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海湾志  第14分册  重要河口
中国海湾志  第14分册  重要河口

中国海湾志 第14分册 重要河口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海湾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2743235
  • 页数:79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古今占星术下一篇:矿物分析化学
《中国海湾志 第14分册 重要河口》目录

第一章 黄河口 1

第一节 概况 1

一、地理位置与河口基本特征 1

二、社会经济概况 2

三、现代黄河三角洲开发研究史 3

第二节 气象 6

一、气候特征 6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8

第三节 河口水文 9

一、潮汐 9

二、海流 12

三、海浪 20

四、海冰 22

五、径流与泥沙 23

第四节 地质 28

一、地层 28

二、构造 31

三、水文地质 33

四、工程地质 34

第五节 地貌 35

一、地貌类型 35

二、海岸线和海底地形变化 40

三、三角洲演化 42

第六节 黄河变迁 43

一、1855年以前的黄河变迁 44

二、1855年以来黄河尾闾变迁 46

三、清水沟现行河道的冲淤变化 49

第七节 沉积 55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 55

二、沉积物的垂向分布 59

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64

第八节 环境化学 66

一、海水化学 66

二、沉积化学 69

三、环境质量 71

四、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72

第九节 河口生物 73

一、初级生产力 73

二、浮游植物 74

三、浮游动物 74

四、底栖生物 75

五、潮间带生物 75

六、游泳动物 76

第十节 自然资源 77

一、土地资源 77

二、气候资源 79

三、水资源 80

四、三角洲生物资源 81

五、河口生物资源 83

六、港口航道资源 85

七、矿产资源 86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 88

一、古代时黄河口的治理 88

二、近代黄河口的治理 89

三、现代黄河口的治理 89

四、今后河口整治的规划与设想 90

参考文献 93

附 黄河口区海洋生物名录 95

第二章 长江口 105

第一节 概况 105

一、地理位置及河口基本特征 105

二、区域经济概况 107

第二节 气象 110

一、气候特征 111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125

第三节 河口水文 131

一、径流 131

二、潮汐 133

三、海流 137

四、波浪 145

五、盐度 148

六、长江口外主要流系和水团 154

七、水温 159

第四节 悬沙运动 160

一、悬浮泥沙的组成 160

二、悬浮泥沙的分布 161

三、悬浮泥沙的来源 166

四、悬浮泥沙的运移 166

第五节 地质与地貌 169

一、区域地质概况 169

二、第四纪地质 170

三、水文地质 172

四、工程地质 173

五、岸滩地貌 173

六、河口地貌 177

七、河口发育与演变 182

第六节 河口沉积 184

一、表层沉积物 184

二、沉积构造 189

三、全新世地层层序 191

四、沉积速率 194

第七节 河口生物 194

一、细菌 194

二、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195

三、浮游植物 197

四、浮游动物 198

五、鱼卵和仔、稚鱼 199

六、底栖生物 200

七、潮间带生物 201

八、污损生物 202

九、游泳生物 203

第八节 河口化学和环境质量 204

一、水化学 204

二、水体中的重金属 214

三、有机碳 218

四、沉积物化学 220

第九节 河口资源 222

一、滩涂资源 222

二、港口航道资源 223

三、水产资源 225

四、其他资源 228

第十节 长江口整治和开发利用评述 229

一、长江河口整治 229

二、长江口开发利用评述 233

参考文献 235

附 长江口区海洋生物名录 236

一、地理位置与河口基本特征 239

第三章 珠江口 239

第一节 概况 239

二、区域经济 242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246

第二节 气象 247

一、气候一般特征 247

二、灾害性天气 254

