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
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

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歌德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601188X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女性心理和生理下一篇:习俗梦析
《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目录

绪论 1

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关系 2

二、哲学的对象、功能 7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4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客观条件 21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功能 2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2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3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科学 4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 42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46

第二章 辩证的唯物论世界观和方法论 49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49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51

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54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56

一、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属性 56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58

三、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59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60

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60

二、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62

第四节 辩证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 64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务实、唯实的方法 64

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方法 65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6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6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67

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67

四、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8

第二节 矛盾规律 69

一、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69

二、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1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4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78

一、质、量、度 78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80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83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84

一、肯定和否定 84

二、否定之否定 87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9

一、矛盾方法论 90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 90

二、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 92

三、辩证“扬弃”的方法 93

四、全局与局部相统一的方法 94

五、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95

六、坚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方法 96

七、因果分析法 97

八、通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的方法 98

九、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方法 99

第二篇 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101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02

第四章 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 102

第一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102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104

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112

一、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概况 112

二、自然界演化发展的一般特点 117

第三节 人和自然界 121

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 121

二、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23

三、人和自然界关系的协调 126

一、事实积累法 130

第一节 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方法 130

第五章 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30

二、观察方法 132

三、实验方法 134

四、模拟方法 136

五、直觉和灵感方法 138

第二节 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 140

一、假说方法 140

二、理想化方法 143

三、类比方法 145

四、数学方法 146

五、系统科学方法 150

第三篇 辩证唯物论的社会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方法 153

第六章 社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54

第一节 人和社会历史运动 154

一、人类社会的起源 154

二、人和人的本质 156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运动 160

第二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64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64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 168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74

第七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80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180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 180

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因 183

三、社会历史发展是各种因素和意志力量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186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88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0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93

一、生产力系统 193

二、生产关系系统 198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200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02

第三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03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03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206

第四节 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09

一、阶级、国家的产生和实质 209

二、阶级斗争 212

三、社会革命 213

第八章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方法 215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特点和主要方法 215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215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 219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27

一、历史比较方法 227

二、社会调查方法 228

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结合的方法 229

第四篇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科学思维方法 232

第九章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233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233

一、认识的本质 233

二、科学的实践观 236

第二节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241

一、认识运动第一次能动飞跃 241

二、认识运动第二次能动飞跃 245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247

第三节 真理 249

一、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 249

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253

三、真理标准及标准的性质 256

第十章 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方式 260

第一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60

一、归纳和演绎方法 260

二、分析和综合方法 262

三、抽象和具体方法 264

四、历史和逻辑方法 265

第二节 思维的类型及特点 267

一、经验思维 268

二、知性思维 268

三、形象思维 270

一、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271

第三节 思维活动的多样性 271

二、单一化思维和多样化思维 273

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274

四、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 276

第四节 现代实践的特点与创造性思维 278

一、现代实践的内涵及特点 278

二、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79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培育 280

第五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84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285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情 286

一、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状况 286

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28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89

第二节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关系 294

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的结合 294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及进程 301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301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07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 30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运动 3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及矛盾运动 314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特点 314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315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3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革辩证法 317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 317

二、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321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24

四、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关系 326

五、全面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辩证关系 3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31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 331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37

第十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41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41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342

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344

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346

第二节 实事求是是人们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革命作风 354

一、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354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357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作风 359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361

一、实是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线、生命线 361

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364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374

后记 381

返回顶部