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诊断学基础  第2版
诊断学基础  第2版

诊断学基础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焕章主编;韩仲义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117002107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消灭鼠害下一篇:中风先兆
《诊断学基础 第2版》目录

目 录 1

目 录 1

绪论 1

绪论 1

第一篇常见症状 3

第一节发热 3

第一节发热 3

第一篇常见症状 3

第二节头痛 5

第二节头痛 5

第三节胸痛 6

第四节腹痛 6

第四节腹痛 6

第三节胸痛 6

第五节呼吸困难 8

第五节呼吸困难 8

第六节咳嗽、咳痰 9

第六节咳嗽、咳痰 9

第七节咯血 10

第七节咯血 10

第八节水肿 11

第八节水肿 11

第九节腹泻 13

第九节腹泻 13

第十节呕血与便血 14

第十节呕血与便血 14

第十一节黄疸 16

第十一节黄疸 16

第十二节昏迷 18

第十二节昏迷 18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0

一、问诊的重要性 20

第二篇问诊 20

第二篇问诊 20

一、问诊的重要性 20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0

三、问诊的内容 21

三、问诊的内容 21

第一章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5

第三篇体格检查 25

第一节视诊 25

第一节视诊 25

第三篇体格检查 25

第一章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5

第二节触诊 26

第二节触诊 26

第三节叩诊 27

第三节叩诊 27

第四节听诊 28

第四节听诊 28

一、体温 29

第二章一般检查 29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29

一、体温 29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29

第二章一般检查 29

二、脉搏 30

二、脉搏 30

三、呼吸 31

三、呼吸 31

四、血压 32

四、血压 32

(一)发育与体型 34

(二)营养状态 34

五、一般状态 34

五、一般状态 34

(二)营养状态 34

(一)发育与体型 34

(三)面容与表情 35

(四)体位 35

(三)面容与表情 35

(四)体位 35

(六)意识状态 36

(五)姿势和步态 36

(六)意识状态 36

(五)姿势和步态 36

第二节皮肤及粘膜 38

(一)色泽 38

(一)色泽 38

第二节皮肤及粘膜 38

(二)弹性 39

(四)皮疹 39

(四)皮疹 39

(三)水肿 39

(二)弹性 39

(三)水肿 39

(七)色素痣(痦子) 40

(五)出血点与紫癜 40

(五)出血点与紫癜 40

(六)蜘蛛痣 40

(七)色素痣(痦子) 40

(八)皮下结节 40

(九)瘢痕及皮纹 40

(十)毛发及指(趾)甲 40

(六)蜘蛛痣 40

(八)皮下结节 40

(九)瘢痕及皮纹 40

(十)毛发及指(趾)甲 40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41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41

第一节头颅 42

第三章头部检查 42

第一节头颅 42

第三章头部检查 42

第二节头部器官 43

一、眼 43

第二节头部器官 43

一、眼 43

附:眼底检查 44

附:眼底检查 44

二、耳 45

三、鼻 45

二、耳 45

三、鼻 45

四、口 46

四、口 46

五、腮腺 47

五、腮腺 47

第四章颈部检查 48

三、甲状腺 48

一、颈部外形与活动情况 48

二、颈部血管 48

第四章颈部检查 48

一、颈部外形与活动情况 48

二、颈部血管 48

三、甲状腺 48

四、气管 49

四、气管 49

第五章胸部检查 50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50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50

第五章胸部检查 50

第二节胸廓与胸壁 52

一、胸廓 52

一、胸廓 52

第二节胸廓与胸壁 52

第三节肺和胸膜 53

二、胸壁 53

第三节肺和胸膜 53

二、胸壁 53

(二)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54

(二)触觉语颤(语音震颤) 54

(一)呼吸动度 54

(一)呼吸运动 54

一、视诊 54

二、触诊 54

(二)触觉语颤(语音震颤) 54

(一)呼吸运动 54

(二)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54

二、触诊 54

(一)呼吸动度 54

一、视诊 54

三、叩诊 55

(三)胸膜摩擦感 55

三、叩诊 55

(一)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5

(二)正常胸部叩诊音的分布 55

(二)正常胸部叩诊音的分布 55

(三)胸膜摩擦感 55

(一)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5

(三)肺界的叩诊 56

(四)病理性叩诊音 56

(四)病理性叩诊音 56

(三)肺界的叩诊 56

四、听诊 57

(一)正常呼吸音 57

(一)正常呼吸音 57

四、听诊 57

(二)异常呼吸音 58

(二)异常呼吸音 58

(三)啰音 59

(三)啰音 59

(四)听觉语音 61

(四)听觉语音 61

五、肺部及胸膜常见综合体征 62

(五)胸膜摩擦音 62

五、肺部及胸膜常见综合体征 62

(五)胸膜摩擦音 62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63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 63