第三节 河口水文 255

一、径流 255

二、含沙量 256

三、洪水 256

四、潮汐 257

五、风暴潮 260

六、海流 261

七、余流 265

八、波浪 267

九、海水温度 269

十、海水盐度 270

第四节 河口泥沙 273

一、沉积物粒度参数 273

二、悬沙分布及其搬运 274

三、泥沙运动 278

二、地层 279

一、地质构造 279

第五节 地质 279

三、第四纪地质 282

四、水文地质 284

五、工程地质 285

第六节 地貌 287

一、陆地地貌 287

二、海岸海滩地貌 290

三、水下地貌 292

四、河口动态 297

一、河口沉积分区 298

二、表层沉积物类型特征和分布 298

第七节 河口沉积 298

第八节 河口生物 301

一、浮游植物 301

二、浮游动物 303

三、鱼卵、仔稚鱼 304

四、底栖生物 304

五、潮间带生物 306

六、游泳生物 308

七、红树林 309

第九节 河口化学和环境质量 312

一、海水化学 312

二、河口环境质量 314

三、环境质量评价 316

第十节 河口资源 320

一、土地资源 320

二、水资源 322

三、水产资源 325

四、港口资源 326

五、矿产资源 328

六、旅游资源 330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333

一、河口整治 333

二、河口开发利用 338

参考文献 342

附 珠江口区海洋生物名录 344

第四章 图们江口 366

第一节 概况 366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366

二、河口区区域经济 366

第二节 气象 369

一、气候特征 369

二、重要天气现象 370

第三节 河口水文 371

一、径流 371

二、潮汐 372

三、海流 373

五、盐度与水温 374

四、波浪 374

第四节 泥沙运动 375

第五节 地质 376

第六节 地貌 376

一、陆上三角洲地貌 377

二、现行河道及河口地貌 377

三、水下地貌 378

四、河口的发育与演化 378

第七节 河口沉积 379

一、河道沉积物 379

二、河口区沉积 380

第八节 河口环境化学 382

第九节 河口资源 384

第十节 河口整治与开发利用 385

一、河口整治 385

二、河口开发利用 385

参考文献 385

第五章 鸭绿江口 386

第一节 概况 386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386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387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389

一、气候特征 390

第二节 气象 390

二、重要天气现象 394

第三节 河口水文 395

一、径流 395

二、洪水 395

三、潮汐 395

四、海流 396

五、波浪 399

六、盐度和水温 400

第四节 泥沙运动 401

一、悬沙运动 401

七、海冰 401

二、最大浑浊带的形成、分布和时空变化,浮泥特征 403

第五节 地质 405

一、区域地质概况 405

二、第四纪地质 409

第六节 地貌 410

一、陆地地貌 411

二、岸滩地貌 411

三、水下地貌 412

四、河口发育、演变与变迁 412

第七节 河口沉积 414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414

三、沉积速率 418

二、沉积物的垂向分布 418

一、浮游植物 419

二、浮游动物 419

第八节 河口生物 419

三、大型底栖动物 420

四、游泳动物 420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420

一、水化学 420

二、沉积化学 422

第十节 河口资源 423

一、土地资源 423

三、环境质量状况 423

二、水资源 424

三、水产资源 425

四、港口航道资源 427

五、其他资源 428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429

一、河口整治 429

二、河口开发利用 429

参考文献 431

第六章 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大辽河口) 432

第一节 概况 432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432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433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435

