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房列曙,木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30084136
- 页数:409 页
绪论 1
一、文化和文化史 1
二、中国文化生态概述 3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 7
第一章 原始时代:中国文化的开端 12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与考古学证据 12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 14
三、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 17
四、原始宗教 19
第二章 夏商周:中国文化的勃兴 23
第一节 青铜时代文化制度的创建 23
一、仓颉造字及中国早期文字 23
二、发达的青铜文化 23
三、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建立 29
四、从商代重天敬鬼到周代敬德保民 31
五、文化艺术科技的进步 32
第二节 春秋战国:从士的崛起到百家争鸣 35
一、士的崛起和私学的兴起 36
二、中国的“轴心时代”--百家争鸣 39
三、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 44
四、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 46
五、区域文化的形成 51
第三章 秦汉时期:开创统一文化的新纪元 58
第一节 汉代黄老思想和儒学的流变 58
一、黄老之学的兴衰 58
二、董仲舒和独尊儒术 59
三、儒学的怪胎--谶纬神学 60
四、离经叛道的反神学思想 62
五、佛教和道教 63
第二节 制度文化的创建 65
一、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形成 66
二、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 68
三、官吏选拔制度的形成 69
四、官学和私学的兴盛 70
第三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的进步 72
一、汉赋、乐府诗和散文 72
二、史学划时代的巨著--《史记》和《汉书》 74
三、雕塑、绘画 75
第四节 传统科技的渐趋成熟 76
一、天文历法的新成就 77
二、传统医学体系的建立 78
三、《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79
第五节 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80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80
二、国内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83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沉默和曙光 85
第一节 玄学、宗教 85
一、经学衰落和玄学的兴起 85
二、佛教的广泛传播和道教与儒、佛的糅和 87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89
一、文学的洒脱 89
二、新体例史学著作的涌现 91
三、艺术的长足发展 93
第三节 教育和任官制度 95
一、教育的失误 95
二、九品中正制的演变 97
三、察举制的余绪 98
第四节 传统科技 100
一、天文历法 100
二、数学 102
三、医学和保健 103
四、农学 104
五、机械学和新技术的应用 105
第五节 文化碰撞和交融 107
一、胡汉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107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109
第五章 隋唐五代:封建励世时代的文化 112
第一节 宗教和哲学 112
一、三教并举 112
二、韩愈、李翱之“攘佛” 113
三、柳宗元与刘禹锡 115
第二节 文坛新气象 117
一、古典诗歌的极致:唐诗 117
二、古文运动 119
三、传奇的兴起 120
第三节 官修史书制度与知名史家 121
一、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 121
二、刘知几及其史评专著《史通》 122
三、杜佑及其典章制度通史:(通典) 123
第四节 科举与职官制度 124
一、分科教学的确立 124
二、科举制度 125
三、三省六部制 127
第五节 艺术之苑 128
一、绘画 128
二、雕塑 130
三、书法 131
第六节 科技新篇章 132
一、天文历法 132
二、医学 133
三、建筑 135
四、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36
第七节 隋唐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 137
一、吸收域外文化 138
二、传播中华文明 139
第六章 两宋:封建文化的精致与成熟 143
第一节 儒学精致与宗教流行 143
一、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143
二、反理学流派--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 145
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安石 146
四、道教的发展 147
五、佛教的流传 149
第二节 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 150
一、词的巅峰--宋词 150
二、话本小说与说话人 152
三、波澜壮阔的古文运动 153
一、宋代史学的发展 154
第三节 史学新成就 154
二、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 155
三、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 156
四、郑樵和《通志》 158
第四节 官学私学发达与科举制的完善 159
一、官学体制 159
二、书院大盛 160
三、科举制的完善 161
一、绘画艺术的繁荣 162
第五节 艺术之花 162
二、推陈出新的书法艺术 164
第六节 科技新篇章 165
一、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 165
二、李诫及其《营造法式》 167
三、沈括与《梦溪笔谈》 167
四、宋瓷 168
第七章 辽夏金元:南北文化的交融 171
第一节 宗教兴盛与理学传播 171
一、各种宗教的流传 171
二、元代理学三大家 173
三、“异端”思想家邓牧 175
第二节 史官制度与私人修史 176
一、辽金元官修史籍 176
二、私人修史 178
三、马端临及其《文献通考》 179
一、杂剧、散曲和南戏 181
第三节 花团锦簇的文学艺术 181
二、画坛新风 183