心脏的检查 63

心脏的检查 63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 63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63

(一)心前区外形 64

一、视诊 64

(一)心前区外形 64

(二)心尖搏动 64

一、视诊 64

(二)心尖搏动 64

(三)心包摩擦感 65

(二)震颤 65

二、触诊 65

(一)心前区搏动 65

(三)心前区其它部位的搏动 65

(三)心前区其它部位的搏动 65

二、触诊 65

(一)心前区搏动 65

(二)震颤 65

(三)心包摩擦感 65

三、叩诊 66

(一)心脏浊音界 66

三、叩诊 66

(二)正常心界 66

(二)正常心界 66

(一)心脏浊音界 66

(四)心浊音界的改变 67

(三)心界的各部组成 67

(四)心浊音界的改变 67

(三)心界的各部组成 67

四、听诊 68

四、听诊 68

(一)瓣膜听诊区 69

(二)听诊内容 69

(二)听诊内容 69

(一)瓣膜听诊区 69

(三)紧张度 82

(一)手背浅层静脉充盈情况 82

血管的检查 82

(一)手背浅层静脉充盈情况 82

(二)肝-颈静脉逆流征 82

血管的检查 82

(四)动脉壁的情况 82

(五)周围血管征 82

(五)周围血管征 82

(四)动脉壁的情况 82

(三)紧张度 82

(二)肝-颈静脉逆流征 82

心脏血管常见综合体征表 83

心脏血管常见综合体征表 83

第六章腹部检查 85

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85

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85

第六章腹部检查 85

第二节视诊 87

第二节视诊 87

一、腹部外形 87

一、腹部外形 87

二、呼吸运动 88

三、腹壁静脉 88

三、腹壁静脉 88

二、呼吸运动 88

四、腹壁皮肤 89

五、胃肠型及蠕动波 89

五、胃肠型及蠕动波 89

四、腹壁皮肤 89

六、上腹部搏动 90

一、腹壁紧张度 90

一、腹壁紧张度 90

第三节触诊 90

六、上腹部搏动 90

第三节触诊 90

二、压痛及反跳痛 91

二、压痛及反跳痛 91

三、腹部包块 92

三、腹部包块 92

四、波动感 93

五、肝脏触诊 93

五、肝脏触诊 93

四、波动感 93

六、胆囊触诊 95

七、脾脏触诊 95

七、脾脏触诊 95

六、胆囊触诊 95

八、肾脏触诊 96

八、肾脏触诊 96

四、移动性浊音 98

一、腹部叩诊音 98

第四节叩诊 98

三、脾脏叩诊 98

二、肝脏叩诊 98

四、移动性浊音 98

三、脾脏叩诊 98

二、肝脏叩诊 98

一、腹部叩诊音 98

第四节叩诊 98

第五节听诊 99

二、振水音 99

一、肠鸣音(肠蠕动音) 99

五、胃泡鼓音区 99

六、叩击痛 99

七、膀胱叩诊 99

二、振水音 99

一、肠鸣音(肠蠕动音) 99

第五节听诊 99

七、膀胱叩诊 99

六、叩击痛 99

五、胃泡鼓音区 99

三、血管杂音 100

第六节腹部常见综合体征表 100

四、搔弹音 100

第六节腹部常见综合体征表 100

四、搔弹音 100

三、血管杂音 100

第一节肛门与直肠 101

第一节肛门与直肠 101

第七章肛门、直肠、外生殖器 101

第七章肛门、直肠、外生殖器 101

第二节外生殖器 102

第二节外生殖器 102

第一节脊柱 103

第八章脊柱及四肢 103

第一节脊柱 103

第八章脊柱及四肢 103

第二节四肢 104

第二节四肢 104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106

(一)浅反射 106

(一)浅反射 106

一、生理反射 106

第一节神经反射 106

一、生理反射 106

第一节神经反射 106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106

(二)深反射 107

(二)深反射 107

二、病理反射 108

二、病理反射 108

(三)阵挛 109

(一)巴彬斯基征 109

(二)霍夫曼征 109

(三)阵挛 109

(二)霍夫曼征 109

(一)巴彬斯基征 109

三、布鲁金斯基征 110

第二节脑膜刺激征 110

一、颈强直 110

二、克尼格征 110

三、布鲁金斯基征 110

二、克尼格征 110

一、颈强直 110

第二节脑膜刺激征 110

第三节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 111

第三节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 111

第四节其它 112

第四节其它 112

三、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117

(一)门诊病历 117

第四篇病历及诊断方法 117

二、编写病历的基本要求 117

第四篇病历及诊断方法 117

第一章病历 117

第一章病历 117

一、病历的重要意义 117

二、编写病历的基本要求 117

(一)门诊病历 117

一、病历的重要意义 117

三、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117

(二)住院病历 118

1.普通病历 118

1.普通病历 118

(二)住院病历 118

2.入院志 120

4.会诊记录 120

3.病程记录 120

4.会诊记录 120

3.病程记录 120

2.入院志 120

7.死亡记录 121

7.死亡记录 121

6.出院记录 121

5.转科记录 121

5.转科记录 121

6.出院记录 121

(三)再次住院病历 121

(三)再次住院病历 121

(四)病历管理 125

(四)病历管理 125

第二章诊断的步骤及思维方法 126

第一节诊断的步骤及思维方法 126

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126

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126

第一节诊断的步骤及思维方法 126

第二章诊断的步骤及思维方法 126

二、分析综合,提出诊断 127

二、分析综合,提出诊断 127

三、反复实践,验证诊断 129

三、反复实践,验证诊断 129

第二节诊断原则、方法及诊断内容 130

一、诊断原则 130

一、诊断原则 130

第二节诊断原则、方法及诊断内容 130

1.病因诊断 131

3.鉴别诊断法 131

2.病理形态诊断 131

二、诊断方法 131

1.直接诊断法 131

2.除外诊断法 131

4.治疗诊断法 131

三、诊断的内容 131

1.病因诊断 131

2.病理形态诊断 131

三、诊断的内容 131

4.治疗诊断法 131

3.鉴别诊断法 131

2.除外诊断法 131

1.直接诊断法 131

二、诊断方法 131

3.病理生理诊断 132

3.病理生理诊断 132

四、病例分析方法举例 132

四、病例分析方法举例 132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135

一、红细胞计数 135

第五篇实验诊断 135

第一章血液检查 135

一、红细胞计数 135

第一章血液检查 135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135

第五篇实验诊断 135

三、血红蛋白测定 136

二、红细胞形态变化 136

三、血红蛋白测定 136

二、红细胞形态变化 136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 137

四、白细胞计数 137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 137

四、白细胞计数 137

六、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39

六、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39

第二节贫血性疾病的其它检查 140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140

七、常见异常白细胞 140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140

第二节贫血性疾病的其它检查 140

七、常见异常白细胞 140

三、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141

二、红细胞比积 141

三、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141

二、红细胞比积 141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142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42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142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42

二、酸溶血(Ham)试验 142

二、酸溶血(Ham)试验 142

(三)血红蛋白电泳 143

(五)冷溶血试验 143

附:溶血性贫血的其它试验 143

(一)糖溶血试验 143

(二)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 143

附:溶血性贫血的其它试验 143

(四)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 143

(五)冷溶血试验 143

(四)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 143

(三)血红蛋白电泳 143

(二)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 143

(一)糖溶血试验 143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检查 144

二、血小板计数 144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44

二、血小板计数 144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44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检查 144

