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高密县志
高密县志

高密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高密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9006591
  • 页数:617 页
图书介绍:
《高密县志》目录

第一编 大事记 41

第二编 建置 4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41

概述 41

第二章 境域变迁 42

第一节 古代县治四至 42

第二节 近代境域边界 42

第三节 现代边界变动 43

第一节 明清时代区划 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45

第三章 区划演变 4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划 49

第四章 县城 52

第一节 历代县城 52

第二节 高密城区近况 52

第五章 乡镇村庄 53

第一节 乡镇 53

第二节 村庄 56

第三编 自然地理 63

第一章 地质 63

第一节 地层 63

第四节 水文地质 64

第二节 构造 64

第三节 岩浆岩 64

第二章 地貌 66

第一节 缓丘区 66

第二节 缓平坡地区 68

第三节 低平地区 68

第三章 气候 68

第一节 气温 68

第二节 降水 69

第四节 风 71

第三节 日照 71

第五节 地温 72

第六节 湿度 72

第七节 霜冻 72

第四章 水系 73

第一节 南胶莱河水系 73

第二节 北胶莱河水系 73

第三节 潍河水系 74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74

第一节 土壤 74

第二节 水资源 7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8

第二节 植被 78

第六章 自然资源 78

第三节 矿产资源 79

第四节 生物资源 80

第七章 自然灾害 80

第一节 旱灾 80

第二节 水灾 81

第三节 风灾 81

第四节 雹灾 81

第五节 虫灾 82

第一节 人口数量 86

第四编 人口 86

第一章 人口规模 86

第二节 人口分布 88

第三节 人口密度 89

第二章 人口变动 90

第一节 自然变动 90

第二节 机械变动 91

第三章 人口构成 94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4

第三节 年龄构成 95

第二节 性别构成 95

第四节 行业人口 96

第五节 职业人口 98

第四章 人口素质 98

第一节 身体素质 98

第二节 文化素质 99

第五章 婚姻 家庭 99

第一节 婚姻 99

第二节 家庭 100

第一节 政策宣传 101

第六章 计划生育 101

第二节 节育措施 102

第三节 计划生育效果 103

第七章 人口与经济 104

第八章 姓氏 105

第一节 部分姓氏来源 105

第二节 姓氏分布 105

第五编 农业 109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09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10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10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111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13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14

第六节 全民所有制农业 116

第二章 农作物 116

第一节 农作物种类 116

第二节 农作物结构 116

第三章 种植制度 118

第一节 耕作熟制 118

第三节 农作物分布 118

第二节 间作套种 119

第三节 轮作换茬 120

第四章 种子 120

第一节 品种更新 120

第二节 良种繁育体系 121

第三节 自育棉种 121

第五章 作物栽培 12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2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24

第一节 农村劳力 126

第六章 农村劳力 农作工具 126

第二节 农作工具 127

第六编 林牧渔副 133

第一章 林业 133

第一节 树木种类 133

第二节 林木生产 134

第三节 林木保护 135

第二章 果业 136

第一节 果树种类 136

第二节 果品生产 137

第四章 牧业 138

第一节 畜禽种类 138

第三章 桑蚕 138

第二节 桑蚕饲养 138

第一节 桑蚕生产 138

第二节 畜禽饲养 139

第三节 配种繁殖 141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41

第五章 渔业 142

第一节 资源 142

第二节 鱼类 142

第四节 养殖 143

第三节 育种 143

第六章 副业 144

第一节 条编 144

第二节 苇蒲编 144

第三节 草编 144

第四节 塑料编 145

第五节 木货 145

第六节 其他副业 146

第二节 北胶莱河 149

第一节 胶河 149

第一章 河道治理 149

第七编 水利 149

第三节 五龙河 150

第四节 柳沟河 150

第五节 其他河道 150

第二章 新河开挖 151

第一节 周官河 151

第二节 北胶新河 151

第三节 郭杨河 152

第三章 农田水利 152

第一节 治涝改碱 152

第一节 水库 153

第二节 水土保持 153

第四章 蓄调工程 153

第二节 塘坝 155

第三节 拦河闸坝 155

第五章 灌溉 156

第一节 井灌 156

第二节 提水灌溉 157

第三节 自流灌溉 157

第一节 抗旱 159

第二节 防汛 159

第六章 抗旱防汛 159

第七章 饮水工程 160

第八章 专业组织 160

第八编 工业 163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 163

第一节 私营工业 163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164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164

