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化
比较文学中国化

比较文学中国化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扬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1718150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社科规划2012年度后期资助项目(12FWW007)成果、浙江省社科规划2012年度一般项目(12JCZW06YB)成果。本书旨在以西方学说的“中国化”为立足点,以“‘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为切入点,开展中西比较文学话语转换,赋予由拼音文字书写,生成于西方文化语境,贯彻西方文化话语的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以中国文化话语机制,由此建构由意音文字汉字书写,立足中国文化语境,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由研究对象“四际文学关系”、研究方法“会通研究”、学科属性“文学性与会通性”、学科特性“无用之用”、学科话语“一元暨多元主义”等构成的外体系而内谱系的中国化比较文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论”。
《比较文学中国化》目录

绪论 比较文学中国化 3

第一章 西方比较文学的“中国化”——中国比较文学的当然选择 3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的前世今生 3

一、作为“过去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3

二、作为“现在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5

三、作为学界共识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10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13

一、“比较文学中国化”命题的误解及其根源 13

二、“中国化”、“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16

三、“西方比较文学中国化”的所指与能指 20

第三节 为何要提“比较文学中国化”? 22

一、跨越与会通异质文化话语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 22

二、中国文化两次转型与外求的历史要求 25

三、中国文化第三次转型与外求的现实要求 31

第四节 如何实现“比较文学中国化”? 34

一、港台比较文学中国化运动与中国派建设的启示 34

二、从汉宋佛教与明清基督教中国化到近现代中西文化会通的启示 42

三、三项原则与特征、四个步骤与要求、条件 49

第二章 外体系内谱系的比较文学“三论”——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的理论建构 54

第一节 会通中西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三论”谱系 55

一、中西文化理论建构的谱系性与体系性 55

二、体系性和谱系性相反相承的比较文学“三论” 59

三、汉语语境下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无用之用 60

第二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基本内容 64

一、本体论:学科定义、研究对象、方向目的、学科属性、可比性 64

二、认识论:学科话语、学科特性、理论建构切入点与立足点 70

三、方法论:三段论、三体系、会通研究 75

第三节 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学科定义与学科谱系 82

一、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82

二、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谱系 83

上编 比较文学本体论 87

第一章 “四际文学关系”会通研究——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义 87

第一节 三种态度、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87

一、三种态度 87

二、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89

第二节 国际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95

一、欧洲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95

二、美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97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101

一、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定义 101

二、中国化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105

第四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基本构成 108

一、普遍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向目的 108

二、特殊性要素:学科属性、学科话语、学科特性、可比性 110

第二章 另类异质的“四际文学关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113

第一节 比较文学就是“文学关系学” 113

一、致力于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百年比较文学的初衷,欧洲学者的意愿 113

二、以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美国派比类研究的拓展,国际学者的共识 115

三、另类异质的四际文学关系:中国学者情有独钟,跨文明研究的长期耕耘之地 117

四、比较文学就是“文学关系学” 119

第二节 四际文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的处女地 121

一、跨越国别文学/民族文学界限,开展交流与对话,走向世界文学会通的桥梁 121

二、跨越国别文学/民族文学界限,开展交流与对话,走向总体文学会通的桥梁 124

三、跨越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研究,走向文化整体认知与会通的桥梁 127

第三节 四际文学关系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128

一、四际文学关系的三个层面及其谱系 128

二、属性关系 130

三、范畴性关系 133

四、方法性关系 135

第三章 文学研究的“第四只眼”——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目的、属性、可比性 138

第一节 “第四只眼”:中国化比较文学的方向目的 138

一、比较文学:文学研究的“第四只眼” 138

二、光大自我,知己知彼,超越本位,和而不同 142

三、会通共同的诗心与文心,寻求共同的文学规律 144

第二节 文学性与会通性: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属性 149

一、坚持以文学为本位的文学性 149

二、涵盖比较性、关系性、跨越性的会通性 152

第三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及其三原则与三要素 156

一、可比性的生成语境 156

二、可比性的三原则 159

三、可比性的三要素 163

中编 比较文学认识论 169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暨多元主义”——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 169