六、血块收缩时间 145

五、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45

四、凝血时间测定 145

三、出血时间测定 145

五、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45

四、凝血时间测定 145

六、血块收缩时间 145

三、出血时间测定 145

(六)血小板聚集试验 146

(五)血小板粘附试验 146

(六)血小板聚集试验 146

(二)血浆复钙时间 146

(一)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46

(三)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146

(四)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146

(四)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146

附1:出血性疾病的其它检查 146

附1:出血性疾病的其它检查 146

(一)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46

(二)血浆复钙时间 146

(三)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146

(五)血小板粘附试验 146

(七)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147

附2: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检查 147

(七)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147

附2: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检查 147

第五节血液其它检查 148

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148

第五节血液其它检查 148

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148

一、ABO血型系统 149

(一)ABO血型的性质 149

二、红斑性狼疮细胞检查 149

一、ABO血型系统 149

第六节血型、配血与输血 149

二、红斑性狼疮细胞检查 149

第六节血型、配血与输血 149

(一)ABO血型的性质 149

(四)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150

(三)ABO血型的鉴定 150

(四)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150

(三)ABO血型的鉴定 150

(二)ABO血型的亚型 150

(二)ABO血型的亚型 150

(二)Rh血型系统的鉴定 151

(二)Rh血型系统的鉴定 151

二、Rh血型系统 151

(一)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151

(三)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151

三、配血试验 151

三、配血试验 151

(三)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151

(一)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151

二、Rh血型系统 151

四、输血 152

四、输血 152

五、献血者的选择 152

五、献血者的选择 152

二、标本取材与送检 153

三、骨髓细胞命名及发育规律 153

第二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153

一、临床应用价值 153

第二章骨髓细胞学检查 153

一、临床应用价值 153

二、标本取材与送检 153

三、骨髓细胞命名及发育规律 153

四、骨髓细胞学的检查步骤 154

(一)骨髓涂片 154

四、骨髓细胞学的检查步骤 154

(一)骨髓涂片 154

(二)血涂片 155

(二)血涂片 155

(三)结果分析 155

五、正常骨髓像 155

(三)结果分析 155

五、正常骨髓像 155

第三章尿液检查 157

第一节标本收集 157

(一)尿量 157

一、一般性状检查 157

第二节尿液常规检查 157

第一节标本收集 157

第二节尿液常规检查 157

一、一般性状检查 157

(一)尿量 157

第三章尿液检查 157

(一)蛋白定性 158

(二)颜色 158

(三)透明度 158

(四)酸碱反应 158

(五)比重 158

二、化学检查 158

(四)酸碱反应 158

(一)蛋白定性 158

二、化学检查 158

(五)比重 158

(二)颜色 158

(三)透明度 158

三、显微镜检查 159

(二)尿糖定性 159

(一)细胞 159

(二)管型 159

(一)细胞 159

三、显微镜检查 159

(二)尿糖定性 159

(二)管型 159

一、尿胆原及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162

二、尿酮体检查 162

(三)结晶 162

第三节尿液其它检查 162

(三)结晶 162

第三节尿液其它检查 162

一、尿胆原及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162

二、尿酮体检查 162

三、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162

三、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162

四、尿淀粉酶测定 163

五、尿沉渣计数 163

四、尿淀粉酶测定 163

五、尿沉渣计数 163

六、妊娠试验 163

六、妊娠试验 163

附:尿液分析仪的使用 164

第四节肾功能检查 164

附:尿液分析仪的使用 164

第四节肾功能检查 164

一、肾小管功能试验 165

二、肾小球功能试验 165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 165

(一)浓缩-稀释试验 165

(二)酚红排泄试验 165

(一)浓缩-稀释试验 165

(二)酚红排泄试验 165

二、肾小球功能试验 165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 165

一、肾小管功能试验 165

(二)尿素清除率测定 166

(二)尿素清除率测定 166

一、标本采集 167

第四章粪便检查 167

二、一般性状检查 167

第四章粪便检查 167

一、标本采集 167

二、一般性状检查 167

三、显微镜检查 168

三、显微镜检查 168

四、潜血试验 169

四、潜血试验 169

二、一般性状检查 170

三、显微镜检查 170

第五章痰液检查 170

一、标本采集 170

三、显微镜检查 170

第五章痰液检查 170

一、标本采集 170

二、一般性状检查 170

三、显微镜检查 171

二、化学检查 171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1

第六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液检查 171

第一节 胃液检查 171

第六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液检查 171

三、显微镜检查 171

第一节 胃液检查 171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1

二、化学检查 171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2

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72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2

第二节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72

二、显微镜检查 173

三、细菌学检查 173

第七章脑脊液及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73

第一节脑脊液检查 173

一、适应证及标本采取 173

二、显微镜检查 173

第一节脑脊液检查 173

一、适应证及标本采取 173

三、细菌学检查 173

第七章脑脊液及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73

三、化学检查 174

四、显微镜检查 174

四、显微镜检查 174

三、化学检查 174

二、一般性状检查 174

二、一般性状检查 174

附:脑脊液的其它检查 175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175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5