第二章 轻纺工业 166

第一节 纺织 166

第四节 酿造 167

第二节 造纸 167

第三节 印刷 167

第五节 制糖 168

第六节 玻璃 168

第七节 纸品加工 168

第八节 五金 168

第九节 服装加工 169

第十节 鞋业 169

第十三节 制刷 170

第十四节 制陶 170

第十二节 木器 170

第十一节 皮革 170

第十五节 火柴 171

第十六节 粮棉油加工 171

第十七节 副食品加工 172

第十八节 工艺美术品 174

第三章 化学工业 174

第一节 橡胶 174

第四节 烧碱 175

第五节 塑料 175

第三节 农药 175

第二节 化肥 175

第六节 其他化学工业 176

第四章 机械工业 176

第一节 机械制造 176

第二节 铸造 177

第三节 电机 177

第四节 仪器 178

第五节 配件 178

第六节 维修 178

第一节 重晶石矿 179

第五章 矿业 179

第二节 建筑石矿红土矿 180

第三节 采沙场 180

第六章 建材工业 180

第一节 砖瓦 180

第二节 水泥 180

第三节 石灰 181

第四节 预制件 181

第七章 电力工业 181

第一节 发电 181

第二节 供电 182

第三节 用电 184

第八章 名优产品 185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191

第一节 私营商店 191

第九编 商业 191

第二节 集体商业 193

第三节 国营商业 194

第二章 农副产品收购 197

第一节 果品 197

第二节 蔬菜 197

第四节 棉花 198

第五节 废旧物品 198

第三节 生猪 禽蛋 198

第六节 中药材 199

第三章 商品销售 199

第一节 百货 199

第二节 纺织品 200

第三节 五、交、化商品 201

第四节 烟酒糖茶 202

第五节 猪肉 禽蛋 202

第六节 水产 203

第七节 蔬菜 果品 203

第一节 饮食业 204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204

第八节 食盐 204

第十节 石油 204

第九节 农用物资 204

第二节 服务业 205

第五章 计划物资 206

第一节 煤炭 206

第二节 木材 207

第三节 金属材料 机电设备 化轻建材 207

第六章 对外贸易 208

第一节 出口 208

第二节 进口 210

第三节 商品储存 211

第十编 粮油购销 215

第一章 粮油征购 215

第一节 粮油流通 215

第二节 粮食征购 217

第三节 油料征购 219

第四节 粮油议购 219

第五节 粮油奖售 219

第二节 粮油统销 221

第二章 粮油销售 221

第一节 自由贸易 221

第三节 粮油议销 224

第三章 粮油储藏 224

第一节 民间储粮 224

第二节 国库储存 225

第十一编 财税 229

第一章 财政体制 229

第三节 预算外收支 230

第二节 财政支出 230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30

第二章 财政收支 230

第三章 农业赋税 235

第一节 田赋 235

第二节 农业税 236

第四章 工商税收 237

第一节 税制演变 237

第二节 税种税率 238

第三节 税额 240

第三节 银楼 245

第二节 钱庄 245

第一章 金融机构 245

第十二编 金融 245

第一节 当铺 245

第四节 银行 246

第五节 信用合作组织 246

第二章 货币 247

第一节 货币沿革 247

第二节 币值 248

第三节 金银管理 248

第四节 货币流通 248

第一节 城镇储蓄 249

第三章 储蓄 249

第二节 农村储蓄 250

第四章 贷款 250

第一节 抵押贷款 250

第二节 钱庄存放 251

第三节 高利贷 251

第四节 工商信贷 251

第五节 农村信贷 252

第六章 基建投资 255

第一节 拨款 255

第五章 侨汇 255

第二节 贷款 256

第七章 公债 256

第一节 民国公债 256

第二节 新中国公债 257

第八章 保险 257

第一节 机构 257

第二节 业务 257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61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261

第十三编 工商管理 26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262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 26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267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268