第一节 中西文化话语对应生成,互证、互释、互补 169

一、中西文化话语模式 169

二、中西文化认知模式 170

三、中西文化思维模式 172

四、中西文化哲理模式 174

第二节 比较文学根源于西方文化话语的百年困惑 178

一、第一阶段:传受研究 178

二、第二阶段:比类研究 181

三、第三阶段:跨文明研究 185

第三节 中国文化话语对比较文学百年困境的解脱 188

一、变历史包袱为发展资本 188

二、使学科定义完善自足 189

三、消解过去的种种疑问与纠葛 192

第四节 “一元暨多元主义”: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 193

一、以非我的话语言说自我的话语模式 193

二、天人物我合一的认知模式 198

三、太极思维的思维模式 203

四、一元暨多元的哲理模式 206

第二章 一元暨多元主义的“无用之用”——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 211

第一节 “无用之用”三义 211

一、用其虚无、闲置、不用 212

二、用其不常用、不轻用、难以用 215

三、用其无可用、不可用,以反损为用 217

第二节 “无用之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 221

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可比性的务虚、用闲、用空 221

二、研究方法的难以用与不可轻用 222

三、比较文学以不用、无用、反损为用 223

四、致力会通与互补而非解构与对抗,以边缘为中心的无用之用 225

第三节 比较文学无用之用学科特性四要素 225

一、开放、包容性 226

二、边缘、整合性 228

三、比较、参照性 230

四、跨越、会通性 232

第三章 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切入点 234

第一节 “什么是”与“是什么”辨析 234

一、“什么是”与“是什么”:两种不同的概念与表述方式 234

二、“什么是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是什么”:学科设限与学科史诠释 236

第二节 “什么是”、“是什么”与“为什么是”辨析 240

一、“什么是”、“是什么”与“为什么是”:存在论与认识论 240

二、“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什么”与“比较文学为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存在论与认识论 241

第三节 “什么是”、“是什么”与“为什么是”辨析的意义 243

一、有助于重新认识比较文学基于名实之辨的“无理论”、“无边论”、“取消论”与“消亡论” 243

二、有助于明确比较文学在高校人文学科教学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246

下编 比较文学方法论 255

第一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无定法,登岸舍筏——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三段论” 255

第一节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言难知,无言不立 255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意义 255

二、比较文学因学科设限不足而常常捉襟见肘 256

第二节 法无定法,各有各法 262

一、法无定法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意义 262

二、坚持法无定法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意义 264

第三节 登岸舍筏,得意忘言 267

一、得意忘言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意义 268

二、强调得意忘言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意义 271

第二章 传受研究、比类研究、跨文明研究体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创新之基础 279

第一节 传受研究体系 279

一、传受研究的基本内涵 279

二、传受研究的方法论贡献与困境 282

第二节 比类研究体系 286

一、比类研究的基本内涵 286

二、比类研究的方法论贡献与困境 289

第三节 跨文明研究体系 294

一、跨文明研究的基本内涵 294

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论贡献与困境 296

第三章 中国文化传统的“会通研究”——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300

第一节 比较文学就是“会通研究” 300

一、比较文学就是“文学比较” 300

二、塞翁失马,汉语“比较文学”名正言顺 302

三、比较文学的文学比较,就是“会通研究” 307

第二节 四际文学关系学 310

一、语际文学关系研究 310

二、族际文学关系研究 313

三、国际文学关系研究 314

四、科际文学关系研究 316

第三节 总体文学关系学 317

一、四际文论研究 317

二、四际批评研究 320

三、四际文学史研究 321

第四节 三维文学关系学 322

一、传受变异研究 322

二、异同比类研究 326

三、阐释发明研究 331

后记 3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