(二)酶类测定 175

一、一般性状检查 175

第二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75

附:脑脊液的其它检查 175

(三)免疫学检查 175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175

(二)酶类测定 175

(三)免疫学检查 175

第二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75

(一)浆膜腔穿刺液的其它检查 176

附:其它检查 176

(一)浆膜腔穿刺液的其它检查 176

附:其它检查 176

三、显微镜检查 176

二、化学检查 176

三、显微镜检查 176

二、化学检查 176

(三)前列腺液检查 177

(二)精液检查 177

(三)前列腺液检查 177

(二)精液检查 177

第一节概述 178

第八章肝功能检查 178

一、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 178

一、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 178

第一节概述 178

第八章肝功能检查 178

二、肝功能检查分类 179

第二节常用肝功能检查 179

一、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179

(一)血清直接胆红素(SDB)定量 179

(一)血清直接胆红素(SDB)定量 179

一、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179

第二节常用肝功能检查 179

二、肝功能检查分类 179

(一)血清总蛋白及A/G比值测定 180

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180

(二)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 180

(一)血清总蛋白及A/G比值测定 180

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180

(二)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 180

(二)血清蛋白电泳 181

(二)血清蛋白电泳 181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181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181

三、酶学检查 181

三、酶学检查 181

四、病毒性肝炎检查 182

(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 182

(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测定 182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测定 182

四、病毒性肝炎检查 182

(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 182

(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测定 182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测定 182

