洪勇 105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节录)(2002年5月20日 法发〔2002〕7号印发) 1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0年11月27日 法释〔2000〕37号) 107

《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节录)&祝二军 107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3年5月14日 法释〔2003〕8号) 108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节录)&孙军工 1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8月15日 法释〔2007〕15号) 1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正在使用的油田输油管道中油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2年4月10日 法释〔2002〕10号) 111

《关于对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正在使用的油田输油管道中油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 11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月15日 法释〔2007〕3号) 114

《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张玉梅 李洪江 1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30日 法释〔2004〕21号) 122

《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李洪江 1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危害军事通信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7年6月26日 法释〔2007〕13号) 1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1998年3月10日 法释〔1998〕4号) 1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5月15日 法释〔2001〕15号) 133

《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136

最高人民法院对执行《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9月17日 法〔2001〕129号) 1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97刑法实施后发生的非法买卖枪支案件,审理时新的司法解释尚未作出,是否可以参照1995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非军用枪支、弹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审理案件请示的复函(2003年7月29日 〔2003〕刑立他字第8号) 144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弹药的大口径武器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11月3日 〔2004〕高检研发第18号) 1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枪、涉爆申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1月15日 法〔2003〕8号) 146

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2001年8月17日公安部公通字〔2001〕68号印发) 14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1998年11月3日 高检发释字〔1998〕4号) 148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1999年10月9日公安部公通字〔1999〕74号印发) 149

射击运动枪支配置办法(2000年1月3日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公通字〔2000〕1号印发) 156

公安部关于划定猎区、牧区严格猎枪配置管理的批复(1997年1月22日 公复字〔1997〕1号) 158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关于收缴仿真枪问题的答复(2000年8月18日 公治办〔2000〕1013号) 159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关于将“手枪式”打火机列为仿真枪问题的答复(2000年9月20日 公治办〔2000〕1184号) 160

公安部关于认定仿真枪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11月30日 公通字〔2001〕90号) 161

公安部 海关总署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走私、制造、销售仿真枪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2002年1月25日 公通字〔2002〕5号) 162

公安部关于对彩弹枪按照枪支进行管理的通知(2002年6月7日 公治〔2002〕82号) 164

公安部关于对以气体等为动力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的仿真枪认定问题的批复(2006年10月11日 公复字〔2006〕5号) 165

公安部关于涉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及性能鉴定问题的批复(2006年5月25日 公复字〔2006 2号) 166

公安部关于对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12月19日 公复字〔2005〕5号) 167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9月4日 法释〔2003〕14号) 168

《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 171

公安部关于对少数民族人员佩带刀具乘坐火车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2001年4月28日 公复字〔2001〕6号) 176

公安部关于印发《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的通知(2007年1月14日 公通字〔2007〕2号) 1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5日 法释〔2000〕33号) 180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18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2月28日 法释〔2007〕5号) 186

《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逄锦温 邱利军 188

【刑事判例】 201

以诈骗保险金为目的放火烧毁投保汽车的行为如何定罪——王新生、赵红钦放火案 201

以报复特定人为目的而实施的不计危害后果的爆炸行为如何定性——赖贵勇爆炸案 206

危害后果严重但被害人有明显过错的案件如何适用刑罚——于光平爆炸案 209

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没有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多人以上重伤后果的,一般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古计明、方振华投放危险物质案 212

公交车司机离开驾驶岗位与乘客斗殴引发交通事故的如何定性——陆某某、张某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通肇事案 217

非法制造、买卖大量炸药,炸药在买方存储中发生爆炸的,应当如何量刑——吴传贵、魏远芳、吕吉军非法制造、买卖爆炸物案 223

确因生产、生活所需非法买卖爆炸物的,应当如何适用刑罚——徐钦朋非法买卖爆炸物案 228

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曹成金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 231

如何理解私藏枪支弹药罪中“配备、配置枪支的条件消除”——郭继东被控私藏枪支弹药案 234

如何区分非法运输、储存爆炸物罪和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孔德明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案 239

肇事交通工具的单位主管人员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梁应金、周守金等交通肇事案 242

雇主应否对其雇员的非职务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刘海交通肇事案 246

超过1979年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但根据新刑法又应当追诉的应如何处理——朱晓志交通肇事案 251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周立杰交通肇事案 255

交通肇事逃离现场后又投案自首的行为能否认定“肇事逃逸”——孙贤玉交通肇事案 259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认定——钱竹平交通肇事案 263

人民法院能否变更起诉罪名定罪处刑——赵祥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 268

【裁判文书】 275

金建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75

王仁兴破坏交通设施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279

沈志明、曾小芳危险物品肇事,黄伟、何金义窝藏案——江西省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83

汪存付危险物品肇事,徐士忠消防责任事故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91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297

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国务院令第130号公布) 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修订) 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公布) 312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9月14日国务院令第449号公布) 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修订) 329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12日国务院令第424号公布) 34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令第380号公布) 3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 359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2001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313号公布) 365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2000年11月5日国务院令第295号公布) 3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1996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公布) 373

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2002年7月27日国务院令第356号公布) 379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1995年6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178号发布) 382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令第466号公布) 386

附 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2006年11月9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安部公告2006年第1号公布) 394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令第455号公布) 397

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节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决定加入) 403

外交部关于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的通知(2001年9月30日 外发〔2001〕18号) 407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节录)(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通过) 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公布) 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1996年7月6日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 437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2003年1月10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371号公布) 441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节录)(本公约于1979年2月12日对我国生效) 446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节录)(本公约于1980年10月10日对我国生效) 449

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节录)(本公约于1980年10月10日对我国生效) 451

制止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以补充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议定书(节录)(本议定书于1999年4月4日对我国生效) 45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公布) 455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430号公布) 4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公布) 47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30日国务院令第405号公布) 4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 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6月28日国务院令第355号公布) 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 513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令第397号公布) 52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国务院令第493号公布) 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 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 54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5号公布) 545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令第296号公布) 5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公布) 557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第393号公布) 56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 57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公布) 587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348号公布) 597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年7月12日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公布) 60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 606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200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3年第2号公告公布) 618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补充和修正表(2003年12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印发) 6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 664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令第23号发布) 6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公布) 679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令第458号公布) 685

【附录】 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修订) 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1979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5号公布) 76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几个问题的批复(1986年12月9日 高检研发字〔1986〕第16号) 7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生产单位正在使用的电动机是否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问题的批复(1993年8月4日 法明传〔1993〕241号) 7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刑事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1993年10月11日 法发〔1993〕28号) 770

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厅关于自制火药枪是否适用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问题的答复(1983年5月26日 〔83〕高检一厅字第125号) 77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私藏钢珠枪犯罪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通知(1993年12月17日 法发〔1993〕43号) 77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非军用枪支、弹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995年9月20日 法发〔1995〕20号) 77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厂(矿)区内机动车造成伤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批复(1992年3月23日 高检发研字〔1992〕3号) 774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年12月1日 法发〔1992〕39号) 77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关于无证开采的小煤矿矿主是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犯罪主体的请示》的复函(1987年7月10日 高检二发字〔1987〕第36号) 77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无照施工经营者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批复(1988年3月16日 高检二发字〔1988〕第10号) 77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押犯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批复(1989年4月3日 高检监发字〔1989〕第1号) 7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