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主义共有制论  2
社会主义共有制论  2

社会主义共有制论 2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强恩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3522437
  • 页数:786 页
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共有制论 2》目录

第一篇 共有制与私有制、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比较 1

第一章 生产力对所有制的决定性作用 3

第一节 所有制受生产力的制约,为生产力服务 3

一 所有制变革服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3

二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制变革证明了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4

四 国外的公有制理论 4

三 中国历史上的 公有 思想 8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世界出现的国有化浪潮 16

六 自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出现的私有化的趋势 17

七 实践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需要多种实现形式 20

第二节 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21

一 所有制的两种含义 21

二 马克思的所有制哲学 23

三 所有制的内涵 27

四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34

五 生产力是怎样决定所有制的 40

六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环节 47

一 私有制的产生 52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私有制 52

第二章 私有制的历史回顾 52

二 奴隶社会的私有制 53

三 封建社会的私有制 5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 55

一 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55

二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 60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 65

二 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的变化 66

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0

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71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私有制 74

一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私有制 74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私有制 77

第五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81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81

二 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83

三 “国家的社会职能”的不断加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85

第六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90

一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手段的矛盾 90

二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与资本主义实现条件的矛盾 92

三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 93

第七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94

一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94

二 邓小平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 9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地位 1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成 101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 101

二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原因 104

三 “苏联模式”的深远影响 1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作用 109

一 传统经济模式的历史作用 109

二 传统经济模式的内外矛盾 111

三 传统经济模式的严重后果 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121

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121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126

第一节 私人经济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128

一 私人经济的基本含义 128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人经济 128

二 私人经济的发展过程 131

第二节 私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135

一 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135

二 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136

三 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38

四 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140

第三节 私人经济的性质与特征 142

一 个体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142

二 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146

三 私营企业主的阶级属性 148

第四节 私人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对策 151

一 私人经济的历史地位 151

二 私人经济的社会作用 155

三 私人经济面临的问题 160

四 私人经济发展的对策 163

第五章 共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 166

第一节 共有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66

一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166

二 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174

一 共同富裕必须兼顾平等与效率 178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 178

二 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181

三 精神文明建设是“万丰模式”的重要内容 184

第三节 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 186

一 共同富裕与部分先富 186

二 共同富裕与“万丰模式” 188

三 共同富裕与宏观调控 18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2

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2

二 解放农民与解放生产力 195

三 改革与解放生产力 198

第五节 共有制与共同富裕和生产力发展 205

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刻意义 205

二 共有制是解放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208

三 “万丰模式”的几点启示 211

第二篇 共有制与均贫富 217

第六章 人类社会早期的分配方式 219

第一节 平均分配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分配方式 219

一 人类原始社会生产、分配的形成与发展 219

二 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分配的形成与发展 221

三 中国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制度的演变 226

第二节 平均分配的特点及社会意义 228

一 平均分配的特点 228

二 平均分配的历史意义 232

第三节 平均分配蕴藏着的各种矛盾 234

一 平均分配的矛盾表现 234

第七章 私有制与贫富两极分化的出现 241

第一节 私有制的产生及两极分化 241

一 私有制产生的条件 241

二 我国私有制的形成与发展 245

三 我国私有制产生后的两极分化 249

第二节 贫富差别的历史作用 255

一 分配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服务于生产方式 255

二 贫富差别的分配方式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进步现象 257

第三节 贫富的对立与斗争 260

一 奴隶制时代的贫富对立与斗争 260

二 封建制时代的贫富对立与斗争 263

三 资本主义时代的贫富对立与斗争 265

一 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67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 26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贫富差别的理论 267

二 人类实现共同富裕要经过三个阶段 270

三 社会主义阶段为消灭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274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消灭贫富差别的前提条件 278

一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78

二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282

三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中的实现形式 285

第三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贫富差别的特质基础 286

一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286

二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贫富差别的根本途径 287

三 有先富,有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89

第九章 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291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 291

