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松华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558153
  • 页数:4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货币基本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利率理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金融创新与货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目录

第一章 货币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1

一、货币金属论与货币名目论 1

二、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观 3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4

一、货币、通货、收入、财富 4

二、货币的职能 6

(一)交换媒介 6

(二)价值标准 6

(三)价值储藏 7

(四)延期支付或未来支付的标准 8

(五)对货币职能的看法 9

第三节 货币的特征 10

一、普遍的观点 10

二、凯恩斯的观点 11

三、凯恩斯分析货币特征的目的 12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 14

一、什么是货币 14

(一)从合法性来定义货币 14

(二)从货币的职能来定义货币 15

(三)从普遍接受性来定义货币 15

二、货币是什么 15

(一)“通货论争”中的货币定义 16

(二)狭义的货币定义 17

(三)较广义的货币定义 18

(四)更广义的货币定义 19

(五)最广义的货币定义 19

第五节 货币、资产调整与经济活动 21

一、货币与资产 21

二、货币、资产调整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2

第二章 货币需求理论 24

第一节 关于“货币需求”概念 24

一、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24

二、名义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 25

第二节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26

一、现金交易说 26

(一)现金交易方程式 26

(二)对现金交易说的简评 28

二、现金余额说 31

(一)现金余额方程式 31

(二)两种学说的对比分析 33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5

一、凯恩斯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 35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39

(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40

(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41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及其决定 43

(四)货币总需求 48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简评 50

第四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52

一、鲍莫尔—托宾模型 53

(一)平方根公式 53

(二)鲍莫尔模型的影响 58

二、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60

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66

(一)商业性动机 67

(二)投机性动机 67

(三)公共权力动机 68

第五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69

一、弗里德曼关于货币的定义 70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及货币需求函数 70

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剑桥方程式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比较 76

(一)弗里德曼对剑桥方程式的继承和修正 76

(二)弗里德曼与凯恩斯两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分析 78

第六节 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 81

一、货币的实证定义 83

(一)第一种观点:是否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一致 84

(二)第二种观点:是否与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85

(三)第三种观点:是否与其他资产有很强的替代性 85

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实证分析 86

(一)托宾的研究 86

(二)拉托纳的研究 87

(三)布朗芬布伦纳和梅耶的研究 88

(四)弗里德曼的研究 90

(五)勃伦纳和梅尔泽的研究 92

(六)莱德勒的研究 94

第三章 货币供给理论 100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的基本模型 101

第二节 外生的货币供给理论 107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09

二、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13

三、乔顿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16

四、勃伦纳、梅尔泽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19

五、安德森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23

六、泰坚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26

七、斯密士的货币供给决定分析 130

第三节 内生的货币供给理论 133

一、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 134

二、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135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136

(一)内生货币供给论 136

(二)货币供给新理论 136

第四节 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分析 143

一、对货币供给理论的简评 143

二、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分析 146

(一)中央银行可以操纵的因素 146

(二)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决定的因素 147

(三)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所能影响的因素 147

三、小结 148

第四章 利率理论 151

第一节 古典利率理论 154

一、利息的含义 154

二、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155

第二节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157

一、利息的定义 157

二、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159

三、利率的作用 161

四、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特征 164

第三节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165

一、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166

二、利率的决定与变动 167

三、利率的作用 169

四、对利率的控制程度和方式 170

五、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异同 172

第四节 IS-LM曲线分析模型 173

一、希克斯的最初论述 174

二、汉森的进一步阐发 178

三、商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 185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187

五、两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曲线 190

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 192

七、政府干预和两市场的均衡 195

(一)财政政策对两市场均衡的影响 195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效果 196

(三)政策的区域性效果 197

八、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影响时的政策效果 200

九、价格水平变动下IS-LM模型中的政策效果 203

第五节 货币主义的利率理论 206

第五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 211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 212

第二节 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214

一、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 214

(一)半通货膨胀理论 214

(二)通货膨胀缺口 216

(三)凯恩斯是通胀鼓吹者吗 219

二、现代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 222

(一)新剑桥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222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225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 238

一、需求移动说 238

二、需求拉上说 239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239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及治理对策 241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关于菲利浦斯曲线 242