三、古曲小说名著《水浒》和《三国演义》 184
第四节 科技华章 186
一、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 186
二、地理学的发展 187
三、水利工程和水利著作 189
四、农书 190
五、医药学的发展 192
第八章 明清:封建文化的极致 195
第一节 丰富的哲学思想 195
一、王守仁及其“心学” 195
二、王艮和“泰州学派” 196
三、李贽的社会政治观 198
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99
五、颜元、李塨的反理学思想 201
六、戴震及其学说 202
第二节 小说与诗文并盛 204
一、传奇小说 204
二、诗文成就 206
三、桐城文派 207
第三节 封建史学的终结篇 209
一、明清史学盛况 209
二、清代考据学 211
三、古书的整理和编撰 212
第四节 科技的缓慢进步 214
一、集大成的医学著作 214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216
三、《徐霞客游记》的诞生 217
四、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 217
第一节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220
一、大炮与西学 220
第九章 道、咸时期:资产阶级文化的准备 220
二、睁眼看世界 222
三、体用之争 224
四、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227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文化 229
一、拜上帝教 229
二、《天朝田亩制度》 232
三、《资政新编》 235
一、龚自珍 238
第三节 龚自珍与魏源 238
二、魏源 242
第十章 同、光时期:资产阶级文化的形成 248
第一节 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248
一、维新派的文化主张 248
二、革命优替改良 251
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253
一、哲学的变革 256
第二节 文坛新潮 256
二、文学的变革 258
三、艺术的变革 260
四、史学的变革 261
第三节 新质细胞 263
一、报刊与出版 263
二、图书馆与博物馆 266
三、文化团体 267
第四节 教育与科技 268
一、教育的变革 268
二、自然科学 270
三、应用技术 272
第五节 社会习俗的变化 275
一、生活习俗 275
二、礼仪习俗 277
三、国家政治礼仪及娱乐文化 27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东西文化之争 281
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281
第十一章 北京政府时期:新文化的转折 281
二、东西文化之争 285
第二节 哲学、文学、艺术与史学 287
一、哲学 287
二、新文学的初步发展 290
三、音乐与电影 294
四、史学 295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 299
一、学校教育 299
二、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302
三、应用技术 303
第四节 新闻出版与文化团体 304
一、通讯社与广播电台 304
二、革命报刊 305
三、文化团体 306
一、中国本位文化建设 308
第一节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论 308
第十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文化的艰难发展 308
二、全盘西化论 310
第二节 哲学、文学、艺术与史学 313
一、哲学 313
二、文学 315
三、艺术 320
四、史学 325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 329
一、教育 329
二、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333
三、自然科学 334
四、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337
第四节 新闻出版与文化团体 338
一、广播电台 338
二、报刊 339
三、出版 340
四、文化团体 342
第十三章 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胜利 345
第一节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45
一、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 34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47
第二节 文学、艺术与史学的发展 351
一、新文学的发展 351
二、人民艺术的发展 357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360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 364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胜利 364
二、自然科学与技术 368
第四节 新闻与出版 372
一、广播电台 372
二、报刊 373
三、人民出版事业的发展 374
一、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377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哲学、文学与史学 377
第十四章 共和国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377
二、欣欣向荣的中国当代文学 381
三、中国当代史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385
第二节 蓬勃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艺术 389
一、百花争艳的新中国电影艺术 389
二、奇葩异彩的新中国的戏剧艺术 391
三、繁荣昌盛的新中国的美术艺术 393
四、凯歌飞扬的新中国音乐艺术 395
一、兴旺发达的广播电视事业 396
第三节 阔步前进中的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 396
二、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新闻事业 398
三、走向繁荣的当代中国出版事业 400
第四节 迅速发展的教育与科技 402
一、飞跃发展的人民教育事业 402
二、突飞奋进的当代国防科技 405
三、日新月异的自然科学技术 406
后记 40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