(一)甲型肝炎检查 183

(二)乙型肝炎检查 183

(一)甲型肝炎检查 183

(二)乙型肝炎检查 183

(三)丙型肝炎检查 184

(四)丁型肝炎检查 184

(五)戊型肝炎检查 184

第九章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184

第一节糖类测定 184

(三)丙型肝炎检查 184

(四)丁型肝炎检查 184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184

一、血清葡萄糖定量 184

(五)戊型肝炎检查 184

第九章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184

第一节糖类测定 184

一、血清葡萄糖定量 184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184

第二节脂类测定 185

一、血清总胆固醇(Tch)测定 185

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185

附:脂蛋白电泳 185

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185

一、血清总胆固醇(Tch)测定 185

第二节脂类测定 185

附:脂蛋白电泳 185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测定 186

(二)血清载脂蛋白AI及B测定 186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测定 186

(二)血清载脂蛋白AI及B测定 186

第三节非蛋白氮化合物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186

一、尿素氮(BUN)测定 186

一、尿素氮(BUN)测定 186

第三节非蛋白氮化合物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186

附:血肌酐(Cr)测定 187

附:血清尿酸(UA)测定 187

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测定 187

附:血清尿酸(UA)测定 187

附:血肌酐(Cr)测定 187

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测定 187

二、血清钠测定 188

一、血清钾测定 188

三、血清氯化物测定 188

二、血清钠测定 188

一、血清钾测定 188

第四节无机离子测定 188

第四节无机离子测定 188

三、血清氯化物测定 188

四、血清钙测定 189

附:血清无机磷测定 189

附:血清无机磷测定 189

四、血清钙测定 189

附:血清铁测定 190

附:血清铜测定 190

附:血清铜测定 190

附:血清锌测定 190

附:血清锌测定 190

附:血清铁测定 190

附:血清镁测定 191

第五节酶学检查 191

一、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 191

二、血清淀粉酶测定 191

三、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91

二、血清淀粉酶测定 191

一、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 191

第五节酶学检查 191

附:血清镁测定 191

三、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91

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92

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92

附:血液气体分析及pH值测定 193

五、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 193

一、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193

附:血液气体分析及pH值测定 193

五、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 193

一、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193

(二)碳酸氢盐 194

(二)碳酸氢盐 194

(一)酸碱度(pH) 194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194

(一)酸碱度(pH) 194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194

(六)血氧 195

(三)碱剩余(BE) 195

(六)血氧 195

(五)二氧化碳(CO2) 195

(三)碱剩余(BE) 195

(四)缓冲碱(BB) 195

(五)二氧化碳(CO2) 195

(四)缓冲碱(BB) 195

第一节免疫血清学检查 196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96

第十章免疫学检查 196

第一节免疫血清学检查 196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96

第十章免疫学检查 196

四、外-裴反应 197

四、外-裴反应 197

三、肥达反应 197

五、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197

二、类风湿因子测定 197

三、肥达反应 197

五、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197

二、类风湿因子测定 197

六、冷凝集素试验 198

九、军团菌病血清学检查 198

八、梅毒血清学检查 198

七、嗜异性凝集反应 198

九、军团菌病血清学检查 198

七、嗜异性凝集反应 198

六、冷凝集素试验 198

八、梅毒血清学检查 198

十、艾滋病血清学检查 199

第二节免疫功能检查 199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199

十、艾滋病血清学检查 199

第二节免疫功能检查 199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199

二、补体测定 200

(二)C3测定 200

二、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200

一、C-反应蛋白测定 200

附:其它免疫功能测定 200

(二)C3测定 200

(一)总补体活性测定 200

附:其它免疫功能测定 200

一、C-反应蛋白测定 200

二、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200

(一)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0

二、补体测定 200

(一)总补体活性测定 200

(一)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0

(二)T淋巴细胞抗原测定 201

(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201

四、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201