一、菲利浦斯曲线的提出及其含义 242

二、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应用 248

三、货币主义的局部否定 249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菲利浦斯曲线 251

(二)预期调整与菲利浦斯曲线 253

(三)“自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 254

四、理性预期假说——对菲利浦斯曲线的全面否定 256

第五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 259

第六节 几种通货紧缩理论 261

一、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 261

(一)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62

(二)“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发展 263

二、货币主义的理论 265

三、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发展 267

(一)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 267

(二)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269

第六章 货币政策理论 274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 275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275

(一)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276

(二)货币主义的观点 277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涵义 279

(一)物价稳定 279

(二)充分就业 282

(三)经济增长 284

(四)国际收支平衡 285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冲突 286

(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287

(二)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287

(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288

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 289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90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291

(一)直接作用 291

(二)间接作用 292

二、凯恩斯的理论 294

三、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296

(一)托宾的“q项”理论 297

(二)莫迪格利亚尼的观点 298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298

四、信用可得性论者的理论 302

五、拉德克里夫报告中的理论 304

六、银行家的观点 306

七、货币主义的理论 308

(一)弗里德曼的“单纯相关论” 308

(二)勃伦纳和梅尔泽的“财富调整论” 310

(三)对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理论的概括 312

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理论 313

(一)银行信贷观点 314

(二)非对称信息效应论 319

(三)流动性效应论 320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 324

一、中间目标及其选择 325

(一)中间目标的涵义、类型与作用 325

(二)中间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326

二、凯恩斯主义者的选择 328

(一)选择之一——利率 328

(二)选择之二——股票价格 331

三、货币主义者的选择 333

(一)选择之一——货币供给量 333

(二)选择之二——基础货币 336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理论 340

一、再贴现率政策 340

(一)利率刺激效果理论 341

(二)一般流动性效果理论 341

(三)经济学家的质疑和改革主张 343

二、准备率政策 346

(一)关于准备率政策的理论研究 346

(二)经济学家对准备率政策的争议 347

三、公开市场业务 352

(一)公开市场业务有效论 352

(二)公开市场业务无效论 354

第五节 货币政策操作理论 356

一、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论 356

(一)“相机抉择”论的提出及其涵义 356

(二)货币主义的批评 357

二、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论 360

(一)“单一规则”论及其操作 360

(二)凯恩斯学派的批评 362

第六节 货币政策的效果理论 364

一、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 364

(一)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366

(二)货币主义的观点 371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哪一个更有用 373

二、货币政策的质量效果 376

(一)货币政策对投资支出的影响 377

(二)货币政策对住宅支出的影响 378

(三)货币政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379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381

(一)货币政策时滞 381

(二)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 387

(三)货币流通速度 397

(四)其他政治经济因素 401

第七章 货币政策实践 404

第一节 西方各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基本框架及变化轨迹 404

一、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框架 405

二、战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演变的大致轨迹 405

第二节 美国 409

一、最终目标的变化 410

二、中间目标的转变 413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19

第三节 英国 423

一、最终目标的变化 424

二、中间目标的转变 425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29

(一)准备金要求 430

(二)公开市场业务 431

(三)变动短期利率(银行率) 431

(四)特别存款 432

(五)补充的特别存款 433

(六)对银行的信贷要求 434

(七)利率上限 434

(八)租赁—购买控制 434

第四节 德国 435

一、一贯稳定的最终目标 435

二、独具特色的中间目标 437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39

第五节 日本 442

一、最终目标的变迁 442

二、中间目标的转变 444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47

(一)关于“窗口指导” 447

(二)关于“贴现率” 450

(三)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 451

(四)关于公开市场业务 452

第六节 小结 453

第八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理论 455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说 455

一、发展背景及原因 456

二、创新的内容 457

三、创新的理论解释 458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理论 459

一、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 460

二、货币需求理论需重新审视的问题 461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理论 463

一、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463

二、货币供给理论需研究的新课题 465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理论 467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467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470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471

(一)金融创新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471

(二)金融创新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472

(三)金融创新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473

四、面对金融创新,货币政策理论正在探讨的 474

问题 474

参考文献 4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