第二节 气象 436

一、气候特征 436

二、重要天气现象 440

第三节 河口水文 440

一、径流 440

二、洪水 441

三、潮汐 441

四、海流 442

五、波浪 444

六、盐度和水温 446

一、悬沙运动 447

七、海冰 447

第四节 泥沙运动 447

二、最大浑浊带的形成、分布和时空变化,浮泥特征 450

第五节 地质 450

一、区域地质概况 450

二、第四纪地质 454

第六节 地貌 455

一、陆地地貌 456

二、岸滩地貌 457

三、水下地貌 458

四、河口发育与演变、河口变迁 459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460

第七节 河口沉积 460

二、沉积物垂向分布 465

三、沉积速率 466

第八节 河口生物 467

一、浮游植物 467

二、浮游动物 467

三、大型底栖动物 468

四、游泳动物 468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468

二、海水化学(口外段) 469

一、河水化学(近口段) 469

三、沉积化学 471

四、环境质量状况 472

第十节 河口资源 475

一、土地资源 475

二、水资源 475

三、水产资源 476

四、港口航道资源 477

五、其他资源 478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480

一、河口整治 480

二、河口开发利用 480

参考文献 482

第七章 滦河口 483

第一节 概况 483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483

二、社会经济概况 484

第二节 气象 484

一、气候特征 484

二、灾害性天气 485

第三节 河口水文 486

一、河流径流与输沙 486

三、潮汐 487

二、洪水 487

四、海流 488

五、波浪 489

六、温度与盐度 489

第四节 泥沙运动 489

一、悬沙含沙量 489

二、输沙量 489

第五节 地质 491

一、前第四纪地质概况 491

二、第四纪地质 491

三、构造 492

二、海岸地貌 493

三、水下地貌 493

第六节 地貌 493

一、陆地地貌 493

四、河口的发育与演变 494

第七节 沉积 495

一、沉积物成因类型及其分布 495

二、口外海滨区沉积物基本特征 495

三、沉积层序 498

第八节 河口环境化学 498

一、海水化学 498

二、沉积物化学 499

二、水资源 500

三、水产资源 500

第九节 河口资源 500

一、土地资源 500

三、环境质量现状 500

四、港口资源 501

五、其他资源 501

第十节 河口治理与开发利用 501

参考文献 501

第八章 海河口 502

第一节 概况 502

一、地理位置与基本特征 502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503

一、气候特征 504

第二节 气象 504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505

第三节 河口水文与泥沙 505

一、径流与输沙 505

二、洪水 505

三、潮汐 506

四、海流 507

五、海浪 508

六、温度与盐度 509

七、海冰 509

二、第四纪地层 510

一、区域地质概况 510

第四节 地质 510

八、泥沙 510

三、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511

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511

第五节 地貌 512

一、陆地地貌 512

二、岸滩地貌 513

三、水下地貌 513

四、河口的发育与演化 513

第六节 沉积 514

第七节 河口环境化学 514

一、海水化学 514

一、土地资源 515

第八节 河口资源 515

三、环境质量现状 515

二、沉积物化学 515

二、水资源 516

三、水产资源 516

四、港口航道资源 516

五、其他资源 516

第九节 河口整治与开发利用 517

一、洪涝灾害治理 517

二、航道开发治理 517

三、开发的优劣势 519

参考文献 519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521

第一节 概况 521

第九章 灌河口 521

二、区域经济 522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522

第二节 气象 523

一、气候特征 523

二、灾害性天气 524

第三节 河口水文 525

一、径流 525

二、潮汐 525

三、潮流 526

一、悬沙 527

第四节 泥沙运动 527

四、余流 527

六、水温和盐度 527

五、波浪 527

二、底沙 528

三、泥沙运动的水力特征 528

第五节 地质 529