(三)EAC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1

(二)EA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1

(一)B淋巴细胞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检查 201

三、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201

(三)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01

(二)T淋巴细胞抗原测定 201

(三)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01

三、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 201

(一)B淋巴细胞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检查 201

(二)EA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1

(三)EAC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201

四、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201

(一)白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201

五、抗核抗体检查 202

(二)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202

五、抗核抗体检查 202

六、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202

七、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202

六、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202

七、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202

(二)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202

八、癌胚抗原测定 203

八、癌胚抗原测定 203

二、X线的性质及特性 204

二、X线的性质及特性 204

一、X线的产生 204

第一节X线的产生、性质及特性 204

第一章概述 204

第六篇X线检查 204

第六篇X线检查 204

第一章概述 204

第一节X线的产生、性质及特性 204

一、X线的产生 204

第二节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205

二、人工对比 205

一、自然对比 205

第二节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205

一、自然对比 205

二、人工对比 205

第三节X线检查方法 205

一、普通检查 205

第三节X线检查方法 205

一、普通检查 205

(一)透视 206

(二)摄片 206

二、特殊检查 206

(一)造影剂 206

三、造影检查 206

(二)荧光缩影 206

(一)体层摄影 206

(一)透视 206

(二)摄片 206

二、特殊检查 206

(一)体层摄影 206

(二)荧光缩影 206

三、造影检查 206

(一)造影剂 206

(三)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207

(二)造影方法 207

(二)造影方法 207

(三)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207

第四节X线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208

二、X线诊断的步骤 208

第四节X线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208

二、X线诊断的步骤 208

一、X线诊断的原则 208

一、X线诊断的原则 208

第二章 呼吸系统X线检查 209

一、胸廓 209

第一节胸部正常X线表现 209

第二章 呼吸系统X线检查 209

第一节胸部正常X线表现 209

一、胸廓 209

四、肺 210

三、膈 210

二、纵隔 210

二、纵隔 210

三、膈 210

四、肺 210

第二节胸部疾病基本X线表现 211

(二)增殖性病变 211

(二)增殖性病变 211

(一)渗出性病变 211

一、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11

第二节胸部疾病基本X线表现 211

五、胸膜 211

五、胸膜 211

(一)渗出性病变 211

一、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11

(七)钙化 212

(三)纤维化 212

二、肺门阴影的改变 212

(六)肿块 212

(三)纤维化 212

(五)空腔 212

(四)空洞 212

(七)钙化 212

二、肺门阴影的改变 212

(五)空腔 212

(六)肿块 212

(四)空洞 212

(一)肺门阴影增大 213

(一)肺门阴影增大 213

(二)肺门阴影移位 213

三、肺纹理改变 213

四、支气管阻塞征象 213

(一)肺气肿 213

(二)肺不张 213

三、肺纹理改变 213

四、支气管阻塞征象 213

(一)肺气肿 213

(二)肺不张 213

(二)肺门阴影移位 213

五、胸膜病变 214

(一)胸腔积液 214

五、胸膜病变 214

(一)胸腔积液 214

(二)气胸及液气胸 215

(三)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 215

第三节胸部常见疾病X线表现 215

一、慢性支气管炎 215

(二)气胸及液气胸 215

(三)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 215

第三节胸部常见疾病X线表现 215

一、慢性支气管炎 215

二、支气管扩张 216

三、大叶性肺炎 216

三、大叶性肺炎 216

二、支气管扩张 216

四、支气管肺炎 217

五、支原体肺炎 217

六、肺脓肿 217

四、支气管肺炎 217

五、支原体肺炎 217

六、肺脓肿 217

七、肺结核 218

七、肺结核 218

八、肺肿瘤 220

八、肺肿瘤 220

九、纵隔障肿瘤 222

九、纵隔障肿瘤 222

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223

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223

第三章循环系统的X线检查 223

第三章循环系统的X线检查 223

一、心脏增大 226

第二节心脏大血管病变基本X线表现 226

(一)左心室增大 226

(二)右心室增大 226

(三)左心房增大 226

(三)左心房增大 226

(二)右心室增大 226

(一)左心室增大 226

一、心脏增大 226

第二节心脏大血管病变基本X线表现 226

(四)右心房增大 227

(五)心脏增大后其形态变化及分型 227

(四)右心房增大 227

(五)心脏增大后其形态变化及分型 227