第二章 物价 270

第一节 物价管理 270

第二节 市场物价 273

第三章 标准计量 276

第一节 计量制度 276

第二节 计量器具 277

第三节 计量管理 278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279

第四章 审计 279

第十四编 交通 283

第一章 公路 283

第一节 干线公路 283

第二节 县乡(镇)公路 283

第二章 铁路 284

第一节 线路 284

第一节 公路桥涵 285

第三章 桥涵 285

第二节 车站 285

第二节 铁路桥 涵 道口 287

第四章 公路运输 288

第一节 运输工具 288

第二节 运量 289

第五章 铁路运输 291

第一节 运输量 291

第二节 装卸 292

第三节 交通事故处理 293

第二节 车辆监理 293

第一节 公路养护 293

第六章 公路养护与交通管理 293

第七章 专业机构 294

第十五编 邮电 299

第一章 邮电机构 299

第一节 县邮电机构 299

第二节 县辖邮电分支机构 300

第二章 邮政 300

第一节 邮路 300

第三节 邮政业务 302

第二节 邮运设施 302

第四节 邮政资费 303

第三章 电报 304

第一节 电路 304

第二节 设备 304

第三节 电报业务 304

第四节 电报资费 305

第四章 电话 305

第一节 线路 305

第二节 设备 307

第三节 电话业务 307

第四节 电话资费 308

第一章 城区建设 311

第一节 城垣 311

第二节 街道 桥涵 311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 311

第三节 古建筑物 313

第四节 房屋建筑 313

第五节 房产管理 314

第六节 供水 315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16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316

第八节 绿化 316

第九节 公共卫生设施 316

第七节 照明供电 暖气 316

第二节 村庄建设 318

第三章 建筑业 319

第一节 建筑企业 319

第二节 建筑设计 321

第三节 建筑设备 321

第四节 全优工程 322

第一章 环境现状 327

第一节 环境污染破坏 327

第十七编 环境保护 327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 329

第二章 公害控制与治理 333

第一节 自然环境保护 333

第二节 “三废”治理 334

第三节 其他公害控制 334

第二节 布点 335

第三节 监测程序 335

第四节 监测选例 335

第一节 设施 335

第三章 环境监测 335

第四章 环境科学技术 336

第一节 化肥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336

第二节 电镀污水处理的微生物法 336

第三节 自行车挡、碗无公害气体碳氮共渗新工艺 336

第五章 环境管理 336

第一节 颁发地方环保文件 336

第二节 环保宣传 337

第三节 征收排污费 337

第四节 污染事故赔偿 33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34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高密县地方组织 341

第十八编 党派群团 341

第二节 党员 345

第三节 党的历届代表会 347

第四节 主要活动 348

第二章 群众团体 351

第一节 各救会 351

第二节 高密县总工会 351

第三节 高密县农民组织 353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地方组织 353

第六节 高密县妇女联合会 356

第五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高密县地方组织 356

第七节 高密县工商业联合会 358

第八节 高密县红十字会 359

第九节 高密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359

第十节 高密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360

第三章 其他党派团体 36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高密县地方组织 360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高密县地方组织 362

第三节 高密县商会 363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67

第一节 议会 367

第一章 议政、权力机构 367

第十九编 政权政协 367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369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2

第二章 行政机构 374

第一节 清末县署 374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县政府 37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375