一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91

二 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292

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特点 294

第二节 个人分配多元化和个人收入来源多渠道的格局 295

一 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 296

二 反对平均主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299

一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305

第三节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思考 305

二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 312

三 正确认识和估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14

四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 319

第四节 我国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差距扩大 323

一 农民的收入状况 323

二 农民的生活质量 333

三 实现农民增收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340

一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出现的“共有制” 349

二 被遗忘的共有制 349

第一节 共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349

第十章 共有制与均贫富的内涵 349

三 共有制的新含义 351

第二节 均贫富是一个不科学的定义 354

一 均贫富出现的历史原因 355

二 均贫富与社会发展规律 358

三 均贫富和平均主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62

第三节 共有制纠正均贫富的误导 366

一 均贫富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危害性 366

二 共有制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370

三 共有制与均贫富的统一性 373

第十一章 共同富裕与均贫富的差异 377

第一节 均贫富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377

一 均贫富思想所反映的各社会形态的阶级关系 377

二 均贫富思想与小生产者的思想水平相一致 382

三 均贫富为广大民众接受的原因 386

第二节 克服均贫富思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387

一 均贫富与共同富裕的差别 387

二 社会主义实行均贫富是历史的误会 390

三 允许富裕差别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391

第三节 只有共同富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392

一 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关系 393

二 先富帮后富到共同富裕 396

三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401

第十二章 共有制与共同富裕的实践 408

第一节 共同富裕的曙光 408

一 共有制的分配原则 408

二 共有制与社会效益 411

三 共有制有利于联合经济的发展 414

四 共有制的发展方向 418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新途径 421

一 共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形式 422

二 共有制对改革传统所有制结构的作用 426

三 共有制具有现实意义 429

第三篇 共有制与世界大同 433

第十三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 435

第一节 大同思想与万丰的实践 435

一 什么是大同思想 435

二 大同思想是“万丰模式”的思想基础之一 439

三 大同思想推动万丰的实践 444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 445

一 《礼记·礼运》之前的大同思想 445

二 汉代儒家对大同思想的发展 451

三 《桃花源记》及其历史续篇 455

四 农民起义者的大同理想 460

五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467

六 孙中山的大同思想 472

第一节 早期无产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79

一 《乌托邦》一书中的大同思想 479

第十四章 西方大同思想的发展 479

二 康柏内拉与闵采尔的大同思想 483

第二节 温斯坦莱和维拉斯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87

一 温斯坦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87

二 维拉斯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91

第三节 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93

一 梅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93

二 摩莱里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96

三 马布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499

四 巴贝夫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502

第四节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与傅立叶的“和谐社会” 505

一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505

二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 510

第五节 欧文的“劳动公社” 516

一 欧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揭露与批判 516

二 欧文的“劳动公社” 520

第六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前夕的法德空想共产主义 524

一 卡贝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524

二 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529

三 德萨来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531

四 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534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对大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3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大同思想中的有益营养 538

一 对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考察 539

二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540

三 对未来思想社会的猜测和构想 543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大同理想的最高境界 544

一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更合理、更完美的社会 544

二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实现世界大同指明了方向 546

一 共有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550

第十六章 共有制是大同社会的经济基础 550

第一节 共有制有利于向大同理想社会过渡 550

二 共有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产力发展 553

三 共有制有利于财富的合理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556

四 共有制是通向世界大同的坦途 560

第二节 今日万丰村:大同社会的雏形 562

一 物质文明建设奏凯歌 562

二 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568

第四篇 共有制与中国文化 575

一 原始公有制的运作方式 577

第十七章 共有制与中国制度文化 577

第一节 原始公有制 577

二 原始公有制的形态变更 578

三 原始公有制的解体 581

第二节 私有制的确立 584

一 夏商社会是奴隶制社会 584

二 夏商时代的土地占有方式及剥削关系 586

三 夏商社会是发展不充分的奴隶制社会 588

第三节 井田制与领主封建制 589

一 领主封建制与井田制的形成 589

二 领主封建制与井田制的组织与经营 590

三 领主封建制的崩溃 593

第四节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596

一 废井田,开阡陌 596

二 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 598

三 地主封建制社会的剥削关系 605

第五节 土地兼并与小农经济 614

一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 614

二 历代王朝对土地兼并的限制 617

三 小农经济及其作用 620

一 所有制变化的四个阶段 622

第六节 新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文化影响 622

二 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制度文化 625

第十八章 共有制与中国思想文化 627

第一节 共有制与儒家思想 627

一 “均无贫”与“老少安怀”--孔子的社会理想 627

二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的社会理想 630

三 “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汉代以后儒家的社会理想 635

第二节 共有制与墨家思想 640

一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的思想基础 640

二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墨子的社会理想 644

第三节 共有制与道家思想 651

一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 651

二 “不拘一世之利为己私分”--庄子的社会理想 657

三 “强不掩弱,众不暴寡”--汉代以后道家的社会思想 661

第四节 共有制与法家思想 665

一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665

二 “当于法者赏之,违于法者诛之”--法家的社会理想 669

三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也之天下也”--《吕氏春秋》的社会理想 674

一 “人无贵贱,皆天所生”--道教的社会理想 679

第五节 共有制与宗教思想 679

二 “众生平等、共求净土”--佛教的社会理想 685

第十九章 共有制与企业文化 690

第一节 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 690

一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690

二 企业文化 702

三 企业文化的特质与结构 703

四 企业文化的功能 705

五 以人为本的共有制的文化蕴涵 709

一 西方管理理论中关于人的四种假设 710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背景考察 710

二 “以人为中心”--企业文化理论的内核 715

第三节 共有制的文化精神与企业文化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契合 719

一 效率与公平 719

二 以人为本是共有制与企业文化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 721

三 民主精神与契约意识是共有制与企业文化又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 722

第二十章 共有制与企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723

第一节 共有制与企业制度文化 723

一 企业制度文化概述 723

二 产权、股份制与企业制度文化 725

三 共有制与企业制度创新 739

四 产权功能与制度文化功能之契合 740

第二节 共有制与企业精神文化 744

一 企业精神文化概述 744

二 价值观念与公有制企业 746

三 价值观念与共有制企业 749

四 企业价值观念的管理功能 752

第三节 共有制与企业文化的生存氛围 755

一 企业外部经济环境 755

二 企业外部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759

三 企业文化环境 762

第二十一章 共有制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767

第一节 共有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767

一 共有制的共同原则 767

二 共有制的公平原则 770

第二节 共有制是中国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773

一 共有制是中国文化对公有制追求的继承和发展 773

二 共有制继承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 776

三 共有制与企业文化的核心 7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