(一)肺淤血 228

(二)肺充血 228

三、心脏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肺血管变化 228

二、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搏动 228

(三)肺水肿 228

二、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搏动 228

(五)肺动脉高压 228

(五)肺动脉高压 228

(四)肺血减少 228

(四)肺血减少 228

(三)肺水肿 228

(二)肺充血 228

(一)肺淤血 228

三、心脏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肺血管变化 228

第一节正常消化道的X线表现 229

一、食管 229

四、主动脉的伸长与扩张 229

第四章 消化道X线检查 229

一、食管 229

第四章 消化道X线检查 229

第一节正常消化道的X线表现 229

四、主动脉的伸长与扩张 229

二、胃 230

二、胃 230

第二节消化道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 231

三、十二指肠 231

四、小肠 231

五、结肠 231

第二节消化道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 231

一、食管癌 231

五、结肠 231

四、小肠 231

三、十二指肠 231

一、食管癌 231

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32

二、食道静脉曲张 232

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32

二、食道静脉曲张 232

四、胃癌 233

四、胃癌 233

六、结肠癌 234

七、肠梗阻 234

七、肠梗阻 234

五、肠结核 234

五、肠结核 234

六、结肠癌 234

八、消化道穿孔 235

九、肠套叠 235

八、消化道穿孔 235

九、肠套叠 235

一、平片 236

一、平片 236

二、造影所见 236

第五章泌尿系统X线检查 236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236

二、造影所见 236

第五章泌尿系统X线检查 236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236

第二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 237

一、泌尿系结核 237

二、泌尿道结石 237

二、泌尿道结石 237

一、泌尿系结核 237

第二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 237

三、泌尿道肿瘤 238

三、泌尿道肿瘤 238

第六章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239

第一节CT机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239

第六章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239

第一节CT机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239

一、头部CT检查 240

第三节常见部位CT检查 240

一、头部CT检查 240

第三节常见部位CT检查 240

第二节CT的应用范围 240

第二节CT的应用范围 240

二、腹部CT检查 242

二、腹部CT检查 242

附:介入放射学 243

附:介入放射学 243

第一节心电产生的原理 244

第一章心电图基本知识 244

第七篇心电图检查 244

第七篇心电图检查 244

第一章心电图基本知识 244

第一节心电产生的原理 244

第二节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电生理特性 246

一、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246

二、心肌电生理特性 246

第二节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电生理特性 246

一、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246

二、心肌电生理特性 246

第三节心电图导联 248

一、常用的导联 248

第三节心电图导联 248

一、常用的导联 248

二、导联轴 249

二、导联轴 249

第四节心电向量与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原理 250

一、心电图各波的形成及其命名 250

一、心电图各波的形成及其命名 250

第四节心电向量与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原理 250

二、心电向量概念 251

二、心电向量概念 251

三、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253

三、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253

一、测定方法 254

第五节心电轴 254

第五节心电轴 254

一、测定方法 254

二、临床意义 255

二、临床意义 255

第二章正常心电图 256

第一节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256

第二章正常心电图 256

第一节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256

第二节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 257

第二节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 257

第三章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259

第三章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259

第一节心房与心室肥大 260

二、心室肥大 260

一、心房肥大 260

二、心室肥大 260

一、心房肥大 260

第一节心房与心室肥大 260

(一)窦性心律失常 263

第二节心律失常 263

一、激动起源异常 263

(一)窦性心律失常 263

一、激动起源异常 263

第二节心律失常 263

(二)过早搏动 264

(二)过早搏动 264

(三)阵发性心动过速 266

(三)阵发性心动过速 266

(四)扑动与颤动 267

(四)扑动与颤动 267

(一)房室传导阻滞 269

二、激动传导异常 269

(一)房室传导阻滞 269

二、激动传导异常 269

(二)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270

(二)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270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273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273