第四节 县革命委员会 3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81

第三章 人民政协机构 381

第五节 基层机构 381

第二节 政协历届委员 383

第三节 政协历届会议 383

第四节 主要活动 385

第二十编 劳动 人事 389

第一章 劳动 389

第一节 招工 389

第二节 工人工资 389

第四节 劳动保护 391

第五节 劳动保险 391

第三节 工人福利 391

第六节 知识青年下乡 392

第七节 待业青年管理 393

第二章 人事 393

第一节 清末官吏 393

第二节 民国公职人员 393

第三节 人民干部 393

第二十一编 民政 401

第一章 支援前线 401

第二节 优待 402

第一节 烈士褒扬 402

第二章 优抚工作 402

第三节 抚恤 403

第四节 补助 405

第五节 优抚院所 405

第三章 复退军人安置 40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6

第二节 安置办法 407

第三节 安置状况 407

第四章 社会福利 407

第一节 慈善事业 407

第三节 扶贫致富 408

第二节 “五保”供养 408

第四节 生产救灾 409

第五节 社会救济 410

第六节 社会福利院厂 411

第五章 婚丧改革 412

第一节 婚姻登记 412

第二节 殡葬改革 412

第六章 其他社会工作 412

第一节 土地征用管理 412

第四节 自流人口收容遣送 413

第三节 移民 413

第二节 城镇成户下乡 413

第七章 侨务 外事 414

第一节 侨务 414

第二节 外事 415

第八章 信访 4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16

第二节 领导接待处理 416

第三节 分级负责、归口办理 416

第一节 清末巡警 民国警察 419

第一章 公安 419

第二十二编 政法 419

第二节 人民公安 420

第二章 检察 42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24

第二节 检察工作 424

第三章 审判 42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25

第二节 审判工作 426

第三节 纠正冤假错案 427

第二节 民事调解 428

第三节 法律顾问 42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28

第一节 法制宣传 428

第四节 公证 429

第二十三编 军事 433

第一章 兵役制度 433

第二章 驻军 434

第一节 清兵 奉军 434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 435

第三节 杂牌军队 435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436

第三章 地方武装 437

第一节 农民武装 437

第二节 地主武装 437

第三节 土匪 438

第四节 民国县属武装 438

第五节 人民武装 439

第四章 民兵 440

第一节 领导机构 440

第二节 组织建设 440

第三节 军事训练 441

第四节 政治教育 442

第五节 主要战绩 442

第五章 军事设施 443

第六章 重要兵事 444

第二十四编 文化 449

第一章 民间艺术 449

第一节 聂家庄泥塑 449

第二节 年画 450

第三节 剪纸 450

第一节 文学 451

第二章 文艺创作 451

第四节 民歌 451

第五节 地秧歌 451

第二节 艺术 452

第三章 戏剧 456

第一节 茂腔 456

第二节 京剧 456

第三节 剧院 4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7

第二节 放映单位 457

第四章 电影 457

第五章 群众文化 458

第一节 文化馆、站 458

第二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 459

第三节 会演 459

第四节 展览 460

第六章 新闻 460

第一节 县报 460

第二节 广播 461

第一节 图书馆、室 462

第七章 图书 462

第三节 电视 462

第二节 图书发行 463

第八章 档案 464

第一节 档案馆 464

第二节 档案室 464

第九章 古迹文物 465

第一节 古迹 465

第二节 文物 466

第一节 私塾 469

第一章 私塾 书院 县学 469

第二十五编 教育 469

第二节 书院 470

第三节 县学 470

第二章 学前教育 470

第一节 园、所(班)设置 470

第二节 教师教学 471

第三章 小学教育 471

第一节 学校设置 471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教学 473

第三节 学校管理 474

第四章 中学教育 475

第一节 学校设置 475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教学 478

第三节 学校管理 479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480

第一节 法政学校 480

第二节 师范学校 480

第三节 卫生学校 482

第四节 农林学校 482

第五节 技工学校 职业中学 483

第六章 成人教育 484

第一节 职工业余教育 484

第二节 干部业余教育 484

第三节 农民业余教育 485

第四节 函授教育 486

第五节 广播电视教育 486

第七章 教职员 486

第一节 小学教职员 486

第二节 中等学校教职员 487

第三节 学杂费 488

第二节 群众集资 488

第四节 勤工俭学收入 488

第八章 经费 488

第一节 国拨和地方自筹 488

第二十六编 科技 493

第一章 科技机构 493

第一节 科协 493

第二节 学会 493

第三节 科研所(室) 494

第二章 科技队伍 494

第一节 专业科技人员 494

第二节 农民技术队伍 494

第二节 科技推广 495

第三章 科学普及 495

第一节 科普活动 495

第四章 科技成果 496

第一节 省(部)级科技成果 496

第二节 市级科技成果 497

第三节 县级科技成果 498

第五章 地震 502

第一节 地震测报预防 502

第二节 地震史略 503

第一节 预防(保健)机构 509

第一章 预防 509

第二十七编 卫生 509

第二节 免疫注射 510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510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513

第五节 皮肤病防治 516

第六节 其他病防治 516

第七节 妇幼保健 517

第八节 爱国卫生活动 518

第二章 医疗 520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20

第二节 医疗队伍 522

第三节 医疗器械 524

第四节 医疗技术 524

第三章 医药 527

第一节 医药机构 527

第二节 中药 527

第三节 西药 527

第四节 药品管理 528

第二十八编 体育 531

第一章 体育设施 531

第二节 农民体育 532

第一节 职工体育 532

第二章 工农体育 532

第三章 学校体育 533

第一节 幼儿体育 533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533

第三节 业余体育学校 535

第四章 体育竞赛 535

第一节 田径 535

第二节 球类 538

第三节 其他 539

第一章 人民生活 545

第二十九编 社情民俗 545

第二章 风俗 547

第一节 岁时习俗 547

第二节 礼仪习俗 548

第三节 生活习俗 550

第四节 迷信习俗 552

第五节 陋习流弊 553

第六节 社会新风 554

第三章 方言 556

第一节 语音 556

第二节 词语 562

第四节 谚语 566

第三节 语法 566

第五节 歇后语 567

第四章 宗教 568

第一节 佛教 568

第二节 道教 569

第三节 基督教 569

第四节 天主教 570

第三十编 人物 575

第一章 人物传略 575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594

一、旧志序选 607

附录 607

二、郑玄祠碑记 609

三、全城纪序 全城纪事 610

四、祭孙文文 612

五、回国22年的刘连仁 613

六、本县出版资料要目 613

编纂始末 615

高密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616

《高密县志》编纂人员 616

审定单位 6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