一、前第四纪地质 529

二、第四纪地质 530

三、水文地质 531

一、沿岸地貌 532

第六节 地貌 532

四、工程地质 532

二、岸滩沉积物特征 534

三、灌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河口沙嘴 535

四、灌河出口水道演变 535

第七节 河口沉积 536

一、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536

二、沉积物的垂直分布 537

三、沉积速率 538

第八节 河口生物 538

一、浮游生物 538

三、底栖生物 539

二、游泳动物 539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540

一、海水化学 540

二、河口环境质量 540

第十节 河口资源 541

一、土地资源 541

二、淡水资源 541

三、盐田资源 541

四、港口航道资源 541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港口开发 542

一、河口整治 542

二、港口开发规划设想 543

参考文献 544

第十章 钱塘江口 545

第一节 概况 545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545

二、社会经济概况 546

第二节 气象 547

一、气候特征 547

二、灾害性天气 551

第三节 河口水文 552

一、径流 552

二、潮汐 553

三、潮流 557

第四节 河口泥沙 558

一、悬沙分布 558

二、泥沙输运 559

三、泥沙来源 559

第五节 河口沉积 560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 560

二、沉积构造 560

三、沉积物中的重矿物组合 561

第六节 地貌 561

一、地貌类型 561

二、河床演变 562

三、钱塘江河口的形成过程 567

第七节 河口环境化学 568

一、水化学 568

二、沉积物化学 569

三、水质污染状况及环境质量评价 569

第八节 河口生物 571

一、异养细菌 572

二、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572

三、浮游植物 573

四、浮游动物 575

五、鱼卵、仔鱼 576

六、鳗鲡苗种 576

七、底栖生物 577

八、污损生物 579

第九节 河口资源与开发利用 580

一、优势资源 580

二、河口整治工程及效益 580

三、河口整治工程对河口的影响 583

四、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584

参考文献 584

第十一章 椒江口 585

第一节 概况 585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585

二、社会经济概况 585

一、气候特征 586

第二节 气象 586

二、灾害性天气 587

第三节 河口水文 587

一、径流 587

二、潮汐 588

三、潮流 588

四、盐度 588

第四节 泥沙与沉积 590

一、泥沙 590

二、沉积 592

第五节 地貌 593

一、地貌类型 593

二、河床演变 594

一、优势资源 595

二、历史时期的河口整治 595

三、海门港建设和整治 595

第六节 河口资源及开发利用 595

四、江北岸台州电厂建设 599

参考文献 599

第十二章 瓯江口 600

第一节 概况 600

第二节 气象 601

一、气候特征 601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604

二、潮汐 605

第三节 河口水文 605

一、径流 605

三、潮流 606

四、波浪 606

五、盐度 606

第四节 河口泥沙与沉积 607

一、泥沙 607

二、沉积 609

第五节 地质与地貌 610

一、前第四纪地质 610

二、第四纪地质 611

三、工程地质 612

五、地貌 613

四、地震 613

第六节 河口环境化学 617

一、化学要素 617

二、水体中重金属和油类 618

三、沉积物化学要素及重金属含量 619

四、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19

第七节 河口资源与开发利用 620

一、港口开发 620

二、重要工程开发 621

三、河口整治及效益 621

六、河口旅游资源开发 625

参考文献 625

四、土地资源利用 625

五、淡水资源利用 625

第十三章 闽江口 626

第一节 概况 626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626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626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631