(三)预激综合征 273

第三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73

第三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73

(三)预激综合征 273

二、心电图负荷试验 274

二、心电图负荷试验 274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 277

第四节心肌梗塞 277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 277

第四节心肌梗塞 277

二、心肌梗塞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 278

三、心肌梗塞部位的判断 278

三、心肌梗塞部位的判断 278

二、心肌梗塞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 278

四、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279

四、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279

第五节其它几种情况的心电图表现 280

二、洋地黄类药物 280

二、洋地黄类药物 280

一、心包炎 280

一、心包炎 280

第五节其它几种情况的心电图表现 280

三、低血钾和高血钾 281

三、低血钾和高血钾 281

第六节阅读和分析心电图的步骤及方法 282

第六节阅读和分析心电图的步骤及方法 282

一、定义 284

第八篇超声检查 284

第一章超声诊断基础 284

第一节超声的基本知识 284

一、定义 284

二、超声的物理特性 284

第八篇超声检查 284

第一章超声诊断基础 284

第一节超声的基本知识 284

二、超声的物理特性 284

一、人体组织的声学特性 285

第二节超声诊断原理 285

第二节超声诊断原理 285

一、人体组织的声学特性 285

三、超声诊断仪 286

三、超声诊断仪 286

二、超声诊断的类型 286

二、超声诊断的类型 286

第一节超声心动图 287

第二章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287

第一节超声心动图 287

一、M型超声心动图 287

第二章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287

一、M型超声心动图 287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 289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 289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290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290

四、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 291

四、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 291

第二节腹部超声 297

一、肝 297

第二节腹部超声 297

一、肝 297

二、胆道系统 299

二、胆道系统 299

三、胰腺 300

三、胰腺 300

五、泌尿系统 301

四、脾 301

五、泌尿系统 301

四、脾 301

一、妇科 304

第三节妇产科超声检查 304

第三节妇产科超声检查 304

一、妇科 304

二、产科 305

二、产科 305

三、宫内节育器 306

三、宫内节育器 306

第四节其它超声检查 307

一、颅脑 307

一、颅脑 307

第四节其它超声检查 307

二、眼 308

三、甲状腺 308

三、甲状腺 308

二、眼 308

四、介入性超声 309

四、介入性超声 309

一、心音 310

第一节心音图 310

第九篇其它检查 310

第一节心音图 310

第九篇其它检查 310

一、心音 310

二、杂音 311

二、杂音 311

第二节心向量图 312

第二节心向量图 312

一、正常心向量图 313

一、正常心向量图 313

一、基本图形和测量指标 314

二、心向量图的临床应用 314

第三节心机械图 314

一、基本图形和测量指标 314

第三节心机械图 314

二、心向量图的临床应用 314

第四节心室晚电位 317

二、心机械图的临床应用 317

二、心机械图的临床应用 317

第四节心室晚电位 317

三、用途 318

二、判定标准 318

一、检测方法 318

三、用途 318

二、判定标准 318

一、检测方法 318

一、肺容积测定 319

第五节肺功能 319

二、肺通气量测定 319

二、肺通气量测定 319

一、肺容积测定 319

第五节肺功能 319

三、弥散功能测定 320

三、弥散功能测定 320

二、仪器 321

一、阻抗血流图的产生机理 321

四、小气道功能测定 321

第六节阻抗血流图 321

一、阻抗血流图的产生机理 321

第六节阻抗血流图 321

四、小气道功能测定 321

二、仪器 321

三、应用范围 322

三、应用范围 322

四、临床应用 322

四、临床应用 322

一、检查技术 323

第七节脑电图 323

一、检查技术 323

二、脑电图的成分 323

第七节脑电图 323

二、脑电图的成分 323

三、正常脑电图 324

四、异常脑电图 324

四、异常脑电图 324

三、正常脑电图 324

第八节放射性核素检查 325

五、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325

第八节放射性核素检查 325

五、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325

一、脏器功能检查 326

(一)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 326

(二)邻131碘-马尿酸钠肾图 326

(二)邻131碘-马尿酸钠肾图 326

(一)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 326

一、脏器功能检查 326

二、器官显影 328

(一)甲状腺扫描 328

(一)甲状腺扫描 328

二、器官显影 328

(二)肝扫描 329

(二)肝扫描 329

三、放射免疫分析检查 331

三、放射免疫分析检查 331

第九节磁共振成像 333

第九节磁共振成像 333

附录一心肺脑复苏术 334

附录一心肺脑复苏术 334

附录二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 335

附录二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