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源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扬尚著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4817285
- 页数:458 页
目录序一 陈惇序二 林秀清前言导言 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一、三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源流的关系 1
二、第一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渊源 2
第一章 渊源期(汉魏至清末)第一节 认定规则 2
一、学界对渊源的认定 2
二、认定规则 5
三、第二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萌发、形成、发展、滞缓 5
一、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交流 6
第二节 成因 6
四、第三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复兴、繁荣 8
二、第一次文化转型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9
五、三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源流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0
三、中国传统文化“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18
第三节 标志与特征 20
一、标志 20
二、特征 25
第四节 古典文献中散见的“与真理隔着三层”的比较文学因子 28
一、流传学、渊源学因子 28
二、阐发研究、平行比较因子 31
第五节 轨迹与概貌 34
一、译介学研究 35
二、阐发研究 37
三、影响研究 46
四、平行研究 46
第二章 萌发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节 背景 49
一、内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思潮 49
二、外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在西方的形成 56
三、桥梁:留学生(者)、教会学校等与中国比较文学的萌发 59
四、历史的必然:第二次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意识的萌发 62
一、标志 64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64
二、特征 69
第三节 影响研究 74
一、译介研究 74
二、渊源学、流传学研究 79
第四节 平行研究 82
一、中西文学叙事模式的比较 82
二、中西文学语言、主题、题材、文类、风格的比较 86
一、阐发研究 93
第五节 阐发研究与科际整合 93
二、科际整合 97
第三章 形成期(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第一节 条件 99
一、传统文化日暮途穷后不得已的文化外求与比较以及“变态”的学术自由 99
二、与新文化运动相伴而生的硕果 101
三、发展中的国际比较文学研究氛围 104
四、20世纪初的留学潮与比较文学热 106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108
一、标志 108
二、特征 112
一、渊源学研究 115
第三节 影响研究 115
二、流传学研究 127
三、译介学研究 131
第四节 平行研究 138
一、主题学研究 138
二、题材学研究 142
三、文体学研究 145
四、类型学研究 147
一、阐发研究 154
第五节 阐发研究与科际整合 154
二、科际整合 155
第四章 发展期(1934年~1949年)第一节 原因 160
一、第二次文化转型期的历史与时代因素 161
二、第二次文化转型期的文化思潮与文化环境因素 165
三、第二次文化转型期的文化交流与国际比较文学环境 168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172
一、标志 172
二、特征 174
第三节 发展轨迹 176
一、意识:从政治走向学术 177
二、阵营:由社会回归到高校 179
三、范畴:由宽泛到具体 181
四、规模:从零散走向系统 184
第四节 影响研究 187
一、渊源学研究 187
二、流传学研究 193
一、类型学研究 199
第五节 平行研究 199
二、文体学与题材学研究 205
第六节 比较诗学与阐发研究 208
第七节 科际整合 214
第五章 滞缓期(1949年~1978年)第一节 根源 223
一、国际根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文化范式的对立 223
二、国内根源:“文化大革命”的反科学立场 227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229
一、标志 229
二、特征 232
第三节 影响研究 234
一、30至40年代影响研究之余响 234
二、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影响研究 240
三、译介研究 248
第四节 平行研究与阐发研究 252
第六章 复兴期(1978年~1985年)第一节 背景 258
一、20世纪末世界与中国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 258
二、国际比较文学的影响 260
一、标志 264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264
二、特征 268
第三节 理论介绍、翻译与研究 271
第四节 教学与研究 279
一、教学 279
二、教学研究 281
第五节 组织与活动 284
一、学术组织 284
二、学术活动 285
第六节 刊物出版 290
第七节 著作 296
第七章 繁荣期(1985年~1995年)第一节 条件 309
一、主动的中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方位沟通、交流与对话 309
二、寻求跨民族语言文化的沟通、交流与对话的现实要求与历史必然趋势 313
三、20世纪末学科走向综合与跨学科教育的时代潮流 315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318
一、标志 318
二、特征 322
第三节 理论译介与研究 326
一、理论著作的译介 327
二、理论研究 332
第四节 教学及其研究 337
一、教学 337
二、教材编写 339
三、教学与教材研究 342
第五节 组织与活动 348
一、学会及其学术活动 348
二、二级分会及其学术活动 352
三、地方学会及其学术活动 360
四、其它有关的学术活动 369
第六节 刊物出版 374
第七节 著作 377
一、丛书 378
二、论文集 380
三、专著 383
第八章 台湾、香港的比较文学第一节 环境与背景 386
一、国际环境与背景 386
二、地区环境与背景 394
一、标志 396
第二节 标志与特征 396
二、特征 397
第三节 教学及其研究 400
一、台湾的教学及其研究 400
二、香港的教学及其研究 402
第四节 组织与活动 404
一、台湾的组织与活动 404
二、香港的组织与活动 409
一、台湾的刊物出版情况 411
第五节 刊物出版 411
二、香港的刊物出版情况 418
第六节 著作 419
一、概述 419
二、学科理论研究 425
四、平行研究 443
五、阐发研究与科际整合 450
后记 457
三、影响研究 534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绅士阶层与中国现代文学》罗维斯著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天文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在流浪与乡愁之间》达达·尚著 2019
- 《两琴相悦,弹掉!》末尚尚著 2013
- 《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中生物危害的预防对策》山之内孝尚著 1993
- 《成本核算岗位实用技能与技巧》原尚著 2013
- 《比较文学中国化》徐扬尚著 2013
- 《现货白银投资指南》李志尚著 2013
- 《科学常识的盲点文库》桥本尚著,谢文福译 1987
- 《大气环流概论》(日)新田尚著;吴贤纬等译 1987
- 《喜玛拉雅寻觅》李坚尚著 1999
- 《西非民族概况》葛公尚著;曹枫编译 1984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食疗本草》辑校》(唐)孟诜撰;(唐)张鼎增补;尚志钧辑校 2019
- 《考古郑州》任伟,刘彦锋著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国兰花古籍注译丛书 兰言述略》莫磊,王忠 2019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吴氏本草经》》(魏)吴普著;尚志钧辑校;尚志钧辑注;尚元胜,尚云飞,尚元藕整理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新修本草》辑复 下》(唐)苏敬撰;尚志钧辑复;尚志钧辑注;尚元胜,尚云飞,尚元藕整理 2019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本草经集注》辑校》(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