第二节 气象 632

一、气候特征 632

二、重要天气现象 635

一、径流 636

第三节 河口水文 636

三、潮汐 637

二、洪水 637

四、潮流 639

五、海流 650

六、波浪 651

七、盐度 652

第四节 河口泥沙 652

一、悬沙运动 652

二、最大浑浊带特征 653

三、底沙运动 653

二、水文地质 654

第五节 地质 654

一、区域地质概况 654

三、第四纪地质 655

第六节 地貌 656

一、陆地地貌 656

二、岸滩地貌 658

三、水下地貌 658

四、河口发育与演变 659

第七节 河口沉积 661

一、沉积物平面分布 661

一、叶绿素a 664

第八节 河口生物 664

二、沉积物垂向分布 664

三、沉积速率和全新统厚度 664

二、浮游植物 665

三、浮游动物 667

四、潮下带底栖生物 669

五、潮间带生物 673

六、污损生物 677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680

一、水化学 680

二、沉积化学 682

三、河口环境质量 683

二、水资源 686

第十节 河口资源 686

一、土地资源 686

三、水产资源 687

四、港口航道资源 687

五、其他资源 687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688

一、河口整治 688

二、河口开发利用 689

参考文献 691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692

一、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 692

第十四章 九龙江口 692

第一节 概况 692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695

第二节 气象 696

一、气候特征 696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698

第三节 河口水文 700

一、径流 700

二、潮流 700

三、余流 703

四、波浪 704

一、区域地质概况 705

第四节 河口泥沙 705

第五节 地质 705

二、第四纪地质 707

第六节 地貌 708

一、陆地地貌 708

二、岸滩地貌 708

三、水下地貌 710

四、河口发育与演变 710

第七节 河口沉积 711

一、沉积物类型与分布 711

二、沉积物垂向分布 714

一、叶绿素a 716

第八节 河口生物 716

二、浮游植物 718

三、浮游动物 721

四、潮下带底栖生物 722

五、潮间带生物 724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727

一、水化学 727

二、沉积化学 729

三、河口环境质量 730

二、水产资源 731

一、土地资源 731

第十节 河口资源 731

三、港口航道资源 732

第十一节 河口开发利用 732

一、河口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732

二、河口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733

三、河口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733

参考文献 733

第十五章 韩江口 735

第一节 概况 735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735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735

一、气候特征 738

第二节 气象 738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739

第三节 河口水文 739

一、径流 739

二、洪水 740

三、潮汐 740

四、海流 741

五、波浪 742

第四节 河口泥沙 742

第五节 地质 743

一、区域地质概况 743

二、第四纪地质 745

二、岸滩地貌 746

第六节 地貌 746

一、陆地地貌 746

三、水下地貌 748

四、河口发育与演变,河口变迁 748

第七节 河口沉积 748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748

二、沉积速率 748

第八节 河口生物和环境化学 750

一、河口生物 750

二、河口环境化学 750

三、港口航道资源 751

二、水资源 751

一、土地资源 751

第九节 河口资源 751

四、其他资源 752

第十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752

一、历史上河口整治和兴废的重要史实 752

二、建国以来河口开发治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 752

三、河口治理规划 753

参考文献 753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754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754

第一节 概况 754

第十六章 南流江口 754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756

第二节 气象 757

一、气候特征 757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758

第三节 河口水文 759

一、径流 759

二、洪水 759

三、潮汐 759

四、海流 761

六、盐度和水温 763

五、波浪 763

第四节 泥沙运动 764

第五节 地质 767

一、区域地质概况 767

二、第四纪地质 768

第六节 地貌 769

一、陆地地貌 770

二、岸滩地貌 770

三、水下地貌 770

第七节 河口沉积 771

一、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及参数特征 771

四、南流江河口的发育与演变过程 771

二、重矿物种类及分布特征 773

三、粘土矿物 773

四、自生矿物--海绿石 773

五、沉积物化学特征 773

六、沉积物垂直层序和沉积率 773

第八节 河口生物 774

一、浮游生物 774

二、游泳生物 775

三、鱼卵和仔、稚鱼 775

四、底栖生物 775

三、河口环境质量 776

二、沉积化学 776

第九节 河口环境化学 776

一、水化学 776

第十节 河口资源 777

一、土地资源 777

二、滩涂资源 777

三、水资源 777

四、水产资源 777

五、港口航道资源 778

第十一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778

一、河口整治 778

二、河口开发利用 779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特征 782

第十七章 北仑河口 782

第一节 概况 782

二、河口地区区域经济 783

三、河口考察及研究史 784

第二节 气象 784

一、气候特征 784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786

第三节 河口水文 787

一、潮汐 787

一、区域地质概况 788

第五节 地质 788

第四节 泥沙运动 788

四、水温和盐度 788

二、潮流 788

三、波浪 788

二、第四纪地质特征 789

第六节 地貌 790

一、陆地地貌 790

二、岸滩地貌 791

三、水下地貌 792

第七节 河口沉积 792

第八节 河口生物和环境化学 793

一、浮游生物 793

三、底栖生物 794

二、游泳生物 794

四、河口化学和环境质量状况 795

第九节 河口资源 795

一、土地资源 795

二、淡水资源 795

三、水产资源 795

四、港口航道资源 796

第十节 河口整治和开发利用 796

一、河口整治 796

二、河口开发利用 796

附录 中国河长不小于100㎞的中、小河口基本特征一览表 79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